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智/带口音的人文解读类标题号码
最后有投票!
喜剧电影,什么?
从这个问题来看,从你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名词可能是周星驰、卓别林和金凯瑞。
查理卓别林(1889-1977)是默片时代最为杰出的喜剧演员,1972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而对于华语电影喜剧序列而言,1992年无疑是值得研究研究的年份。
因为1992年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华语喜剧电影。领军人物自然是香港的周星驰,当年还“嫩得能掐出水”的星仔在1992年出品了整整七部喜剧电影(我怀疑他有没有时间吃饭睡觉),其中五部还蝉联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的第一到第五名。
1992年由周星驰和梅艳芳主演的《审死官》,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同时也让周星驰荣获亚太电影节影帝
1992年的香港影坛,也就理所当然被唤作“周星驰年”,似乎1992年是属于香港“周星驰们”的。
可是无独有偶,1992年的内地电影界,也有一部出色得有点“过分”的喜剧电影。而且我相信,经过中央6套电影频道十几年如一日的“狂轰滥炸”。这部电影,大部分的80和90后应该都有所印象,那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于1992年的《三毛从军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要失望了,怎么不讲周星驰吗?怎么拐到了“三根毛”?
是的,我要讲的,就是这个“三毛”和1992年的《三毛从军记》。而且我还要说,它的品质并不逊于任何一部香港喜剧电影,甚至是可以到国际上比划比划的。
1992年上映的《三毛从军记》,上映之后,打破了中国内地电影界对于喜剧电影的固有看法和拍摄手法
后现代主义手法,浓烈的漫画风格,戏谑口吻的旁白,黑色冷幽默,精妙的暗示和比喻。
这些要素都让《三毛从军记》在一众笑得屁滚尿流的喜剧电影里有了一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质。不同于港式喜剧的无厘头,也不靠近好莱坞喜剧的屎尿屁,《三毛从军记》独成一派,甚至带着点默剧时代的冷幽默。
编剧张建亚也就是导演
但《三毛从军记》真的只是一部爆米花式的“漫改”电影吗?剥离开《三毛从军记》喜剧的外衣,内核还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只不过连同着那些家国危亡的英雄故事、大开大合的历史风云都被导演裹上了一层荒诞戏谑的外衣。
《三毛从军记》剧照
如果把《三毛从军记》比作一盘糕点。很可惜,大部分人吃到“外壳”就已经饱了,而裹在外壳里面的“珍馐”只能留待有心人去细细品尝。
电影明面上是以1937年8月开始的淞沪会战(二战中日第一场大型会战)作为背景,讲述孤儿三毛的从军历险记。一个上海小瘪三被扔进了军旅生涯,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戏剧色彩。
淞沪会战中,蒋介石检阅前线的国军士官
但内核里,滑稽、荒诞、幽默、戏谑甚至于悲天悯人等种种情感的叠加,暗喻,夸张,讽刺等种种手法的复合,都使得这样一部乍看好笑的喜剧片拥有了极其深厚的内涵。
可以说,看懂了《三毛从军记》的人一定是笑不出来的。
只会深深叹一口气,长吁道:我们都是小把戏。
大人物们——师长军长司令官,统统大不过委员长
既然叫三毛从军记,那从的是什么军?
看看故事背景,1937年的上海,总不能是咱的人民军队,当然是那个“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军(国民革命军)。
淞沪会战投入战场的国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所以电影中三毛他们戴的钢盔是德式M35钢盔
有小兵就会有大将,有大将就会有司令。三毛是个腌臜的小瘪三,那么大人物们该是虎虎生威吧,可是《三毛从军记》里的大人物们似乎也个个没落下,都给导演嘲讽了一遍。
整部电影,最先出场的,有点门面的大人物,该是征兵处的那个军官。
一身戎装,高大威武,气宇轩昂,可是一开口却是细软的女声,顿时让人啼笑皆非。儿时观此,只觉发笑,现在看来却另觉深意,因为这些国军大官们不正是色厉内荏?
上海国军征兵处
威武的外表是用来恫吓老百姓的,但遇见敌寇,这些”大男人们“可不就如若“女子”?
想来何香凝女士,还嘲讽过九一八不抵抗的蒋委员长是“妄自称男儿”,应该是异曲同工了。但《三毛从军记》没有啥文人风骨,所以人家是直接以喜剧的方式呈现,诸如此类的明喻在这部电影里还有不少,比如那个“头角峥嵘”的教官。
头角峥嵘本意是指青年人年轻有为。但是这里,直接用夸张的人物造型搭配并不年轻的角色来达到一种戏讽的效果
还比如老万的一腔怒火,真的就成了嘴里喷出来的火。
这里是以嘴里喷火直接指代“一腔怒火”的愤怒情绪,也是很典型的漫画风格手法
但是头角峥嵘和一腔怒火顶多是笑料,但是一个大男人说着女人声好笑吗?其实是很可悲的,因此又多了层暗喻的色彩。但《三毛从军记》处理得好,把这种辛辣的讽刺,寓以了无厘头的表现形式。
三毛入伍受训时,伴着三毛们可笑的鸭子步,背景响起了一首“歪歌”。
前半段“长官就是亲爹娘,老兵人人赛兄长,小兵就是灰孙子”听来可笑,却也不过是军旅生涯的注脚。
三毛受训
但是歌词接着一转,来了个“师长军长司令官,统统大不过委员长”可就有了意思。不得不说,这样一首曲调歪七扭八、歌词直白浅显的歌曲,藏着的“私货”还真不少。
三毛提石头
当然啦,天大地大没有委员长大,至少对于三毛而言是的。委员长高呼着“用无数个无名的华盛顿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用无数无名的岳武穆造成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大人物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论之下,哪怕是三毛这样一个上海街头流浪的小瘪三都受到了感召,从戎报国去了。
三毛受训
委员长不伟大吗?伟大,伟大的很,他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他在出征前所讲的一番话语,可是教“三毛只觉得气贯长虹,恨不得立刻上阵杀敌”。
但是委员长磨破嘴皮,三毛们的装备就升级了吗?增援就多了吗?没有。是的,如此伟大的委员长其实什么也没做,所做的仅仅是动动嘴皮子,可能还没有三毛这么个半吊子士兵做得多,毕竟人家真的扛枪上了战场。
但战士们不觉得,他们都和三毛一样,觉得“气贯长虹”。谁叫委员长是大人物,师长军长司令官,哪个大得过委员长?“三毛们”哪敢质疑,所以委员长就算是放个屁,他们也会觉得是“气贯长虹”。
蒋介石对出征将士做演讲,其实是导演拍摄的以假乱真的黑白影像,剧中还有许多
三毛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地端了日军阵地之后,嘿,成了英雄。
英雄自然得嘉奖,所以三毛受到了委员长接见。
三毛利用一头牛端了日军阵地
“胜利是最好的兴奋剂,尤其在面对列强外辱时,一场战斗的胜利应该当成一场战役的胜利”,旁白不紧不慢地念着,画面是咱英明神武的委员长抚恤前线将士,又是一番“气贯长虹”的演讲。
蒋介石在做演讲
好家伙,委员长真是“爱兵如子”,驾临前线抚恤将士们。
可是这一场战斗当作一场战役未免太过儿戏?这背后,是国军的自欺欺人,是委员长的自我麻痹。让我想起了《建党伟业》里陈独秀先生的怒吼:“我们胜利了吗?该庆祝了吗?胡闹!”
因为这个胜利不是兴奋剂,而应该是成了手握权势的委员长们的麻醉剂。上层们因为一丁点的胜利沾沾自喜,自我麻醉;下层们则不明所以,成了“庆祝”的注脚。
结果嘉奖来,嘉奖去,都嘉奖到了他蒋委员长头上。太讽刺!
你看,小人物们在拼死拼活地拉锯阵地,而大人物们忙着把“战斗胜利“变成”战役胜利“?好像如此下来,阵亡的士兵们就顿时死得其所了,只可惜敌寇却并没有接受委员长的训诰啊。悲乎?悲矣。
蒋介石抚恤淞沪会战前线将士
委员长招招手,咱们的小英雄三毛终于是挤出了人群,有了机会和委员长合影。大上海滩一身裁剪得体旗袍的名伶们上前了,手握鲜花锦旗,可是怎么直奔着委员长而去?
委员长不高兴了。
”鲜花该给劳苦功高的将士们,锦旗该给我们的小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等等。“
上海市民向委员长献花
三毛可算是逮着机会了,可以合影了。手持比他人还高的锦旗,写得好啊,写的是:”智勇双全“。可是摄影师不停地示意着:举高点,举高点。
三毛知道,自己这荣誉当然得举得高高的。
摄影师示意三毛举高锦旗
咔擦,报纸头条有了!蒋委员长四个大字当然赫赫在目,可是横看竖看,咱们的小英雄三毛呢?哎,在锦旗后头呢,可是中国人民不知道啊,果然,“功劳都成了委员长的”。但是三毛们并不知道,他们还觉得自己就是“华盛顿”,自己就是“岳武穆”。
但是在大人物面前,他们这些个“岳武穆”不过是个抬锦旗的,得,智勇双全的是委员长。
报纸头版
除了委员长这个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大人物,《三毛从军记》还设置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角色就是——牛师长。三毛被委员长接见了,平步青云了,观众们都以为这下子三毛得有个小官当当了吧。
画面一转,嗯!齐整的军服,铮亮的皮鞋。三毛终于有出息了?画面再转,得!三毛还是那个三毛,穿皮鞋的不是他,擦皮鞋的人才是他,英雄的平步青云原来是被调去师长家里打杂去了。如此荒诞,却如此真实。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三毛智斗鬼子,大胜而归,换来的就是这个。哪怕你英勇杀敌、战功卓著,你所换来的,也不过是给大人物“擦皮鞋’的机会。
三毛在给牛师长擦皮鞋
那值得三毛这么个战斗英雄擦皮鞋的牛师长,得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吧?可是片中牛师长面对日军侵犯愈加猛烈,往往只有两个字——“再议”。好一个再议,和日本人打是被日本人枪毙,死路一条;不和日本人打是被委员长枪毙,也是死路一条。
而一个“再议”,两头都不得罪,牛师长们又可以关起门来,好像日本鬼子没有大兵压境,好像举国上下没有哀鸿遍野。大人物们,好一个“再议”。
牛师长看着战情分析,只说了一个“再议”
对牛师长们而言,躲在后方吃一顿风生水起的大餐,在舞会上和歌女打情骂俏,远远要比分析战局,调兵遣将重要得多。要不然他也不会因为身边的搔首弄姿的女人而把急件忘到天涯海角去了,他的一句“我忙着呢”,就能把前线千百战士的命全给搪塞过去了。
牛师长害怕被妻子发现自己和舞女打情骂俏,而拒绝查看三毛递来的急件
好一个大人物!儿女情长、吃喝玩乐对于他们而言要比抵御外侮、保家卫国要紧得多。就像望远镜用来看跳舞的女郎要比用来侦察战场好用得多。
观看上海舞女劳军时,师长和团长的望远镜都飘了起来,这是典型的漫画形式,但是在这里却别有意味
什么叫“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就是了。比历史书上的还直观,只不过,拍成“喜剧”了。
这场战争,输得不是战斗,输得是民心,那些被“牛师长们”吃进肚子里去的美味珍馐也是一颗颗打在前线战士身上的子弹,一样致命。
牛师长和师部在后方吃大餐
仗打输了,自然要找人担责,找谁呢?三毛太小,谁也不会兴师问罪一只苍蝇;委员长太大,谁也不敢太岁爷头上动土。正好,牛师长畏罪自杀。
牛师长用枪指着三毛,但随后自杀了
得,大人物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牛师长不能白死,只要妙笔生花,就成了惊天动地的壮举”,好一顿宣传下来,贻误战情、腐败昏庸的牛师长倒成了“民族魂”。
正应了前头委员长的话,“尤其是面对列强外辱的时候,一个腐败师长的自杀,应该当作一个抗日英雄的牺牲”。真是一点没浪费,大人物们还是自欺欺人,还是苟且偷安、颠倒黑白。
你说这是喜剧?嗯,确实,够“无厘头”的。
牛师长出殡,讽刺的是所有送葬的人,只有三毛是真的哭了
抗战终于胜利了,和上次被委员长接见不同,这次三毛又被淹在人群里了。但委员长这个大人物还站在上面呢。不管是外敌入侵,还是家国光复,大人物总是大人物,总是鲜花锦旗簇拥的。
委员长发表抗战胜利讲话
旁白说着“三毛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听见”,正如这场战争,三毛这样的小人物好像参加了,又好像没有参加。
为什么?打仗的是他们,死的也是他们,但是大人物们不用死,他们一直都在,看着日寇入侵,看着战局相持,看着战略反攻,看着最终胜利,不过无数的无名的“岳武穆”和“华盛顿”们可没这么好运气了。
委员长还是那番话语,“我们要用无数无名的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用无数无名的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小人物们当然都希望自己是那个有名的华盛顿和岳武穆,但是此刻三毛懂了:“他就是华盛顿,就是岳武穆,不过是那个无数的,无名的而已”。
三毛在人群中,明白了自己只是小角色,而委员长才是所谓的英雄
- 这场血肉横飞的战争,谁打赢的?无数的无名的华盛顿和岳武穆。
- 那么谁是打赢战争的英雄呢?大人物们,“蒋委员长们”,“牛师长们”。
- 他们的名字就是有名的“华盛顿”和“岳武穆”,从来如此。
这就是《三毛从军记》的大人物们。他们色厉内荏,他们颠倒黑白,他们吃喝玩乐,他们声色犬马。但是他们却理所当然地站在战死沙场的皑皑白骨上接受英雄的桂冠。
在那个时代,好似这一切天公地道。
委员长从来都是委员长,而三毛从来是三毛。一个是华盛顿,一个是小瘪三。就算“三毛们”成了“华盛顿”,成了“岳武穆”,也只配是大人物们脚下的阶梯,“无名的”“无数的”。
好一个《三毛从军记》,从军报国,成了那些用来造就有名的“委员长”的无数的、无名的“委员长”。
小人物们——我们都是小把戏
只有讲完了大人物们,才能轮到小人物们。
谁是小人物?三毛呗,那些被委员长“无数岳武穆”的演讲感召的大耳朵老百姓们。
三毛投军,饰演三毛的小演员贾林,那个时候只有15岁,但是看起来只有10岁,所以被导演选中
三毛被问到为什么要投军?三毛说:老子要当岳武穆。好,好志气,然后被再三盘问下,只得恹恹地说自己叫三毛。小人物的志向是什么不重要,因为征兵官不在乎,他只是捏着三毛的三根毛,坏笑着:
对嘛,明明是三毛,叫什么五毛?当然很好笑,也当然很心酸。
也许藏在三毛这样的宛若丧家之犬的小人物心里的,是一个报效家国的岳飞式的英雄梦。但是导演用喜剧的“谐音”手法遮盖着旧时代对于小人物幻梦的摧残的现实。
电影一开头就暗示了结局,三毛就算打胜仗,就算杀敌寇、保家乡,也不过是三毛,变不成“五毛”(武穆)。
小人物们因为国难当头,投军上战场了,但是他们真的是想保家卫国吗?应该是想的,但是做不做得到呢?看看他们的表情,茫然无措,甚至于恐惧。当然啦,这也是为了喜剧效果服务,如果个个铁骨铮铮,面目刚毅,哪来什么喜剧效果?可是,我更愿意相信,那个时候的他们就是茫然无措。
士兵们表情的特色,有的茫然,有的走神,有的空洞
士兵们走着十分不整齐的正步,导演剪辑进了几帧鸭子的镜头。很典型的比喻和交叉蒙太奇,这些大头兵即使穿上军装,也还是小人物,正如这些被赶上架的鸭子们。
赶鸭子上架:指强迫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那“三毛们”参军真的是为了保家卫国吗?当然啦,先吃饱饭,睡好觉。三毛参军之后,有两段爆笑的情节,一段是三毛睡懒觉,被教官发现;另一段是吃饭时,三毛抢不着饭。
教官来叫醒士兵们
这两段仅仅是为了搞笑吗?你看看,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人生天地间的大事情。三毛投军,我觉得是有想当“岳武穆”的念头在的,但更多恐怕是为了居有所地,饿有所食。
这就是旧时代的大头兵们最大的念头——有饭吃,有觉睡。
三毛被老万踢进饭桶里,这一段也被1993年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借鉴了
于是乎,这样两个简单的要求和领袖们崇高的保家卫国混在一起,使得小人物变成的大头兵自己都以为我们是为了成为“华盛顿”和“岳武穆”而战,而非只是为了吃饭睡觉领军饷才当的兵。这是小人物可笑可悲的买卖,他们唯一值钱的就是命。
所以在征兵处,他们都使劲拱起自己的身板,瘦骨嶙峋也好,身壮如牛也罢,这只是一种买卖。
征兵处,所有人都撅起身子,想要被挑中入伍
那么三毛们到底追求什么?在观看劳军晚会的时候,三毛陷入了幻想,他把自己想象成了怒发冲冠的岳武穆,手持大刀和日本鬼子英勇战斗,这是他内心关于英雄幻梦的投影,但是给导演处理成了不三不四的喜剧桥段,你看怒发冲冠,冲的是三根毛。
三毛想象自己是岳飞
而后,三毛又继续幻想,自己打死了鬼子,救了教官。但依旧是喜剧手法,不然你看鬼子怎么排排站,被击中后还来了个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地。
三毛以一颗子弹打死四个鬼子
不管如何,在三毛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幻想中,自己成了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连胸前的宝鼎奖章,也大得离谱,我不否认这是喜剧手法,但我也相信:
这是一种小人物内心的渴望,放大一切荣誉和梦想,但是越放大就代表着自己的现实愈发卑微。
宝鼎奖章,是国民政府勋章之一,特奖励卫国有功的战士,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然而讽刺的是,比起杀敌报国,好像舞台上扭动身姿,婀娜窈窕的女郎们也是小人物们狂热的梦想?不然为什么,三毛他们声声叫好,一阵高过一阵。
劳军的上海名媛,这一段借鉴了科波拉的名作《现代启示录》
而三毛遇见新四军的少年团之后,又发起了“春梦”,这一次梦中没有铿锵的刀剑,也没有英雄的勋章。这一次是田园牧歌的悠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岁月,三毛梦见自己放牛南山,而妻子织丝室中。
三毛梦见自己在耕田
不止如此,三毛还梦见自己抽着大烟,楚然端坐正堂,而温婉贤惠的妻子抱着自己的孩子,一瞧,嘿,也是三根毛的,笑了。
三毛幻想中自己的儿子
这样一个“猥琐”的梦,也昭示了三毛这样的中国小老百姓的终极追求——
一亩三分地,妻儿绕膝走。
三毛梦见自己成家立业
三毛也怪“猥琐”的,这大概就是:遇见了一个女孩,就连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但这背后折射出来的人文思考,是中国式的小人物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 这就是小人物们的追求,心比天高,但命比蝼蚁。
- 不管是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还是舞台上扭动的美女腰肢,抑或军营中的三餐饱饭、夜眠三尺和田园牧歌式的一亩三分地都是足以填满他们可怜的胸怀。
但是三毛和牛师长临终前的那一番话语再次敲碎了这一切,牛师长即使做到了师长,他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只“替罪羊”,更何况三毛?
喝醉酒的牛师长
所以他们两人在癫狂之间,争着当“小把戏”,最后只得出一个结果:
在大时代背景下,在真正的大人物面前,我们都是小把戏。
荒诞镜头中的大时代——非常时期,非常荒诞,非常真实
《三毛从军记》的篇幅很短,我相信,这是市场的考量。
但是短而不略,在90分钟内安排了大量精彩的细节和情节,好笑的给爱看喜剧的观众,不好笑的给爱琢磨的观众。
历史镜头的穿插,导演戏仿的黑白影像以及妙笔蒙太奇的插入,让《三毛从军记》脱离了一部单纯的喜剧片。里面其实有大量丰富的历史和众生相。
淞沪会战中日本轰炸机轰炸上海的真实影像记录
如开头的旁白:“1937年中华民族的危亡到了最后关头,全面进入了非常时期”。好一个非常时期,所以,片中的一切都是“非常”的,所以滑稽,所以无厘头。但是真正“滑稽”的是,这一切也许都是真的。
1937年的申报
而那个“三毛”也许也是真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那三根毛而已。
三毛混在上海市民之间
片中开头,即使到了中日剑拔弩张的时候,依旧有两个日本人穿着和服,腰间横跨日本刀大摇大摆地走在上海街头,所有的市民只是看着,什么也做不了。不少行人更是唯恐避之不及,诚惶诚恐地退让着,喜剧固然是喜剧,但是谁敢说这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市民避让日本人
倒是三毛这个满脸污泥的小瘪三,先行上去,滑稽地学起了日本人。
三毛学着日本人走路
而后三毛扔出了鞋子,砸到了一个中国警察,这个警察没胆子管带刀横行的日本人,却孜孜不倦地追起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这一切都在导演的处理下十分滑稽,十分荒诞。但是,这难道也不是历史吗?
也许1937年的大上海,日本人真的横行霸道,而警察真的每天只忙着追一个若有若无的小瘪三呢?
三毛甩掉了摔倒的警察
再看看三毛,以十几岁的年龄就能投军入伍,很多观众乍一看以为只是一种戏谑的喜剧手法。但其实,在抗日战争中,国军里真的有不少“娃娃兵”,这也是现实,只不过包上了层喜剧外衣。
三毛参军
而同时,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暗喻镜头来暗示民族的危亡,比如三毛编织铁丝网时被缠在里面,浑身伤痕,象征着中华民族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而且不容乐观。
三毛被铁丝网围住
片中还有许多关于众生相的描绘,最典型的就是牛师长的妻子,她腐化奢靡的生活就代表着上流社会在抗战中的堕落。与此同时,还有那些木讷的,麻木的,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上海市民。
三毛扭过一个在看牛师长妻子的男人的头
当空袭到来时,人群乱作一团,偷腥的牛夫人让三毛去找牛师长的小儿子。如果说小孩子无知者无畏,还能理解,所以牛师长的儿子在空袭时还坐在地上发脾气;可是牛夫人是个大人,而她即使到了如此危急的关头,想着念着的还是自己的情夫,她那句告诫三毛的话,一语就道破了上流社会的虚伪:
该看的看,不敢看的别看;给你看的不该看的也得看,不该看的看到了也不算看。
牛夫人和他的情夫
所以,三毛对二人偷腥的行为置若罔闻,因为他还相信着:非常时期,一切都是为了抗战。
所以,他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甚至给小少爷擦屁股都是为了抗战大业。这当然是夸张化的喜剧手法,但是想想,当时也许还真有不少仁人志士为了一个所谓的“抗战大业”而不得不在官宦门下“端茶倒水”,只不过三毛是真的在打杂而已。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戴着防毒面具的舞会。只听见窗外枪炮轰鸣,几如雷声阵阵,而室内,所有的上流人们,戴着防毒面具翩翩起舞,可笑而滑稽,荒诞而真实。
戴着防毒面具的众人在起舞,而窗外正在打仗
- 一墙之隔,挡不住窗外轰鸣的枪炮之声,却能在这些权贵心头筑起一道隔膜,挡住一切民情,挡住一切战士们的哀嚎,这样腐化的旧时代官僚,如何不倒?
以及片尾三毛和老万在深山老林里度过八年,两人几如乞儿,须发皆白,当然三毛白的只有他的三根毛。这一幕纯为了搞笑吗?我却想起了那些被抛弃的战士们,比如野人山的远征军们。
三毛和老万
所以这个荒诞离奇,滑稽无度的镜头中,其实仍然隐藏着那个曾经存在过的旧时代的浮世绘。如此浮夸,却又如此骨感,如此荒诞不经,却又如此真实如斯。
连同片头那句开玩笑一般的话:
对的,也许本片真的没有一点虚构,只不过大部分人看到的都只是滑稽的笑料。好的喜剧,真的都是悲剧,《三毛从军记》的内核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剧,笑得越开心,也就越悲怆。
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也许还有很多“三毛”,只不过他们并没有长着“三根毛”。
致敬三毛之父张乐平,致敬导演张建亚,致敬《三毛从军记》。
你觉得《三毛从军记》算不算大陆排名前五的喜剧电影? 单选 0人 0% 算!因为它既好笑,又有深度 0人 0% 不算!因为表现手法太超前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