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就香港影坛而言。
那些演员们的赫赫威名,都是经由对票房的统治力而得来的。
比如李小龙凭三部电影将票房从两百万拔升到五百万以上,许冠文将票房推高到过八百万,成龙接力再上行到超过千万,许冠杰连续三部《最佳拍档》最高处达2900万以上,距离三千万一步之遥。
而后洪金宝一部《福星高照》终于冲破三千万大关。
其后就是周润发、成龙和周星驰三人牢牢把持票房年冠到上个世纪末,交替打破电影票房纪录。
仅有的一次例外是《风云之雄霸天下》。
而在双周一成的封号之外。
香港影坛也曾效仿歌坛,推出过影坛“四大天王”,其后王晶和影迷也都有过五大巨星的说法。
位列其中的人选当然就是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和刘德华五人。
另一个被忽视的人是张国荣,他虽然没有达到统治级的表现,但十年间有九年都在十大票房榜,作品30部总计上榜13部,这个比例其实非常高,而上榜数量则和刘德华齐平。
也有人经常提到九十年代后半程爆红的郑伊健,但一时爆红的票房表现,并不足以与前辈演员争辉。
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周润发、成龙和李连杰陆续远走好莱坞。
一个时代逐渐落幕。
硕果仅存的周星驰,在零零年代仅有的三次出手,都是独孤求败般的存在。
刘德华和梁朝伟分别拿到一个单人年冠和两个平番年冠,李连杰一个,当时新生代的周杰伦一个,还有一个给了黄百鸣,其他三个都被周星驰拿走,而且还两次打破票房纪录,最低的《长江七号》都达5144万,号称四大影帝合力的《无间道》也仅5505万,其他的年冠甚至破不了四千万。
而刘德华的在九十年代位列五大巨星,最多能算“凤尾”。
因为双周一成的数据实在太过彪悍。
对他们而言,年冠和破纪录就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对其他演员而言,却可望而不可及。
故而刘德华虽颇受关注,却始终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是九十年代的“凤尾”故事。
失去巨星的香港影坛开始落寞。
零零年代,虽有周星驰的两次推高影史纪录,但票房衰微非常明显。
从2007年开始,十大票房榜最末一名连续三年跌破千万,2009年的年冠电影《家有喜事2009》以2465万的票房成绩,赢得“史上最弱年冠”称号。
际遇是很神奇的东西。
这个十年间,有两位演员仅在2000年和2009年进入十强榜,他们也是在九十年代凭一部《风云之雄霸天下》唯一打败双周一成的演员。
一个是郑伊健,因《风云2》不如预期而未能挽回声势,从此彻底消失在香港电影十强榜上。
另一个是郭富城,他凭《风云2》和《杀人犯》两部电影入榜宣告崛起,更将在下个十年创下香港影史的全新票房纪录。
甄子丹自2002年参演张艺谋的《英雄》之后,开始走出上升曲线,从《杀破狼》开始,到《七剑》、《龙虎门》、《导火线》,直至《叶问》正式崛起。
在九十年代参演各种小成本制作的古天乐,在获得杜琪峰力捧之后,逐渐资源爆棚,票房表现日渐亮眼,甚至与甄子丹合称“文古武甄”。
五大巨头开始就位。
刘德华和梁朝伟,各凭零零年代的三次年冠纪录,率先奠定了巨头地位。
周星驰转身幕后,淡出影坛。
甄子丹在一零年代夺得两次年冠,《叶问3》票房更达六千万之上。
郭富城在这个十年也夺得了自己的第二和第三个一番年冠,更凭《寒战2》的6682万,登临香港影史票房之巅,更成为双周一成之后,唯一打破影史纪录的晚辈演员。
古天乐没有拿到年冠,但凭借几乎最多的进入票房十大排行榜的成绩与香港影坛最高的电影产量,位列五大巨头之列。
与此同时,港片在内地过十亿票房的电影,也几乎在他们五个人当中产生。
就十亿而论,周润发在半隐退状态下手持三部,刘德华、郭富城和甄子丹人手三部,古天乐一部,梁朝伟略弱,但也有一部《捉妖记2》打底。
这就是当前香港影坛的大咖电影人格局。
论及咖位,刘德华、郭富城和梁朝伟三人可谓并驾齐驱,甚至包括片酬情况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甄子丹作为这个时代仅存的动作巨星,与他们三人也可视作平级。
仅古天乐资历本身较浅,可作第五巨头。
这就是市场的选择与结果。
香港电影逐日光影黯淡。
就如河床干涸,又哪里能寻巨浪横空,又怎能再有潜龙在渊?
故而,双周一成的年代已不可复现。
五大巨头。
就是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
待得他们老去。
传统意义上的港片。
就或将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