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现实题材电视剧是荧屏上的重要主角之一。
一批呼应年度关键主题、反映社会热点话题的现实题材佳作,在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的同时,
引发了全民讨论热潮,推动了价值传达、艺术表达、情感触达、市场到位四位一体的“新主流电视剧”的崛起。
01
根植多维现实
题材内容实现国家社会家庭的多维同构
优秀的现实作品不仅要挖掘时代变迁的广度,还要记录日常生活的温度。
2021年现实题材全面开花,它们或讲述年代记忆、或剖析社会问题、或展现都市生活、或聚焦家庭情感,总体描摹出国家-社会-家庭多维同构的现实肌理。
首先,对外展现追求和平的大国形象、对内展示扫黑除恶的国家态度。
《扫黑风暴》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中江省绿藤市为故事开篇,通过正义与黑恶势力的反复博弈与斗争,
不仅揭露了绿藤市腐败黑暗的官场生态,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扫黑除恶的坚定态度。
有力呈现了现实题材作品与社会真实现状间的互动张力。
《和平之舟》取材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疗船的真实事迹。
剧中商船遇险、跨国救灾、抗击病毒、海外反恐等故事情节都真实自然、可感可触,谱写了海上医院船全体官兵的英雄群像,弘扬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精神。
其次,聚焦行业发展与个体奋斗,深入讨论女性生存境遇。
《理想之城》以造价师“小白”苏筱的职业视角,管窥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新时代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全剧在“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和“每一张造价表,都是一张关系表”的不同职场价值观中,鲜活描绘了敢拼搏、守理想、与信念死磕到底的主人公苏筱,以及建筑行业高层、普通职工的全景故事。
该剧将职业故事真正作为核心叙事线索,将爱情线压缩到比较适度的位置,摒弃了以往行业剧故事容易存在的“悬浮感”问题,为职场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作范本。
多部行业剧的主角是女性,在她们的职业发展不同取向中也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
《我在他乡挺好的》勾勒了四位大都市中异乡青年的现实生活状态,涵盖“她群体”或初入社会、或正值打拼、或遭遇瓶颈、或收获成就等不同职场阶段。
该剧直面社会热点、难点、痛点。
剧中人物上班打卡挤地铁、找房合租换房、职场内斗内卷等剧情反映了都市青年的生存现实,也让该剧笼罩着一丝淡淡的无奈与苦楚。
但姐妹间的互相温暖与治愈,一起成长与收获,让该剧在苦涩现实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希望。
《流金岁月》《爱很美味》《紧急公关》也都将女性主义话题融入现实故事的情节逻辑中,彰显新时代女性面对职业、爱情、家庭等多重关系时的独立自强。
让女性观众产生“我们在看她们,也在看我们自己”的情感共鸣,引发不同群体观众的进一步讨论。
· ·
第三,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在代际冲突中重构家庭关系。
《小舍得》通过选取几组典型的“中国式”家庭,以三代人、三个孩子的家庭在教育理念、亲情认知上发生的激烈冲突,突出了“教育焦虑”这一当下中国家庭关系的社会痛点,
阐释了教育理念、育儿经验差异背后的深层社会机制,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出台形成互相映照,
显示出电视剧在对社会现实脉动的高度敏感与富有冲击力的艺术表达中形成了正向社会影响力。
· ·
《小敏家》同样聚焦中国家庭关系,但着笔的重点落在了中年爱情主题上,呈现婚姻下半场的情感面貌,突破了家庭题材的表达惯性。
剧中全新的代际关系与精彩人物角色,开拓了家庭伦理题材新的故事内容。
《生活万岁》《乔家的儿女》等剧也深入到当代家庭关系内部,通过建构丰富的家庭伦剧戏剧冲突,呈现“不完整”的家庭关系(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通过对代际间价值观念差异的表达,探讨在急剧变迁的时代发展中我国的家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结构重组、情感变化,以及怎样去修补、调适家庭关系中的诸多“不平衡”因素。
这几部剧虽以“代际冲突”为叙事动力,但大都能将其放置到时代的语境建构戏剧逻辑,并在其中用温暖的笔触传递家人在宽容与理解、互助与奉献中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
此外,《我们的新时代》通过六个单元呈现基层青年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的奋斗故事;
《江山如此多娇》聚焦新时代共产党青年干部下乡扶贫曲折历程;
《埃博拉前线》讲述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最终成功遏制病毒的国际人道支援。
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社会、家庭现状透视出国家的整体面貌,国家发展则折射出社会、家庭的内部特征,三者在多维同构中成为互相指涉的表意载体,共同在普通人的奋斗历程中描绘出了新时代的精神价值谱系。
02
拥抱年轻态审美
跨时代精神对话催化青年共情体验
2021年,现实题材电视剧屡屡因“破圈”传播成为现象级作品,年轻观众大量转发剧集精彩片段,持续“安利”。
这一现象背后体现的是电视剧在创作上追求年轻态的艺术审美,通过在叙事安排、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的创新突破,实现了时代故事和当代青年的审美共通、情感共融,达成了主题创作与青年观众间情感的“双向奔赴”。
《山海情》《功勋》等“高口碑”现实题材剧,着眼国家民族的青春成长史、个体青春成长史的双重叙事安排,与现实青年群体形成了跨时代的精神对话。
《功勋》中八位英模的华彩人生篇章与新中国70 年的命运互相交织,串联起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重大节点、重要事件,见证了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百业昌盛的辉煌征程。
这些故事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于正在成长的“青春”时期,电视剧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人们前赴后继和传承接力故事的描写,熔铸出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青春“绵延感”。
无论哪个时代中的青年都能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汲取自身成长需要的精神养料。
如果说国家民族的青春成长注重以“人”写“史”,那么聚焦剧中个体青春成长则侧重以“史”写“人”,从而以剧中个体青春成长链接当代青年的情感回路。
《山海情》最为人称赞的,在于塑造了一群为摆脱贫困,改变命运而敢闯敢拼的鲜活青春个体。
得福、得宝、麦苗、水旺、尕娃等年轻人在经历煤矿遇险、福建打工、打工还贷、盖大棚种蘑菇等困难曲折之后,为摆脱贫困不懈奋斗,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最后终于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
《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被观众称赞为近年来最燃的战争故事。
其成功之处正在于电视剧打破了以往国产战争剧长期以来存在的“军事主官抓打仗、政治主官抓思想”的人物建构模式,通过展现李延年“能文”的动员力和“能武”的战斗力,塑造出了一位与众不同会打仗的指导员形象。
此外,《流金岁月》中的“双生花”蒋南孙与朱锁锁;
《小舍得》中的钟老师与田雨岚;
《理想之城》中的苏筱等角色,也因其性格的丰富饱满让观众印象深刻。
2021年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流量塌房”的历史洪流中为“演技”提供了正名的舞台,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同台竞技与共同成长,实现了表演与角色的相互成就。
《山海情》中,张嘉益、尤勇智、祖峰、黄轩、热依扎、黄尧、白宇帆等不仅在剧中映现了涌泉村三代人的传统家族关系图谱,剧外也组成老、中、青三代演员的表演传承与接力。
其质朴、细腻的表演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剧氛围。
此外,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以包容性的创作态度吸纳了众多青年演员,为新主流电视剧注入时代的“青春基因”,将市场“流量”转化为艺术“质量”。
03
发力生产创新
突破传统壁垒进行艺术探索
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规模化涌现离不开良好的创作氛围,以总台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平台顺应时代之变,发力电视剧艺术创新,通过重组生产关系、优化平台优势、拓宽合作渠道,推动中国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
《流金岁月》《扫黑风暴》《理想之城》《和平之舟》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彰显出总台用创新策略来重塑电视剧高地的决心。
在购剧策略上,加大原创自制能力、聚合多方出品资源,提前锁定现象头部剧;
在出形式上,深化与视频网站密切的合作,推进全媒体融合传播,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突破。
2021年现实题材剧又出现了短剧、单元剧的创作化取向。
一方面,管理部门以相关政策整顿“注水剧”,鼓励短剧创作;
另一方面,视频网站也大力布局精品化短剧赛道。精减集数、创作“小而美”、高概念的精品短剧成为电视剧市场创作的明显趋势。
而《山海情》《扫黑风暴》《谁是凶手》等30集左右的“高口碑”现实题材剧横空出世正可谓恰逢其时。
总的来说,2021年的现实题材剧扎根现实,贴近人民,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影像书写了民族复兴与人民奋斗的时代史诗,实现了“为国家述史、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艺术使命。
2022年,我们将迎来冬季奥运会和党的二十大。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应当继续在与时代主题的有机结合中实现历史叙事与现实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的引领下,深入生活,敢于表达,讲述好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反映大众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以创新的艺术实践为新主流电视剧的进一步崛起提供强大动力。
·
评论员: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