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点点
要说经典美食纪录片,那必须提名《舌尖上的中国》。极具韵涵的解说搭配色香味俱全的高能画面,只需1分钟,就能把观众馋得口水直流。
上线即高评,中国美食由此走向全世界,导演陈晓卿也获取了不少知名度。
最近,这位导演又不声不响的搞了个大事情,再度拍摄美食纪录片,并且这次不仅局限于中国,可以说是“舌尖上的世界”,拍摄足迹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画9.3,基本上都是在5星好评。
没吃饱不敢看,吃饱了也备受折磨,通篇都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特写,情不自禁让观众开始质疑“刚刚我都吃了一些什么东西?”
片名:《风味人间》。
不同于其他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拍摄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注重食物历史的描述。
如果说《舌尖》是描绘食物中“家的感觉”,那么《人间》就是来给食物找一个根,它告诉观众:“真正的特色美食,只能在特定的地方吃到。”
拿呼伦贝尔的“奶桶肉”来举例。
它必须选取羯羊做肉料、必须在卵石内部炙烤、必须连皮一起蒸、必须用密闭的奶桶蒸压。
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无论少了哪一个,都做不成芬香四溢的奶桶肉。
美食片嘛,基本拍摄套路都是一样的:食物要特写、翻炒过程得恰到好处的延长,食客们进食的画面也不能少。
不然的话,怎么给观众一种想吃却吃不到的感觉?
点点必须放几道名菜给大家“享受享受。
『熏马肉马肠』
『江南酥皮蟹』
『巴楚蘑菇拌面』
同时呢,《风味人间》也有它特殊的拍摄技巧:高清长焦镜头拍摄,甚至于显微镜都被摄影组用上了…
因而,你能看见蟹肉在遇醋的那一刹那像孔雀一样开屏,也能看见酱香肉中的每一道纹理,上面是色泽明亮、令人食指大动的香甜酱汁。
摄制组这么用心,片子能不好看吗?
再说到食物的历史。
《人间风味》从古往今外的角度出发,拍摄出国内国外截然不同的美食闻名。
拿火腿来举例,国内基本上是家庭小作坊生产,用盐腌好后挂在窗台外面晒。
阳光越大香味越浓,每一个放学回家的小孩都会被这股香味馋哭。
但国外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现代化商业生产线,数据是他们生产的标准,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数据来。
这样一来,他们火腿的味道基本上是模式化的,没有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息”。
不过,只要上了餐桌,那都是同一用途的火腿:要么做成家常菜,要么以主食的形式出现在众人眼中。(西班牙就是这样)
在讨论美食的同时,导演隐晦的涉及到美食背后文化的不同,档次瞬间被提高,观众们感到更加新鲜、更加有意思。
另外,这次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陈晓卿导演放手去做,拍摄了很多电影质感的大远景、大空镜。
有绝美的乌伦古河南岸、羊群聚集在辽阔无垠的草原、瓦屋山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乌云、太湖的水又青又翠…
很多时候,点点都像是在旅游景点游玩,累了就看当地的人们烹饪食物,吃饱喝足后继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种境界,是其他美食纪录片所没有的。
最后,点点想说说美食纪录片这个类型,近年来,国内在这个领域交出一份又一份让观众满意的答卷。
《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日食记》、《寻味德顺》。
火起来的原因各有千秋,但核心思想只有一个:这里头的美食,都充满了家的味道、生活的感觉。
以《舌尖》来举例,它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中烹制出一道又一道美食。《人生一串》就更不用说了,里面的烧烤摊像一个旅馆,无数人停停走走,老板得以见证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生。
《风味人间》明白这一点,将其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这部片子中,当地美食只有在当地才会有最正宗的味道。
构成这个最正宗味道的,也是人们选择性遗忘的思乡之情。就好比是:一个人吃饭很无聊,和家人吃饭却很满足。从这一点来看,《人间风味》是点点看过最有人情味的美食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