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龙报】“剧院就是节日!”——这是俄罗斯戏剧大师叶甫盖尼·瓦赫坦戈夫的名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剧院就是教堂。”——这是俄罗斯知名导演马克·扎哈罗夫的语录。长久以来,走进剧院去观看戏剧演出是俄罗斯人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即使在战乱时期、苏联解体时期,剧场里依然在演出,观众们依然会结伴走进剧院去享受一个个美好的夜晚。有人说只有走进剧院,才能触摸到这个民族的灵魂,因为这里有俄罗斯的底蕴、底气……也正是因为这种情结,在俄罗斯诞生了许多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剧院。
莫斯科大剧院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艺术航母”莫斯科大剧院舞台设计精巧
俄罗斯是个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国度,俄罗斯人不仅热爱艺术,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在苏联时期,人们喜欢在剧院、画廊、博物馆等艺术场所度过闲暇时光,尤其喜欢去剧院。现在,莫斯科仅正式的剧院就有200个左右,其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当属莫斯科大剧院。该剧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烟台大众网报道,莫斯科大剧院是一座淡黄色的俄罗斯古典建筑,正门上方三角形的墙体上,矗立着古希腊神话人物的浮雕,风格雄伟壮丽,装饰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音响效果极佳。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的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能容纳2000名观众,传音性能优良。大剧院的舞台面积并不特别大,主台宽26.5米,深23.5米,后台宽26.5米,深10.5米,但其中表演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出于上演芭蕾舞剧的需要。
一般的剧院,在习惯上都将主表演区设计成长方形,也有梯形的,即倒八字前窄后宽的形状,普通是宽12米,进深12米左右,而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主表演区,可以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宽和深都足有20米。
大剧院的观众大厅有一层池座、五层楼座,高21米,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一样,都是周边设多层柱廊式包厢的马蹄形观众大厅的典型例子。剧院的装备本就精良,在苏联时代,又经过多次技术改进,设施更加齐全。
例如,在剧院的舞台机械装置里,备有一个直径达15米的拼装式旋转舞台。这种拼装式转台的用处是,一旦剧情需要,就可以临时组装,覆到主台的台面之上。转台上同时能搭多部场景,一场演完,灯光转暗,转动舞台,不用开幕闭幕,更换布景道具,马上就进入下一幕戏。
大剧院是俄罗斯各个时代的标志。(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芭蕾剧院的“耀眼明珠”
大剧院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776年。当时莫斯科省的检察长尤鲁索夫和一个英国杂耍艺人梅多克斯合开了一家剧院,剧院建在兹纳明卡街上,由梅多克斯出任经理,名字就叫梅多克斯剧院。
4年之后,剧院搬至彼得罗夫大街,仍旧由迈克尔·梅多克斯与尤鲁索夫合资经营,只是名字改成了彼得罗夫剧院。这是俄罗斯戏剧与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俄国早期的歌剧,大都是在此上演的。
大剧院的剧目,既有歌剧,也有舞剧。俄罗斯的艺术风格深受法国影响,反映在戏剧制作上,具有史诗般的宏阔氛围、宏大的场面与布景、高雅的格调等等,这些都成为大剧院后来的传统。大剧院有一支常驻管弦乐队,技巧高超,名满全球,不只为剧院伴奏,也开音乐会和录唱片,而且乐队编制相当大。
在各类艺术形式中,芭蕾在莫斯科大剧院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古典芭蕾舞可以说是俄罗斯的国粹,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19世纪后期开始,莫斯科大剧院便推出了一系列经典名剧的首演,如彼季帕和明库斯的《堂吉诃德》,还有1877年首演的《天鹅湖》(尽管由于编配不佳,初演时是一次名声狼藉的惨败)。十月革命以后,大剧院更是不断推出重要的新芭蕾剧目,如《红罂粟》、《灰姑娘》、《安娜·卡列尼娜》、《斯巴达克斯》、《伊凡雷帝》等。
大剧院不仅是艺术的圣殿,还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1917年,起义民众就是从大剧院门前的广场上聚集,向克里姆林宫进发的,甚至前苏联的第一部宪法和1922年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也是在这里通过的。大剧院芭蕾舞团前艺术总监尤里·伯拉卡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剧院“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俄罗斯”。、
小剧院样式淳朴。(图片来源:俄罗斯旅游中文网)
莫斯科小剧院:进步社会思想的讲坛
位于斯维尔德洛夫广场的莫斯科小剧院(全称“俄罗斯国立模范小剧院”)是俄最古老的剧院,创建于1824年,被誉为“第二个莫斯科大学”,与莫斯科大剧院、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
中新社报道,根据俄总统令,小剧院被赋予俄民族文化遗产地位,列入国家珍贵文物名录。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期间,四川省歌舞剧院艺术家在此演出的“大唐华章”曾获得满堂彩。
莫斯科小剧院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个莫斯科大学”,是因为18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内建立了剧团。剧团在剧院中轮流演出话剧、歌剧和芭蕾舞剧。1824年10月26日,剧团的话剧部分迁入专门兴建的剧院中,尔后此剧院即称为“小剧院”。此外,虽说莫斯科小剧院是座皇家剧院,指导思想常要受到上司的干涉,但是它的舞台仍然敢于表达进步的理想、人民的愿望,不愧是当时进步社会思想的讲坛。
小剧院是一座三层楼房,式样舒展而淳朴。入口处立有俄罗斯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铜像。
剧院表演大厅中有1099个座位。剧院旁边有希普金戏剧学校。剧院演员阵容强大,在原苏联时代因为对戏剧艺术的卓越贡献,曾获得过列宁勋章。1919年起正式定名为国立莫斯科模范小剧院。
莫斯科小剧院主要上演话剧、歌剧和芭蕾舞剧。主要演出格里鲍耶陀夫、果戈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和西欧古典剧作,如莎士比亚、席勒等人的作品。
小剧院在演出中逐渐形成了现实主义的表演艺术学派,确立了深刻的、生活气息浓厚的现实主义和热情的浪漫主义的演出风格。
知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担任过这里的文艺部长,创优的作品经常在这里上演。现在这里也依然保持着较高水平的演出。从19世纪50年代起,剧院上演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47部话剧,剧院被称为“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家”。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2013年10月在天津大剧院演绎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图片来源:中新社)
马琳斯基:俄芭蕾学派诞生地
在圣彼得堡,有一座与莫斯科大剧院齐名的艺术殿堂——马林斯基剧院。
综合北京央广网、光明网报道,从18世纪初开始在俄罗斯宫廷里有一个来自意大利的芭蕾舞团表演。最初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和歌剧剧院是一个木结构的建筑。此外冬宫门外还有一个艾尔米塔什剧院,这个剧院是供沙皇邀请贵族看戏用的。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建造一座皇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这就是马林斯基剧院的由来。
1886年皇家芭蕾舞团和皇家歌剧团全部转到马林斯基剧院。马林斯基剧院曾经在苏联时代被叫作“基洛夫剧院”,所以现在该芭蕾舞团还保留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名字。该团是现在世界上的四大芭蕾舞团之一,其他并列的还有: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
马林斯基剧院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芭蕾名作《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均诞生于此,使得世界的芭蕾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俄罗斯,成为世界芭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俄罗斯芭蕾学派诞生和发展之地。
而这个舞台更孕育诞生了一大批卓越的舞蹈艺术大家,如乔治·巴兰钦和加林娜·乌兰诺娃等等。
拥有近200年历史的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在俄罗斯古典音乐发展史上始终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作为全球最为顶尖的乐团之一,其演绎俄罗斯本土作品的权威受全世界公认。现今,在艺术总监捷杰耶夫的带领下,马林斯基剧院的影响再次扩张到了欧美的主流舞台,赢得广泛的赞誉,成为当今世界上经营最成功的大剧院之一。
作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演出机构,马林斯基剧院每年演出超过700场,该剧院的歌剧团、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均曾单独或组合访华。
名人之家: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
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歌剧与芭蕾舞剧院之一,剧院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是由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建立的,1833年启用,是俄罗斯最古老的歌剧与芭蕾舞剧院之一,它坐落在圣彼得堡中心区的艺术广场上,与圣彼得堡爱乐大厅仅一步之遥。
济南大众网报道,1833年剧院刚刚落成时,人们一看那简洁的正面,表示相当失望。但走进剧场内,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奢华与典雅:观演厅的观众椅看似简单,其实都是天鹅绒的。
剧院属于米哈伊洛夫斯基宫的一部分,是皇室家庭、外国贵宾、沙皇与皇后夫妇常去的场所。俄罗斯许多名人,如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等名人都是剧院的常客。
1859年,剧院重建。舞台得以扩建,并修了一层楼座。十月革命前,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没有自己专门的剧团,常邀请来自法国、德国的剧团演出。直到1918年才正式成立自己的剧团。剧团自己排演了《鼻子》、《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黑桃皇后》等著名歌剧。
如今,剧院已在历史的累积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可以从容应对任何规模的演出。这里曾首演过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剧目,苏联时期曾用名国立喜歌剧院、小歌剧院以及穆索尔斯基歌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