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需要零初心的职业编剧
文/王海建
最近,从《潜伏》 《黎明之前》到《解密》 《麻雀》,电视屏幕上掀起了“谍报”浪潮,但很容易看出
善长写军事科幻体裁小说的兰弋雪在《谍战剧靠颜值刷不出新高度》一文中写道,“创作者一窝蜂对谍战剧的‘冒进开发’,导致创意程式化、制作同质化,难以通过故事内核和人物塑造本身来吸引观众……”在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剃刀边缘》里,小人物许从良几次死里逃生的惊险设定如同走钢丝的“杂技式谍战”,成功吸引一大批谍战粉围观,扣人心弦的剧情,拉动着收视率持续走高。对于这部兼备观赏性与思考性谍战剧的热播,追根溯源,与剧本本身实打实的逻辑和密集的剧情点,以及恰到好处的加入喜剧元素有很大关系。
提到剧本,就不得不说一说这部剧的编剧余飞,有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诸多头衔,入选“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是一位在部队院校深造过的永葆初心的优秀职业编剧,影视剧代表作品有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案六组》等。
余飞的编剧经历,可以说是厚积薄发。10年军人生涯,纵然自己学习无人引导,但他凭借着良好的兴趣和顽强的毅力积累了很多宝贵财富。他的好作风、好品格在部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提升。他是一个看重技巧的编剧,也是一个乐于向新人传授技巧的编剧。就如在部队,他当班长时,善于总结训练经验,同时,他又乐于向班内战士传授这些经验。
“将近二十年过去,作为一个无意中闯入影视编剧行业的懵懂少年,因为已经有了几十部作品,还经常给新编剧讲课,我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编写一本最具实际操作功能的编剧教材,去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来。”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余飞曾这样说。
这足以证明他的宽大胸怀和远大抱负,当自己在编剧领域有所成就后,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教会他人,怎样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编剧。他甚至建议开一个编剧或影视行业的“蓝翔技校”,教人如何找好剧本,以及具体做事、与人沟通的方法。无疑,他是一个好编剧,同时这也体现出的是一个部队优秀班长的人品和作风。
说起编剧的重要性,余飞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没有农民就没有粮食一样,没有编剧就没有剧本、没有故事了,整个影视行业也就完了。”那么做编剧是一种什么体验?其实就好似白纸画图,造就一个世界。五彩缤纷的影视剧天天上演,编剧则是所有影像源头的故事创造者。
在战场上,战友之间同心戮力才能战胜敌人。军人出身的余飞深刻的知道这一点,在创作《剃刀边缘》时,他先写出详细的分集提纲,而后发给小说家许伟才,由他据此写剧本初稿,然后自己再对初稿进行修改。就这样,善于写故事、造冲突的特色小说家和一个有着熟练的剧本创作技巧的职业编剧之间的技能互补,构成了创作这部剧的极佳种子和基因;两人的各有所长被有效组织和叠加,无疑大大保证了电视剧的质量。
军人的刚强正直性格,尽管多年以后,余飞依然保持着。这种风格体现在他的职业上,当然是对涉嫌抄袭剧本的抵制。他曾毫不客气的说:“抄袭者是毁掉文化产业的急先锋,与抄袭者合作用任何理由为自己辩解都无意义,抄袭就像往自来水厂池子里投氰化钾,应该动用一切手段立刻制止。”
当然,对于是否确定为抄袭,他也有着明确的立场和界定方式:“立意是可以借鉴的,创意是不能雷同的;目的事件是可以相同的,具体桥段是不能雷同的;人物和人物关系,两者不能同时借鉴; 核心事件和结构,两者都可以借鉴,但不能同时借鉴; 细节和台词,两者都不能借鉴。”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明,编剧余飞的有勇有谋,凡事有着自己的理解、思考和判断。
当谈及IP、资本等对编剧这一职业的冲击时,余飞乐观地认为,这是一种对创意的重视,“不管是大IP还是小IP,是垃圾IP还是优质IP,实际上对编剧都没有特别大的意义。”他笑言,“随便从地上捡个垃圾,如果都可能把它编成一个特别好的故事,这才是好的编剧。”
相信在余飞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的优秀编剧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的斩露头角,编创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剧本,繁荣文化产业市场,更好的感染和熏陶观众,提升大家的文化品味,自觉传承延续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神。
声明:欢迎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