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文艺的永恒主题。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从结婚、相守,到离异、殉情的爱情故事,明慧清朗,美艳凄婉,惹人怜惜,让人叹息。
焦仲卿面对着“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的艰难选择,既想孝顺母亲,又舍不得娇妻美眷,万般无奈之下,一死了之,最后是“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刘兰芝漂亮姣好的容貌身段,聪慧娴淑的生活态姿,爱憎分明的鲜明个性,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等等,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性感美女和知性女性。这样既好看美丽,又温柔识事,既有本领又有性格的良家少妇,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可最后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真真可惜了一对苦命鸳鸯。
理论上讲,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技能的渲染、装扮的描述、身段的展示、谈吐做派的记叙等等,超出了一般家庭女性的一般水准,显得虚幻甚至魔性。直接通俗点就是说,好是好,有点假。其对家庭关系的设置,也有许多让人难以理喻的地方。在《孔雀东南飞》中,按一般生活标准和认知逻辑,我们提出三不解,供大家评述和批评。
1、一不解,刘兰芝的超一般技艺和本事是从哪学来的?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素”的本义是白色的绢,即原色的丝织品。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般居民家庭,只养蚕,没有条件缫丝和织素,丝织品的制作一般都在政府或特定商业组织设立的专业作坊。所以,一般人家的女孩,根本就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资格学织素。刘兰芝“能织素”,刘家没有这个条件,只有到特定的机构或组织之中,才能学会织素。
“裁衣”包括裁剪和缝纫衣服。缝缝补补,女人都会,但能裁剪的人不多,这也是一门技艺,需要学习。“弹箜篌”是指识音律能奏乐器,这就不是一般人家女孩有机会或有资格学习的。
“诵诗书”是指能识文断字,这是需要进学堂的。上述技能不是一般居民家庭女性所必备的,甚至社会中上层女眷也不需要都会。
历史上,出于政府管理的需要,或者出于投资赚钱的需要,政府部门或民间机构都会设立一些歌舞、音律等的实体,以培养歌舞音律人才,供社会需求。而一般居民家庭,出于改善家庭状况等考虑,会将女孩子送出去或卖出去,以培育出人们需求的特定人才。所以,我们猜想,刘兰芝年幼时候受到过类似“艺妓”性质的专业培养,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非一般和非常规的技能。
2、二不解,刘兰芝的非一般财物是从哪里获取的?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这是刘兰芝临走前给焦仲卿留下的物件。“腰襦”是啥?就是齐腰的袄子,很短,现在也有人穿。严格来说,“腰襦”不是遮羞御寒的衣服,而是装饰性质的服饰,不是干活劳作的人穿的。“斗帐”是啥?就是在床上面,吊起来上小下大形状像“斗”的帐子。“红罗”是红色的轻软丝织品。“复”是双层。用“红罗”做的双层帐子,四角缀香囊,豪华讲究上档次。根本就不是一般居家过日子的人用的。还有“箱帘六七十”,也太多了吧。上述东西不是一个庐江府小吏老婆应该有的东西。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是刘兰芝被遣返回家那天早晨的装扮。“夹裙”是啥?一般裙子是单层,“夹裙”是有里有面的双层裙。“丝履”是啥?就是以丝织品制成的鞋,古代为华贵的服饰。一般居民,讲究一点的穿布鞋。“玳瑁”是一种高档装饰品,“纨素”是精致洁白的细绢,“珰”是一种玉制耳坠。这种装束,即便在现在,也不是一般基层国家工作人员家属所能拥有的。
刘兰芝将非一般的财物赠给焦仲卿,将非一般的衣物服饰穿上带走,说明啥?说明这些东西不是焦家的,是刘兰芝的婚前财产,不然不能够自己随意处置。
刘家只是一般居民人家,这在《孔雀东南飞》的文本中有明确的记述。刘兰芝与婆婆的对话有:“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刘兰芝妈妈与媒人的对话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所以,刘家肯定不是富贵权势人家,刘兰芝的非一般财物也不是娘家的。
那刘兰芝的超常财物是哪里来的?我们猜想:刘兰芝婚前人生有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二是赚钱阶段。刘兰芝年幼和年轻时,受到过类似“艺妓”性质的专业培养;成人后,在盈利性质的机构或组织中待过。所以,既有了特别技能,又有了特别财物。
3、三不解,同样是母子,为啥焦母说话算,而刘母要听儿子的?
婆婆欺负媳妇,媳妇找老公告状,儿子找母亲评理,被母亲臭骂一顿。“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儿子威胁母亲,“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母亲槌床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只两个回合,儿子就败下阵来。反过来劝老婆回娘家,“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这是焦家的情况,到刘家就不一样了。刘兰芝拒绝提亲: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在《孔雀东南飞》的文本中,没有提高焦仲卿的父亲,但刘兰芝是有父有母的。在刘兰芝与焦仲卿的交流中有:“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这就奇了怪了,家庭条件差不多,同样是儿子,为啥焦仲卿听母亲的,而刘兰芝要听哥哥的。
我们猜想,这大概率是与刘兰芝的婚前身份有关。由于家庭条件较差,出于改善家庭环境的考虑,刘兰芝小的时候被家里送出去或者卖到类似“艺妓”性质的机构或组织之中,学得了许多技能,之后,凭借自己的容貌和技能,或者在盈利性质的机构或组织中待过,或者在富贵权势人家待过,或者与富贵权势人物有生活关联。由于特定原因,待不下去了,所以下嫁庐江府小吏焦仲卿。
《孔雀东南飞》开篇从婆媳矛盾起始,而且将婆媳矛盾的根本归结为婆婆不喜欢媳妇,这是很令人费解的。当初刘兰芝嫁给焦仲卿时,焦母是同意的,就是说,一开始婆媳关系是可以相处的。但刘兰芝婚后三年没有生育,焦母忽然得知关于刘兰芝婚前的不利消息,又气又怒,所以,立即遣返刘兰芝。这样理解较为符合一般生活逻辑和生活常识,这大约才是刘兰芝与焦仲卿故事的原始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