黏豆包,东北地区传统手工食物,也是一种带有季节限定特色的黏食。味道略酸黏性很大,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粘在盘子或盖帘上夹不下来的状况。吃的时候习惯上蘸糖食用,一来中和本身的酸味,二来提鲜开胃能多吃几个,某种程度上算日常饭桌上的半个甜品吧。毕竟是黏食,如果肠胃消化功能不大好的话适量食用,或者搭配咸菜食用平衡下胃酸。现在能见到的黏豆包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与黄。白se的是江米面制作的,黄se的是大黄米面制作。细品的话味道与口感上略有区别,但因为都是黏食在吃的时候都会被这个“糊嘴”的状态忽略掉。
要问这“江米”和“大黄米”是什么,我小时候也是傻傻的分不清而且还总出糗,只能从白与黄这两种颜色上区分。江米,是糯米的一种,黏性和糯性较高,有时候焖饭会掺进大米里去增加些口感,平时吃的很少。大黄米外观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米plus,其实是很古老的一种北方作物叫:糜子(黍)去皮加工而成。
每年一到冬天,各家各户就开始为了“猫冬”和过年做物质准备,而做粘豆包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大人们就会会活动起来买原料介绍磨坊,稍微讲究点的人家江米面和大黄米面的都会做。我家因为人少也吃不动一般只做一种,要么江米面要么大黄米的。
每一种能吃到嘴里的食物都来之不易,除了农人一年辛劳的种与收加工也是如此。记得买来的江米在尽可能挑干净石子沙粒等杂质之后,用水泡上一段时间尽可能泡透稍加清洗之后凉得半干不湿的状态拿到磨坊去磨粉,这样本身带一定湿度的状态也便于之后的发酵过程,发酵后一来会变得黏性更高,二来本身也便于消化。
如果怕蒸熟后的粘豆包口感过于黏口,一般会江米面里掺入适量的面粉来降低,如果是大黄米面的会加入苞米(玉米)面。之后做一些发面的面食前期准备一样,和好后进入发酵的过程。只不过要比普通的发面要更为成熟一些要有些发酸的程度,一切的一切就是把它交给时间来进行,自己耐心等待即可。
当然在等待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时间做馅料的准备工作。那个时候是没有现成的豆沙馅儿售卖的,各家各户都是自己动手来做。把买来的红小豆芸豆等各种能做成豆沙馅儿的豆子淘洗干净泡上一宿让豆子吸饱水分,放锅里加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煮熟期间渐次加入白糖。煮烂后用铲子按压搅拌打成馅儿,如果想要没有豆子皮的豆沙就别怕麻烦要用细筛过滤。个人以为太过细腻少了颗粒感的豆馅口感也确实不够立体了。每当豆沙馅儿出锅,作为小屁孩儿的我有零嘴吃的时代就来了。
接着就看大人们都开动起来,把放凉的豆馅儿搓成圆形的剂子成排放好,端来发好飘出淡淡酸味的江米面大黄米面揪出适合的大小把豆沙馅包进去团成团,放蒸锅里大火蒸一刻钟左右蒸熟之后,放盖帘子上冻个一天一宿就算齐活。之后就可以装袋子或者盆子里放在屋外,随吃随取上锅热透即可。
随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黏豆包蒸好,左邻右舍隔壁与对门之间也会相互赠送尝尝。有时候刚做好还没等送出去,邻里们送来的就够吃一阵子了。现在想想,蒸熟开锅的那一刻屋子里充满白白的蒸汽,飘散着略带酸味的粘豆包香气,还有人没进屋声音先到邻居们相互赠送的场景,这不就是小老百姓们本就有的平淡生活么。矫情一句,这就不就是小确幸么!你怎么看?
本文由路边社奇遇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你的【关注】尤其转、评、赞三联等信息回馈,是作者继续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