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二个春天》中乔丹和四方的化妆照片
1960年,赫鲁晓夫决定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出在中国工作的1400多名专家,撕毁数百份双边协议和合同,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还利用我国经济困难,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6万多中国边民越境去苏联。这样,中苏之间的分歧从两党意识形态扩大到国家关系。在此大的背景之下,作为南京前线话剧团的编剧刘川创作出六幕话剧《第二个春天》。讲述的是海军某部支队政委冯涛被派往东港造船厂任工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成功研制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战舰“海鹰号”的故事。
南京前线话剧团排演的话剧《第二个春天》
这个积极奋进、昂扬向上的话剧《第二个春天》,不但获文化部及解放军总政治部优秀创作奖。随之而来,全国许多文艺团体还竞相排演这出话剧。
辽宁人艺的《第二个春天》李默然扮演冯涛
与此同时,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桑弧也决定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电影。
主创人员下基层、去码头、到部队体验生活,全身心投入到高涨的艺术创作当中,著名演员高博、孙道临参与了影片重要角色。
演员高博到船厂体验生活
主动请缨的赵丹在拍摄完北京电影制片的《烈火中永生》后,马不停蹄赶到《第二个春天》摄制组扮演男主角冯涛。
这是他第一次塑造中国人民海军形象,从他眉宇间的英气中看到更多的正气凛然和坚定毅志。
影片编剧刘川、导演桑弧和主演赵丹的合影
女主角“海鹰”总设计师刘之茵则由朝气蓬勃的谢芳扮演,当时她正在跟随著名导演谢晋拍摄《舞台姐妹》,影片尚未结束就被邀请到《第二个春天》剧组,接着就到青岛拍摄外景。
但是分管文化宣传的上海某位领导得知影片拍摄的消息,亲自过问并指示剧本内容有严重缺陷,既没有路线斗争,也没有反帝反修等几条重大原则问题。导致65年版的《第二个春天》被迫下马。
从1966年开始到1973年的七年间,当时中国的电影事业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仅拍摄13部电影,其中样板戏占了九部,故事片只有四部。依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决定恢复故事片的生产。
《火红年代》中于洋扮演赵四海
1974年正在干校下放劳动的演员于洋,突然接到通知马上赶到上海。参加由他的电影学院同学傅超武,联合孙永平、俞仲英共同执导,根据话剧《钢铁洪流》改编的彩色故事片《火红的年代》的拍摄工作,由他扮演赵四海,影片耗时大半年时间的拍摄终于接近尾声。
此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另一部彩色故事片《第二个春天》重新拍摄的计划也提到议事日程。再次披挂上阵的导演桑弧与编剧刘川等人一起对剧本做了很大修改,加入紧跟朝流内容和情节,才得以上马。之前的两位主演赵丹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直到1973年才从监狱放出来。而谢芳曾经主演的《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青春三部曲”统统被批判成“大毒草”受到牵连,她也成了“黑线人物”。
影片中男主角高大魁梧、仪表堂堂的海军军官冯涛就落到于洋身上。因此他也错过了长影《创业》的周挺杉和北影《决裂》的龙国正这两个角色。
于洋与高博、康泰、张宪和工人师傳合影
其实于洋与上影厂渊源颇深,早在1954年还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的于洋,就来这里与孙景璐拍摄了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这次是于洋和人才济济的上影厂第三次合作也实属难得。
桑弧还邀请八一电影制片厂端装秀气的杨雅琴出演刘之茵。杨雅琴在十六岁的时候,第一次走上银幕是那部著名的《地雷战》,她成名于八一厂的影片《苦菜花》里扮演的“娟子”。整个上世纪七十年杨雅琴连续主演五、六部影片,是那个时代炙手可热的女演员。
由桑弧导演,于洋、杨雅琴主演的影片《第二个春天》于1975年拍摄完成並在同年全国公映。
透过这张模糊的剧照,我们依然能够辨认出来,身着漂亮海军军装的赵丹和谢芳,而他们共同主演的未完成的影片《第二个春天》,却无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