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薛仁贵真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完美无瑕的神将军?》已说到两唐书记载的薛仁贵更贴近现实,我们所认知的薛仁贵,是一系列文学作品加工后的产物。那么,薛仁贵这一形象是怎么被加工下成神的呢?
《薛仁贵征辽事略》:增加虚构情节
宋金时期,平话小说《薛仁贵征辽事略》以《唐书·薛仁贵传》为原型,对薛仁贵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增加了血多虚构的情节。故事以唐太宗十八年发动辽东战争为背景,薛仁贵应征入伍,屡建奇功,却处处受到上司张士贵排挤,功劳被刘君昂冒领。在尉迟恭和徐茂公等人的帮助下,才真相大白,受到太宗赏识。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情节紧扣,引人入胜。薛仁贵初入军营,张士贵因为迷信“贵对贵,好反对”,暗地里故意和薛仁贵争锋相对。薛仁贵每次立功,想要报告给唐太宗,总是会出现一些小意外。比如薛仁贵杀出重围救出段志贤,想要为薛仁贵做证明,可又因重伤死亡,能证明他立功的薛延陀也已战死沙场,薛仁贵百口莫辩。因为怀才不遇,所以他夜里一人弹剑作歌感慨:“英雄智力不能施,空将愤气冲斗牛。”而这一幕又恰好被尉迟敬德碰见,他早就怀疑张士贵貌领军工,心中的疑惑顿时揭开,终于找到了屡建奇功的勇士。
为了突出主角光辉的形象,为大唐做出巨大贡献的名将张士贵,被打成了嫉妒贤能、平庸无能的反派,真是六月飞雪,千古奇冤。
元杂剧《摩利支飞刀对箭》:和太宗平分天下
元明时期,杂剧《摩利支飞刀对箭》(又作《莫离支飞刀对箭》),进一步拔高薛仁贵的形象。故事背景依然和《征辽事略》一样。杂剧采用双线结构,既表现唐军和摩利支的敌我矛盾(主要),也展示我方内部矛盾即张士贵和薛仁贵的矛盾(次要)。《飞刀对箭》中薛仁贵不仅武艺精湛,而且智勇过人。在和摩利支的较量中,摩利支气焰嚣张,非常嚣张,智谋不及薛仁贵,所以薛仁贵总能够准确地分析敌我力量,实施有效的战略布局,化被动为主动,扭转局势,赢得胜利。摩利支同样武功过人,两人大战上百个回合,十分精彩,最为出彩莫过于薛仁贵射落摩利支的三口飞刀的那一幕,这就是所谓的“三箭定天山”。
不仅如此,薛仁贵还是忠义的化身,他对李唐的忠诚度无人能敌。其中有一幕,唐太宗和李道宗陷入沙河,无法脱身,在绝望中,李世民仰天大呼:“只要谁能救我出围,那么他就与我平分天下。”薛仁贵杀出重围,救出皇帝,但是他居功不自傲,忠于职守。他爱护百姓,不滥杀无辜,也不允许部下滥杀无辜。这和正史中“自恃骁勇”的形象有所出入,正史中的许多缺点在《飞刀对箭》已经基本被美化。
《薛仁贵荣归故里》:大团圆
张作宾的元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又进一步完善了薛仁贵的形象。故事背景没有变,只有人物的增加和人物的美化。正史中,仅《新唐书》提及了薛仁贵的妻子柳氏,她颇有见识,鼓励薛仁贵参军。在戏曲《薛仁贵荣归故里》中,薛仁贵的父母健在,是安分守己的农民,妻子柳氏温柔贤惠,薛仁贵从军十几年间,她无怨无悔照顾公婆。薛仁贵屡建奇功,徐茂公十分看重,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
《荣归故里》第四折花费大篇幅描述薛仁贵衣锦还乡,这是以往的书中没有的情节。战功赫赫的薛仁贵加官进爵,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回到了阔别已经的家乡。回家后,诉说了对家人的思念,讲述了这些年的遭遇,感谢了妻子柳氏对家庭的贡献。两个妻子也达成了共识,所谓“这一个村庄妇,曾举案齐眉;那一个官宦女,似锦上添花。” 柳氏、徐氏,并封辽国夫人。
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衣锦还乡,才是完美的人生,人物形象更接近完美。中国自古就有浓厚的乡土意识,这使得薛仁贵的故事的受众也更广。
清代以后的文学作品
到了清代,有《薛仁贵东征》《唐薛家府传》《薛刚反唐》等作品薛仁贵的故事进一步演绎。随着现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薛仁贵的形象也通过媒体为广大人民群众知晓。主要影视作品有:1985年万梓良主演的《薛仁贵征东》、2002年崔浩然参演的《移山倒海樊梨花》、2006年保剑锋主演的《薛仁贵传奇》、2011年的《大唐女将樊梨花》、2013年黄海冰参演的《隋唐英雄3、4》……
距离历史发生的时代越久远,就越难看到最真实的历史人物面貌。只有回归最初的史料,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最真实的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