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27日电 题:同城市一起奔跑
——2022上海马拉松赛事观察(上)
新华社记者许东远 吴振东
27日清晨,斜射的霞光在黄浦江上洒下金辉。1.8万名跑者齐聚外滩金牛广场,一声枪鸣,上海马拉松拉开帷幕。
今年是“上马”第26次鸣响发令枪。“全城以待,申爱依燃”的办赛口号,传递出对奔跑的享受、对城市的热爱。随着比赛进行,长长的人流织就出斑斓的彩带,市民在赛道旁为选手们加油鼓劲,用手机记录人与城交融的亮丽风景……
在“上马”举办之前,北京马拉松、成都马拉松、杭州马拉松等赛事已顺利完赛。人们熟悉、喜爱的赛事,不断点燃大众体育焕发生命活力的火种。
(小标题)一起跑:运动是城市最美的景致
马拉松赛事总能赋予一座城市别样的魅力。从世界到中国,从北京到上海,一项历史悠久、参与人数动辄上万的马拉松赛,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深入人心的“文化名片”。
上海是近代体育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登陆点和扩散地。1904年,首届“上海万国越野赛”举行,这是上海最早的户外跑赛事。
今天的“上马”在1996年首次办赛。城市马拉松是当之无愧的景观体育,比赛线路亦是一条精心设计的“城市景观长廊”。2016年的“上马”新增中共一大会址点位,2017年特设新贯通的黄浦18.5公里和徐汇4.4公里滨江路段……近年来,“上马”赛道的设置更加立体地呈现这个城市的建设步伐。
起于南浦大桥,止于卢浦大桥,全长3000米的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绿道)自2017年建成以来就是“上马”必经之地。步道沿途设置卫生间、免费饮水点、健身冲淋点、休息座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跑友日常使用。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累计建成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871条,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超过四成,高于全国的37.2%。如今,漫步黄浦江、苏州河畔,晨练夜跑的身影川流不息;在遍布城市大小不一的运动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离家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各类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拥有专属健身房……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表示,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海赛艇公开赛等重大赛事成功举办,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自信与活力。当前,上海正在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构建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运动健康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标题)坚持跑:每一步都在享受这项运动
把目光拉回“上马”赛道——绚丽的人流中,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跑者,汗水映射兴奋和期待。当穿上跑鞋,跑起来,坚持跑,人人都可以书写自己42公里的精彩。
“突破”是2020上海马拉松男子冠军贾俄仁加反复提到的词。对他而言,马拉松更像是一场挑战人类极限的旅程。如何突破自身极限?他选择“用跑步去解决跑步的问题”。“跑,努力地跑,即使枯燥,即使困难,坚持下去,就像人生一样,你终会有所突破。”
有人在奔跑中超越自我,有人在奔跑中分享快乐,寻味人生意义。
“当你从开始跑步、习惯跑步,到热衷马拉松,征服的过程就是最大的意义。”今年57岁的贾莉2008年来到上海,跑步成了她认识城市,结识友人的最佳途径。“现在苏州河两岸景色迷人,你跑出去,不管是快是慢,都有一种放飞的感觉。”从2015年起,贾莉会记录自己每一次跑步的里程,短短几年,她已经跑完2万公里。
“跑步不仅能传递健康,更能传播爱。”“爱华跑团”团长张蟒回忆说,2019年5月21日傍晚,跑团跑友们如往常一样,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跑步训练时,偶然发现一名因心脏骤停而晕倒的女生。随后,团里的“玉玉”拨打120,有过急救训练的“洋葱”和“秋阳”给女生做心肺复苏,并配合人工呼吸。在急救医生使用AED除颤后,女生转危为安。“后来,这位女生也加入了我们跑团,我们也将这一天设为‘爱华跑团’的心脏日,用跑步来纪念并鼓励每位跑友重视心脏健康,关爱身边人。”张蟒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