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清华
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报恩”即报答恩德,中国的道教文化认为:报恩是大修行、大善念、大作为、大功德,感恩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中国人民也是深受影响。“国士无双”韩信“一饭千金”的报恩故事世代相传,陈世美考取功名后抛弃发妻的负恩之行被人千古谩骂。
俗话说:贵人多忘事。“苟富贵勿相忘”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了誓言上,历史上这样的典故比比皆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称王后,曾经的老伙计(两人当年一起佣耕,陈胜曾对老伙计说:“苟富贵勿相忘”)投靠他,费尽周折,后来陈胜竟然听信谗言杀了老伙计,导致亲朋故友竞相离去。
还有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在与袁绍在北方争霸,公元200年双方之间爆发决定性战役官渡之战,许攸为曹操设下偷袭乌巢的计策,从而使得曹操以少胜多,战后只因许攸恃功口出狂言就被曹操杀害……
但历史上却有一位伟人,始终记得人民的恩情,他的座右铭就是为人民服务。他说过一句话:“别看农民手上有牛粪,可他们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
他带领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取得了广大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再强大的反动派力量在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时都只能乖乖认输。
这个人就是毛主席,他的人生都在将“人民战争”进行到底,奋力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毛主席是一个伟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他的丰功伟绩无人企及,但是他的有情有义是值得我们学习并效仿。
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毛主席报答当年乡农救命之恩的故事,整整24年过去了,这个乡农以为毛主席早就不记得他了,派自己的亲弟弟去见毛主席,没想到被毛主席一眼识破。
毛主席秘密来到永定县,一面治疗疟疾 一面调查研究
乡农救命,一生铭记
毛主席从参加革命起就表现得不同凡响,早就有人预料中国革命的成功非毛主席领导不可,但是也有不少人总觉得自己更胜一筹,要与毛主席一争高下。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这些不服输的人不得不承认: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但毛主席自始至终是得到穷苦百姓和普通将士们拥护的,当年袁文才的部队被毛主席整编后,他就不止一次对人说:“毛委员的话中央都听,只要好好保护毛委员,将来革命还是有前途的。”
影视剧《红色摇篮》第1集里有这么一个情节:一个乡农搀扶着身患重病的毛主席在闽西乡道上逃避反对武装的追捕,毛主席由于身体虚弱实在跑不动了,干脆坐在了石阶上,气喘吁吁地对乡农说:“不跑了,也跑不动了,听天由命吧!”
乡农一听这话,立马坚决地说:“那不行,我们闽西人民可不能没有你毛委员,我们可不能听天由命!”说完,二话不说背起毛主席就跑,由于熟悉地形和情况,乡农成功摆脱了反动武装的追捕。
毛主席在永定合溪溪南村治病疗养时的旧居———师俭楼
革命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残酷程度又以中国革命最为惨烈。蒋介石镇压我党革命,根本没有流放、优待、人性之说,实行的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恐怖政策,对入狱的革命志士酷刑用尽,尽可能赶尽杀绝,连小孩子也不放过。
在这样严酷的革命环境中,我党的每一个人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毛主席也不例外。毛主席在革命过程中也是多次遇险,所幸都是逢凶化吉。这不是什么吉人自有天相和神灵保佑,而是毛主席深得人心,被严加保护的结果。
影视剧《红色摇篮》第1集的电视情节并非虚构,而是历史事实:毛主席1929年9月17日秘密到永定县东南牛牯扑村(今永定岐岭乡牛牯扑村)一边疗养身体一边调查研究时突然遇袭,险遭活捉,是农民赤卫队队员陈添裕背着他巧妙周旋才侥幸脱险。
古田会议召开前夕,毛主席患上了疟疾,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在众人的劝说下离开上杭县蛟洋到牛牯扑村进行休养,为了安全,他化名“杨子任”,却被群众称作“杨主任”。
位于永定歧岭牛牯扑的毛主席旧居———华兴楼(现为纪念馆)
毛主席到达牛牯扑村后,却没有闲下来。他一边在妻子贺子珍的照顾下治病疗养,一边却忙着搞调查研究,思考土地革命斗争和红四军的建设问题,并且在他的指导下,当地的工农武装力量迅速扩大,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
这也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并开始派兵进行围剿,地主民团更是蠢蠢欲动。不巧的是,当地的红军主力闽西红军第七军第56团此时奉命撤离,毛主席的处境更加危险。
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中共岐岭乡党支部书记陈兆祥动员群众参加赤卫队,加紧军训。
岐岭乡土豪张克识因为非法所得被平均,所以他极端仇视革命。但是他却伪装出诚恳的样子,实际上是伺机报复,机会终于被他逮到了,他猜测“杨子任”不是一个一般人物,就悄悄向反动派告密:牛牯扑村来了一个大人物,此时保护力量不足,可以实施抓捕。
毛主席在永定金丰大山中的竹寮住处———饶丰书房
县民团团总林蔚民、下洋民团头子胡道南及国民党广东大埔县长梁若谷得知消息后纠集13个乡民团和国民党大埔县保安团600多人迅速向牛牯扑村扑来。
粟裕率领警卫连、卢其中率永定赤卫团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无奈寡不敌众被迫转移。中共岐岭乡党支部书记陈兆祥派陈添裕等4名赤卫队队员护送毛主席夫妇紧紧转移。
枪声阵阵,敌人疯狂的呼叫声东欧能听得真真切切,情况非常危急。贺子珍当时有身孕,行动不便,陈添裕让两名队员用担架抬着她走,他和另外一名队员架着毛主席跑。
敌人在重赏之下行动迅速,如疯狗一样从四面八方搜捕,好几次陈添裕和毛主席都差点被敌人正面撞上,毛主席身体虚弱,实在跑不动了,就在路边淡定地坐下,对陈添裕说:“听天由命吧!”
陈添裕急得直跺脚:“哎呀,敌人离这里不远,你就不要客气了。”说完,他不容毛主席争辩,俯身背起毛主席便猛跑起来。为了防止与敌人相逢,陈添裕从后山小路走,保护杨先生是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就是累死自己,也要保证他的安全。
就这样,陈添裕背着毛主席一路猛跑,一刻也不敢松懈歇息,鞋跑掉了也顾不上疼痛,直到安全地点雨顶坪村才敢大喘一口气,接着就昏死过去。
陈添裕醒来时,看到队员们在帮他挑脚上扎进去的荆棘山刺。毛主席感动地对他说:“多亏了陈添裕同志啊!”毛主席让贺子珍把救他们的乡民姓名写在本子上,并且要拿出3块大洋作为酬谢。陈添裕和队员们不肯要,毛主席就向他们写了一张欠条,告诉他们等革命胜利了拿着欠条找他。
憨厚的陈添裕和队员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一个劲地拒绝,贺子珍动情地说:“革命就要靠你们这样的人!”毛主席更是深情地感叹:“我忘不了牛牯扑人民!”
之后,毛主席离开了牛牯扑村。直到全国革命胜利,陈添裕和队员们也没有再见过毛主席,那张欠条也早就被他们弄丢了,他们谁也没想过要报答。
可毛主席并没有忘记陈添裕的救命恩情。24年后的1953年国庆节前夕,毛主席得知当年救过他们夫妇的乡农里陈添裕还活着,就从北京发专电亲邀陈添裕参加当年的国庆观礼。陈添裕接到毛主席的邀请后激动不已,但同时心里也嘀咕:24年了,早已物是人非,或许毛主席早已认不出我的模样了。
当时,陈添裕的媳妇马上要生孩子,中年得子的他想留在老婆身边陪护,他就让弟弟陈奎裕代替自己去北京参加观礼。陈奎裕在北京见到毛主席后,没想到被毛主席一眼识破,毛主席大笑着说:“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
见陈奎裕满脸不好意思,毛主席依然笑着解释:你哥哥个子高,和我个头差不多,你个头没有哥哥高嘛!陈奎裕感动地满眼噙泪:他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毛主席依然对他们兄弟两记得那么清楚!
陈添裕弟弟参加国庆观礼留影
毛主席握着陈奎裕的手,对他说:
“我在牛牯扑治病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没有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
毛主席心细如此,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怪不得亿万人民由衷地喊出:毛主席万岁!是啊!在如此艰苦残酷的环境里,保卫毛主席,就是在保卫革命的胜利!毛主席和人民的一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结语
毛主席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又何曾忘记了毛主席!他永远被中国人民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