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集(现临泉县城)因河而兴,随镇而迁。明嘉靖年间已列为颍州八镇之首,有“跨豫皖之孔道,扼颍淮之中流”的美誉。清代沈丘集,镇北以泉河(时称颍河)为湟。由于旧时泉河上没有桥梁,人们往来两岸只能“设渡以通”。泉河以北的人要到镇上买卖货物、走亲串友,必须坐船到南岸渡口下船。
沈丘集北三渡口
清代,沈丘集北泉河上有三处渡口。西门外1公里泉河南岸有一处渡口,渡口南岸为东岳庙,南通沈子国古城,东达沈丘集西门(金德门),此渡口称“亓埠口”。北门外泉河和流鞍河交口处有一处渡口,昔日,泉鞍洲粮盐交易繁华,出北门(泉鞍门)经渡口可到泉鞍洲,此处渡口称“上埠口”。镇墙城东北角处有一处渡口,称下埠口,又称沈丘集义渡。
康熙壬寅年(1662年),在沈丘集开办钱庄的晋商王天来和儿子王富贵,为彰显晋商“以义制利,义为利本,义以生利,利济苍生”的中国传统道义,捐资兴建沈丘集关帝庙。关帝庙坐落在沈丘集东北角城墙内,主庙宇殿堂三间,青砖布瓦,单檐硬山式建筑,内供奉关公和神信十殿阎君等。同年,王天来父子又与陕西商人李贵、佀某合资在长官店兴建关帝庙,称大关帝庙。为便民,王氏父子又在沈丘集关帝庙北的泉河下埠口捐资兴建义渡,他出资购船,雇佣船工,供行人免费或低价过河,丰年一人一文,灾年分文不取。他在渡口处砖砌台阶,为渡河民众提供了方便,并在岸边竖立“义渡”石碑。
从义渡口下船,沿砖砌台阶向上,中间有一转向台,这里就是后来东保团练岗哨。岗哨上方就是沈丘镇城墙,城墙高约丈二,青砖筑砌。仰望城墙内有三间高大的庙宇,就是沈丘集关帝庙。关帝庙坐北朝南,庙宇中间向北伸出半间,像是一条尾巴,俗称拉尾巴庙,门前所在的街道称为拉尾巴庙街。
开启沈丘“义”文化
晋商王氏父子的义举开启了沈丘集几百年的“义”文化。从一个人的义举演变成了众人的义举。油坊街于老翁在义渡口南岸开设小茶馆,建一草亭,中间转向台上安石凳,边栽柳树。为等船的乡民遮阳避雨。
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夏季大旱,庄稼皆干死,灾民以秋补夏,皆种荞麦,荞麦种子奇贵。沈丘集西保的朱奇璧为解灾民燃眉之急,将自家数石荞麦廉价出售给灾民播种。他看到义渡“老艄公”年纪已大,渡船破旧,灾民又无钱付渡费,便买了两艘小船,雇人摆渡,免费摆渡过往的百姓,他将衣、物、药、茶、棺材等接济给过往的穷人或丧家。他还捐款修建通往阜阳县官道上的凤凰桥、栗头店桥等。当时朱奇璧被称为“善人”。
嘉庆十一年(1806年),徐荣光等7名沈丘义士捐资创办“沈丘集义学”。道光十六年(1836年)沈丘集人谢子中施义渡公田一顷,沈丘集10余名义者在泉河北购义渡公田二顷四十六亩,东里施地36亩,沈丘集义学随之振兴,改称辅仁书院。
1923年底,共产党员张蕴华遵照组织的安排弃学返乡,到沈丘镇立小学(原辅仁书院)任教。1925年初接任校长,并以此学校为基地开始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宣传民族大义。他向师生宣讲《共产党宣言》《革命新故事》等进步书籍,并印刷传单,张贴标语,号召工农群众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号召沈丘集手工业者争取“三八制”和增加工资金,提出了“反压迫反剥削,平均地权,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为沈丘集以后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
为扩充教育经费,张蕴华发动民众和于老庄恶霸于益斋开展斗争,最终收回被其霸占的泉河岸边义渡公田,收入作为学田和义渡使用。
此图来源与网络
时光流转存大义
1942年10月,为沟通安徽省会立煌与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部(位于泉河北于老庄)及小上海(界首)的运输线,修筑立(煌)界(首)公路,当年11月完工。立界公路经临泉县城东关(今光明北路泉河大桥处)处设立过泉河渡口,并配置了机械渡轮,称“新埠口”。界首到沈丘集的故道废弃此后,沈丘集义渡也逐渐荒废。1948年10月,我解放大军筹备南下,刚成立的临泉市民主政府在义渡口处修建了“渡江桥”,“义渡”石碑作为桥基石使用。1949年初,浩浩荡荡的解放军过此桥奔赴渡江前线。1950年7月“渡江桥”被大水冲毁。“75·8”大水后,加高泉河堤坝,疏浚泉河,义渡石碑从泉河里挖出。近日,文史爱好者在泉河北岸梁小街村河沿发现沈丘集义渡石碑,碑文为阴刻,上日题“……阳(已残)实刊沈邱(清代,为避讳孔子,“丘”字改为“邱”)集义渡”。
300多年来,沈丘集义渡从乡里之义发展到民族大义。一个义字,写满了“仁义”“忠义”和“大义”。时光流转,沈丘集义渡已不存,因义渡而衍生的出义渡文化,至今仍在“德治临泉”建设中发挥作用,滋养着泉河儿女生生不息。
通讯员 文涛/文 张玉明/图
链接:
河南省沈丘县
沈丘县古称秣陵,是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居颍水中游,西临项城,东与安徽界首接壤,总面积1080.53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5个镇,5个乡,2013年,总人口129.31万人。
沈丘秦朝置项县、东魏改秣陵县、隋改项城县、明置沈丘县。沈丘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沈丘意为沈国废墟。沈丘县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辖县,县治在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明初撤并入颍州州治,沈丘县取消。
弘治十一年(1498,此据清道光《阜阳县志》及明嘉靖《沈丘县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明史·地理志》误为弘治十年,其他工具书多沿此误),在今河南沈丘老城重建沈丘县,割陈州、项城和颍州地属之,其中陈州十三里(里为县以下行政建制,项城二里,颍州五里 [4] (沈三、沈四、沈五、河北二、河北三),另有外来人户三里,合计二十三里。与沈丘县的22个乡镇、办事处基本相同。
1950年,县政府由今老城镇迁至今槐店回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