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5.4截至11月24日下午3点,不到2000万韩元。吴宇森以《追捕》展开的新冒险,前途未卜。
每一次经典老片重拍、翻拍版本上映的时候,都会引发一大片争议。观众总喜欢拿它和老版电影做比较,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遭受观众无情的吐槽。其中就包括根据吴宇森经典作品《喋血街头》翻拍的《天堂口》和《纵横四海》改编的《侠盗联盟》。
而这一次,吴宇森正在重启的是一代中国观众的回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可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镜头:在“啦呀啦”的优美旋律中,一望无垠的原野和东京街头,日本警察的围追堵截下,真由美与杜丘相拥在马上驰骋,那是属于一代人的经典荧幕记忆。
吴宇森要用这部新版《追捕》捕捉的,是新一代观众。而吴宇森这一次,是用《追捕》完成了向吴宇森自己的致敬。
问题是,这位在香港影坛和好莱坞收获盛誉,近年来作品却频频遭遇口碑质疑的华语电影殿堂级导演,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
《追捕》、高仓健和早期引进商业片
老版《追捕》是中国观众在改革开放启动之后,第一批看到的国外商业电影,这构成了《追捕》成功的外部条件。
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几乎是一片商业片的空白,国人渴望看到优秀的商业片,正是在这样的观影期待下,国内在1978年举了办第一届“日本电影周”活动,上映了《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等影片。随后,《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等优秀日本电影也在80年代初期先后被引进中国,它们共同构成了老一辈国内观众的早期商业片记忆。
《追捕》是根据小说《穿越激流的人》改编。由佐藤纯弥担任导演,中野良子、高仓健等主演,影片在1976年拍摄,在当年的日本最佳影片评比中,名列第十八。
国内影评人认为,影片之所以会在当年引起全国轰动、万人空巷效应,除了时代背景外,还跟影片类型和过硬的品质有关。
与同期引进的国外商业片相比,《追捕》属于少见的动作惊险片,还包含爱情片的元素,对于从未接触过商业片的国内观众来说,这种影片类型天然地具有爆款的潜质。
作为一部商业片,检查官杜丘被人诬陷后,一边躲避警察的追捕,一边坚持追查自己被诬告的真相,在逃亡过程中被牧场主女儿真由美所救,并冲破重重迷雾,找出真相的故事,编排地节奏紧凑、悬念迭起。主角现学现卖驾驶私人飞机跨越大海的场景、在天台上揭露罪犯真面目的动作场面都拍摄地扣人心悬。男女主角的爱情段落浪漫动人,主题曲更是动听难忘,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制作。
除此之外,它还暗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高仓健参演《追捕》时45岁,浑身充满硬汉气息。他所饰演的杜丘正义感爆棚,性格坚忍,气宇轩昂,穿上高领大衣看上去更风度翩翩,直接铸就了那个时代的硬汉审美,而真由美则成为勇敢追求真爱的女性象征,这又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民氛围完美契合。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追捕》都不可能不成为一部爆款,“到哪里去找高仓健?”当然会成为一个时代女性的心声。
吴宇森风格的新《追捕》:不是翻拍,而是再造
可是吴宇森一再对媒体强调,自己并不是翻拍《追捕》。在新版电影中,观众也不会看到张涵予再现高仓健刀削般的脸庞、竖领子的风衣这些经典造型。
由于吴宇森只拿到原著《涉过愤怒的河》的版权,没拿到老版电影的版权,所以不能使用任何老版里的原创桥段,因此新版电影实际上是吴宇森根据原著小说的重新创作。
从影片内容上看,尽管沿用了杜丘、真由美等角色姓名和杜丘被陷害的故事线,但除了在电影的开头“杜丘”张涵予念出经典了原作经典台词,以及片尾曲仍沿用了《杜丘之歌》之外,其他与老版几乎没什么共同点。
张涵予、福山雅治、戚薇分别分别出演的杜丘、矢村警长和真由美,三人的人设与表演也和高仓健、中野良子和原田芳雄没什么可比性,杜丘的职业更是被改成了律师。
此外,原作里戏份并不多的矢村警长,在新版中成为与杜丘平行的另一个男主角,二人从敌对到惺惺相惜,再到最后联手作战的情节,被影评人视作对自己的《喋血双雄》的致敬。
一些看过电影的影评人认为,比起老版《追捕》,新版其实更接近一部“吴氏”枪战动作片,最大的艺术特点还是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甚至可以说,吴宇森借助这部经典老片,完成了对吴宇森动作电影的自我致敬。
影片的鸽笼肉搏、护城河飙摩托艇、山路追车、别墅杀手枪战、药厂大战等动作戏中,双雄联手、双枪制敌和白鸽等吴宇森电影里的经典元素一一再现。
尤其是片中杜丘、矢村警长两个人被手铐铐在一起、联手开枪对抗歹徒的一幕,被观众盛赞重拾吴宇森都工作电影巅峰时代的水准。
可是这部再造的《追捕》,真的能打动新一代观众吗?
《追捕》背后的中国电影市场迭代:硬汉电影还能征服新一代观众吗?
目前《追捕》在豆瓣上的评分为5.4,和老版的8.2还相距甚远。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影片的商业表现谨慎乐观。尽管老版《追捕》曾取得爆款级的影响力,但那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这部早期商业片给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长辈如今并不是最主流的观影人群。新版《追捕》上映的消息,也并不足以让他们走进电影院。
换言之,影片的主流观众,依然是新一代观众。而对于新一代观众所构建的当下主流观影市场来说,硬汉类动作电影并非市场的主流类型,而吴宇森的硬派动作电影风格,也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市场实际的检验。从故事层面来看,新版《追捕》的故事内核与当代电影观众的口味也存在一定的落差。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观众对动作片的诉求都在渴求更强烈的视觉刺激,而像新版《追捕》这样剧情扎实、动作场面以中量级为主的类型电影,似乎不足以调动主流年轻观众的观影热情。吴宇森动作电影尽管也存在一定受众,但经典的受众从来都是有限的。
电影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障碍是预期值管理的问题。尤其对于《追捕》这样一部情怀消费的电影来说,通过赋予观众合理的期待,引导他们进入电影的语境,从而唤起情感共鸣,就有机会获得热烈的市场反馈。
但一部充满吴宇森警匪动作电影风格、却不再讲述老故事的《追捕》,能够满足新老观众对于《追捕》的预期吗?片尾响起那首《杜丘之歌》时,这或许会是许多观众可能会想到的问题。
影评人肥罗君认为,吴宇森导演其实在反市场其道而行之。《追捕》和高仓健的魅力从何而来,每一个喜爱电影和高仓健的影迷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但那种沉默的坚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而在这个中国有嘻哈流行的时代里,沉默早已被嘻哈取代了,吴宇森导演的《追捕》要捕捉到新一代观众的喜爱,可能注定要像他导演过的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完成一场英雄本色式的市场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