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尘封的历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只是4天4夜达到高潮的谍战剧。
一、故事概要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这是一个血风腥雨的年代,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黑暗恐怖笼罩下,杭州西湖岸边的裘庄大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裘庄大院当初本是江湖匪首所建,后主人为仇人所杀。
杭州沦陷前后,此地又接连发生几起日本人及伪军高级军官暗杀及灭门事件,使得这处豪宅成为了凶宅,荒废已久,无人入住。
确切地说,本次深夜入住的人是一群日本兵和伪华东剿匪总队的五名成员。
就在前一天上午,军机处接到一份密电:五天后,共产党重要人物“老K”将到杭州参加一场地下抗日活动。
下午,特务处处长王田香,因其他事件意外发现了地下党员“老鳖”,并截获了一份情报,情报内容是让共产党”老K“及其他参会人员取消聚会,迅速撤离。
很显然,上午接收的情报被泄密了。
接触过该情报的人,共有五人,也即是上述的伪总队五名成员,他们分别是:
- 剿匪一大队大队长,兼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
- 掌管全军核心机密的军事机要处处长金生火;
- 军机处译电科科长李宁玉;
- 伪总队司令员侍从官白小年;
- 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小梦。
这五人自然成为了重点审查对象,也就是说中共地下党员“老鬼”必在其中。
调查就此展开......
五个人被软禁在独栋小楼内,接受着监视、审查。
接下来的四天四夜异常重要,对“老鬼”来说,秘密传送路线被切断,要在地下党聚会前,将情报再次传递出去,但是如今身陷囹圄,何等艰难。
对于日本特务长肥原来说,要在聚会之前,将“老鬼”纠出,老鬼晚一天被发现,抓捕行动就多一分失败的危险。
于是乎,敌人的狡猾、残暴和被审查对象之间的各种猜疑、陷害、自私等人性的深层部分都充分地体现开来。
第三天的夜里,“老鬼”在应付过各种威逼利诱以及诈审等关口后,为使得情报传出,服毒自杀。
... ...
后来,“老K”成功的接到情报,取消了秘密会议,躲过了一场抓捕。
二、故事看点
1、本书的作者麦家,可谓为中国的谍战文学之父。
麦家,本名蒋本浒,中国当代作家、编剧。196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曾从军17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
1986年开始写作,后因《解密》为读者所知,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等奖项。
长篇小说《暗算》出版以后备受推崇,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成为2006年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风靡一时,从此打开了国产谍战影视剧的大门。
《风声》完成后,即在著名的《人民文学》杂志上进行了首发,2007年10月刊的《人民文学》也将因《风声》载入史册。整本刊物只刊登一本长篇小说,这是《人民文学》创刊以来第一次!
2、故事真实
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线索来至于地下党“老鬼”的后人,而故事的讲述人则为“老鬼”的时任丈夫潘老。
作者在根据当事人口述,完成整个小说底稿后,为尊重历史,历经各种困难,几乎找到了所有的当事人或其后人,甚至包括特务处长王田香的后人,对当时的多处细节进行了求证,力求故事的真实。
就算是日本大特务肥原,作者也通过查询各种史实资料,搜集到较多的有关信息。
可以说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当时的真实情景再现,让大家既领略了在那个恐怖年代,地下革命者英雄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深深感受到了环境的残酷性。
我几乎是在最快的时间内读完了本书。
震撼之余,更有着对革命前辈的深深钦佩,以及对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倍感珍惜。
3、情节曲折复杂
调查的期限只有四天,肥原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残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被软禁的五个人为了保全自己,也在处心积虑的观察着周围其余四人,都希望尽快把“老鬼”揪出来以便自己能够安全地离开裘庄。
地下党“老鬼”既要积极应对来自特务机关的各种诡计,同时要时刻提防来自身边人的诬陷和检举。
当然为了保护自己,还要时不时放出一些迷惑敌人的烟雾弹。
值得一提的是,五人中,除了有地下党“老鬼”外,还有一名重庆方面的军统人员。虽然在日本人面前,军统人员和共产党员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又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这更是增加了剧情的曲折、复杂和斗争性。
4、故事的叙述方式
本书完成于2007年,作者大胆采用了“一事三说”的叙事方法,这如同今年比较受欢迎的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的叙事风格,对同一事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使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故事能有全面的了解。
书中分了三部分,《东风》完全是根据“老鬼”的时任丈夫潘老的描述,从“老鬼”的立场,完成了故事的展现,其中对“老鬼”在斗争中的心理历程不惜笔墨进行了阐述。
《西风》则是作者亲赴台湾,找到了五人中的军统人员顾老。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充实和补充,以及对一些细节的纠正。事实证明,与潘老相比,顾老作为亲历者,在一些细节的描述更为真实一些。
《静风》则是根据其他当事人或当事者后人提供的人证物证,还有作者对史料的查询等,对故事的疑问和矛盾之处,做一些完善和补充,使得整个故事更为全面和真实。
事实上这种叙事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同你走完一条未走过的进山的道路。突然又获知一条全新的观景道路,使人感到新奇,探索之心自然增强。
三、总结
本书虽然最早出版于2007年,但由于作者的责任之心,这些年拜访当事者后人的想法和行动从未停止,每每也会获得一定的新资料,这也使得书中的内容不断增加和更新。很欣慰,我收获了这本2020年最新出版《风声》,并在最快的时间内读完了它。
估计也有不少人看过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风声》,剧中情节曲折紧凑,高潮迭起,把敌人的残暴和被审查人员内心的自私和无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电影毕竟是二次创作,由于题材的限制及效果需要,除了故事框架没有改变之外,情节多处做了删减和改动,这也使得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精彩有余,真实感不足。
这也是我郑重推荐大家阅读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麦家说
作者在《静风》序言中写道:“出于迷信,本部的每一个字我都选择在夜晚和阴雨天落成。我想选择同样的时间阅读,也许会有些意外的收获。”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知名作家,提及到迷信。
我想这大抵是和书中过多的阴谋发生在夜晚,以及杀戮过多,才让作者如此心存敬畏,感慨颇多吧。
阅读本书收尾那天,我特意熬了夜,把电影版本的《风声》,又看了一遍。
剧中呼啸的风声、刑讯逼供声、以及不同人不同心情所引发的异响,穿透影片中的黑夜,让我不免感到背部发凉,这一夜,我盖了两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