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北京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在郊区租下了一个室内篮球场。作为拍摄基地,这里有着先天的优势——空间大、采光好,租金便宜,能够反复使用。为了收回成本,台里决定立刻上马一部电视剧。
部队大院出身的郑晓龙,时年39岁,距离他拍《甄嬛传》还得再等20年。时任制作部主任的他,对"京圈"的文艺工作者有着极强的号召力,他振臂一呼,王朔、赵宝刚、李晓明、鲁晓威等齐聚一堂。
拍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知识青年们决定摈弃"大事件",拍摄贴近老百姓的"小事";
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要"美",要是一位女性,她有着所有男人都渴望拥有的"妻子"的形象,还得是一位集万千优秀品质于一身的道德楷模。还不够,这位人见人爱的女性必须成为最"倒霉"的那一个。
电视剧大纲上报到台里很快得到了认可。50集篇幅,110万成本,跟现在动辄上亿的"大制作"相比,这个数字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前20集剧本到手,导演鲁晓威将演员一一敲定并投入拍摄,已经是1990年初了。
1990年11月,北京电视台新戏开播——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渴望》。
《渴望》当年有多火呢?有几个现象可以佐证:当年北京公交售票员报完某某站名后,总要加上一句"今晚播《渴望》";而《渴望》播放当晚,大街上空无一人;50集电视剧播送期间,北京市犯罪率下降了30%——小偷们迷上了电视剧,并且被剧中人物的"善良"感化,金盆洗手者虽未统计,恐怕也不在话下。为此,《渴望》剧组还意外收获了北京市公安局授予的"维护治安奖"。
因为一部电视剧而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引发"舆论海啸",《渴望》是第一次。
三十年过去了,国产电视剧每年以万记递增,可没有任何一部剧,能超越当年《渴望》98%的收视率。即便抛开这个或许并不严谨的数字,《渴望》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力,也让所有后来者都望尘莫及。
"好人"与"坏人":一个中国式的寓言
《渴望》开播三十年,之所以能够稳坐"剧王"的位置,很大的原因在于对剧中人物的成功塑造。
何为成功的人物塑造?我们不妨借用莫言的写作方法来解释——把好人当成坏人来写,把坏人当成好人来写,把自己(作者)当成罪人来写。
在《渴望》中,"好人"与"坏人"两个阵营有着清晰的分野,观众能够很快辨认出"应该被欣赏的"与"应该被唾弃的":
比如女主角刘慧芳,待人诚恳,心怀慈悲,对养女小芳视如己出、不离不弃,她是"好人";
而王沪生自私无能,毫无感恩之心,浑身散发着负能量,对待养女尤其苛刻,对待妻子不够真诚,他是"坏人";
宋大成朴实善良,任劳任怨,即便与刘慧芳未成正果,依然视刘大妈如亲生母亲一般。他身上有着我们所能想象的一切劳动人民应该有的优良品质,他是"好人",无可争议;
而王沪生的亲姐王亚茹,尖酸刻薄,为求门当户对,不惜拆散刘慧芳与王沪生的家庭,甚至因为她,间接导致了小芳重摔致残,她是"坏人"——据导演鲁晓威讲,当年为了邀请到黄梅莹来扮演王亚茹的角色,只在她面前拿出了前9集的剧本,他担心黄梅莹会因为后面剧情中角色的"黑化"而拒绝演出。可见,王亚茹这个角色有多招人恨。
就是在这样清晰的人物评判之下,剧情围绕着那个"捡来的孩子"小芳展开。"小芳"像是一个丢到剧中的试金石,让所有人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于是,观众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善良女性,因为做错了选择,被卷入生活的漩涡。刘慧芳为什么选择王沪生,而不是视她如珍宝一般的宋大成?这恐怕是许多观众无法释怀的问题。而剧中刘慧芳与宋大成一个对话的情节,已经给出了答案。
刘慧芳说起她在很小的时候,被她的父亲寄予了厚望。她的父亲是个工人,没有文化,但是指望着孩子能够上大学,能够有出息。但父亲过早离世,困难的家境让刘慧芳不得不从学校退学,去工厂做女工。
她父亲的遗憾成为了她心中的渴望。她向往着"文化",而"文化"所能代表的,是更大程度的尊严和更加体面的生活。
但是,宋大成在听到刘慧芳的倾诉之后说,"慧芳,别想那些不实在的东西了。"
这当然是一种安慰的方式,却是一种蹩脚的安慰方式。正因为宋大成过于追求"实在",不想"难为别人",这种打着时代烙印的"善良"变成了懦弱,将刘慧芳推到了王沪生一边。
观众会明白宋大成的好,但身处其中的年轻女性刘慧芳,却无法抵挡内心的渴望——她向往高度契合的精神生活,想要用一位丈夫来弥补父亲留下的遗憾。她说,"我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一样"——为什么不选择宋大成?这不是某个时代某个人的特殊问题,而是每个时代都无法解答的问题,这是人生的命题。
在这要紧的人生命题中,刘慧芳做错了选择。这个"好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完美的。
重看《渴望》,你会发现刘慧芳这个人物性格有着明显的断层。20集之前,她善良、活泼,虽然替人着想却并不委曲求全。在第12集,新婚的两人因为小芳发生了争吵,刘慧芳发火摔了凭票才能购买的鸡蛋。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剧中刘慧芳唯一一次大动肝火。这样的女主角,是非常立体的,是让观众"解气"的。而后30集中,刘慧芳在一系列不幸的遭遇之后,成了一个几乎任人欺凌、沉默不语的"老好人"。
有观众评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多的观众,对待刘慧芳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片中的王亚茹在评价刘慧芳时说,"我讨厌她那副救世主一样的面容"。
与刘慧芳形成鲜明对比的王亚茹,当然有她"坏"的一面。但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她的果决、坚定、敢爱敢恨依然使这个人物有着合理的复杂性。
在罗冈作为政治犯被带走,女儿也不名下落的情况下,王亚茹疯了一样寻找罗冈。当她好不容易见到带着镣铐的昔日恋人时,伸手想要拥抱她,却只换来一句"我不认识你"。
在追问女儿的下落时,王亚茹的绝望足以让观众动容。
不得不承认,王亚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尽管那原则显得冰冷无情。
她也始终带着成见,即便在故事的最后,慧芳的善良感化了这颗冰冷的心,但在她心中,"不同生活环境下长大的人,不适合生活在一起"。
你会觉得王亚茹可恨,但却不能否认她说得是对的。
这个30年前,在亿万观众面前讲述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中国式的寓言,贴近生活,却大有深意。
39顿饺子:一场中国式的人间烟火
韩影老师扮演刘大妈这个角色,完全出于巧合。很多人不知道,剧中王沪生的扮演者孙松,在真实生活中正是刘大妈的扮演者韩影老师的儿子。当年在剧组,王沪生父亲的扮演者蓝天野老师,听到王沪生在戏外也喊妈,以为是为了适应剧中的角色。
导演鲁晓威当年先定下了孙松这个角色。某日去孙松家中,恰好韩影老师来开门,一句"来了,屋里坐"让他立刻感觉到,"这就是刘大妈在说话",这个角色水到渠成。
北京曲剧团出身的韩影老师,19岁开始登台,积累下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她44岁才首次"触电",上场就扮演"母亲"的角色。到了50岁遇到《渴望》,刘大妈这个角色几乎是为她量身裁定。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日常的行为是什么?是为孩子做一顿饭。
在《渴望》中,出现了39顿饺子。而每一顿饺子,都与刘大妈有关。这个在剧中甚至没有名字的人物,却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拍摄期间,导演要求"刘大妈"要绷着脸,不能笑。为什么不能笑?因为她早年丧夫、生活艰辛,对两女一子她既得当爹又要当娘。这是在那个年代里,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女性。
她有棱角,说起话来气势汹汹,甚至不近人情,但无疑,刘大妈是《渴望》中最无争议的讨喜角色,没有人不爱她。为什么?因为她就是一个含辛茹苦的母亲的样子——生活虽苦却不悲情。她不像女儿刘慧芳那样软弱,也不像王亚茹那样坚硬。她有着恰到好处的"刀子嘴豆腐心"。更重要的,她还有着生活经验所积累下的难得的"智慧"。她见事清楚,将智慧化于无形。
如果说《渴望》中刘慧芳、王沪生、宋大成等人物是将"许多人"的特质糅合于一身,而刘大妈这个人物,却是最贴近观众的角色,她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甚至有人会说,看到了刘大妈,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一位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国式母亲,围绕在她周围的,正是"中国式的烟火气"。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
1992年,上海歌手毛阿敏抵达香港,参与TVB25周年的台庆表演。
就在那一年,TVB播放了名声大噪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而那首著名的片尾曲《渴望》,正由毛阿敏演唱。
那晚星光熠熠,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等日后被封王封神的艺人还略显稚嫩。而毛阿敏作为压轴嘉宾,一袭白色长裙,利落的背头,大气华贵,艳光四射。她演唱的,正是那首日后仍被反复提及的经典歌曲《渴望》。
《渴望》的片头曲《好人一生平安》和片尾曲《渴望》的词、曲作者,出自雷蕾、易茗夫妇二人。
据作词易茗讲,《渴望》的词经过了无数次修改。最后一版改动之前的词他记忆犹新——"细雨茫茫,空向寂寞。吹来风儿,不冷也不热"——虽然呼应了女主角刘慧芳的命运,却与上升的曲调不相符。考虑再三,他改成了"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地生活"。
左作词易茗,右作曲雷蕾
而演唱这首歌的毛阿敏,当年恰逢事业的第一个坎。那一年,她因税务问题,陷入短暂的低潮。在演唱《渴望》时,她整个人的状态并不好,有几个音甚至没有唱准。但她低沉的心境,恰好增加了《渴望》的沧桑之感,成就了这一首奉为经典的佳作。
三十年前的《渴望》风暴,彻底改变了几位主演的生活
《渴望》播出后,作为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信件。有人向她倾诉,有人向她求助。无论走到哪里,迎接她的都是最大的善意。这个"刘慧芳"的光环,她享用至今。
而王沪生的扮演者孙松却遭遇了来自人民的指责、白眼、甚至是辱骂。在后来的择偶问题上,他因为"王沪生"这个角色而倍受压力。
那么《渴望》带给宋大成的扮演者李雪健什么?
带给他名和利,让他出差在外,住上了最高级的总统套房。"那屋子真的很大,洗澡堂子也非常大,有看不够的风景。我找不着北了"。
找不着北的演员李雪健成名之后,参演了电影《横空出世》,在里面扮演主持原子弹研发的冯石将军。戏很好,演得也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他胖了。圆润的面庞不符合角色的设定。
"我在成名之前会为了角色减肥,后来也会,唯独《横空出世》那时候,我人太飘了,压根没想要减肥。就这一点,我永远对不起观众。我感到羞耻。"
"好人一生平安"
当年,北京电视台批给《渴望》剧组的110万经费,实际只花了97万,剩余的13万又交还给了台里。而那个租下的室内篮球场,日后又陆续拍摄了《编辑部的故事》、《皇城根》等几部优秀的电视剧。
《渴望》剧组当年拍摄的最后一场戏,是徐月娟在失掉腹中的孩子后,心灰意冷,与宋大成的一场对话。
对话的内容是贯穿全剧的主题——"善良与成全"。借"好人"宋大成之口,点出了全剧的“剧眼”:希望世界能多一点爱,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帮助。
好人宋大成并未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刘慧芳不幸的命运依旧未能改善,《渴望》成了一出悲剧。而悲剧的意义是什么?"悲剧是借用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悲剧的呈现,会激发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好人一生平安》,这个愿望既朴素又真挚。但好人真得能一生平安吗?或许不能,或许《渴望》里的那句歌词,形容起生活来才更贴切:
“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
重回经典,尽在平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