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的走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硬核”干部殷切期盼的强烈呼声,也从反面印证了现实生活中“硬核”干部稀缺稀有的客观事实,更引发了国人一系列深刻思考:张文宏何以能够展示如此“硬核”形象?“硬核”形象背后究竟有何深层支撑?“硬核”干部为什么能够广受青睐?张文宏式“硬核”干部何时能从“走红网络”发展成走红时代?这些问题和思考不仅关系到当前能否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而且关系到新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和人才,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成败。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疫情殊死搏斗,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拨动着全人类的心弦。毫无疑问,抗疫阻击战场已成为中国党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综合能力的大考场、真考场、硬考场,也是各级干部、各种人才、各类群体能力、实力、魄力的展示场、竞技场、比拼场。在信息高度互通透明的互联网时代,谁更有情怀、更有魄力、更有本事在抗疫战场上高下立见、优劣立分、强弱立判。半个多月来,国人通过政府新闻发布、干部专家接受新闻采访、各类媒体信息发布等多种渠道,观察到了不同级别领导干部、不同层次专家学者的本色“演出”,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一些干部也因此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其中最为典型的有两名干部,一名是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因面对中央督察组一问三不知,还理直气壮反怪提问“超纲”,瞬间引发围观热议;另一名则是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硬核”发声和“硬核”做法,迅速引来了亿万人民的目光和赞誉,一时间唐志红走“反红”“黑红”,张文宏走“正红”“真红”,在国人心中形成鲜明反差,立起了两面不同的镜子。唐志红的“走红”将很快烟消云散被历史洪流冲走,而张文宏的“走红”则将余音绕梁久久不绝,引发国人一系列深层思考:国难当头,张文宏何以能够展示如此“硬核”形象?“硬核”形象背后究竟有何深层支撑?“硬核”干部为什么能够广受青睐?张文宏式“硬核”干部何时能从“走红网络”发展成走红时代?毋庸置疑,这些问号和思考不仅关系到当前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而且关系到新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和人才,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成败。因此,通过观察张文宏“走红网络”事件得到的基本结论,可以深度透析“走红”背后蕴藏的时代呼唤,进而得出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益启示。
一、张文宏“走红网络”现象观察
1月29日晚,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文宏,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我也上!”等“硬核”言论迅速触动了百姓神经,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他点赞、感叹、叫好。张文宏本人从来没想过要成为网络红人,对这个结果他感到非常出乎意料,但他的名字、名言却在民心、民意、民盼汇聚下响彻大江南北。通过对张文宏访谈视频、访谈内容、一贯表现的基本观察,不难发现张文宏“走红”现象,偶然之中有必然,突然之中存自然。
一是通过视频影像不难看到张文宏的政治头脑和自信气质。张文宏虽然在医疗卫生系统早已成名,但在全国人民眼中还是陌生面孔,是这次抗击疫情大战场让更多的人发现了他、认识了他、了解了他。通过电视、网络视频、抖音快手,亿万民众观察到了一个“硬核”医生、“硬核”专家、“硬核”干部栩栩如生的饱满形象。首先让民众感受到了其强烈的政治意识、开阔的政治视野、过人的政治素养,清晰看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专业人士在危难时刻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鲜活形象。张文宏能够响亮喊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人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我们每个党员在入党时是宣过誓的,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只有靠这个唯一的标准——党员上。”既体现了一种政治觉悟,也体现了一种政治智慧。危情时刻,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证明,共产党员绝对具有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的魄力担当。其次,面对亿万观众,张文宏向世人、向社会、向病患传递了坚定坚毅、可信可亲的自信形象,展示了专家、大家应有的自信气质。在电视屏幕上,张文宏目光坚定、语言肯定、神情笃定,语速很快、思维很快、反应很快,不仅思路清晰、表达清晰、对策清晰,而且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直击本质,陈述疫情实事求是、回应判断直截了当、给出预测理性科学,无不给国人以信心、力量和希望。关于“武汉是大决战、其他城市是保卫战”的判断一语中的,及时明确了防疫阻击战的重点、难点、要点,揭示了不同疫区抗击疫情必须坚持差异化策略,做到因地施策、因地防控,避免资源错配、时机错失、恐慌蔓延。显然,张文宏在电视屏幕前的表现与那些不掌握基本情况、不知道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家底,脑子一笔糊涂账、提问一问三不知、担责一推六二五的“摆设”干部、“混事”干部、“甩锅”干部形成了强烈区别、强烈对比、强烈反差。
二是通过采访内容不难看到张文宏的专业素养和视野格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后,张文宏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这些采访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人们在如数家珍的访谈内容中不难看到张文宏拥有的专业素养和视野格局。首先是内容专业。讲的是内行话、客观话,有根据的话、有见地的话、有逻辑的话,善于把专业变成白话讲、善于深入浅出讲、善于结合现实讲。例如“如诊断跟不上,就会产生疑似病人在医院大量堆积,堆积过程就是重新传播过程,重新传播过程会给医务人员带来极大困难”的表达,通俗易懂地把加快诊断速度这个观点鲜明地亮了出来;又如“不必过于恐慌,数据增加是因为诊断速度的提升”的表达,清晰地揭示了感染人数暴增的根本原因;再如“一定要科学防控,不要光看数字表面,我们得深入挖掘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真相,这是关键。”的表达,科学理性地告诫同仁抗疫斗争必须遵循规律、把握规律。其次是旁征博引。阐述观点时纵深感很强,列举了2009年墨西哥猪流感、美国季节性流感,韩国MERS病毒传染,有理有据、有例有数、有叙有断,给人可信感、可靠感、可行感。再次是谦逊低调。作为全国性知名专家,在采访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及时呼吁在全力应对第一波疫情的同时,应该抓紧做好应对第二波疫情的准备,尽快提高各省的病毒检测能力;大力呼吁普通老百姓到公共场合戴外科口罩够了,不需要戴N95专业口罩;超前呼吁疫情结束之后,要像SARS疫情后那样进行反思,显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大家风范。人们看到,张文宏虽然在专业上见地很深、造诣很深,但保持了谦逊、低调、务实的风格,“走红”后,面对媒体反复表示“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不要神化我!”这些平实话语折射了一个真正专家的深厚修为。显然,张文宏与那些一知半解、半瓶子晃荡,一事无成、满脑子投机,一窍不通、混日子作秀的伪人才、伪专家、伪学者完全不同,与那些大而化之、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粗线条”干部、“混日子”干部、 “假把式”干部截然相反,两者形成了强烈区别、强烈对比、强烈反差。
三是通过看一贯表现不难发现张文宏的综合能力和作风情怀。通过查阅不同时期媒体对张文宏的事迹报道,不难发现张文宏不仅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好医生,而且还是一个素质全面的优秀干部,具有无私奉献、善带队伍、情怀高尚的优秀品质。首先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据报道,张文宏投身抗疫斗争以来,工作时间基本以“秒”为计算单位,甚至把“一秒掰成两秒来用”还觉得时间不够。1月29日到30日的日程表显示,零点开始参加完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督导工作后,他即从河南郑州搭乘红眼航班返回上海;下了飞机就直奔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顾不上休息,马上投入到疫情解读长文撰写之中,凌晨3点多躺下;早上7点不到起床,赶到病区讨论当天的所有隔离患者病例;随即又开车赶回华山医院,直奔感染科病区查房、召集临时党支部会议;接着参加市政府举办的疫情发布会;下午又接受了记者专访。从24小时的日程安排看,一个无私奉献、拼命三郎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其次具有善带队伍能力。张文宏所在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全国鼎鼎有名,连续九年位居“中国医院排行榜”榜首。张文宏本人作为领头雁,是这支队伍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定盘星、活灵魂。在他的带领下,这个49人的团队始终践行“以公众健康为最重大使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场和巨大的向心力,塑造了“自我激励”往前冲的团队文化。尽管感染科是一个随时有危险的科室,但在张文宏坐镇指挥下,个个锤炼了一颗无惧的心。再次具有高尚境界情怀。张文宏不仅满足于做一个好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挽救生命,而且具有更大的追求和格局。长期以来,他以造福天下众生为己任,不遗余力坚持医学科普工作,创办的“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圈粉无数,进入抗击疫情斗争以来,在日理万机、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撰写科普文章,每天更新,乐此不疲。很多文章已成“民间爆款”,阅读量接近2700万次,最近的文章几乎都是10万+,其中一篇点击量超过了1000万之多,对于有效防控传染病、凝聚全民共识、普及科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十年行医生涯中,张文宏始终弘扬悬壶济世美德和医者仁心的品德。对病人关怀备至、视同亲人,因治病果敢又细心如父,早在年轻时就赢得了病人“张爸”美誉。对农村病患更是换位思考、心怀怜悯,从不开贵药,以减轻患者负担。曾经有一位病人因治疗费太贵而“挪用”了姐姐上大学的学费,张文宏知情后毅然为病人姐姐捐款5000元再续学业。显然,张文宏与那些贪图享乐、唯利是图、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官混子、官油子、官痞子大相径庭,与那些没有追求、不讲奉献,没有情怀、工于技巧,缺失人性、鱼肉百姓的干部有着云泥之别,形成了强烈区别、强烈对比、强烈反差。
二、张文宏“走红网络”背景透析
互联网时代“走红事件”,不是政府刻意安排、舆论有意引导、媒体人为推动,而是网民完全自觉、自然、自发所为,那么这种突然“走红”必定是偶然之中有必然、意外之中有意料,是事件本身这个小火苗点燃了社会期待、人民心声、时代呼唤,进而引发了社会反响“熊熊的烈火”。通过对张文宏“走红网络”事件深度透析,其“走红网络”背后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缺乏“硬核”干部的客观事实,而且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硬核”干部的殷切期盼;不仅昭示了事业需要“硬核”干部的现实要求,而且凸显了时代呼唤“硬核”干部的必然趋势。
一是反映了现实缺乏“硬核”干部。“硬核”一词属于网络语言,一般用于比喻“很厉害、很强大”,引申而言形容一个人具有才华出众、能力出众、业绩出众的鲜明特征。张文宏的话语引起了民众心里强烈的共鸣,打动了民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成为网民心目中的“硬核”医生、“硬核”专家、“硬核”干部,实际上从反面传递了当今社会“硬核”干部稀缺的客观现实。道理简单,如果在抗击疫情战场上张文宏式的医生、专家、干部满眼皆是,根本不可能形成舆论热点和焦点,正因为张文宏卓尔不同、出类拔萃、鹤立鸡群,让亿万网民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热情迸发。毋庸讳言,在干部队伍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墨守成规的干部依然随处可见;尸位素餐、不学无术、不求进取、无所作为的干部还是屡见不鲜;投机取巧、私心作祟、得过且过、上推下卸的干部同样大有人在。而这些“软瓤”“空心”干部堂而皇之地做着太平官、安乐官、逍遥官,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相反,具有独立见解、独有能力、独特品质、独树一帜的干部,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形象过硬的干部,站位高、水平高、境界高、标准高的干部,政治立场上站得住、局面控制上镇得住、面对风险上顶得住、作风修养上守得住的干部,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情关头挺得出、生死面前豁得出的干部,在现实中明显缺乏、缺少,甚至稀缺、稀有。特别是一些百姓心中的“硬核”干部,由于个性鲜明、作风硬朗、敢抓敢管,容易得罪人而招致仕途不顺,甚至受到排挤算计、设套围攻、搁置闲置的不公待遇。因为张文宏在学术上敢说“硬”话、管理上敢用“硬”招、履职上敢担“硬”责、作风上敢于“硬”气,与百姓心中的“硬核”干部标准完全吻合,与唐志红式的“软瓤”“空心”干部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迅速“走红网络”。
二是昭示了事业需要“硬核”干部。张文宏“走红网络”引发热议,人们纷纷假设,假如医疗队伍中张文宏式的“硬核”医生、“硬核”专家、“硬核”干部数不胜数,执政骨干队伍中张文宏式的“硬核”处长、“硬核”局长、“硬核”部长,“硬核”县长、“硬核”市长、“硬核”省长随处可见,当前的抗疫斗争一定会有另一番景象,一定能够将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大疫面前出现的种种被动、漏洞、缺陷甚至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抗疫斗争局面一定是另一番景象。从人民群众的假设中不难看到,社会和民众对各级干部、各类专家、各种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在面临新的特点和伟大斗争的现实形势下,中国要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张文宏式的“硬核”干部脱颖而出、委以重任、肩负使命,否则伟大事业就会遭遇困难、遭受挫折。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错综复杂的局面随时都会来到,突如其来的变故随时都会发生,出乎意料的危机随时都会降临,没有预演时间、没有彩排机会、没有经验可鉴,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新时代迫切需要习近平期望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迫切需要符合高素质专业化要求的好干部,迫切需要既有真本领又有宽肩膀的好干部。概括起来就是需要具备核心能力的好干部,像张文宏那样政治上坚定、工作上突出、作风上过硬、修为上有品。只有涌现一批又一批具有核心能力的干部,才可以减少和防止产生致命错误、致命问题、致命缺陷,才会带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个击破的有利形势,才会开创危中求机、危中生机、变危为机的转折局面,在任何困难复杂情况下持续把事业推向前进。
三是彰显了时代呼唤“硬核”干部。吏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历来被人诟病最多。张文宏“走红网络”更是引发了吏治建设的深层思考,人们在忧国忧民中认为,张文宏式的“硬核”干部成为少数派、稀缺品,应该从干部选拔机制查找深层原因。大家感到现有干部选拔机制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相对固化、老化、僵化等问题,选拔“硬核”干部的旗帜举得还不够高,选拔“硬核”干部的程序方法还不够先进,“硬核”干部辈出的氛围还没形成,与时代要求、民众期待、现实需要还有差距;视野不宽、方法不活、识别不准,论资排辈、降格以求、吹毛求疵,任人唯亲、任人唯圈、任人唯利等老问题尚未根治;在大力加强吏治建设和高压反腐新形势下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种,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以更隐藏、更隐秘、更隐晦的方法和手段干扰干部选拔工作,一定程度局限了干部选拔的视野和格局,使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真枪实弹的“硬核”干部难以发现、难以出现、难以涌现;一些顶尖的、卓越的、杰出的天下英才本应大展宏图却失去了用武之地,严重影响了事业发展。这种现状如果任其发展,对未来事业将贻害无穷,必须加快吏治变革,痛下决心、强势推动,加快“软瓤”“空心”干部现形、调整、淘汰步伐,加快“硬核”干部发现、培养、任用节奏,尽快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创造力、战斗力。疫难当前应该用好抗击疫情这面“照妖镜”,以最强的力度、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广度对各级干部进行排查分类,对于那些为官指导思想不端正、工作能力不出众、工作作风不过硬,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岗位不履职、占着权力不作为的平庸干部,及时调整、淘汰、出局,为国家治理注入活力、给人民群众增添信心。
三、张文宏“走红网络”时代启示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关键少数”,“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吏治、吏部、吏人“三吏”上不出问题,中国就不会出致命问题。张文宏“走红”事件引发人们深层思考的同时,也给加强吏治建设、培养具有“硬核”内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带来了深刻启示。
一要站在生死存亡高度,深化干部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新概念的提出,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何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已经成为全党必须重视的严峻课题。毫无疑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过去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做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事业发展扫清了障碍、夯实了根基。但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一些地方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其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对于其他领域改革,无论从力度、强度、效度衡量,加快变革的社会期待广泛存在,张文宏“走红网络”就是人民对吏治改革的殷切呼唤。古今中外人亡政息的历史教训反复证明,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国家兴衰成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复杂形势、全新的愿景目标、全新的人民期盼,党和国家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深化干部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加快体系创新、整体创新、集成创新步伐,切实把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传统优势变成现实胜势。张文宏“走红网络”启示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三合一”鲜明的干部管理理论体系、体制机制、方法路径;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好干部标准、德才兼备导向的选人用人指导思想;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当下与未来相结合,坚持思辨方法,勇于变革突破的选人用人理念思路;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坚持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坚持遵循干部工作规律,突出类别化、差异化,坚持解决表象问题与深层问题结合的选人用人方法路径;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形象具体的高素质专业化好干部标准,建立考评、使用、塑造有机衔接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差异化的定性定量考评标准和客观、公正、透明、可信的考评程序,建立便捷、高效、可行、现代的考评方法,建立民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民主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退出和淘汰机制,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奖惩机制,建立刚性的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必须加快建立完善以党满意、干部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三满意”为标准,以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层出不穷为实践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伟大建设事业发展为根本归宿的选人用人评估标准。
二要聚焦好干部新标准,创新选用衔接贯通系统思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在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深度上不断进入新层次,规律把握上不断达到新高度,实践创新上不断迈向新阶段,习近平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加强吏治建设的新思想,从标准化起步、时代化发展、中国化落地,培养、选拔、使用好干部的体系化思想日趋成熟定型,为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吏治实践证明,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实际现实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只要按照这条路线、方法、路径坚定不移走下去,一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党和人民都满意、干部相互服气的好干部,一定能够让那些有真信仰、有真本事、有真作为、有真修养的“硬核”干部成为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必须看到以好干部为主线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标准体系、考评体系、塑造体系、任用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起来,好干部标准与干部选拔机制尚未实现无缝衔接、前后贯通、有机整合,某种程度上好干部标准与干部选拔还存在“两张皮”现象,从而使得以好干部标准为牵引的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未能真正落地、全面落地、科学落地。众所周知,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前后贯通、相互影响、有机融合的严密整体,这就决定了必须用系统方案寻求解决和突破之道。张文宏“走红网络”启示我们必须聚焦好干部新标准,创新选用衔接贯通系统思路,首先要把好干部五条标准具体化、形象化、明晰化,形成可参照、可比较、可衡量的考评标准,充分体现党的要求、时代需要、人民期盼的高度统一。其次要把好干部具体标准运用于实际考评,要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必须建立考评好干部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把好干部的旗帜真正树起来,让好干部真正成长起来、使用起来,好干部受重用的氛围真正浓厚起来。再次要构建集标准、考评和塑造相互贯通的建设体系,在确立标准、运用考评的同时,以好干部为目标进行引领性、针对性、科学性培养和塑造,这样才能使好干部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来。相信通过一体化选拔培养,“追求大、思路大、担当大、境界大”“思想领先、一马当先、敢为人先、垂范在先”“政治清醒、思路清晰、处事清正、为官清廉”“旗帜鲜明、世事洞明、正大光明、律己严明”“高看一度、深想一层、先行一步、非同一般”“把握大势方向、坚持正确导向、纠正错误倾向、关注民心所向”“立场有韧度、思考有深度、做事有力度、行为有风度”“经得起政治风浪考验、经得起人生风雨历练、经得起变革风险挑战、经得起钱色风情诱惑”的好干部必定会成批涌现、承担重任、担起大任。
三要大胆借鉴前沿理论,引领核心能力干部成批涌现。加强干部队伍科学建设,尤其是实现干部考评科学化是久攻不克的世界性难题。应该说,在各个层次经过考核关、民调关、审查关依然有干部出问题、一些“两面人”“多面人”一路“过关斩将”照样能混进党的高级干部行列问题、现实中能力单一甚至“瘸腿”干部比较多的问题、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干更高职位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究其原因,干部管理思路基本上还是几十年一贯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干部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不多,适应时代要求的体系化机制缺乏,从而限制了人事制度变革创新成效发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之路。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代领导科学创新的前沿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完善成熟,并经过了试点实践检验,初步证明这一理论作为中国化的自主创新成果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张文宏“走红网络”启示我们:实现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突破需要大胆借鉴前沿理论,通过理论创新、理论运用实践,摸索经验、摸索方法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队伍建设新路。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构建了集理论模型、考评机制、塑造途径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好干部、好干部怎么选拔、好干部如何培养的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用相互脱节难题,确保了好干部这条主线在管理实践中不脱离、不游离、不偏离。首先是建立了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标准体系,形成了以“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为支柱的模型体系。其次是建立了差异化的考评标准体系、综合性的考评方法体系、智能性的结果分析体系、机制性的结果运用体系。再次是建立了遵循生成规律源发提升、根据考评结果强制提升、按照理想标准引领提升三条核心能力塑造途径。有理由相信,通过聚焦好干部,以好干部为主线,集标准、考评、塑造为一体,可以更好地把具有核心能力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起来,可以更好地开创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生动局面,可以早日让人民群众期盼张文宏式“硬核干部”走红新时代呼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周新民
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