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焦作归国寺拜财神是武汉人的传统,也是一年中武汉人流最密集的民俗活动,没有之一。
从小时候的记忆开始,每年都有几十万人跑到贵院拜财神,火免的正月初五一直持续到现在。
没有鞭炮声的春节,留有武汉新年最浓的烟花气息。
上午10点到达贵院寺,阴森森的下雨天,没能阻挡人们从三镇来焚香的热情。
肩并肩的群众在地铁站一直连着,浩浩荡荡。拐进清美路后,人群熙攘,伞尖碰了一下。
香醋小贩们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沾着财神的光,流离失所者以8元卖给了一捆。
排队经过层层包围、检票、安检,直奔倾向广场。
40条巨大的香炉被人群包围,熊熊燃烧的火焰上升了一个人,炉灰和香脂燃烧的浓烟弥漫,宣布香火蓬勃发展。
守护传统耶稣的人恭恭敬敬地奉上蜡烛,双手合在一起后闭上眼睛许了愿。短暂的流离失所不足以表达诚意,专门来崇拜财神的人手里绑着香,手指粗大的故乡,棍棒香。
香炉上升起浓烟,20多米高的双面观音和圆柱角轮廓模糊,云雾弥漫。
12" width="640" height="426"/>
财神殿前,又是一年一度的花式丢硬币大赛。
按照习俗,硬币若能抛上屋檐,预示着一年好运。中年人们抡起胳膊,在祈求财运的希望中,玩起童年的臂力大赛。
殿前的安保人员头戴钢盔,清扫着红毯上的硬币,场面壮观。
人群之间,数以千计的安保、消防、志愿者,组成屏障。特警和救护车随时待命。
现场身穿远洋集团统一制服的的志愿者,冒雨给敬香的人们指路,送上热水。
▲ 据说,归元文化片区的升级改造,将由远洋集团操刀。为了保持初五敬香的整洁有序,远洋集团在现场还统一放置了崭新垃圾桶。
2011年以前,归元寺晚上也是可以上香的。
对于住归元寺附近的居民,零点抢头香,是除夕夜最热闹兴奋的习俗。
那时,翠微路上的铺面会在春节期间临时出租,捏面人、卖花灯、烤肉串,到了晚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春晚临近敲钟倒计时,人们全家出动下楼抢头香,深夜路上灯火通明。
最热闹的是初四晚上。
冬夜里,抱着香火和供品的人们从湖北各地涌来,赶着烧初五凌晨第一炷香。归元寺外人潮密集,不想买门票的人们,就沿着寺庙围墙烧纸上香。
生意人讲究运势,住得远的会托关系提前在寺庙附近占车位,为了第一时间冲进寺庙。
春节热闹喧嚣的民俗气氛,在汉阳老城区里沸腾。
更让人怀念的,是年节之外的生活日常,是翠微路遮天蔽日的香樟,是归元寺路枝繁叶茂的银杏。
归元寺旁的奇石馆,上学时门票只要 2 块钱。周末放学和小伙伴相约,趴在大石头上写一会儿作业,再提心吊胆地猫进桔子林,偷一两颗尝鲜。
最早的石头饼就在归元寺旁边,香香脆脆,造型奇异。
翠微路上的儿童医院是童年噩梦。感冒咳嗽的小病,懒得跑去五医院,就会被爸妈带来这里吃药打针。
医院对面的花鸟市场有盆栽、鹦鹉、热带鱼。总共不到 50 米长,却足够久久流连。
卖打折教辅的楚天书店,就在老汉阳区图书馆边上。现在,这里变成了旧城改建征收办。
远方的亲戚来家做客,免不了带他们去归元寺数罗汉。
男左女右,挑一个看着最顺眼的,按照年纪开始数。500座罗汉仿佛永远数不完,兑完卡片心想着下次再来。
老四季的汤包,比四季美总店还要好吃。300串起点的虾神,已经陪伴“汉阳老饕”度过了二十多个夏天。
小福舰、川味酒楼、盼盼、周老幺……社区拆迁后,这些喂饱了青春的老店,在腰路堤和拦江路各自安家。
和住在这儿的老居民一样,它们也不想走远。
钟家村天桥修了又拆,从前走在上面,会感觉桥在晃。夜市永远逛不完,从汉阳大道到鹦鹉大道,两公里的长街灯火辉煌。
汉商对面的汉阳公园已经没有小火车和溜冰场,白色小鹿依然昂头驻足池塘边。
西大街斑驳的墙绘记录着老街古貌。
▲ 西大街的墙绘涂鸦,画上的人物都是生活在这条街上的居民。画的作者,是这里的老居民易小阳。
佛乐悠然,钟声回荡,生活在汉阳,时间总是很慢。归元片区改造,终于尘埃落定。
按照透露的规划,远洋集团将在这里打造一个240万方城市驱动型综合体,集高端住宅、低密度开放式商业街区、酒店、甲级写字楼、公寓于一体。
商业街里,圣心堂、圣母堂、绣花堂作为保护建筑,将在原地进行修复。商业街将在古色古香的归元寺旁,用时尚活泼的崭新模样,重新构建生活。
在汉阳辞旧迎新的城区变化背后,归元寺热闹生活的记忆在人们心中留存。对民俗文化的热情,在这片香火兴旺的土壤上扎了根。
老房子的告别和新商圈的诞生,尽管还要经历时间的洗礼,但终归,我们希望这里始终饱有熟悉的温度, 像晴川历历汉阳树一样,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
文 = 佩哦吉
图 = 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