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丹巴
注意:这篇文章有剧透。
近年来,韩国电影界有关于南北合作的电影、虚构、虚构、历史、现实、幻想、科幻,如《白头山》部,如《铁雨》部,1部。
虽然故事千奇百怪,但叙事逻辑总万变不离其宗——北方人有意或无意间惹出了大麻烦,我们南方人本着民族情分,排除万难,不计前嫌解除了危机,最终升华到韩国人日常生活里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号:“우리는 하나!”(我们是一体的!)
《摩加迪沙》海报
正如好莱坞的主流意识是自由派,韩国文娱界,尤其是电影人,因历史原因,多为进步派(与之对应的是保守派),投射到影视作品里,便是“北韩”(朝鲜)不是保守派眼中的敌人,而是骨肉相连的兄弟,主张对话、和解与合作。理解了这一点,再来观看韩国电影里的南北故事,就能很清晰地看到一条故事主线——就算平日里兄弟阋墙,但碰到大灾大难,外人都不可靠,唯有半岛上暂时分裂为两国的同一民族才是最可靠的。
《摩加迪沙》剧照
《摩加迪沙》正是如此主题的再一次“重写”。它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冷战时期,朝韩各自为了先于对方加入联合国(或者说以本国代表整个半岛的政治实体),在亚非拉诸国展开外交战,以便拿到所在国手中的联大一票,索马里便是朝韩两国的必争之地。然而,索马里内战的爆发,让两国外交人员陷入窘境,如何撤离兵凶战危之地,朝韩使馆不得不展开合作……
尽管本片号称基于历史改编,但它从倾向上天然地就是从韩国视角出发的,正因此,缺乏了朝鲜史料,电影在几处关键情节转折上显得突兀与想当然,甚至有些地方是刻意模糊和淡化的。
《摩加迪沙》剧照
现实中的记忆总会让真实的历史失焦,本片讲述的时间点是索马里内战的第一阶段(1986-1992),具体到片中的撤侨时间点——1991年前后——当时的确已过了朝鲜经济最辉煌的“千里马”时代,韩国经济则凭借“汉江奇迹”,赶超北方。但问题就在于朝鲜尚未陷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苦难的行军”,“脱北”现象可以说尚未出现,而韩国当时却面临着零星“脱南”的尴尬。正因此,影片中大篇幅地叙述朝鲜使馆遭袭后,朝鲜外交人员不得不前往韩国使馆求助,面临“叛逃”风险,某种程度上仍然落入了韩国有关部门几十年来构建的“脱北”话术,反而忽视了金日成时代对南关系的自信与从容。
与这种想当然相对应的,当朝韩两国大使坐在一起商议合作时,情节、情绪瞬间苍白模糊起来。两位大使突然惺惺相惜,简单到“拉兄弟一把”就开始坦诚合作,这样的事情,一看就是在“拍电影”。
《摩加迪沙》剧照
《摩加迪沙》还为当年的韩国外交做了“美颜”,影片一开始,韩国驻索马里大使想要与时任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会面,却被朝鲜方面暗中破坏。似乎韩国的外交挫折都能归咎于朝鲜。但影片在叙述到帮助北方同胞撤离时却漏了老底,韩国驻索使馆只有五六人,而朝鲜驻索使馆却有十几人,其中还包括多位使馆人员子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一点——朝鲜比韩国更加深耕非洲。当然还更说明,朝鲜当时根本不在意“脱北”问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家属陪同驻外。
《摩加迪沙》剧照,抵达内罗毕机场后,韩国韩大使(上)与朝鲜林大使(下)互为镜像的两个微表情
所以,片尾那段“你我下了飞机就要假装形同陌路”,最大的作用只是煽情。
当然,激扬着民族情绪的电影,总能让同一民族的观众血脉偾张。本片在韩国上映首日的观影人次就达到12万6670人次,创今年韩国电影最高首日票房纪录,到8月底,累计观影人次超过300万,超越《黑寡妇》的295万人次,成为韩国今年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注:韩国票房统计以人次计算)
同时,本片已确定代表韩国参加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角逐。的确,《摩加迪沙》也得到大部分欧美影评人的正面评价,他们自然不是因为片中的朝韩兄弟情,而是本片背景里的索马里内战。事实上,这场延续至今的内战,在欧美是“失语的”,《黑鹰坠落》上映时间都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
《摩加迪沙》剧照,摩加迪沙街头暴乱
在笔者看来,《摩加迪沙》一片最大的意义是其非美国的“冷战”视角:朝韩当年之所以迟迟未入联合国,与“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互不承认对方的半岛盟友有关;而索马里内战的肇因,也源自当年的索马里政府在美苏之间的“横跳”。正因此,无论是朝韩的外交战还是索马里内战,都是“冷战”时期,两头大象打架踩到的小草,大象可能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而小草为了生存,却已使出浑身解数。
电影之外的历史则是——1991年9月17日,第4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那同样与“冷战”有关,因为这场美苏之间的争霸,终于快要结束了。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