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是表演功夫电影的天下。邵逸夫在拍摄现场担任胡锦清、李汉祥、张彻等多种导游。
演员男有狄龙、王羽、刘家辉、岳华、罗烈、陈观泰;女有郑佩佩、余安安、翁静晶。
而《独臂刀》、《大醉侠》、《少林三十六房》等影片更是一代功夫经典。
但,偏偏,一部在邵氏名不见经传,市场反响一般的功夫片《天下第一拳》,却在好莱坞乃至整个欧美掀起了一波观影狂潮。
不夸张的说,1972年这部《天下第一拳》在欧美市场有着堪比后来李小龙《龙争虎斗》的认知度和观众普及度。
7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在亚洲市场如日中天,邵逸夫并没有太多的意愿去关注一个从文化上似乎对功夫电影不会太感冒的市场,邵氏电影只是埋头苦干,深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华纳兄弟影业的格林菲尔德看到了这部《天下第一拳》,他兴奋的告诉了制片人和发行商特里·列文,而后者看过本片后,脱口而出:“这就是钞票啊”。
随后,华纳兄弟开始发行本片,看看市场对这种陌生的“功夫电影”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在报上刊登了广告,还送出免费的电影票。
结果,观众都为之疯狂了。
对于习惯了那时候慢悠悠像打着玩一样的动作片的欧美观众而言,《天下第一拳》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对当时在好莱坞工作的一些电影人,《天下第一拳》成了他们功夫片的启蒙之作。
而这些电影人中被《天下第一拳》影响最深的,或者说被邵氏电影种了草还最后长成大树的,要数那个爱暴力,爱血浆,爱功夫的昆汀·塔伦迪诺。
在《杀死比尔》中每当女主回忆起婚礼大屠杀时响起的那段如警报般的配乐就来自《天下第一拳》在电影刚开始和罗烈饰演的赵志豪亮出绝招时的配乐。
这段音乐是香港电影奇才陈勋奇的作品,我们熟悉的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刘镇伟的《大话西游》里那段经典配乐《天地孤影任我行》,也是出自陈勋奇之手。
除了《天下第一拳》的配乐,影片里那种血浆迸裂的刺激感,也几乎印刻在了昆汀·塔伦迪诺每部作品里。《杀死比尔》中无论是摘眼球还是石井尾莲的一刀切,都是对《天下第一拳》致敬的彩蛋。
《天下第一拳》在欧美掀起的热浪让邵逸夫本人都感到意外和措手不及。
他跑去问大导演张彻:“这样平平常常的影片,为什么有如此反响?”
张彻回了他一句话:“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观众欣赏的口味不一样。不同的观众,自然有不同的欣赏标准”。
那这部《天下第一拳》到底是哪些标准捅到了欧美人的嗨点?
猪哥简单归类总结了一下就是:
首先,影片尺度很大,血浆乱飚,还不乏生挖人眼,这符合欧美观众一贯对cult爽片的定义和追求。
其次,《天下第一拳》凌厉的打斗节奏和动作设计让这些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欧美人感到了不可思议。
这种感觉类似于当年国内观众看到《真实的谎言》里“导弹载人”的震撼。
然后,就是影片中清晰的主角成长线路以及恩怨情仇的处理,都非常符合欧美观众喜爱的个人英雄情节设置。
最后,则要对本片的韩国导演郑昌和提出表扬,这个韩国人60年代来到香港拍片,在邵氏旗下拍片。
他曾深入研究过好莱坞电影,所以拍起功夫片也有别于邵氏的其他导演。
郑昌和在光影使用和剪辑技巧上颇具好莱坞范,尤其是相对稳定的镜头,不像很多功夫片那样轻易乱晃,这让观众可以看清楚每一个镜头。
另外《天下第一拳》在郑昌和的坚持下还非常注意动作场面编排的合理性,并没有太多严重违反物理常识的动作设计,这也让西方观众相对容易接受。
所以,综上,《天下第一拳》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一举打开了欧美市场,位列当年全球十大卖座影片之一。
但当70年代这个华语功夫片的高光时刻过去后,并随着李小龙生命的落幕,似乎华语功夫电影再也无法在世界市场取得那样的荣誉,即便今天的好莱坞电影人说到功夫片更多的也是邵氏黄金时期的电影。
随后的成龙依靠功夫喜剧倒是占得了一块细分市场,但像李连杰电影那样硬桥硬马的功夫片始终未在好莱坞掀起太大波澜。
而随着《叶问4》的完结,华语功夫电影或将真正告别一个时代。
因为我们看到甄子丹正在老去,李连杰因病打不动,成龙专注于拍贺岁档“烂片”,吴京越来越像一个动作片演员,赵文卓无片可拍,华语功夫明星却又还后继无人。
2012年华谊兄弟曾想利用《太极》一片力捧奥运冠军袁晓超为新一代功夫明星,结果也不了了之。
所以,功夫电影,且看且珍惜。
或许很多年后,功夫片只能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这不免让人有些伤感。
文/猪哥
关注红猪看电影,更多精彩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