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精忠岳飞》中,有一段剧情令人印像深刻:
岳飞患严重目疾,一度完全失明。在尚未全愈的情况下,他毅然出山,重新担起岳家军主帅的重任,挥师北伐,拯救南宋于垒卵之危。当他眼蒙白布,被几员心腹大将搀扶着,一步步走过军营时,两边例队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岳帅!岳帅!”岳飞看不见将士们,只是淡然一笑,更显他这次北伐的坚毅与悲壮。
这段剧情,并非完全是编剧的脑洞大开,而是来源于真实历史记载。甚至,岳飞的目疾,是伴随他军旅生涯的一个多年顽疾。
一、岳飞的目疾
宣和四年(1122年),19岁的岳飞初次从军,就被任命为“敢战士”分队长。他一身强硬武功,身体素质惊人,但此后十几年的行军打仗,艰苦卓绝,也让伤病渐渐侵蚀他的身体。
绍兴二年(1132年),贼寇曹成作乱。已是安抚都总管(省级辖区的军事总管)的岳飞,奉命领兵追击曹成于两广地区。时天气炎热,瘴疬盛行,岳飞又屡中暑毒,从此患上目疾。
绍兴四年(1134年)伐伪齐,绍兴五年(1135年)平杨幺。因多在夏月行军,岳飞每年都因天气炎热而目疾发作,两眼红肿疼痛,难以正常寝食。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母亲去世。岳飞悲伤过度,恸哭不已,以致目疾加剧,两眼不能见光,所居之处,都以厚重帘布遮蔽光线,不胜痛楚。
然而,就在岳飞承受着丧母与目疾的双重痛苦时,伪齐军队乘机来犯,攻陷了唐州(今河南唐河)。宋高宗赵构下诏,催促岳飞带兵前去襄阳。
(本文图片皆出自电视剧《精忠岳飞》)
二、两次带病北伐
其实,在平定杨幺之后不久,岳飞就上奏朝廷,请辞军职,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目疾。岳飞在札子中写到他的病情:“ 两目赤昏,饭食不进”,仍致“四肢堕废”。实在不能再胜任兵戎之职。
岳飞的请求被赵构拒绝。数月后,岳母在岳家军驻地鄂州(今湖北武昌)去世,岳飞赤足扶灵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庐山葬母。按当时礼法,岳飞必须丁忧三年,为母守孝。
岳飞因母丧与目疾,再度请辞军职。然而,此时赵构需要的是以战求和,以战求存,抗金良将岳飞,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因此,赵构再三拒绝了岳飞辞职的要求,并要求他立即起复(官员守孝期间应召赴任)。
严令之下,岳飞领诏,七月到达襄阳。月底,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了南宋的第二次北伐。
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牛皋统领,直指伪齐的镇汝军。另一路由王贵、董先等统领,先西北方向进军,再多方出击。两路军队所向披靡,收复了商州(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全境和虢州(今河南灵宝市至栾川县一带)的部分地区,并获战马一万匹。岳飞此役,是南宋立国以来首次大规模反攻。
赵构给岳飞的御札中写道:“闻卿目疾小愈,即提兵东下,委身徇国,竭节事君,于卿见之,良用嘉叹!”给予岳飞高度褒励,赞叹他带病征战的忠君爱国精神。
然而,岳飞的目疾却愈发严重。到九月,他双眼肿痛,终日昏沉,已经难以理治事事。十月,岳飞双眼已不能视物,每日服食汤药,却全然无效。赵构闻奏,派遣太医与医僧前去军中,为岳飞疗疾。并指示,军中细事可交给部下处理,大事一定要由岳飞亲决。又敦促岳飞提兵东下。
十一月,伪齐联合小部分金军,一共五万多军马,分两路反攻南宋。
此时岳飞目疾虽经治疗,仍未痊愈,时有反复。然而赵构催促他出兵的札子到了,军情告急!
岳飞在回复的奏札上写道:“目疾虽昏痛愈甚,深惟国事之重,义当忘身”。个人伤病在国家大事前又算得了什么!
岳飞率军进行了第三次北伐。岳家军连夜渡江,支援前沿部队。王贵,张宪与牛皋等将在各路击败敌军。岳飞亲自带兵欲攻取蔡州。但蔡州城易守难攻,若长期战斗,岳家军将粮草不继。于是,岳飞下令撤军。
岳家军一退,伪齐伏兵立即出击,意图围歼岳家军,被王贵打退。负责殿后的董先与伪齐退兵僵持不下,岳飞亲率大军前来接应。伪齐军队望风而逃,岳飞领兵紧追不舍。最后趁敌军埋锅做饭的时机,岳家军伏兵出其不意,四面合击,大败伪齐军。俘虏伪齐几十员将领,几千名兵士,并俘获战马三千匹 。
岳飞第二次与第三次北伐,正处于目疾的剧烈发作期间。但岳飞仍然能运筹帷幄,调兵如神,甚至身先士卒,最终大获全胜,彻底粉碎伪齐军的反攻,也为岳飞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添上浓重的一笔。
而纠缠了岳飞多年的目疾,终于渐渐痊愈了。
三、赵构的心疾
这两次北伐取得胜利后,岳飞信心大增,他全力推行的“连结河朔”的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将来南宋军队挥师北上,沦陷区的北宋遗民,将会一呼百应,成为一支奇军,与宋军同心协力,共同抗金!
赵构也对岳飞青眼有加,加封他为正二品太尉,为武官中最高级别,与韩世忠、刘光世及张俊并列。甚至信誓旦旦,要将包括淮西军在内的全国七分之五的兵力,都交给岳飞掌管:“中兴之事,联一以委卿。”
岳飞感激不已,写下奏折《乞出师札子》,提出他筹谋已久的全盘作战计划,并展望:三年之内,“尽收故地”!
赵构读了岳飞的奏折后,亲笔批示“有臣如此,夫复何忧。”并承诺,以后岳飞怎么用兵,他都不干涉。
然而,正当岳飞踌躇满志,渴望出兵时,赵构却出尔反尔,食言了。
岳飞的北伐计划遭到宰相张浚的强烈反对,他联合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枢密使秦桧提醒赵构:不要忘了祖训,不要让岳飞掌握太大军权。这触及了赵构的心疾。
赵构即时反悔,连写了三份语焉不详的札子给岳飞,又派张浚出面,转弯抹角收回之前的皇命。岳飞的一腔热血顿作东流。
赵构自登皇位起,就一心乞和,但金国根本不屑,追得他逃到了海上,不得不召集军队应战。但最终意图,仍然是以战绩换取议和筹码。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只不过他看到两次北伐胜利后的一时心血来潮罢了。
赵构的心疾,从来都不是被金人侵占的大宋故土,不是被掳掠到金国受尽污辱的皇亲旧臣,更不是沦陷区水深火热中苦苦盼望王师的北宋遗民。
赵构的心疾,对内是忌惮武将在抗金中不断壮大,他没有能力控制,对外是害怕金国南侵,不让他守着半壁江山苟且偷安醉生梦死而已。
四、大小眼将军何在?
绍兴八年(1138年),在岳家军将士们拼死夺得两次北伐胜利的基础上,赵构不顾朝野强烈反对,派秦桧为代表,跪拜金使,与金国签定了第一个和约:南宋对金称臣。
岳飞悲愤交加,他负疚于身居要职却不能领兵北上一雪国耻,更耻于与赵构为首的投降派为伍,他多次请辞军职。这时,目疾再度成为他请辞的一大理由。
绍兴八年(1138年)辞职奏札:“眼目脚疾,时时发动”。
绍兴九年(1139年)辞职奏札:“旧患目昏,新加脚弱”。
赵构一概回复:“不允”。
逼于形势,赵构对岳飞仍然器重有加。但是,君臣之间裂痕早已无法弥合,更是主战派与投降派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毁约南侵。赵构痛心疾首,惊惶之下,下诏各军迎战。
岳飞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在岳家军连连大捷的大好形势下,赵构却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前线召回。北宋遗民拦马痛哭,岳飞悲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绍兴十一年(1141年),求和心切的赵构,与金国进行了第二次议和。惧怕岳飞已久的金国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一月,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除夕夜,岳飞被害于大理寺中。
数月后,按照和约,金国送还了赵构的母亲韦太后。
韦太后在金国久闻岳飞威名。因为岳飞有目疾,发病时眼睛看上去一大一小,所以金国人又称他为“大小眼将军“。
韦太后问前来迎接的南宋官员:“大小眼将军何在?”
官员们面面相觑,良久,一官员回道:“岳飞已死。”
岳飞之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刻。有人叹息:岳飞最后真的瞎了就好了,说不定赵构就放过他了。
真能放过他吗?岳飞有目疾,赵构却是有心疾。岳飞没有瞎,但赵构的心,真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