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武装,仍然依靠具有一定进步力量的旧军队。这种军队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很容易丧失斗志,甚至会变节。南昌起义军撤出南昌,向广东前进的旅途中也不断出现脱离军队的官兵,但涌现出坚定的革命战士,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建军的基石,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树立了不朽的功勋!
参加南昌起义部队的共有2万多人,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第25、第10师)、叶泰任军长、聂荣臻担任党代表。第二十军(管辖第一、第二师)、贺龙任军长、廖甘宇任党代表;第九军、副军长周德任、任党代表周克靖(由于军长韦公因病一直在九江休养,该军主力实际上没有参加起义,该军教团每队约有500多人参加)。
8月3日,南昌起义军按计划南下,向广东潮汕地区进发。8月4日,第11军第10师近5000人在师长蔡静仁的带领下逃离起义军,前往浙江逃往国民党。
第11军,前身是广东军第10师、师长陈明秋。第10师在北伐战争中成长壮大后,从叶政独立团抽调部分骨干组成了第24师,叶泰担任师长兼副军长,蔡静台担任第10师师长,陈明秋晋升为第11军军长。南昌起义前,陈明秋赴南京担任职务,副军长叶暂时代理军长职务,说服第十师跟随军队起义。起义军南下时,陈明秋到福建宣布重组第11军。消息传来后,第10师开始改变主意,师长蔡静台在众人的劝说下离队,重新投敌陈明秋。这支部队在重返国民党军队后,发展成为第十九路军,曾在上海血战一场,在江西疯狂包围红军。随后,陈明秋和蔡静台在福建班长战败,部队编制完毕。
第十师离队后,起义军还有一万一千多人。8月末,部队在江西赣州会昌境内遇到了全军所属的中央军队,经过激战歼灭了大部分敌人,但自己也伤亡过千人。9月18日起义军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时,钱大钊又重新集结了两万多个精锐。为了防止敌人的夹击,20日起义军决定分兵。朱德、朱思迪、李锡勋、陈毅等人率领第25师和第9军教团约3000人,留在三河大坝,堵住钱大钊部,掩护主力部队南下。从10月1日开始,这支部队经过三天的惨烈战斗,朱德等人率领剩下的2000多人追击南海起义军主力。途中得知起义军在潮汕地区失败,部分官兵的思想动摇,纷纷脱离队伍。最后,朱德、陈毅、王九等人带领其余800人辗转广东北、湘南一带,率领著名的湘南暴动,与湘南工农起义军一同登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
三河大坝分兵后,周恩来、贺龙、叶婷、柳宝胜等起义军主力7700多人继续南下助产,23、24日相继占领了潮州、汕头,但共产国际方面承诺支援的军修船团没有出现在码头上,大大降低了官兵们的士气。这时敌人的大军已被包围在潮汕地区。前卫决定再次出兵,留下朱一军郭沫若。第20军第3师1200多人决定保卫潮汕地区。贺龙艺泰率主力约6500人向汤坑进军。留在潮汕的部队大部分是新入伍、训练不足的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伤兵,敌人强,我弱,潮州快失守了。
10月1日凌晨2时,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南国书记张泰雷抵达汕头,向起义军前委传达了中央“87”会议精神和起义军今后行动的中央指示,贺龙军长报告战斗情况后,前委决定退出潮汕,奔赴海陆风。
在此之前,28日凌晨,夏、叶接到情报说,汤坑一带只有两支敌军,因此指挥部队按计划实施了汤坑行动。起义军在周边地区农民军的协助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战。迎来9日晚,起义军终于发现敌人兵力为15000人,是自己财富的3倍,武器精良。
唐刚战斗,奋战了两天两夜,打死了3000多名敌军。起义部队伤亡2000多人,其中战后周围群众收敛的起义军战士的尸体有1250人。唐刚战役,起义军虽然没有战败,但由于敌寡寡敌众、粮弹短缺、地形对我非常不利等原因,起义军总指挥部30日凌晨命令济阳省主动撤退,计划反击潮汕,并救出潮汕包围军。
30日上午10时,部队进入鄱阳湖仓库时,潮州听说已经被敌人攻陷,即向海陆风方向撤退。10月3日,部队抵达普宁沙镇,与周恩来等会合。
3日下午,前卫书记周恩来同志带病在相似党主持起义军领导人紧急决策会议,参加了会议。彭派、李里三、翁大英、贺龙、叶挺、刘宝胜、永进、谭平山、张国焘、郭沫若、徐特立朱恩来发表总结发言后,会议丢掉了“国民革命军”的号码,打着苏维埃旗帜,领导人分散到香港或上海,武装人员被海陆风包围。非武装人员不愿意加入部队的当地分散,由当地农会成员带领撤到沿海,再分开前往香港或上海。20军1、2师约有3000人担任前卫,11军24师担任后卫,保护前卫机构。同时,组织了可靠的农会干部,保证了人生不熟、语言不通的领导人突破包围圈。
担任前卫的20军两个师按计划到达目标位置后,没有在预定时间等待指挥机关和后卫。然后得知敌人正在逼近,师长何锦才和师长陈广源立即指挥部队连夜出发,直奔陆丰,于10月5日晚到达陆丰县外围。由于陆丰县临时革命政府撤到农村,部队未能及时与中共海丰党组织联系,部队的给养无法保证,加上前卫与贺龙失去联系,部队失去目标,官兵思想陷入混乱。早有反抗心的师师长欧洲学海趁机煽动,结果两个师的思想也动摇了。”
伙食给养无着,总指挥下落不明”为由,拟向敌军投降。7日,贺锦斋推派秦光远为谈判代表,前往敌营谈判。8日,秦光远派人回去报告谈判情况,自己则潜伏突围,之后他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0年牺牲。10日,起义军被敌人完全包围,部队在敌军武力胁迫和欧学海暗中钩链下被迫投降,2000起义军接受了敌人的收编。期间,两个师内部的共产党员以及一师师长贺锦斋与师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等部分师团领导分别带了一些官兵成功突围。贺锦斋至汕尾乘船回上海,后遵照贺龙的指示回湖北洪湖及湘鄂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同年9月牺牲。东江革委得知两个师叛变情况后,立即研究对策,积极收容散兵,想方设法动员叛变士兵逃离,结果有数百人被从叛军中解救出来,并在海陆丰农民的协助下,安全出港转移各地。
当时11军第24师只所以没有按时赶到汇合地点,是因为,10月3日下午,他们在掩护前委领导和机关人员向海陆丰方向转移途中,遭到敌陈济棠、徐景唐部截击包围,被压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还未等组织起突围行动,敌军便率先发动进攻,部队被冲散,指挥失灵。在此危难关头,发着高烧的周恩来,奋力指挥警卫团掩护领导干部突出重围。此役直战至天黑,双方自行撤出战斗,起义军再遭重创,阵亡官兵千余人。这就是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地区的最后一役——莲花山突围战。
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叶挺、聂荣臻、吴玉章、潭平山、张国焘等,在中共汕头地委书记杨石魂向导下,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从普宁到达陆丰甲子镇。彭湃、贺龙、刘伯承、林伯渠、廖乾吾等,在中共普宁县党组织负责人之一黄昌业向导下也顺利突围赶到甲子镇。24师董正荣、董朗率余部1200余人,亦于5日晚到达甲子。10月7日,贺龙、潭平山、林伯渠、吴玉章、张国焘、姜济寰(国民党左派人士、江西省政府代主席)及部分团、营级军官从甲子乘木帆船出境,安全到达香港。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一行先到陆丰湖东,然后转往惠来神泉乘船去香港。
起义军另一支突围队伍300余人,在团长徐成章率领下,几经周折于7日前后到了陆丰南塘,与中共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取得联系。第三天,部队转移到金厢区,根据上级指示,把武器装备留给了当地农军,然后在当地党组织协助下乘渔船抵香港。团长徐成章则留在广东,随后根据党的指示,返回海南参加领导琼崖人民武装斗争,1928年2月在战斗中牺牲。
周恩来等领导则于10月6日随留在海陆丰坚持斗争的24师董朗、董正荣率领的部队,继续西下到达南塘区的建宁寨村。此时,周恩来病情转重,在叶挺、聂荣臻等劝阻下,由杨石魂安排并陪同乘船到香港去治病。
董朗、董正荣率部与周恩来等告别后,继续西进,并在当地党组织协助下,于7日下午到达新田参城乡,受到当地农会和群众热情接待,当晚安全抵达农军驻地——陆丰激石溪,实现了革命武装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目标。这期间,有近百人在个别动摇分子的煽动下脱离部队,被地方武装缴械,部分士兵被其收编。而率领部队到海陆的非党员董正荣,则根据本人要求,被党组织安排护送去了香港。
不久,中共南方局从香港发来指示,将到达海陆丰的革命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当时,党对革命部队的编组计划是,以朱德同志率领的部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海陆丰的部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海南岛群众武装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但海陆丰革命部队只有五百人左右,不足一师的编制,所以编一个团,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团,下属两个营,董朗同志为团长。
10月25日,第四团配合海陆丰农民军在彭湃领导下举行第三次起义,成功建立了革命政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团扩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颜昌颐同志以东江特委委员兼任第二师党代表及第四团党代表,董朗同志任第二师师长,兼第四团团长,王备同志以东江特委办公厅主任兼第二师参谋长,下辖两个团。红二师于1928年1月5日与红四师(广州起义军余部)在海丰红场会师,成为东江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11月,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红二师被迫转移出海陆丰地区,此时部队仅剩战士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