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露
3月10日,我带着老妈和侄女踏上了新都桥到丹巴之行,我们的目的地是要去看看被称为“中国第一美乡村”的甲居藏寨,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个美丽的藏寨。
在当地,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
丹巴甲居藏寨是整个被称为“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甲居藏寨主要以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最为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远远看去,在充满灵气的山谷中,山寨的房屋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
在行至丹巴的路不太好走,车行山脚下,道路两旁高山矗立,全程路段被去年的洪水冲断有多处至今还未完全修复,许多路段只能单行避让。
车行路上,总会看到也许多因山体滑坡时滚落的大小石头,仅管天晴无雨,但行之中仍有可能遇到落石的危险,老妈和侄女见此情景也感觉紧张,我尽量做到小心行驶,确保安全通过。
途中,我电话与一位多次来过丹巴的摄影老朋友联系电话了联系,他前些年曾住过甲居藏寨的一民宿《嘉绒之家》且一直有联系。听这位朋友说是住在藏寨里很不错,价格也合理,藏民大都很厚道、很热情。
摄影朋友帮我联系后,我们便决定住进景区里的甲居藏寨的“嘉绒之家”,让老妈和侄女去感受下藏家的民俗风情。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到丹巴县并直奔甲居藏寨,购得景区门票和交了押金后。便开车进入甲居藏寨。甲居藏寨很大,仅景区游客中心距“嘉绒之家”就有15公里。
车行上山路上,弯弯拐拐,路虽不宽,但柏油路很好走。因天气特好,在蓝天白云下,座落在半山腰错落有致的整个藏显得十分壮美、漂亮。
甲居藏寨正规的观景台共有5处,第个观景台距离至少三公里左右。每到一处观景台,藏寨景色因视角不一样,美感也不相同。
老妈和侄女每到一处观景台,除了观美景外,看见藏族姑娘和藏族大妈,都要迎上前去招呼,摆两句,有说有笑,还分享着藏民戴的头饰并与藏族姑娘留影。
当地藏民待人热情,老妈和侄女细心了解着藏家的风土人情,同时看到西藏家不凡的民宿建筑。老母亲说:“这么大的山、这么高的坡,还修这么好的房子,好不容易哦!”
半下午,我们在各观景点看完后,便来到了朋友介绍的“嘉绒之家”住宿。一眼望去,一个三层小洋楼,院外院内坝子都很宽大,屋里装修复杂精细,宽敞的大客厅摆满了藏人用的柜子、沙发及饰品,看上去华丽而富有。
一位80多岁的老妈见我们进得院子,摇手示意我们走并我们说:“我们家住满了!”因为老人家耳朵很背,我们怎么解释她也没听明白。
一会儿,一位身材匀称、长相还不错的中年妇女从外面走进院里:“你们找谁,我们不接待游客。”我上前解释:“你是胡四哥的夫人吧!我们昨天就给胡四哥联系好了的,他说等我们来。”
“他没给我说得嘛!我问问呢?”只见女主人拿起了手机:“老胡:是你同意要接客吗?”“是的是的,你招呼下客人,我马上就回来。”给胡四哥打完电话后,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屋里坐,屋里坐!”
女主人向我们解释道:“不好意思哈,老胡没告诉我,我马上给你们铺床。”在与女主人谈好价格后,女主人又对我们说:“去年至今,因疫情原因,我们还没接待一个游客。今天因为你们是老胡的熟人介绍来的就不好推脱,所以你们是我们疫情以来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听到女主人的话,我们连声说:“谢谢,谢谢!”
藏家晚餐很简单,一盘炒土鸡蛋、一盘土豆炒腊肉、一盘自制香肠,一碗素菜汤。主人说这些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猪也是自己养的,天然无污染,我们感觉腊肉香肠和鸡蛋吃起来特别香,就连素菜汤的素菜吃起来都细滑入口。
晚饭后,我们见胡四哥才回家,他个儿不高,黑黑的,显得很有精神。胡四哥1971年出生,人看上去约显老气。他告诉我们,他平是都很忙,不仅要请人种庄稼,自己还承包藏寨一些工程,如果有游客来,就全靠老婆操劳。
看上去,胡四哥两口子都是勤快人,胡四哥讲,他母亲是藏族,父亲是汉人,胡四哥有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上了大学。
问及家里修建这么大的房子用了多少钱时,胡四哥感叹道:“这个房子,15年前就花掉了75万,现在建这么大的房子至少100多万。”谈到家庭收入,胡四哥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差不多年收入在15万到20万之间!”
与我们交流,胡四哥自信而沉稳:“生活在这里比城里好,除了风景好、空气好外,根本不用出去打工,就在家里就可以挣到钱,一是经营民宿,二是做农活,揽工程,每天很忙很充实又能挣到钱,没必要离家打工去折腾。”
我们住在“嘉绒之家”,感觉到这家藏民还比较爱干净,虽说环境条件比不上城里的宾馆设施齐备,但还算卫生、整洁。晚上也很清静,老妈和侄女都说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大早,我老妈和侄女还在熟睡,我又独自开车去和观景台拍摄日出美景,我感觉清晨的拍摄的图片都充满着生机与魅力,因为甲居藏寨在太阳光不一样,视角不一样,景色也不一样,美丽的风光总“藏”于寨中。
早餐,胡四哥一家给我们准备了土鸡蛋、稀饭、玉米饼、炒素菜及浓香的酥油茶,。胡四哥曾提醒我们:酥油茶是热性,不易多喝。侄女不相信,说藏家的酥油茶很香很好喝,不仅喝了好几杯,还把保温杯装满,说是带在路上喝。
结果,第二天侄女不好意说她便秘,估计是热重,酥油茶喝多了,我和老妈哈哈大笑。
吃完早餐,我们主动与胡四哥一家合影留念并表示感谢后,便再次踏上了旅程。
就在出甲居藏寨下山的路上,突然,一位汉族女子向我们招手示意要搭车。女子称,她在甲居藏里面一家酒店当服务员,因为母亲在家里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得急着回去看看,她说她的母亲80多岁,父亲91岁了。
上车后。她问我们到哪里去,我说我们回丹巴县城,她说她就在城里下车吧。一路上女子给我们讲“美人谷”的传说,讲她们这里不远还有一个很原始又没有经过政府打造的藏寨叫“井备藏寨”,很值得一看,并说她的家就在井备藏寨前面2公里。听女子这么一说,我们想,既然来到这里,就去看看吧!
我们决定好人做到底,直接将女子送回家。来到女子家,感觉她家的四层藏居刚建好不久,虽然很多地放还没装修,但看上去也很不错,造价估计也需上百万。
进得院子,见女子91岁的老父亲正在洗衣服,身体很好,只是耳朵很背,听不见我们在喊他。
82岁的老母亲坐墙边,左手托着烫伤严重的右手,女子上前安慰了老母亲几句后,决定立即带老母亲上村寨的卫生院,走时还丢一句话:“不好意思哈!你们随便参观,今晚就在我家住吧!”我回答说:“你忙,我们看看就走。”
女子家居住的藏寨其实也很漂亮,估计有20多户人家,四周有水有山,远处山间多处有山寨错落,景色很美。
我们在此山寨停留约有半个多小时,我们便离开赶往据丹巴县城10仅公里的井备藏寨。
井备藏寨是丹巴最古老的寨子之一,从公路看上去藏寨很高,山上的寨子保留着原有的灰黄色,其貌不扬。
公路那边有一条小河沟,一座铺着石板桥显得有些窄,汽车只能单行。过了桥向左至少340度上山就是井备藏寨。上山的路很陡、很高,感觉是直接升高海拔。
陡峭山路很窄,错车都十分困难,幸好我们上山时前方没有车。经过多个上坡急弯后,汽车终于爬上了半山腰山的村委会。
井备藏寨的确不大,估计不到30户人家,藏家房屋很陈旧,也很古老,有很多全是用木材加石材修建的,看出去有似出土的“古董”。
山寨里有棵据说是千年老树,老树确实很大,也很老,估计要好几个人才能围得住,老妈和侄女在树下反复拍照,久久不愿离开。
山寨里的藏民见到我们很是热情,主动与我们打招呼。看到山寨的一些年老的藏民很是悠闲自在,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很安宁。中午时分我们离开井备藏寨,决定往回返。
丹巴到泸定,全程近140公里,几乎全是隧道,但隧道外面的全是山峰叠加,白云漂然,呈现优美风景。
山越来越高,树越来越绿,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