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常常被我们用来指皇帝的驭人、平衡朝堂之术,而在拉拢与打击之间也实现了朝堂的平衡,从而达到维护、稳固统治的目的。雍正帝便是一位能娴熟运用“帝王心术”的皇帝,在康熙帝去世之后,他得以承袭大宝,继位为帝。
但是当时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尤其是九子夺嫡之时的皇兄皇弟,胤禩、胤礽、胤禵等势力犹存,而他则一方面启用与自己关系匪浅的胤祥,另一方面则打击其他皇子,尽皆圈禁削籍。而在对待臣属上,对于手握西北军政大权,时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也着手开始清算。
于是一个臣属便由此而被逐步启用,他便是蔡珽。蔡珽乃是出身于汉军正白旗,更是云贵总督蔡毓荣之子,出身官宦世家的他,在康熙三十六年高中进士,被委任以礼部侍郎之职。而蔡珽的发迹则与年羹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羹尧的妹妹本便是雍正的妃子,而为了拉拢势力,就在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尧因功从四川巡抚任被擢升为川陕总督,而出缺的四川巡抚之位子,年羹尧向胤禛举荐了蔡珽,而当时的胤禛(雍正)则将蔡珽引之为心腹,果断的将其擢升为四川巡抚。
按道理说,年羹尧对蔡珽有举荐之恩。本可以关系匪浅,但是接下来的事由却让二人矛盾激化,而此时的雍正帝也刚刚上位,急于稳固朝堂,开始寻找机会打击手握大权的年羹尧。
而年羹尧与蔡珽的决裂则始于对程如丝的态度。程如丝时任夔州知府,这位知府贪婪成性,为祸一方,四川一直是我们古代井盐产出地,更是官方专营,因为也能为地方聚敛财赋,更为他本人聚敛财富提供便利。
在夔州任上,他“凡商家所有之盐尽以半价强买之”,而这种强买强卖自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更是造成商人、过客多有死伤。
民怨之下,自然有人举报到了蔡珽处。在奉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清朝官场,程如丝自然知晓生存法则,果断送给了顶头上司四川巡抚蔡珽六万六千两白银,外加九百两黄金。
于是蔡珽的奏章上程如丝便成了“四川第一好官”,而年羹尧闻之,便上书参劾程如丝,而也正是这样一件案件让二人矛盾公开化。而此时的年羹尧日渐放纵,无君臣之仪,更是对下官苛待尤甚,雍正帝自然而然的选择相信蔡珽,但还是派遣了钦差大臣石文焯前去调查。而早早得知消息的蔡珽,立刻选择通知程如丝,程如丝立刻将原本半价强买的盐,以低价售出,同时营造舆论,而得到了好处的百姓,在石文焯到达夔州之后,听到的则自然是百姓们的交口称赞,外加程如丝的打点,石文焯复命便是程如丝乃是蔡珽奏疏上的那般。
雍正帝自然知晓当时朝堂之上的情况,否则也不会有以后的整饬吏治。但此时显然除掉年羹尧更为紧急,而对于善于忖度圣心的蔡珽而言,这也自然而言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 二人之间的关系也迅速恶化,蔡珽时常参奏年羹尧不法,对此雍正帝也盛赞蔡珽“学问素优,人品端方”。
这样的赞誉也让蔡珽愈加骄奢。而后年羹尧为了能够筹备战备物资,希望能够在川陕地区开采铅矿,这本书利国利民的良策,但蔡珽因为一己之私,以“四川不产铅矿,开采不便”的理由,坚决反对。
督抚不和,在调查之下,蔡珽之言乃是无稽之谈,于是上请革职查办。而聪明的年羹尧却被权利迷了眼睛,依旧不知收敛,想借机除掉雍正帝用以掣肘自己的蔡珽,奏请蔡珽逼死下属一案,最终证据确凿,蔡珽也被判处斩立决。
这对于雍正帝而言,显然没有取得打压年羹尧的效果,于是金口玉言蔡珽案“非军民钱粮”,不仅要求酌情减免,还召见了蔡珽,甚至还下旨“珽罪应如律,然劾之者羹尧,人将谓朕以羹尧故杀珽,是羹尧得操威福柄也。其免珽罪。”
圣心昭然,身为巡抚的蔡珽与身为总督的年羹尧,众位摸爬滚打的官员自然知晓站队的艺术,于是参劾年羹尧者瞬间如雨后春笋,年羹尧的罪名也“逐渐坐实”。
而蔡珽也因此被擢升为左都御史,后又署直隶总督。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但是也就在年羹尧被赐死,余党肃清之后,这样一位有着斑斑劣迹的官吏,对于雍正而言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于是当刑部核实了程如丝行贿之案,他挟诈怀私之时,雍正帝又毫不犹豫的将其判为斩监候。虽然在乾隆帝登基时赦免,此时的他早已不复当年的圣宠,也不再任用,乾隆八年离世。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