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叔错了。
上周误判了一位慢热型的选手。
当时看了一集没啥感觉,于是草率下了个结论:
拖沓。
如今一周过去,四万人让它稳站豆瓣8分。
话题度持续升高,光豆瓣主页讨论就达到6000条;
作为非正剧,却广泛引起了学术界注意,衍生大波历史文化科普帖;
还让每个观众都想起了学生时代的古文噩梦,对它又爱又怕:
这年头,观众不瞎。
能兼顾热度和口碑的剧不多,质量肯定过硬。
肉叔赶紧去多看了几集。
才发现,正午阳光在下很大的一盘棋——
清平乐
之所以会误判。
是因为肉叔错用了平常的标准,去看待这部不平常的剧。
不平常在哪?
正午阳光这次走了一条险路:
没有紧密围绕一个人,集中诉说一条故事线。
而是分散地同时塑造多个人物和多条故事线。
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个弊端:
主线不明,爽感不强,开头便劝退观众。
剧情开头,是少年皇帝赵祯和太后刘娥之间的母子博弈。
赵祯得知自己的生母并非现任太后,便闯出宫外,去找留守先帝陵墓的生母。
都来到门口了,又被大臣们以“大局为重”硬生生劝了回去。
随后赵祯开始怨恨太后,不满她把自己这个“儿子”当作垂帘听政的工具人。
听闻臣子范仲淹丧母要辞官,皇帝便在朝堂上借题发挥,暗怼太后迷恋皇权,导致他自己无法接生母入宫尽孝。
太后也不是吃素的。
听出了赵祯对自己的反叛,也不露声色,同样借议政的方式暗怼回去。
先是用实力碾压了皇帝,霸气给出忠孝两全的完美解决方案。
然后表面夸皇帝体恤臣民,实际却明指他的不足,暗示他还没够格独自管理天下。
除了在朝堂上互斗,两人在后宫也处处互相制衡。
皇后就是太后选的人,无才无德,皇帝很不喜欢,但就因为够蠢,被太后控制得死死的。
这时你一定以为:哦,这是宫斗剧!
然而接下来,你却迷惑了。
太后和皇帝一直母慈子孝,和平共处到赵祯成年继位,两人达成和解。
而皇后也没能发挥作用牵制皇帝,作为她靠山的太后都劝她善良,最后还被皇帝送去当尼姑。
你预想中的阴谋和智斗一点都没出现。
接下来,你又会以为这是一部权谋剧。
大臣们很明显分成了支持太后和支持皇帝两个派别。
不是频繁往各自主子的居所跑,打小报告进行笼络。
就是天天在朝堂之上打嘴炮,借探讨国事表明站队,为主子助攻。
然而,当你以为这些大臣会给对手来个致命一击时。
他们又出奇一致地以大局为重,为了天下百姓站在了同一阵线。
当你面对朝堂戏陷入迷茫……
这时候,感情戏又上线了。
从小就有婚约的曹丹姝,不喜欢她的未婚夫,却迷恋上当今皇上。
深夜对着自制的赵祯“手办”少女怀春地自问自答。
好不容易,后来顺利离婚了。
还因家世显赫被相中当皇后,终于能嫁给喜欢的人。
你又以为这是后妃争宠、百转千回的爱情剧是吧?
依然不对。
因为皇帝误信大臣说曹丹姝“貌丑不至惑君”的言论,在大婚之夜冷落皇后。
后来虽解开了误会,皇帝最爱的妃子不是她,受挫的曹丹姝也对皇帝热情骤减。
帝后二人就这么相敬如宾,和和睦睦地过了一辈子。
你看吧,前几集这么一轮下来。
奔着看爱情、看宫斗、看权谋等爽剧套路而去的人,会对它的慢节奏和平缓的剧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主线不明显、类型不集中的剧情,信息量超载的画面,已经筛走了一大批缺乏耐心的观众。
但坚挺的热度和口碑,足以证明正午阳光这盘棋没走错。
留下来的观众,都沉迷于这部剧情“平平无奇”的作品,纷纷夸赞值得反复品赏。
它的目标不是让你爽一把就算的小言,而是奔着打造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去的。
《清平乐》作为言情剧,用的却是正剧的拍摄手法。
一点都不急着讲故事,慢慢慢慢慢慢条斯理地先给你塑造整个社会大大大大大背景。
先是服道化。
这剧的服道化细节抠到什么程度?
建筑,家具,服饰,日常用品……随便暂停一幕,都能让历史老师讲一节课。
《清平乐》堪称正午出品之中历史还原度最高的一部,几乎所有元素都能找到历史出处,对着文献通篇全“抄”。
最基础的,人物着装。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每套衣服都是照着历史画像做出来的。
剧中,刘太后坚持要穿着祭祖的“特制版”衮服,也按照史书记录的规格做出来了,比天子的规则稍微降了几个细节。
(礼制上只有皇帝才能穿衮服)
太后亦谒太庙,乘玉辂,服祎衣、九龙花钗冠,斋于廟。质明,服袞衣,十章,减宗彝、藻,去剑,冠仪天,前后垂珠翠十旒。
——摘自《宋史·后妃传》
文武百官也严格按照官职登记,穿不同颜色的官服,佩戴不同等级的饰物。
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
——摘自《宋史·舆服志》
还有宋朝人民最热衷的四大雅事: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
这四样东西在剧中都有着很高的出现率,几乎每个日常场景中都能看到。
兄弟会面就花式沏茶,集美聚会都是边插花边聊八卦:
家家户户都有挂画、香炉。
据说剧中每个香炉的造型,都有原型文物。
肉叔不是专家,随便搜了一个,还真的能找到。
百姓的吃穿用度,一日三餐的菜式、美酒、特产更是不能少。
老实说,肉叔晚上都不敢点开这部剧。
例如这日常对话的一幕吧。
你聊天就聊呗,桌上还摆满各式甜点、蜜饯果子,非要把观众馋死。
剧里的人动不动就上演“报菜名”。
炙羊肉、炙獐子、脆筋巴子、签盘兔、荔枝白腰子、鱼蓉粟米羹、菜羹意葫芦、西京雪梨、燠鸭、炒兔、库鱼、烧饼……
俨然一部《舌尖上的宋朝》。
而宋代酒业很发达,诞生了一批著名的佳酿品牌。
《酒名记》《武林旧事·诸色酒名》收录了宋朝各个饭店的招牌名酒,例如:
和乐楼的琼浆,遇仙楼的玉液,玉楼的玉酝,会仙楼的玉醑,清风楼的玉髓等等。
剧中的角色到清风楼吃饭时,店家就是推荐玉髓。
高度还原的不止场景,还有情景。
人物对白常常直接用文言文。
诗词文化氛围浓厚,文人雅士常常心情一好就即兴来上一段宋词。
最有诚意的是,他们不是用念的,而是吟唱出来的。
(宋词本来是有调的,可惜唱法已经失传)
你看这位大文人,兴之所至,独自走进雨中,边打节拍边来一段“说唱”: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好!先生好雅兴!
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后人,从此又多了一首要背诵的考点——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作者:晏殊。
除了还原宋代人民的日常,许多文献上记载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部剧得到还原。
例如太后刘娥临死前时撕扯衣服的场景,几乎可以说是100%照“抄”史书:
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更可怕的是,这剧很多只有一闪而过的镜头,或者模糊不清的背景角落,都老老实实地死抠细节。
你只见朝堂上百官争论,不仔细看绝对不会发现,角落里还有一个从来不讲话,低头写写写的人。
那就是专门记录皇帝日常的史官啊。
可以说,没有这个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剧了。
皇帝大婚,连桌布这样的细节都兼顾了,上面绣的是百子千孙图。
皇帝打发两个妃子出宫时,随手朱批的两句话,都是史书记载的原文:
尚美人出居洞真宫,杨美人别宅安置。
就连太后随口提到的盛事,万国来拜的大朝会。
你只要仔细留心,就会发现平日的大街上确实多了不少异国风情的人和动物。
这些明显就是外国来的臣使。
又例如这些大街上随意扫过的镜头,暂停下来仔细观察这个榜贴的告示,登的就是之前皇帝为太后正名的那段诏书。
皇帝诏书
太行皇太后保佑冲人 十有二年 恩勤至矣
而言者罔识大体 务诋讦一时之事
非所以慰朕孝思也
处处能互相佐证的对白和情景,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这个立体生动的宋朝社会。
该剧还原度之高,可解读的细节之多,简直让历史爱好者过年,还让历史小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欲。
还让学术界的历史专业人士都忍不住摩拳擦掌,纷纷围绕剧中各个方面开课讲解。
各种历史科普帖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社交平台涌现。
能做到这么高的还原度,剧组真的下了大量的功夫,查阅了无数的史料。
这种“以史为镜”的意义,才让《清平乐》和一般的言情剧拉开了差距。
剧组人员整理的部分参考书单
当然,《清平乐》并不是想做成一个伪历史纪录片。
作为电视剧,它始终有自己的戏剧性和精神内核。
高度还原的环境,只是为了让观众高度浸入年代氛围中,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故事。
《清平乐》想表达的是什么?
其实该剧原名《孤城闭》,更贴合这个故事的内核。
电视剧改编同名自小说,剧中主角并非小说中的主角(书中的焦点是宋仁宗女儿赵徽柔),但电视剧延用了原著的基调和中心,即:
在特定的时代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即使是太平盛世,即使是帝王之家,各人也受困于各自的“孤城”之中。
为什么要在开篇花费大量的篇幅和情景细节,去缓缓铺开一张气势磅礴的大宋社会图景?
打造出厚重的历史感,才能用历史的“庞大”,衬托出个体的“渺小”。
尽量还原历史,不是为了炫技或者美观,而是为了让观众获得浸入式的时代体验——
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用尽每一个触觉可及的细节去把你拉入这个朝代里活一把。
宋朝的特色是什么?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说过: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时期的中国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文学上唐宋八大家占了六个,四大发明占三个。
完全撑起了你的中学课本和考点的半壁江山。
这一切都得益于宋仁宗的治理。
他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2年。
他死的时候群情也很夸张,举国痛哭,到处是烧纸钱的灰屑,甚至达到了整个天空暗日无光的程度。
走在偏僻深山难得遇到一个人,也在为赵祯的死哭泣。
去到国外,也有敬重赵祯的君王为其立了衣冠冢表达哀思。
为什么?都是因为他的仁政。
仁者无敌。
表面越是的太平。
才越能反衬出盛世之下,无数人默默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就连身为皇帝的人,都处处受制,时刻忍让。
娶妻不能娶自己最喜欢的人,为了给天下人做示范,只能娶大臣推荐的贤淑却貌丑的功臣后代。
皇后明明入宫之前就暗恋着皇帝,好不容易嫁给喜欢的人,却为了给天下人做榜样,处处小心翼翼讲规矩,没法像其他妃子那样撒娇争宠。
忠臣为了不让皇帝难做,只要能利国利民社会安稳,自己就甘心受贬,不争功名利禄。
这前朝后宫的安宁和睦,天下百姓的太平盛世。
背后藏了多少座“孤城”?
因此,要拍宋仁宗的一生,不能用一般的拍法。
普通人的一辈子,一条单一的故事线就能说完。
而皇帝的一生,就不能不结合整个朝代去说,也就是无数人无数故事线组成的整个宋朝。
每一集零散的信息点情节点,其实都是这个朝代社会百态的横切面。
你光这么看一两集觉得散。
但耐心看下去,每个点都会连成一条线,多条线最后变成一个立体的社会。
一个活生生的宋朝。
每个人物支线,最后都侧面印证了这个朝代的特色和主角的形象,最终突出了故事内核。
举个例子,韩琦,以及开蜜饯铺子的梁家。
一开始,少年赵祯在坊间偶遇尚未考取功名的韩琦,和他辩论百姓违背法律,在家中暗暗经商贩卖蜜饯果子是否合理。
直到好几集之后,韩琦终于当官了,再和皇帝说起这家人的没落,于是得出当前律例不利于民生的结论。
这一点,跟历史上宋仁宗最重要的改革举措暗暗对上了。
而这个不起眼的小支线,也分成了多集逐渐推进,最后成功塑造了当时标志性的人物风气:
仁君,和忠臣。
历史上,宋仁宗为了不让下属被责备照顾不周,自己死死忍着口渴都不敢说。
为了不让百姓跟风过度宰杀羊群,自己晚上想吃羊肉都不敢提。
这样处处自省的好皇帝是如何炼成的?
就是通过上述这家蜜饯铺子没落这种不起眼的支线,一点点筑构起来的。
赵祯年少时为这家人赶走恶霸,并大大赞赏他们家的蜜饯。
但正是因为得到皇帝赞赏,全国上下的有钱人都争相模仿做这道蜜饯。
导致成本飞涨,把这家小本经营的店铺压垮。
本是出于好心的举动,反而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这才让宋仁宗深刻明白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到天下百姓的生死,一辈子都过得谨言慎行。
你看,这部剧看似零散,实则每条线都有它的作用。
每个情节点都是有效的,没有任何啰嗦注水。
它兼顾塑造角色和推进剧情的作用。
每条线也有自己的起承转合。
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每个小支线都像雷一样,埋在你未设防的心底。
当前面的碎片铺得够满时,轻轻一个点睛之笔就能引爆你的情绪的小高潮。
例如,皇帝和太后互相斗了那么久,终于在第五集太后领便当盒的时候,一个镜头猛戳了观众的泪腺:
一直渴望摆脱太后掣肘的赵祯,却深夜独自跑去大殿的椅子上呆坐。
良久,突然转头问旁边的空椅子:
大娘娘觉得,如此可行?
他的眼中没有预想中的快乐,却多了几分寂寞。
从今以后,没人拦他,但也没人扶他了。
不是只有甄嬛在皇帝死时,狠狠复仇的那种“爽”才触动人。
赵祯失去相爱相杀的对手那种落寞,同样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这就是《清平乐》的最大优点:
在言情剧中做出最弘大的格局,在历史剧中又拍出最细腻情感。
看下去你就会发现,69集的《清平乐》根本不长。
要承载整个宋代的巨大信息量,这个篇幅已经是超浓缩了。
尽管走这条路比较险,但正午阳光再一次以稳定的口碑,证明了自己的国剧金招牌。
从2011年成立至今,推出的作品也就那么十来部,却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热门作:
《伪装者》《欢乐颂》《琅琊榜》《都挺好》《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每一年都要爆款有爆款,要口碑有口碑。
到今年,叫好又叫座的8+分作品还一下来俩:
一部是昨天推过的现代剧《我是余欢水》,另一部就是现在这部历史巨制《清平乐》。
发现没?
《知否》《欢乐颂》《都挺好》是聚焦不同环境的独立女性奋斗之苦;
《余欢水》描绘了当代中年男性、社畜的无奈;
《清平乐》也是探讨了帝王之家、天子的寂寞;
正午阳光始终很懂得抓住某个特定社会环境下,某个特定人群的难处,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不论节奏快慢,故事冲突强弱。
只要在符合史实、符合社会人情常理的前提下,做出尊重观众脑子的改编,市场必然反馈以良好的口碑。
比起那些好吃但没营养的“零食”爽剧。
这种经得起反复咂摸的良心巨制,才是精神文化的“主食”。
零食终有吃腻的一天。
主食,却必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