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亡母起誓,绝不枉待他!”
《知否》电视剧有段情节,让人看一次尴尬一次:
顾廷烨想要从朱曼娘嘴里问出昌哥儿(顾廷烨与朱曼娘的儿子)的下落,并想将昌哥儿接入侯府抚养,但是朱曼娘坚决不肯说;
此时明兰挺身而出,不惜一脸诚挚地搬出过世多年的母亲卫小娘,以亡母的名义来发誓:只要朱曼娘说了,明兰就会将昌哥儿接到自己房里抚养,绝不亏待他;
“在府里金尊玉贵的养着,日后读书习武,吃穿用度,科举中榜,样样都是人中龙凤”。
乍一看,明兰真是个善良、宽容、贤惠的好妻子,比朱曼娘这个亲妈都慈爱百倍;甚至,为了丈夫的婚前私生子的前途,竟然可以拿最敬爱最怀念的母亲去赌咒发誓。
但是,这种近乎圣母的行为,总让人觉得心里头怪怪的;这还是那个清醒的、通透的明兰吗?
而那个心心念念、不惜一切代价要找回昌哥儿的顾廷烨,还是那个发誓不让明兰受委屈的顾廷烨吗?
直到翻看了《知否》原著的相关情节、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原著果然不是这样的!
一个拎得清的、有责任感的丈夫,不会主动给妻子添堵,不会往家庭里塞进影响稳定的因素;
而一个理智、清醒的妻子,也不会用毫无底线的善良,将能够伤害自己与自己孩子的利刃、主动递到他人的手里。
01 成熟的成年人,都懂得“价值排序”的道理
原著里,顾廷烨也曾想过将年纪尚幼的昌哥儿接回侯府养着,但后来他的主意却完全改变:
不仅不再打算让昌哥儿回来,甚至,后来朱曼娘主动要求将昌哥儿留在侯府,顾廷烨也坚决拒绝了。
原因之一,由于昌哥儿生母朱曼娘的缘故,顾廷烨信不过昌哥儿的心性。
那时的昌哥儿已经不是年少无知的幼儿,而已经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了:
而此前那么多年,他一直生活在朱曼娘身边,天知道生母给他小小的心灵里灌输了什么古怪的想法、阴狠的念头。
顾廷烨虽然是昌哥儿的生父,但更是一个清醒的一家之主:
“七八岁的男孩子,想闹怪可容易得很,自己七岁时已会往顾廷炜小床上丢苍耳了。况且,昌哥儿此时性子也已经定了一半,若有仇恨,怕也埋下了,待他一日日大了,就如同祸患在卧榻之侧。”
如今,正妻明兰的嫡子团哥儿还仅是一个小婴儿,根本没有丝毫自我防卫的能力;即便慢慢成长,也终究比昌哥儿小了七八岁;
若是昌哥儿真想对团哥儿做点什么,体力上毫无难度,只是时机问题罢了。
即便侯府的佣人再多、伺候得再周到,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百密一疏的情况呢?
正所谓“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
“不拿嫡子去冒险”,是顾廷烨的底线。
原因之二,顾廷烨对于明兰,真的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丈夫,他不愿给明兰添堵。
自古以来,嫡庶之争比比皆是,祸起萧墙数不胜数。
如果昌哥儿进了侯府,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庶长子”。而庶长子的存在,往往是古时候正室妻子最头痛最堵心的问题。
就像墨兰的婆家永昌侯府。
当年,梁侯的正妻吴大娘子与丈夫感情不和,被妾室趁机钻了空子,捷足先登,生下了庶长子;
偏偏吴大娘子为人清高正直,不屑于用两面三刀的伎俩去“把庶长子养成废物”;
结果呢,后来梁家庶长子有了出息,不仅风头盖过吴大娘子的几个亲生儿子,而且多次闹出夺爵、分家等各种幺蛾子。
尽管后来吴大娘子的嫡子好不容易保住了爵位,但那个实力雄厚的庶长子大哥却始终是头顶上驱散不开的阴霾,永昌侯府的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再者,“后母难当”,是一个近乎永恒的现实。
即使昌哥儿长大后没有掺和到爵位的争夺,但他的教育问题,依然会是明兰绕不开的难题:
轻了重了,深了浅了,无论怎么做都逃不过有心之人的指指戳戳。
孩子出息了,后妈未必被感谢;孩子没出息,后妈肯定被非议。
如果顾廷烨自私一点,大可以为了标榜自己的慈父之心、就将这么一个扎手的刺猬强塞给明兰;
但他并没有。
他不给爱妻明兰添堵,也不让明兰做恶人。
他亲自处理这件事:
一方面,他言明:此生此世,昌哥儿都不能进侯府,也不能入顾氏族谱,永远不算顾氏的子孙。
另一方面,他派人将昌哥儿送到偏远的地方,给他置办田庄产业,护他安稳周全,供他衣食无忧;“只教他一些寻常的经济学问,长大后多半会成为一个幸福富裕的小地主”。
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对昌哥儿最实际的安排:
他给了昌哥儿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将昌哥儿在顾家的名分、在仕途方面所有可能的发展,全部一笔勾销。
02 毫无原则的善良并不可敬,反而可悲
而同样值得品味的是明兰的表现。
与电视剧版里“以亡母名义起誓、好好照顾昌哥儿”的圣母行为不同,原著里的明兰,与顾廷烨一样清醒,甚至比顾廷烨更理智。
首先,在得知顾廷烨对昌哥儿的安排之后,明兰并没有任何反对。
如果放到琼瑶剧里,此时的正妻多半会眼含热泪苦劝丈夫接回那个庶子,发誓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然后丈夫被感动,庶子被接回,三口人抱头痛哭、感天动地。
然而这现实吗?
那是个活生生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庶子,不是个小猫小狗小宠物,不是爱心爆棚一次就算万事大吉;
“接回来”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前文所说的种种问题都将从这一刻开始破土而出,如藤蔓一般慢慢爬满明兰的后半生。
明兰何等清醒。既然丈夫已经主动替她消除了隐患,她又何必不知好歹、反过来自找苦吃?
其次,明兰及时对顾廷烨进行了心理上的疏导,当场消除了顾廷烨的心结。
在顾廷烨对明兰讲完自己对昌哥儿的安排之后,忽然长叹了一口气,说:人心果然是偏的。
因为在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事,想起父亲顾偃开也曾处处偏心大哥顾廷煜;
儿时他不理解,但是,此时轮到他在嫡子庶子之间做出“偏心”的选择,他的声音竟微微颤抖。
明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敏锐地觉察到这不是个好兆头!
因为,凡事就怕“带入”二字,一旦顾廷烨把自己儿时的遭遇带入到昌哥儿身上,那么,这种微妙的“共情”就很可能成为日后事情反转的导火索。
毕竟,人往往都愿意帮助那些与自己人生经历更相像的人,就好像能从中救赎曾经的自己一样。
于是,为防后患,明兰果断问了顾廷烨两个问题:
“侯爷,你是否觉得,你幼年之时与昌哥儿有些相似?”
“你是否觉得……曼娘的遭遇与婆母(指白氏夫人)的遭遇有些相似?”
这两个问题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让顾廷烨茅塞顿开:
- 第一,他与昌哥儿的身份并不同:他是堂堂正正的嫡子,昌哥儿则连“庶子”的名分都很勉强;
如果父亲对待两个嫡子的态度不同,这叫“偏心”;而父亲对待嫡子庶子的态度不同,则只能算“正常”;
- 第二,昌哥儿生母与顾廷烨的生母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白氏夫人是明媒正娶,还带着百万嫁妆、救顾家于水火,堪称顾家恩人;而朱曼娘不仅出身卑贱,而且多次让顾家鸡犬不宁。
两两对比可知,虽然今日的昌哥儿与昔日的顾廷烨看似同病相怜,本质上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顾廷烨儿时的遭遇才是真的“不公”,而昌哥儿只不过是“不配”。
不得不说,明兰这两个问题实在高明,聊聊数语,就解开了顾廷烨的心结,坚定了他爱护嫡妻嫡子的决心。
最后,明兰也给过昌哥儿一次机会,不过依然是适可而止,不当滥好人。
后来,顾廷烨带兵出征,朱曼娘趁机带着昌哥儿,从顾廷烨原本给他们母子安排好的地方偷偷溜出来,再次跑到京城。
而顾廷烨人虽不在京城,却早叮嘱过明兰:一旦朱曼娘再入京城,就将昌哥儿择一殷实厚道人家抚养,让朱曼娘再也见不到昌哥儿。
在这种时刻,明兰动了怜悯之心,她告诉朱曼娘:只要你以后不再纠缠作耗,我就去求侯爷,将昌哥儿送去常嬷嬷家抚养。
这句话其实是一次改变昌哥儿命运的宝贵机会:
常嬷嬷为人正直,教育儿孙有方,尤其孙子读书上进;如果昌哥儿从此能在常家生活,将来肯定会有出息。
当然,这条路对于昌哥儿来说是机会,但对于明兰来说其实是冒险;毕竟,这哪比得上把昌哥儿扔在无人知晓的远方、养成碌碌无为的小地主更让人放心呢?
明兰肯冒险给昌哥儿一次机会,是她身为人母的一种天然慈悲;
但她终究不是滥好人,当朱曼娘一口回绝之后,明兰虽觉得失望,但也并没有继续坚持。
毕竟,昌哥儿有亲爹亲妈,且亲爹与亲妈都已经从各自角度替他做了选择;
明兰已经给到了自己能给的善意,这就够了,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地干涉人家亲生父母的决定呢?
03 结语与启示
如果站在看热闹的角度,多半会觉得,电视剧里的顾廷烨与明兰更伟大,更有人情味儿;
但如果站在真实生活的角度,不得不承认,原著里顾廷烨与明兰的做法才是更明智的行为,更有启示意义:
第一,当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的时候,就必然不应该只纠结于其中一种身份是否完美;而当多个身份之间出现矛盾、需要权衡的时候,也势必需要按照他自己的价值排序、进行由高到低的取舍。
就像顾廷烨,他虽然是昌哥儿的父亲,但他现在更是盛明兰的丈夫,是团哥儿的父亲,是宁远侯府的一家之主;
顾廷烨选择了对妻子负责,对婚姻负责,对家庭负责;
这是他的清醒,更是明兰的幸运。
毕竟,不是每个妻子都有幸能遇到一个拎得清的丈夫。
第二,善良应该是有限度的。“将自己全部身家都布施给他人”的做法,并不可敬,反而可悲。
就像明兰,她并非无情,并非不觉得昌哥儿可怜,而是她看问题看得很明白:
“可怜归可怜,但是,做娘的自然要先护着自己的骨肉。哪个敢危及我孩儿,我非跟她拼命不可!”
昌哥儿固然不幸,但这份不幸的根因与明兰无关,所以明兰没有必要扮演一个毫无原则的博爱圣母、一心要替别人犯下的错误买单;更不必做出养虎遗患、引狼入室的蠢行。
毕竟,明兰早不是三岁孩子;生活里的所见所闻早就让她明白了人性之不可考验,身为母亲,她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多打算一点,这并没有错。
相反,像电视剧里那样,让明兰热血沸腾地替昌哥儿规划出“科举中榜、人中龙凤”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笑话。
第三,有些心结,越早解开越好。有些事情如果当时不说清楚,过后就可能成为萌芽的恶果。
在顾廷烨陷入“昌哥儿与我小时候的遭遇很像”的感慨、心中萌生愧意的时候,明兰发出的那两个灵魂拷问相当及时,一举解开了顾廷烨的心结。
而反观许多影视剧或者小说里面,却经常让一些明明当场能说清楚的话变得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然后引发一连串的误会与冲突。
作为剧情发展需要,这当然没问题;
但如果是生活里,则千万别“拖”;能当场把话说开的、尽量当场解决。
否则,负面情绪的发酵,究竟能把事实扭曲到什么地步,能让事态严重到什么地步,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想。
虽然人们常说人生如戏,但真正过起日子来就会发现,生活终究与演戏不同。
那些毫无原则的善良与博爱,放到戏里感动一下就好了;真正的生活里,保持必要的清醒与理智,才是更有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