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教练是张丽。是的。指导《武动乾坤》的人。两种体裁风格本质上是不同的。撕裂表面,向内看,有很多联系。这都是关于青年的成长。怀抱理想并不难。要经历千难万险是很难的,但甚至是必要的。
该剧讲述了一个本该其乐融融母慈子孝的典范大家族,在时代和革命的洪流中却身不由己地四分五裂,退休军阀杨延鹤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团圆,无奈死前的现实却是子女们天各一方,大儿子杨立仁、女儿杨立华、小儿子杨立青,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只因政治信仰的不同,手足情变成了伴随终生的水火难容。
当然内心深处彼此间肯定是有挂念的,但人间正道是沧桑,身不由己就是常态。
每有提起抗战剧的时候,该剧都会被作为榜样级的存在而出现,这与导演有关,更离不开编剧对特殊时代中人物形象、心态的细致刻画,设定为亲兄弟间的纠葛反目,这更能吸引观众讨论。
杨立仁崇尚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尽管擅文,却想着凭一己之力闹出一番革命事业,无奈由于杨立青玩枪走火导致其计划失败,而拥趸者又呈鸟兽散状,此情此景只能暂时收起报复,一腔热情偃旗息鼓,杨立仁来到黄埔军校成了一名参谋教官。
弟弟杨立青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凭借自己的高水平绘图技艺成了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之后与其恩师翟恩及妹妹一起并肩战斗,这时候杨立仁已经开始在蒋介石集团参与机密事务,兄弟两人从此正式对立。
杨立华虽身处国民党阵营却不想看到自家兄弟间的战火一点就着,所以想法设法进行沟通,希望弟弟能够被调往后方。其实关于国仇家恨的剧从来都不少,但绝大多数时候产生矛盾的双方都是朋友或同学关系,毕竟真正让一家人反目也会容易引发反感。
残忍的极致就是让人不愿感同身受,好在尽管人物为虚构但该剧总体十分尊重史实,所以绝大多观众都能产生共情。
演员方面当初的宣传重点是孙红雷,但黄志忠、 张恒、柯蓝、孙淳的演技都非常不俗,反倒显得孙红雷中规中矩。
这种剧的演出难点在于不存在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要坚持,也有自己的苦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哪个角色都算得上铮铮铁骨的汉子,所以表现的时候一定要中立中肯,不能有太明显的倾向性,还要保持不离主线。
和平年代里人人都在歌颂着岁月静好,影视作品若能将曾经的战争岁月进行呈现,这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说教无关,观众真的愿意融入剧情,剧也才算真的成功。
深沉的爱和大义该如何定义?给出具体的说法很难,或许它就隐藏在那些放弃小家只为大家的荡气回肠的故事里,或许它会闪现在那些明明痛苦不舍,却要兵戎相见的情意里。
不能明说,但志士也会眼角带泪,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着完整的自己,任风大浪大也绝不随波逐流。
这部剧还有一处赢人的点,那就是即便排斥主旋律战争片也可以看得下去,因为家首先被放在第一位,当真正从角色角度经历人生的时候,时代背景就会变成一种必然,不存在不愿接受这一选项。
以小家喻大家,没有不渴望团圆的父辈,也没有愿意流落天涯的后辈,但天若有情天亦老——道阻且长,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