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晚舟
向来是兵家必争的暑期档,在一波青春、甜宠剧的“厮杀”后,又迎来了聚焦于亲子关系的家庭成长剧——家庭教育剧的崛起。
从今年《少年派》引发的“简直是我妈本人”的感叹,再到“编剧偷看了我生活”的《小欢喜》,家庭教育剧迎头赶上今年现实主义作品回春的浪潮,再次占据剧集市场的收视版面,也成为内容市场上又一热点聚集地。
根据骨朵数据显示,在6月热度指数排行榜全部剧集榜单上,《带着爸爸去留学》以83.74的热度指数位列TOP1,《少年派》则是以76.41的指数成绩居于TOP3。同时,于7月末上线的《小欢喜》在7月29日至8月4日的周榜榜单上,在所有剧集中排名第六,热度成绩也相当不错。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剧在暑假档一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高考等升学考试结束后,大批迎来暑假的学生与家长成为庞大的潜在观影群体。而随着近年来“教育支出”占据居民总支出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研究显示,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占人均每年总支出的5%左右,是美国平均家庭支出中教育占比(2.1%左右)的2倍。
顺理成章,教育话题成为社会舆论场的重要板块,每每出现新的波澜都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亲子关系与成长教育又是每个人生活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身为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载体,近些年教育题材剧集的集中出现也是必然。家庭教育剧,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主要类型宝库,一直是国产剧中的重要命题。
那些年的国产家庭教育剧
2011年,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出版了一部自传式作品《虎妈战歌》。在书里,这位严厉的母亲讲述了自己通过各类高压手段培养两个女儿,并最终将她们送进哈佛的育儿经验。耶鲁教授的身份、精确到分钟的计划表、全美教育专家的质疑……这些争议点让蔡美儿一夜之间爆火,也将“虎妈”一词推向全世界。
2015年,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家庭轻喜剧《虎妈猫爸》登上荧屏,聚焦小学教育“抢跑”和学区房“占坑”现象,前半部近乎对现实近乎原生态的呈现、对亲子关系的探讨与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很快引发热议。至此,国产家庭剧在原有婆媳关系、婚姻生活以外,聚焦于亲子代际沟通、子女教育、中高考升学等题材的家庭教育剧开始纷纷登上大荧幕与小荧屏。
回首家庭教育剧的发展,可以大约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家庭教育剧类别不甚清晰,基本都是以青春校园为主。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寻找回来的世界》,讲述的是缺乏社会关注的“边缘少年”;90年代的《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则更多聚焦校园青春题材,以青少年成长为重点。
而到了2005年,少儿题材的系列剧《家有儿女》首次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开始描绘多样亲子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教育改革与理念的不断更新,关于个体成长、自我选择与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话题也越来多元。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舆论场上各类教育模式话题长盛不衰:从幼升小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的闯关式升学到“不要输在起跑线”再到“学区房焦虑”、课外补习班争议、再逐渐进化到更为新潮的“假期游学”“出国留学”。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剧的内容类型也开始出现细分,不同领域、不同话题的家庭教育剧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在剧集市场。
例如,2008的《穷爸爸富爸爸》将“陪读父亲”搬上荧幕,2013的《小儿难养》与沙溢、胡可主演的《孩奴》,则是关注育儿层面,聚焦的是小学升初中和学区房问题,引发不少年轻家长的共鸣;2014年由蒋欣、潘虹主演的《双独家庭》则着手于二胎,讲述的是婚育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016年由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讲述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其中也涉及到备受社会关注的低龄留学热现象,而剧中所描绘的亲子代际矛盾与真切动人的亲情,也让该剧成为当年的话题王;而到了2018年,又一部讲述留学生教育、聚焦陪读父母的《陪读妈妈》出现,该剧由梅婷、许亚军主演,以“陪读母亲”这一身份入手,铺陈的是亲子关系与父母自身成长。
现实主义作品回春下的家庭教育剧
到了今年,家庭教育剧数量急速增长,开始霸屏暑期档。其中聚焦高考与亲子关系的《少年派》《小欢喜》切入“高三亲子矛盾最激烈的阶段”,都曾以“真实接地气”的细节描述登上过微博热搜。
虽然都是写实风格,但两者之间又各有不同。《少年派》后期就曾引发“这是校园偶像剧”的争议,而母亲王胜男怀上二胎,林妙妙高三掉链子去做吃播等“为了冲突制造冲突”的戏剧化情节也给这部剧口碑拖了不少后腿。事实上,《少年派》中的矛盾冲突是更为夸张突出的,二胎、父母职业选择以及林妙妙后期的突然叛逆等激烈桥段在后半段集中爆发,与前半段细水流长的琐碎日常形成鲜明对比,也给观众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作为《小别离》系列的续集《小欢喜》目前从细节、热度上虽不及《少年派》当时的火热,但诸如高二成绩不理想被劝“蹲班”、换房时前房客的成绩也被视为“砝码”等各种细节铺垫出的高三氛围足够真实,目前三对家庭的矛盾冲突也不如《少年派》激烈。
编剧鲁引弓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 :“小欢喜”对应的是“大焦虑”,这个焦虑来自每个家庭的未来——孩子。既然现实已经如此焦虑,书和剧就别喋喋不休,不妨提供一个方法论,怎样在焦虑中找到一点点欢喜。因而《小欢喜》的节奏走向更为轻松活泼、而父母线中黄磊、海清、沙溢在剧中的人设与表演细节也更为松弛,喜剧色彩的桥段层出不强。
而关于《带着爸爸去留学》则是惋惜居多。剧中调转视角,从老一套的“陪读妈妈”转向新颖的“陪读爸爸”。但由于整部剧集对于戏剧冲突把握的不恰当,导致诸如“剧情魔幻”“悬浮不接地气”等评价出现。
不过纵观当前的国产家庭教育剧,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剧的内容辐射范围越加广泛,亲子关系、代际矛盾、中年危机、家庭伦理等多元素在剧中铺陈发展。而多家庭、多人物、多条情感线并行的叙事结构除了能更加全面地展现亲子关系、家庭生活的群像图景,也是出于对扩宽不同年龄受众层的考量。比如,《少年派》中林妙妙与钱三一美好又纯粹的校园日常就引发年轻受众的讨论,有关剧中年轻辈情感关系的讨论也频繁登上微博热搜。
模式化家庭教育剧的困境与反思
事实上,家庭教育剧发展至今,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冲突是永恒的命题。在引入多家庭展现更为更复杂多变的家庭现状后,有关于家庭教育剧怎么才能接地气成为讨论焦点。大部分家庭教育剧由于自身题材的复杂性,把“戳中观众痛点”视为凸显现实主义的一大利器。
例如争议性很强的《少年派》想要探讨的是陪读家长的不易,通过两代人之间的亲子矛盾来展现父母自身的反思成长;而前些年很火的《虎妈猫爸》则是通过成年人之间的攀比心,来描述父母在教育领域的焦虑心理;而《带着爸爸去留学》除了刻画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外,父辈的中年危机也是其中的探讨点。如今,《小欢喜》高度还原高三生活,聚焦父母辈对于子女教育的焦虑,也都是直指人心的“现实”。
不过承载着更多社会话题、视角辐射范围更大,对于家庭教育剧来说,难免就会落入人物模板化与夸大戏剧化的嫌疑中。在脱离了单线家庭的叙事结构后,多组家庭平行环线的叙事结构成为主流,这样群像式的内容结构对于人物塑造以及剧情节奏把控能力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在前期铺垫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类似于《少年派》《带着爸爸去陪读》这样“中途变道”的情况。
而家庭教育剧中的人设矛盾突出鲜明的同时,往往也会呈现出趋同。几乎每对家庭中都是“女强男弱”的配置,父亲温和母亲强势,几乎每个母亲身上都或多或少会有虎妈的影子。而亲子矛盾也往往设置在母亲与孩子之间,几乎都是掌控与逃离的关系模板。
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现实”的确也反映了部分现实,复线叙事结构也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多人物多矛盾的剧情展现中,人物本身的驱动力与动机往往流于表面,人物性格塑造缺乏诚意,所有的矛盾冲突肤浅得正如观众评价那般“是社会新闻的堆砌”。这样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家庭教育剧也只是具备“现实主义的形”,缺乏真实的人文关怀与“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
家庭教育剧由于本身具备的高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观众情绪的出口,而身为文艺作品的家庭教育剧除了还原展现亲子关系与代际矛盾外,也需要立足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核心——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关怀。
而官方媒体《解放军日报》也曾刊文指出“教育题材电视剧本应承担部分纾解整个社会教育焦虑的功能,电视剧或许无法提供出路,但它应该能够带着观众反思,让观众同振共鸣而不是面对狗血剧情频频摇头。”
身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家庭教育剧,可以预见的是,家庭教育剧将会持续在剧集市场保持高热度与高讨论度,而要做出一部杰出的家庭教育剧,除了真实接地气的还原内容,能够引发共鸣思考、赋予观众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才是真正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