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只有2.4的《新笑傲江湖》,意料之内的刷新了金庸武侠影视剧最低分,迎面而来的还有无尽的吐槽…..
从1996年TVB版的《笑傲江湖》开始,算上2001年的李亚鹏版,2013年于正编剧的版本,以及2018年播出的《新笑傲江湖》,四部《笑傲江湖》的时间跨度差了20多年,豆瓣评分也从TVB版的8.2分依次下跌到新版的2.4分。
被80后和90后吐槽到体无完肤的《新笑傲江湖》,除了作品本身的不完美,与不同年龄层的文化代差不无关系。
1、武侠
TVB版的《笑傲江湖》是拍给80后看的,90后最熟悉的是2001年的李亚鹏版,善于揣摩观众口味的于正瞄准了95后,《新笑傲江湖》的直接受众应该是在时尚潮流中崭露头角的00后们。
80后的童年还没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小霸王游戏机、香港电影和武侠小说占据了娱乐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武侠”一词,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直接影响了80后的世界观,“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说法在95后和00后眼中已经非常陌生,其中快意恩仇的“侠文化”却是80后们难以割舍的记忆。
90后的青春期离不开互联网的陪伴,只是那时候的网速还处于KB来计算的时代,香港90年代的武侠电影在90后群体中不缺少受众,被80后影响的一批90后照旧学会了偷偷看金庸古龙,互联网上充斥着玄幻、修真、同人的网络小说,也开始在90后心中生根发芽。这种杂糅着武侠、玄幻、市井等文化的集大成,大抵就是星爷眼中的《功夫》。
剑与尘土、侠义和情仇,已经被95后这一代互联网土著民渐渐遗忘,甚至连“江湖”都有了新的诠释。毕竟在影响95后价值观的文字和影像作品中,中国的武侠小说已经逐渐式微,IP化的网络文学,开始从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多个维度包围95后;漫威的宇宙英雄、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日本的二次元等舶来文化让95后浸淫其中……江湖的中流砥柱不再是传统的武侠片,哪怕是无厘头的港片都失去了生存空间。
00后们多半已经没有了“武侠”意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金庸情怀早就没有了土壤。这一点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连徐克都不再是票房毒药,武侠电影几乎清一色的惨淡票房。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即便是有几分武侠的味道,却早没有了武侠的风骨。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出场的顺序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有张有弛,如今的网络作家似乎更擅长拿男女情感“讲故事”。
当武侠环境不复存在,又何必幻想00后能够理解80后心中的武侠呢?与之对应的是,80后和90后们同样读不懂95后和00后的趣味。四部《笑傲江湖》中,TVB版评分高达8.2,李亚鹏版7.9,于正版刚刚过来及格线,《新笑傲江湖》被迫垫底。究其原因,TVB版的人物刻画最接近原著,李亚鹏版虽然有所出乎,侠者气魄还是有的,后两部在80和90后眼中俨然不伦不类画虎不成亵渎经典。
只是在豆瓣官方2016年公布的数据中,20-29岁占51%,30-39岁占30%,95后和00后显然不是豆瓣的忠实用户。
2、价值观
《新笑傲江湖》被质疑最多的就是令狐冲的长相,这一版的令狐冲,没有吕颂贤的放荡不羁,没有李亚鹏身上的江湖气质,好歹霍建华还长了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有了前面几位的先入为主,这一代令狐冲被不少人形容为“辣眼睛”,逼的导演金琛霸气回应:“请问《笑傲江湖》小说中哪行字写了令狐冲高颜值?”
抛却颜值和演技,《新笑傲江湖》被喷的体无完肤,最核心的还是人物刻画。原著中的令狐冲是放荡不羁的大侠,李亚鹏身上还有侠的身影,老干部霍建华可以靠个人魅力来凑,丁冠森给人的感觉却是乖巧的邻家大男孩。在看着武侠小说长大的80后眼中,这个新人已然把令狐冲演成了弱鸡。
终究还是《新笑傲江湖》有悖于80后的价值观。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14部中长篇小说中无不体现了群生众像,从儒道释到流氓土匪,或随遇而安,或慈悲为怀,或家国天下,核心是维持江湖的正义,背景是不断的屠杀和纷争。这一价值观和金庸所处的时代不无关系,郭靖、杨过的“为国为民”就是最出色的侠义精神。比金庸年轻了10多岁的古龙就表现出来另一种世界观,侠客们在各自的武侠世界里处江湖之远而自在逍遥。
上世纪80年代的武侠电影,也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念。《武当》、《无敌鸳鸯腿》、《黄河大侠》等所表现出来的侠义精神直接坦荡,角色没有太多的包袱,向往着善恶各有报的朴素价值观。
进入21世纪后,武侠电影仍然不断出新,大抵上陷入了“有武无侠”的窘境。李安的《卧虎藏龙》被冠以“运动的诗篇”、“行走的荷尔蒙”,意境上让人记住的却是年轻人的反叛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张艺谋的《英雄》有着对标《卧虎藏龙》之嫌,几乎全盘丢掉了武侠的本意,无名在秦王面前匍匐,让侠客成了帝王将相的工具,或许“大片”比“武侠”要更为准确。
这个时代也有着现实的价值观,《新笑傲江湖》的导演金琛显然对此深有研究,“我理解的’笑傲江湖’最终理想就是和谐!就是没有杀戮、没有纷争!若能如此,人人都能笑傲江湖。”并借角色之口说出“建立一个没有流血和牺牲的和谐江湖”。这种解释想必不会让80后和90后观众信服,如果导演坚持自己的武侠精神,何必蹭金庸老爷子的热度,直接改编个新故事岂不是更能说的通。但这是否是00后价值观的折射呢?至少类似的价值观在影响着00后。
《新笑傲江湖》在三观的问题上并非没有进步。TVB版的东方不败尊重了原著,内地两个版本的《笑傲江湖》无不启用女演员来扮演东方不败,《新笑傲江湖》在东方不败的选角上大胆使用了男性演员,多少反衬出了价值观的时代演变。
3、流行元素
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点,一部分原因是技术所限,很大程度要归咎于不同时代的流行元素。
《新笑傲江湖》视觉观感和于正版的有一些共鸣,比如得益于技术上的进步,画面更加细致,人物服装也更加亮丽,以及熟悉的阿宝色。尽管阿宝色已经成为当下电视剧的“标配”之一,不仅减轻了演员的皱纹,在这个美图软件大行其道的世界上,阿宝色配色至少不会让年轻观众们反感。
TVB版的《笑傲江湖》有着浓浓的邵氏风格,虽然这部剧在国内禁播,还是可以在港版的《天龙八部》上找到熟悉的感觉。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在2001年首播,受技术所限没有阿宝色的选择,只好保持自然色状态。80后和90后们或许已经逐渐习惯现在的审美标准,然而《新笑傲江湖》体现的流行元素远非如此。
比如魔性BGM加持的慢动作武打戏,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时下00后们的娱乐习惯。在80后眼中毫无美感可言的背景音乐,在快手、抖音等流行应用上并不陌生,况且00后们还是电音和二次元的忠实拥趸。
比如花花绿绿姹紫嫣红的服道化风格,何尝不是走红网剧的重要元素。从侣皓吉吉导演的《太子妃升职记》,到侣皓吉吉担任艺术总监的《将军在上》,《新笑傲江湖》在服道化风格上已然延承了几分走红网剧的风韵。
再比如片中女演员模糊的辨识度,以及男演员的“娘炮”化。韩剧中的女主们早已“傻傻分不清楚”,在新近走红的流量小生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小鲜肉。不难猜测导演选角时的用心良苦,当红小鲜肉的档期本就紧张,动辄几千万的片酬也难堪重负,那就尽量献媚新一代观众吧,至少是他们看着舒服的演员。
究其根本,在商业化气氛浓郁的影视圈中,翻拍剧不失为一种降低商业风险的选择。而更为保险的抉择,无疑是尽可能地融合当下的流行元素,背靠着经典的武侠IP,打造新一代观众的新武侠剧。《新笑傲江湖》成为众矢之的,照旧收获了不错了播放量,达成了投资者想要的KPI,满脸的口水又何妨。
但打脸的是同时期出现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前些日子热播的《琅琊榜2》还是存在不少历史错误的《军师联盟》,在人物性格设计上中规中矩,剧情走向上三观正确,道服化设计可圈可点,并非只有极力迎合观众,极力制造“创新”才能够打动观众。
其实前几部《笑傲江湖》同样融入了一些流行元素。TVB版的《笑傲江湖》可以找到很多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优秀元素,人物性格顾盼自雄,情怀和技法并存;2001年的《笑傲江湖》在格局、场景、配乐等方面充满时代气息,同时期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皆是如此;于正版的笑傲江湖自然融入了于妈的特色,比如一段虐恋……
总有一些流行元素会被时间淘汰,也总有一些元素浓缩成了经典,没有人能够给出足够准确的判断,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关键还是用心与否。
4、文化代差
和《新笑傲江湖》命格相同的是翻拍的《寻秦记》,豆瓣评分只有2.3。当然掌管着分数高低的还是80后和90后的“叔叔阿姨”们,如此激烈的反应或许可以用文化代差来解释。
在社会学中,代差是指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就越宽越深。互联网的出现,原本打破了不同圈层的隔阂,却也加速了文化代差的形成。
80后曾经是70后眼中“垮掉的一代”,90后又成为80后眼中“不堪重用的一代”,后来又出现了95后和00后的说法,没准过几年这种代差会再次细分,00后还可以分为03后、06后之类。毕竟80后和90后已经养成了把时间贡献给微信和微博的习惯,95后和00后们依旧活跃在QQ空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交际圈子。
至少四部《笑傲江湖》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不同世代之间的文化代差已经十分严重,且世代的划分已经缩短到了5年的尺度,前几年还是议论焦点的90后们,已经开始看不懂95后们,对00后更是到了难以理解的程度。不过这个世界里的话语权终归会交给年轻一代,不知道00后“长大”的时候会如何审视前辈们呢?可能是死板,也可能是守旧,总之是不可避免的扬弃。(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