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胥》中,新浦书一角获得第29届中国话剧梅花奖后的6个月里,京剧演员傅希如活跃在各个舞台上进行演出、活动、京剧网课、京剧宣传,忙得脚不开,但并不快乐。
毫无疑问,这位“白玉兰奖”“梅花奖”双奖艺术家,正迎来自己艺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就在前不久,他刚完成了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的演出。剧中,傅希如既有生行表演,也有旦角展示,还有京胡和堂鼓的炫彩。他演得过瘾,观众也看得带劲儿。他如何走上艺术道路?其中经历过怎样的波折和成长,又收获了哪些体会和感悟?就让傅希如自己将他的“如是京生”说与你听——
文/傅希如
一盒火柴,半集动画片,三张录取通知书,这就是我的童年
走上艺术的道路,说起来很自然。父亲是一名京胡演奏员,日日在家勤练不辍,我看着怪好玩,便拿起筷子学样儿。父亲认为我有兴趣,随即开始了对我的京胡教学,那年,我五岁半。
玩是一回事,正式学又是另一回事,父亲从小便有着坚定的梨园梦,却因时代和生活的原因,未能大红大紫,所以把一腔热血都寄托在我身上,我的童年因此只有练琴和练字这两件事。玩儿,成为了罕有的故事情节。我父亲笃信“功夫”二字,他不止百次的教育我,练101遍的就比100遍的水平高,一遍就有一遍的成色,而他给我计数的工具也很科学——一盒火柴。每次练琴开始,他便拿出一盒火柴,练一遍拿出一根,直到拿完,一共是四十根。三分钟一遍,这就已经两个小时了。但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接下去,我们要再一根一根地把火柴放回去,当然了,同样是一遍放一根,八十遍,四个小时。
孩提时代的傅希如
当然,我也不是一点玩乐时间都没有。父亲规定我晚饭前写完作业,饭后可以玩一会,六点一刻开始练琴,直到十点半,所以我每天放学回家,迅速写完作业,迅速吃完饭,然后守在电视机前,看半集动画片。为什么是半集呢?因为六点开始,六点半结束,而我六点一刻就要练琴了。但即使这样,这半集动画片也是我每天盼望的欢乐时光,唯一的痛苦是每天都要脑补和想象昨天的后半集发生了什么,这应该大大地锻炼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吧。
下的功夫不会白费,我的琴艺进步极快,在当地小有名气,并被山东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相约,与方荣翔先生的长孙一起表演了节目,在山东引起一阵轰动。后来又被调到济南艺校做琴师,为演员伴奏,那时我才9岁。
11岁时,我参加了全国的京胡比赛,拿了一等奖,北京戏校表示免考试免学费收我入学。与此同时,我又考上了上海戏曲学校和山东省艺术学校。三份通知书摆在我的面前,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做选择。大家都知道,我最终选择了上海戏校,其实原因很乌龙:我童年时爱看电影,喜欢李连杰、成龙,以为做演员就可以成为他们,所以就到上海戏校学演员了。现在想想,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傅希如和老同学王珮瑜联手举办京剧普及活动。图片来源:如果爱·傅希如粉丝团
三起三落,坎坷的学艺之路
我是以总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校的,曲目是自拉自唱《李陵碑》中的大段反二黄,近十分钟的唱段。入学后,我被分到了老生一组。这组可谓是明星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余派名师王思及,同学是全国闻名的王珮瑜,还有戏曲童星戎兆琦。教授的剧目是《搜孤救孤》。我有基础,所以学得很快,程婴的唱段,公孙杵臼的唱段我都掌握得很熟。我们三个轮流为彼此配演,学艺生活又快乐又有收获。
但就在我们学完整出戏,准备彩排演出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噩梦降临了。我变声了,梨园行又叫倒仓了,声音低沉没有调门,经常会破,无法登台演出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无奈。
与余派名宿张文涓老师
与李少春先生长子李浩天先生
不能开口,就开始练武功吧。起初是为了荣誉,因为我腰腿很硬,所以踢腿下腰都排在队伍的最后,感觉很丢人。于是我就绑着腿睡觉,劈着叉看书,半夜腿麻了再起来踢腿。有时候一不小心摔到床下不能动,好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过来。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时间,我从最后一名,排到了第一名。
当时正值王梦云老师出任上海戏校校长。她看我基本功还不错,便请了白玉昆先生的女婿,著名武生王云樵老师来教授我《一箭仇》。王老师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在他的严格督促下,我的各项基本功突飞猛进:左右腿控腿可以贴着头皮,不用手扶控一分钟,厚底旋子一口气能做近四十个,能走厚底小翻倒扎虎,小翻抢背等,还有各种耍髯口耍大带,各种身段把子。总之,老师教得用心,我学得起劲。一年后,我终于登上了舞台,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很多老师和专家都祝贺王校长,发现了一个大武生的好苗子。我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接下来我又跟随李玉声老师、曲咏春老师等武生名家学艺,学习了《挑滑车》《雁荡山》等剧目。
可就在集训了两个月,准备演出《雁荡山》的当口,我被诊断出椎间盘突出。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开刀有危险,保守治疗,但终生不能剧烈活动,否则有瘫痪的可能。这番话对16岁的我无疑是判了死刑,使我刚有起色的艺术之路,又跌入谷底。
漫长的求医之路我就不赘述了。试过很多办法都丝毫未见好转,直到久病成医的我自己看书,琢磨出锻炼背部肌肉以改变压迫位置的设想,竟然真的减缓了酸麻的症状。这才慢慢回到学校正常学习。
左起,王思及,傅希如,张文涓,关松安
回到课堂的我,不能再学武戏,王校长便安排我学习一些以唱念为主的戏,可我自己还是深爱武生,便跑去偷学了《洗浮山》。一开始,她非常严厉地制止我,怕我腰伤加重。经过我一番动情的自白,她终于同意我跟随梁斌老师,正儿八经地学习了这出武老生戏。没成想,就要彩排演出之际,我却再一次因为练功过猛而脚趾骨折,又休息了将近半年。我的学艺之路实可谓一波三折!
不想当皇帝的士兵不是好演员,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了大学之后,一切倒还算顺利。我学了大量的戏,如武生戏《战马超》《铁笼山》《石秀探庄》等,老生戏《宋江题诗》《三家店》《除三害》《武家坡》等。可等我毕业进入上海京剧院后,却很少有机会主演这些戏,主要任务还是跑龙套。
记得当时正在排《贞观盛事》,我在其中出演的是马球舞队员和金殿武士。金殿一场,我要在旁边站上将近半小时,但因为这场戏很精彩,尚长荣、关栋天两位艺术家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我,所以从来都不觉得漫长。而且,我还在一旁默默学习关老师饰演的唐太宗的唱段和念白。这出戏排得多演得多,所以我很快烂熟于胸,洗澡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唱上一遍,感觉很是过瘾。没想到这无意的留心,却带给了我机会。有一次晚会,大轴正是尚、关二位老师的这段戏。走台的时候,二位老师还没到。大乐队响起,我竟鬼使神差地从卫士的位置,走到中间,开口唱了起来。琴师尤继舜老师本是低头演奏,听到有人唱,抬脸一看,竟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便点头示意我唱下去。就这样,我着实地过了一次瘾。
几天后,新上任的孙重亮院长就找我谈话,说他那天在台下听了我的唱,还坐到了第一排去看我。他问我是怎么学的,为什么学,学过什么戏,有什么艺术追求等,我都如实回答了。最后,孙院还问了我这么一句话:你想好好地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吗?如果想,就要忍受寂寞,抛开社会杂事,一心一意地练功排练,院里也会创造平台给你展示。如果怕苦怕累,想有更多的物质享受,不如早点离开,寻求其他发展。孙院让我不要急着回答,过几天考虑好再答复他。但我当时就斩钉截铁地说:不用考虑,我想唱戏!
慢慢的,我在团里的演出多了起来,《挑滑车》《洗浮山》《乌盆记》《上天台》《秦琼观阵》……2005年,院里把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那就是排演《王子复仇记》,再然后,2007年我成为了《贞观盛事》一剧中李世民的B角,我终于从卫士演到了皇帝。
京剧《春秋二胥》剧照
从哈姆雷特,到梅兰芳,我何等有幸
全世界的演员最想演,也最难演的角色,恐怕要数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了。当年25岁的我接到了这样的任务,真是欣喜若狂。当然,压力和困难也是巨大的。这个人物,无论是性格塑造,还是舞台表现,都不同于传统戏中的任何角色。多亏了导演石玉昆的倾力指导,他制定了“京剧的形,莎翁的魂”的指导思想,表演时,用京白和韵白区分人前人后的表现,用程式化和破程式化的表演来区分清醒与疯态的情状等等,让一个没有什么创作经验的我把王子的形象立在了舞台上。这出戏曾出访美国、英国、德国、丹麦、荷兰、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三十多个城市,并荣获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天使先驱”奖,我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的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奖。直到现在我还非常感恩这个剧目,给了我大量的舞台实践机会,磨练了我的艺术水平。
我也确实是个幸运的人。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无比幸运的我竟也能两者得兼。近期,我接演了一个所有戏曲演员都梦寐以求的角色,扮演梅兰芳先生。京剧《梅兰芳·蓄须记》由梅兰芳大师的故乡泰州市委宣传部与江苏省演艺集团合力打造,不仅展示了梅先生与京剧艺术生死不弃、休戚与共的情怀,也显示了艺术无国界,而艺术家有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剧中有生行表演,有旦角展示,有京胡和堂鼓的炫彩,更有载歌载舞的大段唱腔和舞蹈,能够全方位地展示我的舞台技艺。
10月22日正值梅兰芳先生的诞辰,我在南京荔枝大剧院参加紫金艺术节,演出了这个剧目。演罢,我泪流满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最后,我对全场观众说了这么一句:“演出梅兰芳大师,我,三生有幸!”
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剧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继续拼下去
我排演过很多传统大戏,我也参加了很多新戏的创排。前者如《子胥逃国》,为我赢得了第26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后者如《春秋二胥》,又为我赢得了第29届梅花奖。而我始终认为,创新要以传承为根本,传承中又要带有符合时代的创新感,观众爱听爱看才是硬道理。
与杨赤排练《野猪林》
铁人,拼命三郎,这是上海京剧院的同事、老师、以及其他合作过的剧团、导演给我的爱称。确实,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只有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才感到心安,才感到踏实。《梅兰芳》刚演完的第二天,我又投入到下一部新作的筹备和策划中。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带给观众美好的艺术体验,给他们的生活添一抹色彩,也给我自己的艺术生涯留一段美好的回忆。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何亦平
照片为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