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迈出了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变的重要一步。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这一历史性巨变面前,大连地区的民众积极响应,在辛亥革命的风潮中走在了东北地区的前列。
旧址背后的故事
旧址对研究辽南辛亥革命史及其清军巡防营的设置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史料中只提及当时军政分府的所在地李家卧龙在今城子坦街道境内,可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时间已过去百余年,沧海桑田,当年的许多地名早已面目全非,在面积为240多平方公里的城子坦找到这处旧址的难度可想而知。
早在1997年,大连史志专家孙玉就先后多次去城子坦考证,问过当地的一些古稀老人,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连这些老人也都不知道李家卧龙在哪了。直到2007年,城子坦有关同志查到李家卧龙就在“老古村”。据当地老人说,老古村的建筑全为平房,但只有这一片平房有100多年的历史,周围的其他平房均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建。而且当地民居都为独门独院,只有这处平房是多个房间连在了一起。
2009年9月24日,孙玉等专家认真查看了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发现了房前作为当时民军练操场的大片平地。经相关专家一起磋商,最后认定城子坦街道老古村的这片平房就是当年的军政分府办公地点。
这片平房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呈四合院样式。最早从山东来到这里的李姓家族,经过几年的奋斗,建造起了这座当时可谓风光的四合院。根据地貌地形看,这里像是一条俯卧的巨龙,因此得名李家卧龙。这座四合院,当年是由李新邺建造的,李新邺便是今天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旧址守护人李国川的祖上。李新邺饱学诗书,精通医术,在四合院里开了一家诊所。而李新邺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就是顾人宜。
1902年,复州城清军巡防右路管带李万胜盯上了李家卧龙这块水陆交通便捷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强占了李新邺家的四合院。在顾人宜的帮助下,李新邺的一家老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1911年11月20日,顾人宜指挥民军攻下了李家卧龙清军巡防营,打响了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后,要把四合院还给李新邺,但李新邺坚决不肯,他觉得李家卧龙地势优越,非常适合作为民军的驻地。11月27日,顾人宜在这里成立了军政分府和司令部。李新邺积极为民军伤员疗伤,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为民军购置枪支。后来。顾人宜奉命率部前往烟台,李新邺因为上山采药摔伤了腰而没能同行。
顾人宜临走时,嘱咐李新邺:这个老宅是咱们拼命夺回来的,是咱们抗清救民的根据地,你和家人要用心守护,免遭破坏。将来等我解甲归田时,咱们还在这里开诊所。
110年过去了,当年的李新邺早已离开人世,李家的子孙后代却谨遵老人的遗志,一代代守护着这里的老房子……
10年过去了,
旧址今如何
从城子坦高速口出来,沿201国道行驶几分钟,远远地就看见了道旁松柏掩映下高高耸立的纪念碑。行到近前,路边橘红色写有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旧址字样的指示牌分外醒目。
与10年前纪念碑刚树立时周围的荒芜相比,如今的纪念碑周围已经规整成草木齐整的独立园区。据同往的城子坦相关人员介绍,街道非常重视这里的保护工作,配有专门的人员在这里进行维护,而今正值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这一段时间,前来参观纪念的团体和个人也是络绎不绝。
沿着碑后的小路往下走,便到了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旧址也是旧址看护人李国川的家。这座百余年历史的老房子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改变,院子里仍然种着青菜、空地上堆起了刚刚收获的花生、家犬看到有人来仍汪汪叫着……只有门口关于旧址的铭牌和门房两侧墙面上粘贴的那段历史的展示板,显示着这户农家的与众不同。
听到狗叫声,李国川夫妇从家里迎了出来,一眼就认了出来10年不见的老朋友,回忆了10年前的那些事儿,大家显得格外亲切。随后,李国川夫妇慢慢讲起了这10年来的一些变化。
李国川说,因为房子是文物旧址,所以不能有大的变动,只是在后墙搭了一个雨搭棚,用来保护房后原始的墙面。原来家里用粮食酿的酒只是自己喝,现在已经注册了“老古醇”的商标,下一步准备把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的历史也写在酒的包装上,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自打10年前大连日报刊登了辛亥革命东北第一枪旧址的报道之后,李国川家就热闹了起来,每年都有各级相关部门组织的人前来参观学习。2015年这里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3月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两口更是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如今讲起那段历史,当年不善言辞的李国川老伴今天也已头头是道。
今年大连市政协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展览,特地邀请了李国川夫妇前往参观,后续还准备把展览移展到李国川家,做成这里的常设展,李国川也正有把门房改造成陈列室的想法。
因为年深日久,房子屋顶已经有漏雨的地方,还出现了一些裂痕,正等政府给出维修方案。李国川说:“别的邻居家的老房子,早就已经重新翻盖了,但我们这是文物不能翻盖。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我们看护人的责任与担当。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看管下去,以后还要传给李家的后代,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