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刃》扑朔迷离的剧情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天津的地下谍报人员所处的危险环境及对抗战的贡献。
但电视剧毕竟是文学创作,沈西林有原型人物吗?抗战期间天津地下情报人员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记者多方寻找,还原了真实的天津《锋刃》。
《锋刃》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时局混乱的天津租界,黄渤饰演的沈西林对外是东华洋行的高级经理,其后还有一个身份是汪伪政府天津事务联络官兼特务委员会的情报副主任。而实质上,沈西林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秘密特工,一个最具威力的潜伏者,他潜伏在天津特务委员会内部,为中国共产党抗战提供强有力的重要线索,成为日军的致命伤。
沈西林真的有原型人物吗?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对此,记者采访了《锋刃》的编剧刘誉。
刘誉,知名编剧,青年导演,编剧作品有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我的经济适用男》、《老爸的心愿》,电影《做次有钱人》等。导演作品有电影《做次有钱人》、电视剧《锋刃》。著有小说《子弹飞过同学会》、《锋刃》。
“沈西林是历史上很多地下党的缩影,并不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刘誉告诉记者。
据刘誉介绍,《锋刃》的创作始于4年前,刘誉是北京人,对北方有着特殊的地域情结,而写一部谍战片是他很多年前的愿望,从《锋刃》的构思开始,他便想把故事的发生地点放在天津。
“天津的谍报史是近代中国谍报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津这座城市里,上演过无数传奇和史诗性的潜伏故事。”
4年前,刘誉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看了很多谍战类的文学作品,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锋刃》才创作完成,这也是刘誉创作时间比较长的作品。
刘誉说,虽然剧中的人物并没有特定的原型人物,但是综合了历史上诸多著名谍战人物的事迹,剧情反映了抗战中后期,谍报人员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危机重重。
创作《锋刃》期间,刘誉多次来到天津,《锋刃》的故事背景描写的是天津的英法租界。
“古董”老人记忆中的天津租界
表面上是东华洋行的高级经理,实际上是共产党的秘密特工;表面上是普通的药铺,实际上却是地下党的联络站;表面上是电话局的看门大爷,实际上却是地下党交通员……《锋刃》中这些发生在天津租界地的剧情,勾起了刘钟鑫老人的回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真实的天津租界是怎样的情景?
89岁的刘钟鑫老人可以说是天津法租界的“老古董”,抗战期间,刘钟鑫一直工作、居住在法租界,见证了抗战期间天津租界真实的状态。
刘钟鑫的家乡在河北省,1940年,家乡被日军侵占,民不聊生,爸爸便让他来天津投奔一个好朋友。那一年,14岁的刘钟鑫来到天津,被介绍到原法租界5号路的“庆丰银号”学买卖。
刘钟鑫老人记得,租界里的生活西化,着西装、吃西餐、讲英语、跳交际舞,尤其是一些名门望族,更热衷于上层的交际生活。
但租界的一切在1942年后悄然发生了变化,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英法等国成为日本的敌战国,租界地被日本占领。“很多洋行、银号被日本人侵占,聘请汪伪政府的人来当经理,但幕后的操控者是日本人。”
《锋刃》里,光鲜的沈西林对外是东华洋行的高级经理,另外一个身份是汪伪政府天津事务联络官兼特务委员会的情报副主任,表面上被称为汉奸,这样的人物,刘钟鑫真的见过。
“抗战的时候不知道,就知道有些银号的经理干着干着不见了,等到天津解放的时候,他们又回来了。”刘钟鑫说,那个时候的他还太小,但他听说,那些曾经不见的经理就是潜伏在伪满政府里的地下党。刘钟鑫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认识的一个瓷器店的经理,那个人姓何,比他大几岁,“总看见他们瓷器店里有外人来,何老板都说是远房亲戚。”天津解放后,在进城的接管干部中,刘钟鑫遇见了当年瓷器店的何老板,他才知道,当年的何老板原来是个地下谍报人员。
现年89岁的刘钟鑫老人每周都会去解放北路上的金融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志愿服务下去。”这是刘钟鑫的承诺,也是他的一个心愿,他要用志愿服务的方式,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后人。
地下情报 步步惊心
步步惊心、危机重重、秘密接头,谍战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片段,抗日战争时期,地下谍报人员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记者采访了天津党史办的相关研究人员,一段真实的天津“谍战”在研究人员的讲述中呈现。
1937年,抗战爆发。
天津是日军军用物资补给的水路枢纽,日军精锐部队先后驻防天津,成为向根据地发动进攻的指挥中心,因此,搜集敌伪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冀中、冀东和渤海等抗日根据地党委始终将开展情报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部署。
党史办研究人员介绍,抗战期间,“隐蔽精干、长期潜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是地下情报工作的方针。
研究人员介绍,天津地下情报人员的工作大致为输送党员、民先队员和知识分子到根据地去;收集军事情报、地图,设法发送给根据地;联系群众,向根据地偷运衣物药品等物资;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地下情报工作确实非常危险,天津有很多红色联络点,对外是普通的商户,党的情报人员假扮身份,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发布秘密电报。”
每每以抗战为题材的报道,都是一次抢救式的报道。
抗战过去了78年,健在的抗战亲历者已经寥寥无几,找到亲历的老人,听老人讲述真实的天津抗战,一如史料的填充。
每一年,寻找抗战亲历者都是挖掘性的寻找,楚云老人曾是天津“抗联”党支部书记,抗战期间的他还是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如今,老人已经92岁高龄,患有哮喘病,但仍撑着气力向记者讲述了3个小时,采访结束,老人累得气喘吁吁,他说,他愿意多说点,“抗联”活着的人应该没几个了。记者从党史部门了解到,目前已知的天津“抗联”健在者已经寥寥无几。
韩子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会学生,然而作为中共地下党员的父亲蹊跷被杀给他的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他改头换面,继承父亲的遗志,接替父亲的情报工作。
韩子生是《锋刃》中的另一个主人公,虽是杜撰,但在抗战期间,确实有很多进步学生积极投身抗日,并为抗战做出了很大贡献。
楚云就是当年的一名进步学生。
河北区昆纬路上曾经有一所美国教会办的究真中学,抗战爆发时,楚云还是一名初中学生,楚云原名李家辉。
当年,劝业场附近有个天祥市场,市场二楼的一个小书摊里能找到进步书籍,班上的同学李齐经常去买书,也把一些进步思想传递给了李家辉、刘树桐等几个好朋友。
“抗战爆发了,日本鬼子来了,山河破碎,国家的未来怎么办?”楚老回忆,抗战爆发后,几个要好的同学思想上都很苦闷,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思想使他们彼此接近,大家成立了“读书会”,经常互相传阅一些进步书刊,一起讨论抗日形势。
爱国并不是空想,怎么能为国家做点事情呢?在一个老家已经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同学那里,大家找到了目标——去农村抗日根据地找共产党,几个同学陆续各自想办法去找组织。
成立“青救会”
楚云的老家在河北省,1941年,楚云千辛万苦地回到家乡,见到了冀中六地委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对抗日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就在同时,另外的几个同学也分别和共产党取得联系。
1942年7月,楚云回到天津,和几个同学“会师”了。根据楚云的提议,几个进步青年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天津抗日青年救国会”,主要任务是团结群众,宣传抗日。
“同学们的抗日情绪很高,我们积极发展壮大‘青救会’,组织学习,印发抗日传单。”《锋刃》的剧情中,有韩子生散发传单的情节,散发传单也确实是抗战初期爱国学生、民间团体抗日宣传的手段之一。“散发传单的方式很多,有的学生在两辆货车或有轨电车错车的间隙散发,还有的学生跑到百货公司的楼顶上散发。”楚云记得很清楚,一次,日军在国民饭店组织活动,“青救会”的爱国青年潜入国民饭店,在楼道里散发传单,导致日军的活动取消。
改名“抗联”
1943年,十分区司令部地委书记兼十分区政委接见了“青救会”的成员,决定把“青救会”改为“天津市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楚云任“抗联”组织部兼锄奸部部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局势更加严峻,对敌的方式也转变为更隐蔽的方式,打入敌伪阵营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几个‘抗联’成员打入伪警、伪宪和敌特组织,传递了很多重要敌情。”地下情报工作危机重重,“传递情报基本上是通过口述和密写纸,联络的方式也是尽量隐蔽。”
抗战期间,“抗联”的成员已突破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圈子,由学校发展到工厂,会员发展到100多人,1944年,楚云入党,并任“抗联”党总支书记。
讲述起70多年前的抗战,92岁高龄的楚老仍记忆犹新,那是一段他毕生难忘的经历。从天津大学离休后,老人的生活很平静,如今,老人依然坚持每天看书,回忆起往昔,依然会伏在案边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那段历史,楚老说,那是他作为亲历者的责任。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