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许鞍华的《疯劫》发行了蓝光版,上映至今已有40年。
谈论香港电影新浪潮,离不开这部片;评价许鞍华,这部片也是绕不开的名字——它是许鞍华首部执导的电影,从这部算起,今年是她投身影坛40年。
纪念意义如此重大。应该感谢修复这部电影并发行这部电影的香港电影资料馆。
▲《疯劫》蓝光版封套,2019
在此之前,互联网上流传的版本画质实在惨不忍睹,《疯劫》又有许多夜间场景,更是雪上加霜,导致许多观众到片子结束还摸不着头脑。
好在,这种「看不清楚」带来的窘境和遗憾,随着科技的进步悄然被解决了。
去年,《投奔怒海》在法国推出了修复版,满足了许多影迷的夙愿。
▲法国版蓝光把《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收录在同一张碟里
而《疯劫》,不仅是许鞍华的处女作,更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作之一,而此次的修复版,更是比当初的公映版多了五分钟的细节。
这一次,普通影迷终于有幸,能坐下来,好好欣赏这部杰作了。
《疯劫》(1979)与《撞到正》(1980)、《幽灵人间》(2001)并称为许鞍华的「冤魂三部曲」。
▲「冤魂三部曲」
前者与后两部的区别在于,影片里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真正的「鬼」。
这倒无妨——恐怖悬疑电影的核心原本就不在糊出一张恐怖的「鬼」脸上。
电影一开场,由赵雅芝饰演的女主角李纨身穿一袭红棉袄,正向瞎眼的祖母敬茶,忽而一通电话响起,戏里戏外的人都被惊得一跳。
茶碗打碎在地,如一个不祥之兆。
李纨有一个做医生的未婚夫阮士卓,两人男才女貌,似是颇为相配。然而镜头一转,由张艾嘉饰演的邻家女孩连正明的视角中,这两人在人后关系奇怪,似有矛盾。
▲张艾嘉饰连正明是整部片子的线索人物,正是她的好奇心使本案真相大白
紧接着,李纨接到的一通神秘电话更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来电话的人是谁?
为什么打电话?
阮士卓跟对方又是什么关系?
当晚,连正明接到男友电话:阮士卓和李纨的尸体在龙虎山被发现。
这也是本片最为直接的血腥一幕。
深夜,留守案发现场的两个警察听到林间传来喊声:「把那两个猴子绑起来!」
很快,警察锁定并抓捕了嫌疑人:与母亲居住在龙虎山棚屋内的大傻。
只有连正明不以为然。
李家夜间的点点灯火,李纨被动过的红棉袄,翻倒在地的八音盒……无一不指向一个事实,李纨的冤魂徘徊不去。
连正明得到阮士卓生前的一沓照片,回忆起之前点滴,决心抛开警察,将此事追查到底。
电影中的龙虎山双尸命案确有其事,当然,现实里是没有一个连正明的。
该案发生于许鞍华于香港大学上学期间,距离她当时住的何东宿舍颇近。每次坐巴士,她都会看见女孩的灵堂,里面的黑白遗像总令她不寒而栗。
▲何东宿舍即何东夫人纪念堂,与港大,龙虎山同在香港西区
将近十年过去,许鞍华正为自己的首部电影剧本发愁时,这个故事又跳进了她的脑海。
起初,是与许鞍华同在TVB工作的编剧陈韵文拉她出来拍电影,陈韵文还挑了胡树儒为电影投资——胡树儒之前给胡金铨的《空山灵雨》投资,可见有钱。
▲胡树儒,香港著名导演,制片人,曾拍香港第一部彩色卡通长片《老夫子》,09年去世
谁知,当年陈韵文要结婚,等渡蜜月回来已经十二月了,转年三月就要开机,剧本八字还没有一撇。
许陈二人一致认为电影要够刺激,要有动作戏,剧情还得紧张。一开始想拍绑架案,却毫无头绪,许鞍华为了安慰陈韵文,给她讲起了上学时听说的龙虎山双尸案。
▲陈韵文亦毕业于港大中文系,代表作有《爱杀》《南京的基督》《十月围城》
《疯劫》就此诞生。
许鞍华的记忆里有一打关于这起命案的传闻,都是从大学同学那里听来的。其中有男死者的冤魂曾返回家中的谣传,也有餐厅侍应说曾见女死者生前掏出一封红包。
许、陈遂从场景入手讨论,很快便有了剧本雏形,竟在一日之内写完了各分场。
老板却认为这个版本的结尾不够有力,只好补拍结尾。
于是,便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个极具震撼力的结局——李纨最终被傻子勒死,傻子的母亲举起柴刀,劈开尸体的肚子,剖出腹中血淋淋的胎儿。
▲连正明从傻子母亲手里接过婴儿。新生儿为这个阴郁的片子带来一个光明的尾巴
《疯劫》的出世不是个偶然。
许鞍华成为「新浪潮」领军,《疯劫》成为运动的开山之作,是潮流使然,她本人却也非全无知觉。
许于1975年返港,给胡金铨做过几个月副导演,她十分佩服这位大导演。
▲胡金铨为《侠女》主演徐枫整理发型
胡的《侠女》在戛纳拿了技术大奖,许鞍华一度兴奋,胡金铨却跟她说:「中国电影什么时候不用靠瓷器、漆器、枕头这些美好的景色吸引人了,中国电影才算发扬光大了。」
▲胡金铨与徐克。胡为新派武侠电影先驱,代表作有《大醉侠》
自六十年代中期,电懋公司没落,邵氏一家独大。
当时的片场制度里,只有古装片吃香,就一股脑拍古装片,没有实景,全部在影棚里拍摄。
「当时,人们只想拍别人拍过的东西,」若干年后,许鞍华回忆道。她的《明月几时有》正在上映,「如果你不会拍,就别拍了。」
另一个对许鞍华影响至深的导演,是谭家明。
▲谭家明,名副其实的「新浪潮」第一人,不仅是著名导演,还是美指、编剧与剪辑师,导过《爱杀》《烈火青春
▲《烈火青春》,又是一部惊悚片,张国荣凭它拿到当年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
谭家明很有先见之明,在古装片一片烈火烹油时已预料到,旧时代要结束了。他对许鞍华说,古装、道具,不拍这些才有前途。
许鞍华记住了他的劝告,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拍回时装片,回到现实的生活。
而此时的香港电影圈,徐克正在拍《蝶变》,之前在TVB和许鞍华合作过的严浩已完成了《茄哩咖》。
▲《蝶变》与《疯劫》同年上映,到2019整整四十年
成熟的电视工业从业人员投身电影圈,引发了这场后世称为香港「新浪潮」的电影革命。
在拍摄《疯劫》时,许鞍华大胆进行了以「蒙太奇」做多视点的复杂叙事试验,这在当时的港片中无疑是先驱者。
当然,这部莺啼初试之作免不了生嫩之处,尤其是剪辑偏弱,导致中间几处关键悬疑情节有些莫名其妙。
更值得关注的,却是片中的「现实」之色。
《疯劫》几乎全在香港西环一带的羲皇台老唐楼内取景拍摄,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香港本土风味,使后人得以窥见当时西环居民生活方式。
起先,许鞍华看中了一栋唐楼,住户老伯却不肯让出房子拍摄,几次央告也不得遂愿。
终于有一晚,许鞍华睡不着觉,夜里十一点跳上小巴,带着曲奇点心,又上门请求,老伯竟答应了。
▲片中的老唐楼景色。唐楼是一种兴起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建筑,混合中式与西式风格,又称为「广州式骑楼」
电影几个月就拍完了,但此后几年,许鞍华还时常登门看望老伯,直到他搬走。
保留本土风味的习惯一直在她的电影中延续,这是许氏电影的特色。
第二部电影《撞正到》是长洲风味,在后来的《千言万语》《天水围的日与夜》等作品中,这种倾向更是表露无疑。
▲《天水围的日与夜》写实的街景
「不拍没人拍了,这些很值得拍。」许鞍华说。
《疯劫》拍摄于1978年,四年后,羲皇台大批旧唐楼被列为危楼,由香港房屋协会收回后计划重建。
《疯劫》之前,于TVB做编导期间,许鞍华已拍过几部纪录片,比如讲港岛本地风物的《奇趣集》。
正逢丽的电台推出《十大奇案》,收视很火,TVB便推出《CID》犯罪写实系列与之打对台。当时主导的是谭家明,许鞍华亦负责导演其中四集,而编剧就是陈韵文。
▲《十大奇案》,由麦当雄监制,反映转型剧变中香港社会道德沦丧人性缺失的罪案猎奇作品。此剧一出丽的电台
后来,许鞍华又给廉政公署拍摄《ICAC》,揭露警察的腐败行为的两集因为警察冲击廉政公署事件被禁播。
她给《狮子山下》拍摄的几集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越南华裔难民——几年后,也成为她的创作母题。
▲《狮子山下之越南来客》,左上角有「活在香港 你我必看」字样
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在许鞍华从影伊始就扎下了根。
《疯劫》虽以一个「道德沦丧」、「人性缺失」的奇情故事吸引人眼球,背后影影绰绰却有一个更大轮廓。
住在旧唐楼的李纨寄人篱下身不由己,而她的未婚夫阮士卓身为医生住的是独栋洋房,出轨的对象是澳门赌场里风情万种的舞女梅小姬。
李纨迫切想嫁给阮士卓的原因是有孕在身,而梅小姬,则是因为罹患肺痨,无法再靠卖身生活。
通过人物身份的设置,凶杀案仿佛格外具有了一种批判的画外音。
其中更讽刺警察渎职,连死者身份都没搞清便匆忙下葬,还要依靠有心人才使案情真相大白——其实正与六七十年代香港警界的实情暗合。
《疯劫》本身的剧情设置,跟许鞍华在1976年的《龙虎豹》中的一集极其雷同。
▲1976年TVB出品电视剧《龙虎豹》
这集片子称得上许鞍华首部剧情之作,期间的关键情节,都是女主人公伪造自杀,以他人尸身冒充自己的情节,及通过血型辨明真相。
赵雅芝挑大梁,演因爱成恨走投无路的可怜女子李纨。
▲赵雅芝演出了李纨面对负心未婚夫的复杂心情
许鞍华启用演员一贯大胆,《投奔怒海》用了初出茅庐的刘德华,《明月几时有》让郭涛演茅盾。
赵一直以端庄贤淑形象示人,影片中又有追杀和凶杀戏份,有人担心她演不好。蓝光版可以证明,这实在是多虑了。
其实,影片里,张艾嘉比赵雅芝的戏份多得多,但因为角色缘故,并不十分出彩。
因为想要加深悬疑,最终难以将其与人物性格的刻画兼顾,连正明作为视点人物的深刻性被牺牲了,设置上更接近功能性角色。
另外十分值得一提的倒是瞎眼婆婆的扮演者,黎灼灼。
黎灼灼正是大名鼎鼎的电影之父黎民伟的侄女,也是黎姿的堂姑妈,曾当选香港电影「十二金钗」。
自1932年入行以来,一直在香港电影界活跃,年轻时以性感著称。
五十余年间,棃灼灼从少女演到老妇,演过正派,当过反派,由默片扬名,又以开启「新浪潮」的《疯劫》作为电影生涯的终点——可谓传奇。
▲《疯劫》中,棃灼灼所饰瞎眼婆婆
有人曾问起许鞍华,《疯劫》对于她有什么意义。
「……拍了一部电影,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ok的,」已经超过七十岁的许鞍华按她一贯的方式,爽朗大笑。
「总之,我可以拍第二部了。」她说。
何止是第二部。
四十年白驹过隙,电影仍与许鞍华同在。
作者 ✎ 晚来风
编辑 ✎ 斯特辣不耐渴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