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太孤独和绝望的人,才知道《风声》能给人坚强和智慧。
——《风声》
《风声》:这是一本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说,讲压力、孤独、恐惧、绝望之下,一个女性超越性别弱势,保持着理性与思考力,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气魄。
伏尔泰说:
所有的战争,不过就是抢掠而已。
抢钱财,掠性命,这就是战争!
整本书的故事围绕着找“鬼”,每个细节,都充满着压迫感;每个细节,都充满掠夺,令人窒息,令人绝望!
潘老说:特别的李宁玉
这是潘老诉说的故事,可这个故事,在另一个老人看来,充满了太多的不真实性,可以说等于说谎,等于潘老成为了骗子,这个算是后话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黑暗的年代、黑暗的环境、黑暗的人性,人吃人,人害人。
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期。
汪伪政府的一个机要单位,发现内部混入了共产党的卧底。
为了找出卧底“老鬼”,日本特务将五个最可能泄密的要员关进裘庄准备审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设局的特务毒计频出,监视监听,设计对比字迹,血书诈死,酷刑逼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被囚禁的五人也开始互相撕咬,栽赃,暗算,厮杀,狗咬狗,人性泯灭,兽性大发!
一群人都在找鬼,一群人都在搞鬼。
内无帮手,外无接应,身处绝境的“老鬼”,如何隐藏身份、传递情报?
“老鬼”到底是谁?是男是女?是一个人,还是两个或者更多的人?
环境险恶,生存唯艰,而往往,这样的环境之下,总有人在绝处逢生。
这个人就是英雄——老鬼——李宁玉。而潘老,是她的哥哥,东风部的叙说者。
李宁玉,出生于开明的乡绅家庭,16岁时随哥哥潘老到广东就学,潘老上黄埔军校,而她读的是女子医校。期间家人被镇压,处刑;丈夫在家看报被鬼子的流弹击中,怀中的第三个孩子,也随其父成了一团血.....
打不死你的,终究让你更强大。
历经沧桑,尝遍绝望,哪怕在栽赃、暗算、监控、严刑逼供面前,这个了不起的女性依然保持着最后的理性与智慧。
很难想象,如果她没经历过那么多,那么在面对那个在中国长大、饱读中国千古名著、踏遍中国土地的、精通中国文化、会讲中国方言的肥原,她又怎么会是对手呢?
李宁玉,太特别了!
她很安静,安静到看破不说破;她很智慧,智慧到能记住什么人在什么地点说过什么话,智慧到在明目张胆地在你眼前编写一副密码你也不认识;她很疲惫,疲惫到连胃痛都要咬牙忍着说没事儿......
她太累了,自己被监视、软禁,致使身边的革命同志也可能随时暴露其中,她不仅要保护好自己,更要保护好身边的人和在乎的人;
她太累了,累到连情报传递要绞尽脑汁,累到半夜取下监控线,在别人还没醒的时候,又给接上去,生怕自己说梦话被人掐中一样;
她真的太累了,累到一个人要和8个人斗争:
斗吴志国,她拼命地描摹笔迹,拼命的做好细节;
斗白小年,她闭口不言,激怒后而走之;
斗王田香和张一挺,她用义去说服;
斗金生火,她瞒天过海;
斗顾小梦,她用情用义用智慧;
斗肥原,她冷静的魔力让肥原转圈圈;
斗自己,她静若处子,保障细节,为了拯救自己与未来......
可是,她终究还是倒下了。
她的生命没能在绝处逢生,甚至连她的尸体,鬼子和汪伪政府都没有放过,甚至可以说连她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没有被真正的“鬼”放过。
但,她的精神,却在生根猛长。
她的情报,还能及时转出,群英会及时取消更变地点,她终于不朽!
至此,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风声》的封面说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给你的大坚韧和大智慧了。
毕竟,再怎么孤独、再怎么绝望,操之过急者,必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像风声说的那样:
心急是要导致智商下降的。
猜忌充斥,性命危在旦夕,依旧临危不乱,仍旧保持清晰的思路,李宁玉,就是这么特别!
顾老说:深不可测的李宁玉
这是顾老诉说的故事,就是顾小梦角度看待李宁玉的故事。
顾老开篇之际,先不停地说潘老是骗子,歪曲事实,大骗子!这已经是后话了。
顾小梦,家境优厚,父亲为了保护她,把家从杭州迁至上海的法租界。
可国难当头,国民党的下策,竟是胁迫,用勾结汪伪政府的名义,让他们父女俩进退两难。进,则危险重重,退,则背上卖国之名。
进,则命不久矣,退,依旧命不久矣,还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索性,进吧!
就这样,成为军统的人,还被安插到汪伪政府里,遇到李宁玉。
在顾小梦的角度,李宁玉对她来说,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软磨硬泡,面面俱到,能屈能伸,能拆能圆。
在她眼里,李宁玉就像个无底洞,深不可测。
五个人被软禁,其他人的底子,对顾小梦来说,如清汤寡水,一眼见底,唯有李宁玉,一片混浊,看不清,道不明,连若隐若现的痕迹都没有!
可瞒天过海之计也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李宁玉终究被顾小梦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因此,顾小梦一步步也在求证,但,最后的一刻终于到来。她在纸条里发现了李宁玉描摹自己的笔迹,两人的关系一度陷入了僵局。
可奈何,在绝望之地,人人找鬼,人吃人的绝望之地,智慧的李宁玉依旧技高一筹,处处抓着顾小梦的把柄,让顾小梦担惊受怕,害怕李宁玉一下子把自己和父亲都是重庆方面的人抖露而出。
可最后,李宁玉依旧没能活下来。
很多时候就这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宁玉没活下来,但是,情报却出来了,顾小梦说是她帮李宁玉传出来的。这就是开头的时候,顾小梦为什么说潘老是大骗子了,因为潘老说的是李宁玉用自己的尸体把情报送了出来,而顾小梦却是她送的,因为鬼子不会放过李宁玉的尸体。
可当作者提起潘老的时候,顾老只丢了一句话:
你别提他,提起他我就心烦!
有一句充满哲学的话叫做:
时间会消失世间所有人为的颜色,包括最深刻、最经典的爱恨情仇。
可这句话,对这个耄耋老人来说,并不奏效。这也已经是后话了!
按理说李宁玉死了,那么她就没办法抓着顾小梦的把柄了,那传情报与不传情报,对于顾小梦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可她说:
我最后能够战胜对她(李宁玉)的恨和恐惧,同情心起了一定的作用。
顾老指的是李宁玉下跪、流泪哭诉等感化式软磨硬泡,让她产生了同情心。
可能天意如此吧,除此之外,顾小梦对李宁玉还有一种职业上的敬重。因为面对重重压制,面临绝望,李宁玉依旧冷静地在处理着每一步。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对手遇到令人绝望之际的困难时还能冷静面对、坦然处理着每一步,谁能不从心底里发出敬佩之声呢?
是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宁玉都在做着拯救的每一步,她若不值得敬佩,那还有谁值得敬佩呢?
果然,东风部与西风部,两部结合,叙事的迷宫,意志的悲歌,无不在渲染着紧张、急迫、让人难以呼吸的压迫感,也无处不在告诉我们,哪怕绝望到底,哪怕活不成,依旧要去坚强地面对,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拯救自己的希望,因为,拯救自己,方能拯救世界啊!
写在最后
《风声》,三个角度,一个故事,终究落下帷幕。
顾老的闭口不答、潘老的离世、潘教授(潘老唯一的孩子)的短信与解释,终究也让“送情报”这个环节蒙上了一层雾。
潘老九荀有余,算是喜丧,为国卖过命,非凡人也。可701单位里面前来吊唁的人,也并非凡人,而恰恰是这群人的特点给“为什么送情报”这个环节带来了蒙雾。
潘教授说:
没有一个人哭,没有一个人流眼泪。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群不相信眼泪的人!
道理存在,疑点重重,可终究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为什么顾小梦会愿意送情报?都是一群不相信眼泪的人,会相信眼泪?或许吧!
原来潘老与顾老早前是夫妻,潘教授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只不过当时各自有志,潘老对顾老知根知底,而顾老直到最后才知道潘老隐瞒了太多。
最后,顾老还是选择打掉腹中的二胎而离开。也正因如此,当作者麦家提起潘老时,顾老总是十分不自在吧!
所以,说相信眼泪也好,不相信眼泪也罢,我更愿意相信“为什么送情报”的那个环节是老天促成的吧。
可不管如何,李宁玉这个坚韧不拔、淡然视死如归的女性,纵有牵挂千丝,依旧阵脚不乱,这样的人,不朽!这样的人,值得两个相爱相杀的人共同敬佩与怀念!
你觉得呢?
END
今日话题:你觉得顾小梦真的是被感化了吗?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