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天漫长、枝繁叶茂的累累果实相比,记忆中那个凉爽的器皿是盛夏最令人垂涎的甜蜜。
1
夏至有酷暑。
中午以后的蝉吵得很厉害,但却成了最常见的夏天声音。
今天是周末,难得的夏雨飘了一夜,让白天的温度舒服多了,晚上带着孩子们在小区的商场里兜风。
现在的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的排列组合。这座高楼林立的一线天干,是人为制造的一片休闲地。即使是小型旋转木马,也是能让孩子们整晚开心的玩具。
最近在空调房里抱西瓜的话夏天也很好,但偶尔也会想念记忆中的夏天。
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没有空调,但似乎没有很难忍受炎热。记忆中夏天凉爽的食物是公园入口泡沫保温桶里的糖冰棍。(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的时代,在我看来,在我的时代,在我的时代,在我的时代,在我的时代)。
这是小区门外奶奶一个人撑起的米摊。商店前面的塑料桶里是冷梅子汤,还是乡下姑姑亲手做的黑白凉粉。
2
当时没有各种各样的冷饮,一碗冰冷的黑白粉足以支撑整个夏天。
姑姑家是农村的,一到夏天就做黑白凉粉,到现在也是这样。
小时候的夏天,我会被父母送到农村姑姑家。夏天姑姑做凉粉成了我最期待的事。记忆中的人站在高高的木架旁,密密麻麻,神秘莫测。一会儿出了很大的凉粉,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这个凉粉是怎么来的。(莎士比亚——“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每天早晨,天气不那么热,姑姑把做的凉粉放在盆里沉到井里。
吃的时候拿出凉粉切碎,黑凉粉是红薯粉做的,配上蒜汁,放在醋里,滴了几滴香油,那浓郁香味的清凉入口真的很了解所有的热。
除了红薯黑冷粉,还有白粉。用绿豆粉做吃更顺滑。用铁体切成条状,调节大蒜水和芝麻酱吃的话会很香。
那时候,每天都吃不到冰球,姑姑冻上白粉后,放了红糖水给我吃。记忆力,这个甜点是最好的夏天食物。
长大后去了武汉大学。武汉夏天是著名的火炉之地,其温度足以让人整个夏天焦虑不安。
>为了解暑,当地的朋友带我经常去她家附近的甜品店耗时间,里面除了有冷饮,最好吃的要数秘制龟苓膏了。
那是我第一次吃龟苓膏,那一碗用瓷杯盛放的东西,看上去很像小时候吃到的红薯凉粉,只是更黑更细腻。
经营小店的老板是广东人,龟苓膏都是她每天现做,卖完就只能等第二天了。
碗中龟苓膏可以加炼乳、蜂蜜或蜜豆,朋友会像吃果冻般一勺一勺挖着吃,而我却偏爱用小勺子在龟苓膏上划成块,待那甜甜的混合物混入其中再慢慢享用。
龟苓膏吃起来微苦,加入蜂蜜、炼乳是为了中和苦味,这是一种生于广东的美食,听老板讲,一年四年都可以在广东街头吃到。
不少人不喜欢龟苓膏的苦,我却觉得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吃惯了是会上瘾的。
之后,回到郑州,总会在超市中碰见盒装的龟苓膏,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如现做的好吃。
3
后来,在南方还发现了一种和龟苓膏颇为相似的东西,叫做烧仙草。听说,在福建这叫仙草冻,广州称是凉粉,梅州称为仙人粄。
在潮汕有种吃法:从大陶瓷罐子里把温热的仙草冻用铜勺刮出盛进碗里,横竖划几下后加入砂糖;吃时勺子不是必需品,沿着碗边吸溜就能吃得干净,好不快哉。
最早吃到的烧仙草也是在广东,在那个地方,烧仙草只有在早市小摊上才买得。切好小块盛进碗里,拌上粒粒发光的细砂糖,是最美味的夏日凉食。
成形的烧仙草,应该质韧而软,呈灰褐的果冻状。烧仙草有一股天然草本的甘甜,是携来山野清气的青草香,所以它还有个别名叫“青草糊”。
浇上蜂蜜糖水或是撒上细砂糖,大块儿吞食,或再拌入沙沙的蜜豆,吃一口,清润香甜,满腹欣喜。
在岭南地区,若说烧仙草和龟苓膏属于黑色凉食,那么还有一种白色凉食与他们齐名。
去年的夏天,去了趟泉州,碰见了石花膏,它晶莹剔透,色泽如玉。
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对石花膏有所描述:将石花熬烂作膏,仍用刀划开,色如蜜蜡。
石花膏用的是海中的一种植物石花熬制成的,吃的时候用小刀划成小块,浇上一勺蜜水,还可以加些果肉,那外形,光是看看就已经口水直流了。
若放进冰箱片刻,冰冰凉凉的石花膏更是惬意。
4
读书时还有一味印象深刻,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这种果子也能做成澄清透亮的木莲豆腐,有的地方还把它称作薜荔果或冰粉子。
夏日凉食太多,除了黑白凉粉、龟苓膏和烧仙草,盛夏里还有一种叫做冰粉的食物。
在川蜀等地,冰粉是夏天里最大的消暑美味,一场大汗淋漓的火锅过后,一次油哄哄的烧烤吃完,必定要来碗冰粉,透明的冰粉在糖水中显得如此清爽动人,顺着喉咙滑下,似乎可以平复一切的燥热。
写至此,突然发现,来自山川与湖海的黑白凉食们,可以撑起炎热天气中最凉爽的一角。
夏日里,无论身在何地,也许就在某个午后,你会在转角的甜品店里遇见那碗黑白凉食,里面有夏天的果实、绵软的豆子、甘甜的蜂蜜。
夏日绵长,搪瓷碗中那晶莹剔透的甘甜凉味,足以让人贪恋。
文 | 孙岩岩 编 | 阿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食记为头条号签约作者,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