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有句话至今难忘,西晋东晋前后沿,南朝北朝齐并立。
放在国产剧《锦绣南歌》之中,北朝是北魏拓跋氏,南朝则是刘宋。
南北朝时期,神州大地以淮河及长流为地理边界线,南北对立,二分天下。
双方争夺的焦点其实并不在长江流域,而是更为靠北的淮河流域。
想当年,刘宋高祖皇帝刘裕率军北伐,正是由长江进入淮河流域,展开中原经略。
后世南宋词人辛弃疾回忆这段历史曾经写到:气吞万里如虎。
剧中,北魏大军向南运动,计划渡过淮河展开对南朝的攻略。
战事可以说十分紧急,毕竟,一旦北朝打下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其实不攻自破。
相对于中原,江南尽管富饶,堪称鱼米之乡,却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
由北向南攻相对容易,由南向北突破则相对困难,主要是地理上的缘故。
所以彭城王决定御驾亲征,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
他所去的前线不是长江北岸,而是淮河沿岸的军事据点。
历史上常说的守江必守淮,意思是如果南朝想守住长江,必须守住淮河。
因为只要这样,大后方才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保证自己有广泛的余地。
南朝陈就因为立国时就已没了淮河,一旦势弱,就会轻易被隋朝吞并。
但剧中的南朝刘宋有一个内在矛盾没有解决,那就是内卷。
所谓内卷,就是剧中大部分人物因为种种原因,卷入内部斗争,对外部缺乏敏感。
刘宋立国不久,锐气尚在,主力尚在,彭城王中枢人物尚能调停多方矛盾。
即便北魏大军来势汹汹,也能组织起强大的力量进行防御。
但直到彭城王出征之时,内卷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原因是东晋建立以来沿袭的东晋门阀世家依然垄断着权力空间。
他们习惯于坐拥良田万亩,让无数佃农给他们耕作,且隐藏具体户口,只为避税。
长此以往的发展结果,是南朝国力蒸蒸日上,但建康朝廷并没有多少钱。
平时还好,到军事作战时开支如天文数字,对军费粮草存在巨大的需求。
所以剧中负责留守建康的竟陵王才会对自己封地里的世家大族进行清查。
不查户口,根本就无法整合自身的人力和物力,粮草和兵员就得不到保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断然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南北朝相争,争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无非是四个字:民心所向。具体怎么理解这个四个字呢?
南朝想吞并北朝,北朝也想吞并南朝,各自都想完成天下的大一统事业。
但大一统的铺垫首先不是军事,而是发展农工商经济,并进行有效的财富聚集。
这就要求南朝北朝对各自的组织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保证组织血液的更新换代。
之后的军事改革反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到最后就看一点,谁能整合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统一战争,天下就跟谁姓。
南北朝初期,因为刘裕的强大攻势,南朝一度占领中原,优势明显。
但刘裕并没有解决南朝严重的内卷问题,气势如虹的北伐很快烟消云散。
称帝之后不久刘裕就驾崩,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之后刘义隆登基,就是刘宋文帝时期,也就是剧中彭城王活跃的时期。
从剧中可以看出来,彭城王其实很想解决南朝内卷问题,核心是垄断大权的门阀。
如果寒门子弟没有晋升之路,统治集团必然全是门阀子弟,很快就会一潭死水。
财力军力都无法整合,久而久之防御淮河都会很难,北伐更是痴心妄想。
北朝之所以后来居上,正是因为新兴的关陇贵族朝气蓬勃,人杰辈出。
由北周八大柱国家族为核心的关陇贵族初步解决了内卷问题,才能完成一致对外。
南朝刘宋时,因为有太多太多陆远家族这样的门阀,耗尽了太多的力量。
他们对北伐毫无兴趣,只想守住自己家族的利益。
他们有良田,有美婢,有特权,有文化垄断,为何要冒着生命去行军打仗?
但唯独忽略一点,历史浩浩荡荡,大局轰轰烈烈,再强大的家族不过沧海一粟。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能是门阀子弟最后的风流。
陆远和太妃等代表门阀的朝中势力,论能力,论心胸,远不及后来居上的沈家。
就是因为太骄傲,太自负,太自私,导致暗杀和下毒成了屡试不爽的战术。
对于南朝的整体利益他们不管不顾,直到侯景之乱方才恍然大悟。
彭城王如果能整合门阀和寒门的势力,让南朝组织更具活力,必将是青史留名。
但在短暂的一生当中,他显然没有完成,这也许是本剧最大的遗憾。
当历史轮回到南朝陈的那一刻,骁勇善战的陈霸先也无力回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