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翩翩文士出寒门
有一个成语叫近乡情怯,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这是因为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归乡之时,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既想早点见到故乡和家人,又惟恐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一时之间充满了忐忑、兴奋、欢乐、激动等等情绪化作了一个“怯”字。
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初唐的诗人宋之问,他在《渡汉江》一诗里写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彼时的宋之问,在众多的复杂情绪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恐惧”,因为他是在被贬的职位上偷偷返回京师的,很有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宋之问(656 —712),字延清,名少连。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也有考证是虢州弘农人(今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追溯起来,倒是一个真正的“草根”,史书记载他的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此“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也就是说是个普通家庭。但是宋令文为人忠义,也很努力,并且有天赋,据说他“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宋令文也曾经扮演过除三害的周处之类的角色,当时有一头攻击人的牛,别人都远远避开,宋令文抓住两个牛角,拗断了这头牛的脖子,这有点像评书中李元霸、罗士信一样的猛将风范了。文武双全的宋令文和裴行俭一样,既是文臣又是武将,在高宗时期担任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在当时也是颇有名望。
这样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宋之问三兄弟各自遗传了他的一项绝技,其中宋之问得其父“文辞”,以诗文被世人所知,和沈佺期并称沈宋,是七言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弟弟宋之悌得其父“力”,骁勇过人,最后官至剑南节度使,在一次平叛作战中,面对七百多人的叛军,他率领八位勇士,身披重甲,大声呼喝:“獠动即死!”把这些叛军吓得拜服在地;小弟宋之逊则得其父“书”,精于草隶,是当时比较知名的书法家。
宋之问本人不光有文采,还是大帅哥一枚,唐书他的本传中对他颜值的评价是“伟貌雄辩”,意思是身材挺拔高大,仪表堂堂,并且善于沟通,口才上佳。就在上元二年(675年),十九岁的年纪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当时的朝政已经由武则天把持,高大英俊又有文采的宋之问很受看中,他先是和杨炯作为同事,一起在内文学馆任职内教学士,负责教授宫人书法诗文等,不久外放骆州参军(现在洛阳市的东北),永隆二年(681年)由与杨炯一起任崇文馆学士,武则天称帝之后,又召他和杨炯在内阁作为值班学士,并且担任尚方监丞,专门负责管理为帝王供应的器物,有点“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意思。从科举及第,到武则天称帝改元,十五年间,宋之问一直春风得意,从九品的内教学士到五品的尚方监丞。并且一直以“学士”的身份在武则天身边伴随,出入侍从,因文采受到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的一些近臣和外戚也都给他几分面子,宴乐优游之时经常招引,为当时爱慕浮华的世人钦慕。这些“朱门酒肉臭”的奢靡在打开宋之问眼界的同时,也给出身寒门的他极大的震撼,就像后世流行的“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获得和你一起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宋之问逐渐开始无底线的投身到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奋斗”之中,就注定要陷入上层之间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
二、承欢侍宴诗纷纷
从675年进士及第到705年武则天下台,这三十年里,宋之问荣宠不衰,不过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政绩,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词臣”,为武则天及近臣外戚承欢侍宴,即席赋诗。
不过他的确很有诗才,即席赋诗常有佳作,分别选几首来试读。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是在立春之日的宫廷宴会上,宫人献上剪出的彩花,对这个事和花,奉命唱和赋诗。同题目的诗,李峤、沈佺期等人也都写过,应该是同一次宴会。
这首诗中的“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和“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扣住了“剪彩花”的本意,而又另辟蹊径。前两句奉承了皇家的奢侈,能够逆袭季节,平民(人间)没有见到花的时刻,皇宫(天上)已经鲜花怒放了。为什么能这样呢?原来这个早到的春色,是剪刀的功劳。
和他同名的沈佺期的同题诗,也有一些新意。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沈佺期)
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
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
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其中的“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也说明了此花并非真花,但是足够婉转含蓄,有一种诗意之美。相比较沈宋而言,李峤的同题诗中的“裁红巧逼真”一句,就过于直白了。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李峤)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除了跟皇帝和皇后一起饮宴,宋之问还积极参与到王侯显贵的聚会中去,他在武则天称帝之后,一度攀上梁王武三思的大腿,不但陪着武三思吃吃喝喝,据说很多署名武三思的诗,其实也是宋之问代笔的。这首《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就是武三思做东请客时的作品。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
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
淮王正留客,不醉莫言归。
其中的“不醉莫言归”豪气干云,把武三思比喻成最后修炼成仙的淮南王刘安,也算煞费苦心了。
其实宋之问徘徊在觥筹杯盘之间,倒不是他嘴馋,而是家世寒微的宋之问尝到了权势的滋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是面对拼爹拼家世的现实,宋之问深深感到自己没有依仗,以这种交游权贵的方式来巩固自己获得的一切,就像他在《奉敕从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寻宴安平王别序》一文中抒怀那样:“下官少怀微尚(卑微的志向),早事灵丘,践畴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树,情可何之。”原来这一切,只是他“攀君王之桂树”的方式。
幸福是来自于内心的一种感受,与风骨无关,也与物质无关,有安贫乐道的颜回,就有趋炎附势的宋之问,在世人截然不同的评价面前,当事人自己的幸福感是相同的。
宋之问无疑是获得了很大的幸福感,这在他的一首《寒食陆浑别业》的诗中,挥洒的淋漓尽致。
《寒食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陆浑位于洛阳市下辖的伊川县和嵩县之间,现在更为人所知的是陆浑水库。作为当地很有特色的旅游景点,陆浑水库跨嵩县和伊川两县,浩荡的伊河水从栾川县发源,流经嵩县,在陆浑水库集结之后,顺流而下,在洛阳城南中分伊阙,然后弯向东北,在偃师与洛河相汇,称之为伊洛河。著名的二里头遗址,就位于偃师伊洛二水尚未交汇之间的两河流域,以此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被称为伊洛文化。
《水经注》中还记载了伊河最有名的一条支流——杜康河,它“源出牛山,会于伊,长十里”。传说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酒祖杜康先生就是以此河水造酒而得名。
除了宋之问,与陆浑有联系的名人不少,试举几位:尧帝就在陆浑出生;人臣的典范,商代的贤相伊尹,在陆浑耕读,商王成汤三次来邀请他出山(刘备原来是跟商汤学的);宋代的大理学家二程兄弟(程颢、程颐)生前在陆挥的屏凤庄讲学、著书,并定居于陆浑的耙楼山下,死后葬于陆浑之白虎山东,还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尊师典故,至今伊川还有“两程故里”之称;大儒邵雍常至陆浑与二程兄弟会文议事,死后也葬在陆浑的紫荆山;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虽然死在徐州,但是葬于陆浑……
宋之问生活的高宗中晚期以及武则天执政时期,陆浑水库还没有修建,但是这个地方当时设置“陆浑县”,与洛阳的距离适中,背山面水,是一个风景和风水绝佳的地段。风景优美,风水上佳,历史底蕴深厚,陆浑在隋唐时期是很多达官显贵、文士名流作为“文旅地产”置业的首选,混的风生水起的宋之问自然当仁不让。
古时的寒食和清明紧密相连,而清明节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因此这首记述了在寒食期间到自己位于陆浑的别墅中去玩“农家乐”的诗歌,在对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静怡安闲的别墅环境描写的背后,抒发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他热爱的,不是大自然的清新,也不是乡民野老的淳朴,而是对这种“有权有钱有闲”生活的志得意满。
首联“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让我们想起的更熟悉的诗句应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吧?起笔以春意盎然满城飞花的洛阳和寒意犹存含苞初放的陆浑对比,既符合山间气温较低,花期偏迟的实际,又暗示诗人离开风尘喧嚣的闹市,来享受清幽的山间生活,来衬托自己的清高。
颈联“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不仅对仗工整,也交代了“朝发夕至”的行程,尤其“杨柳风”、“桃李月”两词,极尽诗情画意,再加一个“卧赏桃李月”,把作者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颔联的“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不仅强调首联中提到的“今始发”的“伊川桃李”,而且点明寒食时节,举杯赏春的惬意,就像现在流行的“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尾联的“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是升华之笔,这么悠闲的野老,是因为尧舜在世,所以只需纵酒高歌,享受生活即可。
这首诗风格清秀,语言自然,虽然最终落笔到“歌颂太平、熙游圣化”,但是与那些刻板冗滞,赤裸裸粉饰太平的奉和应制诗相比,还是很见功力的。
三、因诗杀亲留悬案
在宋之问中进士的上元二年,和他同年得中的,还有比他大5岁的外甥刘希夷(中国的辈分很神奇的,现在放开二胎后,也许会再现这种长幼关系吧)。刘希夷(651-680),一名庭芝,字延之,河南汝州人(现在的河南汝州市),根据《唐才子传》记载,他擅长命题作文(射策有文名),诗歌流派方面属于婉约派,喜欢创作古风的体裁,不符合当时的文坛潮流,所以名声不显(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他也没有在仕途上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经常弄把琵琶,边弹边喝酒,一副唐朝落魄的摇滚歌手做派。
关键是,他不到30岁就被自己的舅舅宋之问给谋杀了,否则可能是另一种景象。
害他丢掉性命的,竟然是自己的诗才。
刘希夷因为英年早逝,加上诗歌体裁的原因,一直不被后人重视。直到他去世四十年后的开元年间,一位官至右拾遗、集贤院直学士的进士孙翌,为初唐的诗人整理诗作,编成《正声集》三卷,认为刘希夷所作的《代悲白头翁》(也有成为《代白头吟》的)为最好的诗,因此刘希夷的名声才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知。而就是这首诗,给刘希夷带来了杀身之祸。
那一定要上这首诗的原文了: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粗略的一读这首诗,有没有熟悉的感觉?《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时吟唱的《葬花词》,跟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相似,看来曹雪芹先生也是刘希夷的粉丝。我一直认为《葬花词》中的“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与本诗中的“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相比,失于浅白。何况本诗中有“桑田沧海”的成语出处;有“宛转蛾眉”被白居易借去(《长恨歌》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最牛的当属有一联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文体,那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而如果细读这首诗,只是题目就逼格很高了。
题目中的“代”是“拟”、“仿照”的意思,就是说这首诗歌是仿照乐府诗歌《白头翁》写的,但是诗歌中又没有《白头翁》,最有名的跟“白头”有关的是卓文君写得《白头吟》,这首诗的立意也与之相似,所以后世才认为这首诗的题目应为《代白头吟》。
《白头吟》这首诗的问世也很令人唏嘘。据说著名的四川才子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打动富家美女卓文君,这位白富美抛下巨富家庭跟他私奔,最贫困的时候曾经“当垆卖酒”。但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司马相如在长安献上一篇《上林赋》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后,不顾在四川翘首以盼的爱妻卓文君,竟然要娶小老婆,卓文君闻讯在悲愤之下,写下了这首流传于世的《白头吟》,并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文采斐然,在幽怨中却又满含自立自强的《白头吟》和《诀别书》,打动了“穷人乍富”的司马相如。他忆起往日恩爱,以及卓文君在他落魄之时对他的青睐,幡然悔悟,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不久后他就回归故里,和卓文君团聚。
这首《白头吟》能使出轨的老公回心转意,威力可谓巨大,其中的一联名句被众多的女文青们设为个人社交平台的签名,那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不过,有很多人把含情脉脉的 “一心人”错记为血腥恐怖的“一人心”,感觉是要吃人心馒头的节奏。
那也上一下《白头吟》的全诗,致敬这位才女。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刘希夷这首诗虽然是拟《白头吟》这篇古乐府,也是从一位美女的视觉下笔,但是构思精妙,跳出了闺怨的桎梏,开辟了更宏大的哲学意境。
诗的开头两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描绘洛阳城东的暮春景色,繁华的东都那盛开的艳丽桃李花,曾经带来满城春色,令人心驰神往目眩神迷,然而此刻却是落花缤纷,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花落代表的是春光老去,青春易逝。
从“洛阳女儿好颜色”到“岁岁年年人不同”,五联十句,是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伤。表面上是惋惜大自然中的花开易落,实际是慨叹人的一生中美好事物的短暂和稍纵即逝的青春。
当时刘希夷写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时就有不详之兆,觉得是个“语谶”。语谶是指不祥的预言,而这种预言还往往能够应验,也即成语“一语成谶”的意思。比较知名的“语谶诗”是后来的女诗人薛涛,幼年时(据考证是八岁)她的父亲薛郧以院子里的梧桐树为题作了前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接了两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郧心中一凛,暗自认为这是不祥的“语谶”,预示着女儿今后是个迎来送往的风流女子,后来薛涛果然沦为官妓。
从“寄言全盛红颜子”到“三春行乐在谁边”,描写了这位女子眼中的一位男神从小鲜肉堕落到“白头翁”的过程。曾经和公子王孙在花前树下清歌妙舞的美貌少年,因病(是肾透支了吗?)致使无人问津,没有机会再在春光里行乐。通过对现在“白头翁”的同情和怜悯的对比,更凸显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以往青春的向往。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以一个“悲”字收束全诗。多么美丽的少女,最终抵抗不了岁月的挫折,青丝变白发(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而多么辉煌瞩目的舞台,在尘埃落定之后,不过沦为鸟雀悲鸣的故园(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写完这首诗,尽管觉得有不吉利的诗句,但整体感觉非常满意,就找到文名更盛的舅舅宋之问切磋(其实应该是赤裸裸的炫耀吧)。宋之问一见也非常喜欢,尤其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是神来之笔。那个时候的诗歌主要还是靠人们口口相传,只有条件好的才制作文集,得知这是新鲜出炉的诗句,还没有流传开来,宋之问就想要侵犯刘希夷的版权,要求这个外甥把这两句诗送给他,在外人面前不要说是自己写出来的。
刘希夷面对舅舅的苦苦恳求,一开始是答应了的,后来不知怎么又反悔了,宋之问感觉受到了欺骗(当时刘希夷比较落魄,宋之问为这两句诗是付出了物质代价的),竟然在自己的陆浑别业,命令家奴杀死了自己的外甥,杀人的手法还很阴,是用土袋子压死的。记得宫斗电视剧里偶尔有这样的交代,人睡着的时候,把装满土的袋子压到人的背上,逐渐挤压出胸腔和肺里的空气,使人没有伤痕的死去。
不过这件事在《新旧唐书》等正史中没有确凿记载,只是在《唐才子传》等佐证史料中有所体现,所以算是个悬案。不过在《全唐诗》中,这首诗确实同时收录在宋之问和刘希夷的名下,只不过宋之问的诗集中,题目变成了《有所思》,“洛阳女儿好颜色”一句中的“洛阳”改成了“幽闺”。但是这首诗的风格更接近刘希夷,再加上宋之问干过的无耻之事甚多,以他的风格,还真的能做出这种“因诗杀亲”的恶举,因此,本着“宁肯信其有”的态度,这件事就此流传下来。
四、阿谀奉承捧尿壶
尽管我们现在对宋之问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在他的前半生,精妙的诗文给他带来很高的知名度。在武则天初登帝位,宋之问担任尚方监丞期间,就诞生了龙门夺袍的佳话。
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御驾临幸洛阳龙门东阙的香山寺游玩,因为心情舒畅,就命令随驾的臣子们即景赋诗以助游兴,奖品是一件锦袍。
龙门东山的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在武则天之前是安放印度僧人日照法身舍利的地方(说人话!好的,就是墓地)。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一年,天授元年(690),武三思奏请改为佛寺,命名香山寺。武则天非常喜欢香山寺,在此设置了行宫——望春宫,武则天不仅喜欢到这里来玩,有时还到这里来办公。
不仅是武则天,有山有水的洛阳龙门东山也吸引过很多名士,除了本文提到过的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经在此养病;后世白居易隐居在此时,以香山寺为号,自称“香山居士”;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抗日期间视察河南、陕西的时候,公馆也设在香山寺;现在洛阳市的官办招待所,绝对达到五星级的“东山宾馆”也设在这个地方,传说是破解洛阳谐音“落阳”的语谶,太阳落下去不是日暮西山前途暗淡吗?没关系,在我这里可以“东山再起!”
话题回来说赛诗。
先交卷的是左史(原来的起居郎,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注)东方虬,写的是首五绝《咏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这首诗算是写的又快又好,经过武则天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主持裁定,武则天认可,把锦袍赐给了东方虬。
可是不久之后,东方虬还没有在座位上暖热屁股(坐未安——《隋唐嘉话》),宋之问也完成了一首恣意汪洋的古风《龙门应制》,大家公认这首诗更好于是就从东方虬手里收回了锦袍,转赐宋之问,这就是成语“龙门夺袍”的来历。后来也有人调侃武则天太抠,一件袍子而已,又不是定制的范思哲,实在没有必要收回。但是虽然衣服事小,荣誉事大,我们应该为武则天这种做法点赞。
这首诗虽然比较长,因为是获奖作品,我们也上一下。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唐代刘餗撰写的《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在场的诸人都“莫不称善”,就诗歌本身的文采来讲,我更赞成清初大儒宋宗元编撰的《网师园唐诗笺》中的评价“清词丽句,诗人之赋”,也就是说这首诗读下来,更像是读一篇文章一样。
诗歌描写了武则天作为皇帝出游的整个过程,逐层衔接,段落分明,极尽铺陈之能事。大致的意思是天公作美,春暖花开,天子乘着春色出游,仪仗威严,天命所归,各种飞禽走兽都来朝拜(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诗的最后四句,拍马屁到了不要脸的地步:先帝李世民打下的江山,因为大周朝顺应天命的建立,而万物更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我皇是多么勤政啊,不在那如同瑶池一样的皇宫内享乐,趁着春雨贵如油的春耕之际,来体察民情(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讲真,就凭这最后四句,谁敢说这诗写的不好?那就是诋毁武皇啊,难怪武则天一定要把锦袍赐给宋之问。
平心而论,宋之问的这首诗的确是紧密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是一篇很好的“命题作文”,而东方虬的那首诗尽管也不错,但是针对性差了很多。
当时还有一首诗也写得不错,是武则天娘家的侄子武三思写的,我们也简单看看他是怎么奉承姑姑的。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
(武三思)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
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
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头两句非常大气,龙凤呈祥,凤(武则天)乘着龙舆,说明此时的武则天已经称帝了。
宋之问受到武则天这样的认可,心中开始想入非非,看着武则天的诸多面首权势熏天,他自问这才是最粗的一根大腿啊。于是他向武则天申请担任“北门学士”,也就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他抱定的主意不是“有事秘书干”,而是“没事那个啥秘书”,可惜却没有被批准。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了一首精彩的诗歌《明河篇》,通过对银河、织女等景象的描写为铺垫,在最后四句发出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的试探,那意思就是像潘长江唱的那首歌“哥哥面前一条宽宽的河,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言下之意就是申请和武则天发展超友谊关系。
这四句诗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成都卖卜”。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中记载,西汉有位名士严遵,字君平,是位真正的通了天眼的大师。他在成都街头算命(卖卜),每天挣够百钱能支撑生活就收挂摊,而专心读书。深钻老子和庄子(这两位与孔夫子入世不同,在传说中都是出世成仙的,尤其是老子,那是太上老君),写下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依老庄之旨著书十余万言),平常为人也好,深受四川乡亲爱戴。
他曾经解答过一位迷路旅人的问题。有人乘船在海上漫游,走了很远,忽然看到一条河,有个人牵着牛在河边饮水,这位驴友就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牵牛者说您回去到四川问问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位爱钻研的同学真的找到严君平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严君平掐指一算,说某年某月有客星冲撞了牵牛星,是不是您呢?大家一核对时间,果然是这位驴友遇到放牛者的日子。原来,传说中,大海是可以通到天河的,是这位驴友有缘到了天河,遇到了放牛的牛郎。
第二个典故时“天河浣纱”。《太平御览》的第八卷引用了刘义庆《集林》记载的:“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于是这位就在河边捡了一块漂亮的石头,也是来问这位严君平这石头的来历,他回答说这是织女固定纺车的支机石啊(云:‘此支机石也。’)!
看到这两个典故了吧,一个牛郎,一个织女,这是宋之问委婉的表达想请武则天做出身天庭下凡思春的织女,自己愿意做牛郎。
不知道“牛郎”的另一种含义是不是来源于宋之问的这首诗,呵呵。
“明河可望不可亲”在小资的文艺青年中流传甚广,大名鼎鼎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就有一阕词《画堂春》用了这句的意境,不过改成了“相思相望不相亲”。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作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武则天也不是笨人,原来没有吸纳宋之问进入面首团队也不是她的忽略,而是为宋之问留点面子,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嘛。可是接到宋之问这么赤裸裸的“投名状”,没办法再装糊涂了,于是只好对“文章四友”之一的崔融说:“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口过”是指嘴有毛病,也有考证说是“齿疾”的,可不是“牙疼牙酸牙流血”,而是口臭。武则天很讲情调的,你做面首可不是光低头啪啪啪而已,要上全套的,口臭怎么KISS?
崔融领会到武则天的意思,做了合格的传声筒,把这个原因转告了宋之问,因为这个口臭被公开披露,宋之问自己感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之问终身惭愤)。
自己爬不上武则天的床,宋之问退而求其次,转而巴结爬上床的“二张”,尤其是其中的张易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新唐书记载:“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奉溺器”就是为张易之捧尿壶,过去没有抽水马桶,解决三急问题都是旱厕,有身份的人是在房间里面解决,美其名曰“更衣”。其实“奉溺器”不仅是低贱到泥土里的一种逢迎,因为这种场合和行为相当私密,能让宋之问捧尿壶,也是引为心腹的表现。
可惜,就像风筝因风而起必定因风而落,宋之问与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牵涉过深,在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赶下皇帝宝座,宋之问被主政的“五王”进行清算,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所谓神龙政变是在武则天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卧病之机,率羽林军发动政变,斩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主要跟随者,逼迫武则天退位,迎中宗李显登基二次称帝。唐中宗李显沿用了神龙年号,并未改元。发动政变的为首五人: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也在事后论功行赏,一起封为异性郡王,人称为“五王”。
可惜李显生性像极了窝囊老爹李治,五王也没有经历过血腥的政变洗礼,他们忽视了武则天娘家人的危害,没有清算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外戚。更使人无语的是,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和武三思勾搭成奸,进而武三思以姑表兄弟的关系还取得了李显的信任和重用,最终把有拥立之功的“五王”外贬,并一一加以残害,这些都是后话了。
靠山垮塌的宋之问急怒攻心,竟然病倒了,朝廷也算宽大,等他病愈才逐他出京。作为一个官员的宋之问遭遇到了人生的不幸,但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宋之问,因为这次贬黜,反而写下众多更出色的诗篇。
五、一路向南一路诗
宋之问一路向南仓皇奔窜,这一日来到大庾岭。
大庾岭是广西和广东的交界,有好多个别名,什么台岭、寒岭、东峤都是说它,名称来自于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姓庾的将军驻扎在此,因此得名。大庾岭是“五陵”之一,其余四岭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想起毛主席的诗歌了吧:“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原和“蛮夷之地”的界限,五岭之南就被称为“岭南”,被认为是极度艰苦的地区。苏东坡的诗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固然是说荔枝好吃,其实也是说岭南艰苦——如果没有这么美味的荔枝,老子肯定不会呆在岭南。
来到大庾岭,这是真的要离开文明教化之地,深入蛮荒了,宋之问回望长安,百味杂陈,提笔写下了《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首联的“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抒发了自己对离开故国的不舍,大庾岭在他的心中不仅仅是一座岭,而是最后一点家的感觉,所以在这里他要停下落魄的脚步,向家园回首一望。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说明望到了什么,望到了向南飞的鸟儿和开在北枝的花。要往南走的人儿,更依恋花开北枝,这该如何抉择。最终魂还是要南迁,只能把恋恋不舍的泪水洒在了故园之内的北枝花上。这联诗写得黯然神伤,有花有鸟的大好春光,却让诗人如此纠结。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开始从“魂”和“泪”的低迷状态开始反转,山雨初停,天色已有晴光闪耀,江中的云影也即将变作彩霞。这种景色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心情的变化,在山雨空濛之际,宋之问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尾联“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一句可以理解成一份保证书。这两句诗用了西汉名士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心有恨意”的典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到长沙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不过宋之问是反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自己永远不敢怨恨领导,希望领导给自己一次机会。
这首诗还有一个续篇,名为《早发大庾岭》,是写于第二天启程南行之时,在那首诗里,希望自己能尽早得到赦免的心情表达的更为迫切,其中最直白的两句诗写到:“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
在大庾岭,宋之问还有一首比较之名的诗,名为《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好了,离开大庾岭,进入广东省内,在端州驿馆(广东省肇庆市),看到杜审言、沈佺期等人留下的分别诗句。因为这些人被贬到不同的地方,端州是结伴同行的最后一站,这些文士在此处的驿馆题诗分别,各奔处所。宋之问出发的晚,所以没能和他们同行,于是只能在这些人的题诗之后,加上自己的大作,名为《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这首诗读起来很是令人唏嘘,似乎都能忽略一些宋之问的无耻了。原诗如下:
逐臣北地承严谴,
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
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
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
自怜能得几人归。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而不是讲求对仗的七律。
全诗可以理解成宋之问在假想四位好友都在眼前,促膝而谈的聊天的记录。头两句是说我们这些有罪被放逐的臣子,受到了严厉的处罚,都以为能被贬黜的南荒还能够经常见面,虽然远离家乡,但是能有知交朋友作伴,也是不幸中的莫大安慰。
紧接着的两句话锋陡转,谁料到南中歧路如此之多,我们的贬所也被千山万水把各个乡县重重相隔,如何还能和朋友们见面呢?
“云摇雨散各翻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分离的痛苦,不仅被山水相隔,还遭受雨打风吹。从这两句诗里,可以看到宋之问的特点,这么惨了,还惦记着“云摇”。“海阔天长音信稀”描述了彼此相隔遥远难通音信的惆怅,杜审言流放峰州,在今越南河西省山西西北部;阎朝隐贬崖州,即今海南岛琼山县,都要过海才能到达贬所。而沈佺期谪迁驩州,即今广西崇左县,相传是舜放驩兜的地方,这些地方离宋之问要去的贬所泷州,即今广东罗定县,都还很遥远。
最后两句“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写出了对朋友和自己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害怕自己会埋骨异乡,“不得归”的思绪很正常。在704年因不肯依附二张一起诬陷宰相魏元忠而被武则天贬黜到岭南钦州(今广西钦州)的张说,在705年被赦免回京,路过端州时题有《还至端州驿站与高六别处》:“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这首诗中的“生死不同归”是纪念和张说一同被贬的高戬,这位排行第六的高兄没有等到赦免书就病死在贬所了。
宋之问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张说的诗就展示在那里,最末一句的“自怜能得几人归”应该是应和张说的诗眼。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岭南贬黜生活的恐怖,在宋之问被贬得第二年春天,他竟然违抗圣命,偷偷离开贬所,潜回了洛阳。
六、卖友求荣人共愤
在潜回洛阳的途中,宋之问写下了流传最广的一首小诗——《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的开头“岭外音书断”,是诉说被贬罗定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宋之问被贬到广东罗定县,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山,东有大云雾山,在唐朝那个以两条腿为交通工具的时代,交通极为困难,音书难达。
第二句“经冬复历春”是指第一句说描写的没有家人消息的情况时间跨度之长,从侧面为自己潜回洛阳做辩解。
第三句的 “近乡情更怯”从头两句顺应而来,因为长久没有音信,离故乡越近,反而担心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其实宋之问“怯”的,不是家人有什么不幸,是自己被发现擅离贬所。这里的渡汉江怎么就开始说“近乡”了?渡过汉江就是襄阳,唐时的襄阳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襄阳再往北就进入河南境内。后来的诗圣杜甫也有名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最后一句的“不敢问来人”,把想问、想听,却又怕问、怕听的复杂情绪刻画的惟妙惟肖,情真意切。
回到洛阳之后,宋之问不敢回家,也不敢到陆浑的别墅去潇洒,就寄居在一位名叫张仲之的好朋友家,这位张仲之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收留了如同惶惶丧家之犬的宋之问,却不料是一个农夫与蛇的翻版。
因为张仲之是一个忠于李唐的热血青年,彼时朝堂之上,武三思逐渐得势,有不臣之心,并且和皇后韦氏勾搭成奸,而李显被蒙在鼓里(我深刻怀疑李显是一个绿帽奴)。张仲之和驸马都尉王同皎一起商量如何铲除武三思,张仲之对宋之问不怎么设防,而宋之问也很钻营,站在门帘后偷听,知晓了两人的计划。他正在为自己抱不到新的大腿而着急,发现武三思是个好的效忠对象,于是就传递消息给侄子宋昙和他的外甥校书郎李悛,请他们转告武三思,并请求武三思看在自己这份忠心上宽恕自己的罪行。武三思指示宋昙、李悛及抚州司仓冉祖雍上书,诬告王同皎和张仲之、祖延庆、武当丞寿春县人周憬等秘密勾结壮士,计划杀掉武三思,并趁机带兵闯入皇宫,废掉韦皇后。
中宗李显忠奸不分,指派御史大夫李承嘉和监察御史姚绍之审理这件案子,又让杨再思、李峤和韦巨源共同参与审理。张仲之也比较没心机,他在历数武三思的罪状之时,没有回避武三思与韦后的私情,结果审判的官员都不敢理睬,杨再思和韦巨源甚至假装睡着以逃避尴尬。最后,王同皎等人都杀,家产被抄。只有周憬只身逃到比干庙中,对着比干的灵位表明对大唐的忠心后,自杀身死。卖友求荣的宋之问被任命为京官,加封朝散大夫的散官,不仅没有追究潜回洛阳的罪责,还获得一个实缺一个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宋之问又被后人称为宋考功,就是从这个官职而来。不过,用朋友的鲜血染红自己官袍的宋之问,在当时被世人所极度鄙视。
摆脱了贬官厄运的宋之问在中宗时期也显露过一把诗才。
在中宗景龙三年(709)正月,李显也效仿妈妈武则天,在昆明池举行宴会,组织群臣咏诗记兴,评选的方式也很特别,彼时已经被收进李显老婆团队的上官婉儿独自作评。她命人搭建了一座彩楼,自己站在彩楼之上,把上百首诗篇都评阅一遍,最差的先从楼上抛下来,留在最后的自然就是好诗。一时之间片片纸张如雪花纷飞,众大臣纷纷捡拾。到了最后,只剩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篇还在上官昭容手中,大家知道,榜首就从这两位并称“沈宋”的诗人之间产生。须臾,飘下来一页诗篇,大家注目,原来是沈佺期的。上官婉儿评价说:“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豪举。沈乃服,不敢复争。”
既有这段佳话,就把两首诗都摘录在此,我们也做一回上官婉儿。
1、《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春豫灵池近,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动,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辩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2、《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沈佺期
法驾垂青转,神湖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鹚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洌唱,欢留宴镐怀。
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
可惜宋之问钻营之心过于迫切,他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中宗执政时期,屡屡该换门庭,从武三思,到太平公主,再到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本想左右逢源的宋之问最后却落了一个里外不是人,最后被太平公主所恨,抓住他一个主持科举而受贿的罪名,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O9),将他贬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任长史。
不过,就在这次贬官期间,他又有一首颇具传奇色彩的诗歌问世。那就是优秀的山水游记诗《灵隐寺》,袁宏道在他的《灵隐》游记中曾说:“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这段话点明了《灵隐寺》一诗的出众之处——“字字入画”。
灵隐是山的名字,在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因山起寺,名为灵隐,取灵山隐于此之义,现在是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据说宋之问游灵隐寺,夜宿庙宇,明月朗朗,他在长廊中突发诗兴,吟出比较精彩的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可是后面却一时找不到佳句承接,苦吟无果。这个时候一位老僧出现了,说到,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茅塞顿开,后面的诗句一气呵成,但是反复诵读,觉得全诗中就是老僧提示的这一联最精彩。等到天亮,他和寺中的其他人谈及此事,他们都很诧异,说寺中并无这个老僧,后来有人恍然大悟,说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后,出家为僧在此隐居。等到宋之问再去寻找,却不见踪影,估计骆宾王是怕宋之问再把自己当成晋身之阶吧。也有传说是骆宾王已经在灵隐寺坐化,指点宋之问的,是他的诗魂。
那就上原诗吧,不多解释,我最喜欢的除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外,还有一联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不过宋之问这种悠闲的日子也没过多久,到了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李旦,以宋之问依附武三思的罪名,先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赦改桂州。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桂州徙所,结束了无耻文人的最后旅程。
宋之问仕宦多年,没什么突出政绩,品行也龌龊无耻之极,不过诗歌确实写的不错,此外,他的文章也可圈可点,尤其是为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句韵味十足,内容言简辞切,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看来,有时候才华和人品,真的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