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聚焦海外陪读家庭生活的都市温情剧《陪读妈妈》登陆浙江卫视,并在爱奇艺同步播出。开播至今,《陪读妈妈》7天网播量仅为5.3千万,网播量不佳尚且可以理解,毕竟视频网站的受众与该剧所定位的受众不同。
但该剧在卫视端表现也只能用一般来形容,8天收视率均未破1,最高仅为0.79。
对照当下电视剧市场各类型的都市情感剧,大部分关注的无外乎就是家庭、婚姻、爱情等常规内容题材。《陪读妈妈》以几位不同身份的陪读妈妈为视角,讲述了留学生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故事。少见的题材给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但却为何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呢?
《陪读妈妈》——为保戏剧,失了本真
《陪读妈妈》虽然主打“陪读”概念,但依旧走的是新瓶装旧酒的故事套路,将重点放在了几个家庭大人和孩子的爱恨纠葛上,把国内常见的家长里短搬到了国外,忽视了“海外陪读”以及“陪读妈妈”的群体特殊性,甚至还出现了三角恋、禁忌恋等狗血桥段。
从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陪读妈妈》开场便是一场精彩的母子“斗法”+侦探破案故事。加拿大高中留学生丁一一为了回国和另一个中国留学生罗盼合作上演“校园恶霸”,身为上海某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的丁一一妈妈知道后,立马前往温哥华“千里救子”,随即开始了她“火眼金睛”的破案之旅。
检查摄像头、确认指纹、重返案发现场踩点,鹦鹉君以为自己进错了罪案剧的频道......
不过就算不是校园欺凌,如此大的恶作剧换作哪个学校都会毫不留情进行严处。就在鹦鹉君这么天真的以为时,天降一位天使校董“艾里克斯”,称“这件事证明了两人之间的友谊”、“为你们有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what?你算哪根小鱼干??
这还不算完,通过放出的预告来看,前方还将有一波狗血撒来。
首先是父辈间的,海外陪读导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感情分裂,国内的爸爸们有了“小三”,国外的妈妈们有了“备胎”,然后就是一段漫长的情感拉锯战。
再是子女间的,丁一一和另一个留学生喜欢上了同一个女生戴安娜,后来戴安娜发现自己的爸爸就是丁一一的爸爸,emmmmm.....《蓝色生死恋》???
无论是父辈还是孩子,通过以上这几个情节可以明显看出编剧功底的缺乏。一是罕闻寡见、缺乏生活阅历,对于“海外陪读妈妈”们来说,夫妻感情固然是一方面。但事业以及“陪读”过程中面临的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等问题却在剧中罕有见到。
二是缺乏基本技巧把控能力,《陪读妈妈》没有选择日常化的“生活流”叙事手法,而是采用了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叙事策略,这种叙事手法本身并无不妥,但奈何编剧缺乏驾驭能力,过分夸大戏剧性,难免悬浮。
亲子教育题材迎来蓝海,落地难吗?
自从现实主义迎来风口,总局一次次强调要小大正,呼吁真正且辽阔的现实主义后,内容方们东冲西撞地寻找现实主义题材,发现教育方面的电视剧是一个社会话题宝库,聚焦亲子教育热门题材总能轻易地在成千上万家庭中引发共鸣。
从最早的《孩奴》《虎妈猫爸》,到近两年的《小别离》《陪读妈妈》,未来还将有《小欢喜》《少年派》《小舍得》《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在现实主义的风口下,亲子教育题材也将迎来蓝海。
但该题材到底怎么做才能内涵与市场兼得,完美落地呢?
>>>>星罗棋布,聚焦细分领域
虽然说亲子教育题材覆盖面广,大多数观众都能找到代入感,但在讲求圈层爆款的时代,聚焦细分领域才更具传播效应。
如聚焦高中生海外留学的《小别离》《陪读妈妈》《带着爸爸去留学》、关注幼儿教育、升学问题的《虎妈猫爸》《孩奴》《小舍得》、展现高考的《小欢喜》《少年派》等等。内容方可以从每个细分年龄层下手,根据具体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地对准目标受众。
就拿海外留学来说,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这些已经出国或者是未来想出国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都会成为基本观众群。
>>>>包罗万象,多层面反映问题
亲子教育题材中的问题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深入挖掘。
宏观即阶级差异。《小别离》《陪读妈妈》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一个家庭条件欠佳身无长物的平民阶层、一个有房有车生活小资的中产阶层、一个吃穿不愁家有万贯的富裕阶层,这三种阶层基本囊括了中国的大部分人群,通过三个阶层家庭缩影的对比很容易就能展现普遍的社会现象。
微观即生活状态。大人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也好,大人的感情生活也好,孩子的考试、早恋也好,都不应该仅局限于一个层面。从目前已播出的电视剧来看,大多都将重点放在了父辈出轨、离婚以及孩子早恋、逃学的问题上,未免太过局限与悬浮。
>>>>去脸谱化,突破固有桎梏
前面提到,亲子教育题材往往对多个阶级的家庭进行叙述,以塑造人物群像,但太多刻板的群像描写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比如《陪读妈妈》中富裕阶层就像是生来济贫的金手指,帮忙租房子、打官司,衣食住行基本全包。而平民阶层则通常与“爱钱如命的市井小民”形象划等号,一切以钱为出发点,就算儿子被打想要起诉的原因也是为了得到赔偿金。
这样的人物设置并不能说是完全脱离现实,但也只是现实生活的冰山一角,现实主义植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中,它的土壤庞大而辽阔。
因此,无论是人物人设还是剧集的故事性,都不该只有一种表达方式,这也要求剧作方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及阅历,扎扎实实从生活角度出发,才能摒弃所有悬浮感,诞生出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佳作。
影投人制片工场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