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614-683年)、张柱勇文(现在的山西河津)是每秒成员名将。
他的一生东征西讨,为唐帝国的统一与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卓著,史书中对其事迹均有记载。民间有关薛仁贵和薛家的故事也很多,其中以旧小说《薛仁贵征东》及有关薛家将的戏曲流传最广。此外,还有《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书。其中《征东》是演薛仁贵征辽东事,原名《说唐后传》或《说唐薛家将传》,全书共二卷凡四十二回,自仁贵出生起,叙至薛仁贵平辽封王,家庭团因为止。《征西》中是演薛仁贵、薛丁山父子征“西番”的事; 《反唐》则是演薛丁山四子勇、猛、刚、强, 因受奸臣陷害, 勇、猛二人死, 薛刚继而反唐, 最后薛家败而重兴。当然,总的来说, 薛家故事的主要人物当然是其发家者薛仁贵。
不过,无论小说也罢,戏曲也罢,其题材虽多以唐朝初年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对高丽的战争为背景,但许多情节是作者的虚构或夸张,并非历史。考诸史事, 历史上的薛家与小说中的薛家世系迥然不同。
《新唐书》记载薛仁贵是“少贫贱, 以田为业”。 另据《太宗纪》所述, 薛仁贵应召参军应当在贞观十八年。彼时,李世民用兵高句丽,征战辽东,薜仁贵报名参军。在后来征战过程中,薜仁贵善于骑射,为阵先锋,骁勇善战,始得唐太宗赏识,后任郎将、将军,宿卫宫庭。开启了薛家在唐朝的“ 将门事业”。
《旧唐书·高宗纪》记载,永淳二年( 弘道元年, 683 年) 二月已卵, “左领军卫大将军薛仁贵卒。”终年七十。
由此推断而知, 薛仁贵应当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 614年) , 服兵役时年纪差不多三十一岁。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薛仁贵在征突厥和高句丽的过程也是屡有突出表现。据记载,唐高宗龙朔二年( 6 6 2 年) , 他与郑仁泰破铁勒九姓于天山,史载“仁贵发三矢, 射杀三人, 自余一时下马请降”, 薛仁贵从此威震漠北。后来军中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这就是有名的薛总管三箭定天山的故事。
后来在乾封二年( 667年),薛仁贵奉命率军拔南苏等三城,又攻下扶余城。总章元年( 668年),唐置安东都护府,授予薛仁贵右威卫大将军, 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
在咸亨元年(670年)时,吐蕃入侵,攻陷西域十八州,严重影响了大唐对西域的统治地位,唐高宗命薜仁贵出师西北予以征讨,虽然薜部取得一些胜利,但最终由于部将郭待封不服管制,导致唐军此役失败,大非川一战是唐开国以来对外作战失利最严重的一次,至此,安西四镇全部丢失。此后,薜仁贵被贬为庶人,后因其他战事导致人生沉浮几次,到永淳元年(682年),因抗击进犯的东突厥等战事重获朝廷启用,大败突厥军。公元683年3月24日,薜仁贵因病去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
民间很多人对薛仁贵的了解,受一些文学文艺作品影响较大,比如,后来关于他的儿子薛丁山、儿媳妇樊梨花的很多艺术作品流传甚广等等。历史上没有薛丁山、樊梨花(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人物真伪待考证)等人。
史载薛仁贵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薛讷、薛楚玉, 这才是薛家的第二代。薛讷(649-720年)也是唐代名将,在武周时期曾备御突厥, 后历任幽州都督, 兼安东都护,并州长史、朔方大总管等职,唐玄宗时期为左羽林大将军,封平阳郡公。 薛楚玉在开元年间曾任幽州大都府长史,兼范阳、平卢、幽州节度使, 兼安东都护。
薛仁贵一生的主要事迹,可考者仅如上述。他一生主要是追随唐朝统治者东征西讨,由一个普通百姓成长为一代名将。虽有大非川之战惨败,但在巩固唐朝的国防,保障边境安宁,开拓祖国边疆,促进各民族的友好往来等方面都有过一定贡献。加之,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勇冠三军”。唐高宗曾对他的功绩有过评述:“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漠北辽东咸遵声赦者,并卿之力也”。史书上评价薜仁贵为“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扬,这才是有关薛仁贵的故事能传诵到今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