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首播之后圈粉无数,收获了一大票铁杆粉丝,很多小伙伴看了5遍甚至10遍,每一次都温故而知新。
作为一部现象级的IP电视剧,从剧本到台词,从服装到道具,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而且,一直细枝末节的剧情片段里面,往往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谜团。
如果只是看完第1遍,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剧情片段之中还藏着故事的暗线,只有反复琢磨回味,才会恍然大悟,对剧组的用心良苦感受至深:
誉王在九安山谋反兵败,他被萧景琰狠狠揍了一顿
誉王萧景桓趁着梁帝萧选前往九安山狩猎之际,在滑族谋士秦般弱的怂恿和言皇后的默许之下,在金陵城的宫廷内发动了兵变。当然,面对智计无双的梅长苏,誉王萧景桓的阴谋随即被粉碎。
事情败露之后,萧景琰带兵捉拿誉王,当时萧景琰的手下全部都拿着武器,拉开弓箭齐刷刷指着誉王,但是萧景琰却却抬手示意手下不要动手。
随着镜头的切换,下一个画面转移到了梁帝萧选来看誉王,此时誉王已经鼻青脸肿,被关在囚车里面。
由此可知,萧景琰亲自动手将誉王暴打一顿,以泄多年积怨。萧景琰是武将,常年在外征战;而鱼王是在朝文官,惯于指点江山。
论武力,萧景琰一只手就可以将誉王萧景桓打翻在地,这一出戏细细想来,真是舒服畅快至极。
萧景琰在朝堂上,处处被誉王萧景桓故意使绊子为难,一直被压制,萧景琰的母亲静妃在后宫被言皇后百般刁难欺凌。
而且,誉王为了权势,不择手段干尽各种丧尽天良的坏事儿,如今终于逮到机会,还不还以颜色,萧景琰难道是吃干饭的吗?
言阙迷惑夏江,言豫津帮了一个大忙
梅长苏为了营救卫铮,去请言阙帮忙,并且也请言豫津一起去,并表示言豫津前去也很重要。但是,后面的剧情并没有明确表现出言豫津的重要性在哪里。
言豫津跟着父亲言阙来到了道馆,等待夏江来了以后,言阙斥责言豫津,叫他去打坐,言豫津跟言侯撒娇,最后不情不愿的去了。
之后,言阙跟夏江两人寒暄,说到小孩子怎么不听话不懂事,成了纨绔子弟。言阙这样数落言豫津,用意何在呢?
言豫津故意在夏江面前跟父亲言阙撒娇,以引起夏江对亲生儿子的思念,之后言阙拿出一封有关于夏江儿子的信来吸引他的注意,以此调虎离山拖住他,为营救卫峥赢得宝贵时间。
梁帝相比庆帝,到底谁才是硬核的君王
自古无情帝王家,封建君主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会放任甚至人为制造窝里斗,以此保证权力始终在自己手中。
《琅琊榜》里的梁帝萧选如此,《庆余年》里的庆帝亦是如此,只是庆帝胸有大志,而且绝对自信,而梁帝萧选缺乏充分自信,但是足够残酷无情。
梁帝萧选对静妃青睐,不是因为他念及旧情,不是因为静妃进宫二十多年,也不是因为怀念宸妃。
而是那个时候誉王和太子内斗激烈,太子萧景宣逐渐让他失望,他那时候已经透露出要废太子的想法了。
梁帝萧选的皇子之中,除了誉王和太子之外,宁王身患残疾,思来想去,只有靖王萧景琰才是未来梁帝的合适人选,梁帝萧选御赐给靖王的那些封赏,其实从侧面证实了废黜太子的念头早已有之。
此时,梁帝萧选在心中将靖王萧景琰放到储君的位置,断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因为萧景琰长年在外征战,这方面早已考察完毕。
恰恰是如今太子萧景宣越发颓败,他当初就是靠着越贵妃上位,靠着谢玉在幕后支持,才得以保全太子之位。
祁王萧景禹和赤焰旧案过去了许久,靖王萧景琰在明面上已经不再对当年这桩谜案耿耿于怀,梁帝萧选也因此放松了戒备之心,已经想钦定萧景琰作为未来储君,替代原来的太子萧景宣。
《琅琊榜》里面的誉王萧景桓,和《庆余年》里面的二皇子李承泽一样,都不过是未来君主的磨刀石而已。
梁帝萧选内心深知,如果誉王萧景桓当了未来梁帝,其他几位皇子估计都活不成,因为誉王萧景桓登基之后,在滑族谋士秦般弱的辅佐之下,必然会为滑族复国,诛杀大梁皇室以报血海深仇。
当然,梁帝萧选嘴上说着不一定在乎誉王萧景桓的滑族血统,誉王谋逆兵变后,梁帝萧选对高湛表示:如果誉王不谋反,自己不一定不立他为太子。
梁帝萧选的虚伪薄情大家都知道,他说了这句话就表明,他根本不可能把皇位留给誉王,当时高湛的表情就能看出来这一层意思。
最是无情帝王家,梁帝萧选多次前往芷萝宫去宠幸静妃,不过是因为太子萧景宣已经不堪大用,失去了平衡皇子之间势力范围的利用价值,而静妃也顺水推舟,最后成就了萧景琰的皇图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