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克民
关龙田将从武川出来
关龙集团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初入关时跟随Haba Ark Sergin的两千多名武川系自制兵,是关隆集团的核心力量,被称为武川军团。一部分是为了平定后母陈列而一击班戈的李必兵团。一部分是为了护卫孝武帝而入伍的皇家禁军。另一部分是并入该集团的本地区的关龙湖河。
现将散见于《北史》《魏书》《周书》《隋书》等史籍中的武川籍关陇战将作一简介,以飨读者:武川军团多猛士
贺拔岳
贺拔岳,字阿斗泥。神武尖山人。祖父贺拔尔头,骁勇绝伦,“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父度拔,性果毅,为武川军主。”贺拔岳,少有大志,爱施好士。练就一身好武艺,能左右驰射,骁勇绝伦有祖父之风。不读兵书,但用兵谋略却与兵法暗合。六镇起义时,贺拔岳与其父兄参与武川南河袭杀起义军首领卫可瑰后,离开武川。辗转投入尔朱荣部,后任武卫将军。北魏长广王建明元年(公元530年),贺拔岳奉命随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进入关中地区,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军,贺拔岳和侯莫陈悦分任左、右大都督。军至潼关,尔朱天光见敌方势大,面有难色,于是将军事全权委托左大都督贺拔岳处置。贺拔岳分析形势,采取不同策略,先后破万俟丑奴大行台尉迟菩萨于渭北;擒万俟丑奴于平凉;破王庆云、万俟道洛于水洛。贺拔岳因功授泾州刺史,进爵为公。后屡迁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孝武帝即位,任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孝武帝诏令贺拔岳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大都督,并刺心血,持以寄岳,密令贺拔岳为朝廷除掉权臣高欢。其时,关陇地区唯有灵州刺史曹泥通使高欢,不受贺拔岳节制。于是贺拔岳邀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共同伐曹泥,那知此时的侯莫陈悦早已为高欢收买,令悦除岳,而岳毫不知情。侯莫陈悦诱使贺拔岳入帐议事,乘其不备,被悦婿元洪景杀死在幕中。贺拔岳遇害,朝野莫不痛惜。
贺拔岳子贺拔纬,拜开府仪同三司;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封霍国公,尚太祖宇文泰女,贺拔岳和宇文泰为儿女亲家。
贺拔胜
贺拔胜,字破胡,贺拔岳之次兄。生于边地武川,长于丧乱之中,少有志操,尤其精通武艺,善骑射,走马射飞鸟,能十中五六,北边莫不推重其胆略。六镇起义时,起义军卫可瑰部分兵围攻武川、怀朔两镇。贺拔胜与父贺拔度拔应怀朔镇将杨钧之召,以军主之名镇守怀朔。被围经年,援军不至,贺拔胜自告奋勇破围求救。贺拔胜召募勇敢少年十余人,乘夜色掩护溃围而出,敌军追上,贺拔胜大呼道:“我是贺拔破胡!”敌军听到后竟不敢追逼。后来杨钧又遣贺拔胜去武川打探消息,武川已落入起义军手中,待驰返怀朔,怀朔也被起义军攻破,贺拔胜父子被俘,并被带回武川。武川南河之战袭杀卫可瑰后,贺拔度拔派贺拔胜驰告朔州,后辗转到恒州、肆州,先后投入尔朱荣、高欢帐下。
孝武帝即位后,欲除掉权臣高欢,以贺拔岳主政关西,为扩大其势援,任命贺拔胜为都督荆、郢七州诸军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孝武帝西迁,东魏大将侯景攻入荆州,贺拔胜北上道遮断,南奔梁朝。三年后始北归长安。朝廷嘉其还,乃授其太师。后追随宇文泰擒窦泰、攻弘农、下河北、破沙苑、战玉壁,屡建功勋。进位中书令,进爵琅邪郡公。宇文泰与高欢邙山大战时,宇文泰望见高欢旗鼓所在,于是组织三千人敢死队,手执短兵器,由贺拔胜指挥,直指高欢所在处。高欢见贺拔胜杀来,驱马急奔,贺拔胜率十三骑拼力追击。追出数里,贺拔胜手中长槊已及高欢马尾,贺拔胜大喊道:“贺六浑(高欢小名),今日贺拔破胡要取你性命!”高欢吓得跌落马下,贺拔胜正要挺槊刺高欢,不防坐骑一蹶,贺拔胜也被掀落马下。原来是东魏将军段韶赶来救高欢,一箭射中贺拔胜战马,贺拔胜才有此失。及贺拔胜跃起,易马再追,高欢已在众将簇拥下驰离战场,难以追及。贺拔胜只能仰天长叹:“今日未带弓箭,不能射杀贺六浑,真是天意啊!”高欢因愤生恨,竟将贺拔胜留在东魏的诸子全部杀害。贺拔胜既悔于未能杀死高欢,又哀痛诸子惨死高欢之手,因动气疾,竟至不起,时在大统十年(公元544年),临终自书遗书于宇文泰:“胜万里杖策,归身阙庭,冀望与公扫除逋寇。不幸殒毙,微志不申。愿公内先协和,顺时而动。若死而有知,犹望魂飞贼庭,以报恩遇耳。”宇文泰读罢遗书,泪流不止。宇文泰常说:“诸将对敌,神色皆动,唯贺拔公临阵如平常,真大勇也。”
贺拔胜早年习武,疏于读书。自位高权重后,开始发奋读书,经常和文人学儒析理论文。一生轻财重义,死后遗物只有随身武器及千余卷书籍而已。
贺拔胜无后,以贺拔岳儿子贺拔仲华继嗣。赐爵樊城公;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建国后,袭爵琅邪公,任利州刺史。北周末年,位至江陵总管。
赵贵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祖父赵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赵贵少年时即聪颖有节操,六镇起义时,赵贵率同乡里南下避难于中山。后辗转投入尔朱荣军中,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因功累迁镇北将军、都督。贺拔岳被害,人心惶惶,将吏奔散。赵贵对部下说:“我听说仁义没有固定形式,能够践行者,则为君子,违背者,则为小人。我等受贺拔公之恩遇,岂能等同众人?”于是召集五十多人到侯莫陈悦处诈降,言辞慷慨,收取贺拔岳遗体后返回本部,并与寇洛等武川老乡收集众军,撤军平凉。赵贵首议迎立宇文泰主持军务,宇文泰以赵贵为大都督,领府司马。侯莫陈悦平,赵贵行秦州事、当州大都督。赵贵为政清静,民吏怀之。其后赵贵参与复弘农、战沙苑、战河桥、援玉壁等战,多有功勋,为西魏三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建国后,赵贵任太傅、大冢宰,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当初,赵贵、独孤信与宇文泰同为西魏三公,现在北周朝廷由晋公宇文护摄政弄权,赵贵自以为佐命元勋,对宇文护的专横做法愤愤不平,于是与独孤信密谋除掉宇文护,贵欲速发,信尚迟疑,结果被开府宇文盛告发,赵贵被宇文护在上朝时杀死。
赵善
赵善,字僧庆,赵贵之从祖兄。少年时即好学,美于容仪,沉毅而有远识器量。尔朱天光率贺拔岳、侯莫陈悦入关征讨万俟丑奴时,以赵善为长史。普泰初(公元531年),任大行台尚书,封山北县伯。尔朱天光死后,贺拔岳总领关中,仍以赵善为长史。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赵善与诸将共同拥戴宇文泰主政。孝武帝西迁入关,赵善改封襄城县伯。历位尚书左右仆射,进爵为公。赵善性情温和谦恭,器局大度,虽职位愈高,而愈加谦谨。其职务升迁,则曰是某官之力,有罪责错误,毫不推诿,则曰是我赵善之罪责,时人皆称其有公辅之雅量。大统九年(公元543年),西魏和东魏在邙山发生大战,西魏失利退回关中,赵善兵败被俘,后卒于东魏。北周武帝建德初,北周、北齐通好,齐人归还赵善之灵柩,武帝追赠赵善为大将军、大都督、四州诸军事、歧州刺史。
独孤信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祖俟尼,和平(公元460——465年)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六镇起义时,在贺度拔和宇文肱的策划下,二十多岁的独孤信参与了武川南河袭杀起义军首领卫可瑰的战斗,独孤信因此战崭露头角,知名于众。后来在战乱中离开武川,避地中山,投入起义军葛荣部。及尔朱荣攻灭葛荣,独孤信归于尔朱荣,为别将。贺拔胜出镇荆州,表独孤信为大都督。贺拔岳遇害,贺拔胜遣独孤信入关安抚贺拔岳余众。知宇文泰已统岳众,“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此时正值孝武帝西迁,事起仓卒。武卫将军独孤信闻讯,单骑追及魏主,奉驾西进。孝武帝叹曰:“将军能别父母、抛妻子,远来从我。乱世识忠贞,始知非虚言也。”其时荆州已被东魏攻取,西魏以独孤信为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经略荆州事务。独孤信与都督杨忠斩东魏荆州刺史辛纂,攻取了荆州。后来在东魏大军的反击下,因寡不敌众,荆州失守,独孤信率军南下奔梁。居三载,于大统三年(公元537年)秋,回到长安。后来随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封河内郡公。后又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陇右向称形胜之地,故宇文泰委任独孤信出镇其地。
独孤信文武兼备,有奇谋大略。在秦州及陇右政令畅通,民生安康,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间,公私富实,远近流民愿归附者数万家。境内国泰民安、公私富实,既安定了后方,又以人力物力有力的支援了东征。宇文泰以其信著远近,赐其名曰信。独孤信美容仪、重风度、好修饰、异服装,军中号为独孤郎。信在秦州,一次出外打猎日暮归来,驰马入城不觉帽子被风略吹歪些,天明凡秦州吏民戴帽者都效仿独孤信歪戴帽子,由此可见独孤信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赵贵被杀后,独孤信以同谋罪免除一切职务。宇文护仍不放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一月之后,宇文护因独孤信“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在家中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长子独孤罗,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任楚安郡守、授仪同大将军。次子独孤善,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袭爵河内郡公,以功授上开府、兖州刺史,“政存简惠,百姓安之”,有其父之风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独孤信之长女为周之明敬皇后,四女为唐之元贞皇后,七女为隋之文献皇后。独孤信与宇文泰、李虎、杨忠为儿女亲家。
侯莫陈崇
侯莫陈崇,字尚乐,“祖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少年时即“骁勇善驰射”。六镇起义时,十五岁的侯莫陈崇即追随贺拔岳征葛荣、讨邢果、破元颢。后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进剿万俟丑奴。万俟丑奴战败率众奔向高平,侯莫陈崇率轻骑追击。至泾州长坑追上万俟丑奴,其时万俟丑奴尚未列成阵势,侯莫陈崇已一马当先,单骑冲入敌阵,于马上生擒万俟丑奴。一边大呼,敌众离散,无人敢挡,此战取得完全胜利。战后,贺拔岳以万俟丑奴所乘骏马、宝剑、金带奖赏侯莫陈崇,并任安北将军、都督。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侯莫陈崇与诸将同谋奉迎宇文泰。时原州刺史史归依附于侯莫陈悦,宇文泰遣侯莫陈崇袭取原州,侯莫陈崇率军夜袭,只带七骑,直到城下,其他人众埋伏在近处。史归见对方只有几骑,不加防备。侯莫陈崇即入据城门,时城内有李远兄弟接应,城外有伏兵冲入。史归被擒杀,原州被占领。西魏大统年间,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彭城郡公。曾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平稽胡等战,战功卓著。大统十五年(公元549年)进位柱国大将军,六官建,拜大司空。周建国后,为太保,进封梁国公,邑万户。后历任大宗伯、大司徒。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侯莫陈崇随从武帝幸原州,武帝突然连夜返回京城,众人对回京缘由议论纷纷,侯莫陈崇对亲信常昇说:“我曾听卦者言,晋公宇文护今年时运不利,皇上今夜突然回京,也不过是晋公死了。”侯莫陈崇这话很快就传开了,有人告到武帝那儿。武帝在大德殿召集群臣,当面斥责侯莫陈崇造谣惑众,侯莫陈崇惶恐谢罪。当夜,宇文护派兵到侯莫陈崇家中,逼令侯莫陈崇自杀。
侯莫陈崇子侯莫陈芮,官拜大将军,进位柱国。后授上柱国,拜大司马。
侯莫陈顺
侯莫陈顺,侯莫陈崇之长兄。少年时即有豪侠气概。早年在尔朱荣部任统军,后随孝武帝入关到长安。侯莫陈顺与宇文泰是同乡故友,素相友善,况且侯莫陈崇已先在关中,宇文泰见到侯莫陈顺很是高兴,进其爵为彭城郡公,后又任大都督。西魏首建柱国和大将军时,侯莫陈顺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大统四年(公元538年),西魏文帝元宝炬与大丞相宇文泰率兵出征东魏,侯莫陈顺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奉命留守长安。长安城中被俘的原东魏将领赵青雀,乘城内守卫力量薄弱,鼓动和率领东魏战俘聚众造反,并占据了长安子城,危及皇城的安全。王盟与周惠达保护留守在京的太子出城到渭北避难,侯莫陈顺在渭桥上阻击叛军的频繁进攻,使敌军始终无法越过渭水防线。平叛后,文帝握着侯莫陈顺的手说:“渭桥之战,你建有特殊功劳。”并解下身系的金缕玉带赐于侯莫陈顺,以作褒奖。侯莫陈顺后改封为河间郡公。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加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管理西夏州,又改封平原郡公。北周建国初,拜为少师,进位柱国。当年病逝。
侯莫陈琼
侯莫陈琼,字世乐,侯莫陈崇之弟。八岁丧父,奉母至孝,善事诸兄,内外莫不敬之。随从孝武帝入关,为直荡都督。历任北秦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建国,进爵武安县公,出任郢州刺史;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迁金州总管、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拜大将军;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转荆州总管、十四州八防诸军事、荆州刺史,进位柱国、进爵同昌郡公;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拜大宗伯,出为秦州总管;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从武帝东伐北齐,为后二军总管,改封武威郡公;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加上柱国。
侯莫陈凯
侯莫陈凯,字敬乐,侯莫陈崇之弟。性刚正,颇好经史。大统元年(公元535年)为东宫侍书。后从宇文泰出征,擒窦泰,破沙苑,功拜宁远将军,累迁东宫洗马、太子庶子,进授都督。后历任尚书右丞,转左丞,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门下大夫。北周建立后,拜工部中大夫,进位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明帝时,出为宜州刺史,入为礼部中大夫。武帝时,曾出为陵州刺史,转丹州刺史,所在为官之地,颇有政绩。入为司会中大夫。
贺兰祥
贺兰祥,字盛乐,其祖先“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名初真,少年时即知名于乡里,娶宇文泰之姐建安长公主。贺兰祥十一岁时父母双亡,成长于舅舅家,特别为四舅宇文泰所钟爱,虽在军旅之中,常延请儒生教以书传。宇文泰初入关时,贺兰祥与表兄宇文护俱在晋阳,普泰初(公元531年),宇文泰遣使迎接贺兰祥和宇文护于平凉军中。
贺兰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宇文泰擢拔为都督,参与平侯莫陈悦、迎孝武入关、击潼关、攻回洛等行动;大统九年(公元543年),邙山大战后,因功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任都督荆州等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贺兰祥在荆州任职颇多惠政,百姓安之。汉水以南流民百姓携儿带女,举家到荆州者,每日在千人以上,无论远近的少数民族部族也来款附。贺兰祥随时接纳,予以安抚,尽得其欢心。当时正是盛夏酷暑,贺兰祥亲自巡视境内,以观察为政之得失,发现有古墓被盗,骸骨暴露于野,他对地方官说:“这像是仁者为政的作法吗?”命令所在地收葬骸骨。是日便下了一场及时雨,当年荆州地区获得大丰收,古墓被盗现象也得到遏制。贺兰祥虽然是宇文泰的亲外甥,并未恃宠生贪,一直保持清廉朴素的本性。荆州近接襄阳巴蜀,物产富饶珍异;既与南梁通好,双方公私往来频繁,凡有馈赠之物,一概收为公有,自己一无所受。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很是钦佩贺兰祥的清廉之风,特意派人送去竹屏风、绢丝及经史书籍以表心意,贺兰祥感到盛情难却收下后转付官府,宇文泰听到后即将萧詧所赠之物全部赐于贺兰祥。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拜大将军。宇文泰因泾水、渭水灌溉系统渠堰毁坏严重,令贺兰祥主持修建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水。工程竣工后,大片农田得到灌溉,国与民大获其利。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为华州刺史,拜尚书左仆射。六官建,授小司马。北周建国后,贺兰祥进位柱国、大司马。其时晋公宇文护执政,贺兰祥与宇文护为中表兄弟,从少年时即在一起,相亲相爱。所有军国大事,宇文护皆与贺兰祥参谋商量。至于诛杀赵贵,废弑孝闵帝,贺兰祥出力尤多。武成初(公元559年),吐谷浑侵掠沿边州郡,贺兰祥与宇文贵奉命出征讨伐,攻取洮阳、洪和二城,置洮州。抚安西土,得胜而归。因功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贺兰祥之子贺兰敬,袭爵凉国公。位柱国、华州刺史。
贺兰祥之子贺兰让,大将军、郑州刺史、河东郡公。
贺兰祥之子贺兰璨,开府仪同三司、宣阳郡公。建德五年(公元576年)东征北齐时战殁于并州。
贺兰祥之子贺兰师,娶周明帝宇文毓之女,位上仪同大将军、幽州刺史、博陵郡公。
贺兰祥之子贺兰宽,开府仪同大将军、武始公。入隋后,历任汴州、郑州二州刺史,并有良好的政绩。
贺兰祥之弟贺兰隆,大将军、襄乐县公。隋国公杨坚与贺兰祥是要好朋友,杨坚当上隋朝皇帝后,不忘旧情,在贺兰祥已死二十年,仍追赠贺兰隆为上柱国。
王盟
王盟,字仵,其先乐浪人。父王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六镇起义后,王盟亦流寓于中山,后以积射将军名义随从萧宝夤入关西征,萧宝夤叛逆,王盟逃匿人间。贺拔岳入关,王盟从之,随贺拔岳擒万俟丑奴,平秦陇,常先登力战。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任命王盟为原州刺史。大统三年(公元537年)拜司空,转司徒。迎魏文帝悼后于柔然,加侍中,迁太尉。魏文帝东征,王盟以留后大都督行雍州事,节度关中诸军。长安城赵青雀乘留守力量薄弱,发动东魏战俘叛乱,王盟与开府李虎辅太子出屯渭北。叛乱平定后,王盟进长乐郡公,迁太保。大统九年(公元543年),进位太傅,加开府仪同三司。王盟风度弘雅,仁爱宽泛,谦恭礼让,未尝以势骄人。魏文帝非常尊重王盟,在其患病期间,几次亲临其府第,问讯病情及需求。大统十一年(公元545年),王盟病逝。
王盟之子王劢,字丑兴,性忠果有材干。十七岁时,随宇文泰进入关中,及平定秦陇关中,宇文泰曾说:“为将坐见成败者上也,被坚执锐者次也。”王劢答曰:“意欲兼被之。”宇文泰听后大笑。拜为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大统初,为千牛备身直长,负责魏文帝的护卫工作。魏文帝常说:“王劢不二心臣也。”沙苑之战,王劢以都督率领禁军居左翼,当其前者死伤甚众,王劢亦因伤重死在军中,宇文泰听到后深为哀悼,追赠使持节、太尉、尚书令、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追封咸阳郡公。
王劢之子王弼,袭其爵位,娶魏安乐公主,位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王盟之子王懋,字小兴。永安中(公元529年)由山东入关与王盟相见,随从征战。后进爵为公,任右卫将军。王盟死后,王懋上表辞位,为父守丧,魏文帝不许。累迁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卫将军、领军将军。王懋性情温和,小心谨慎,担任宫禁宿卫十余年,勤恪职守,未尝有过。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任南歧州刺史,赐爵安宁郡公。后拜小司寇,卒于官。
王懋之子王悦,嗣其爵位,位大将军、同州刺史,改封济南郡公。
王盟之侄王显,幼而敏悟,沉静少言。初为宇文泰帐内都督,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卿、凤州刺史。赐爵洛邑县公,进位大将军。
王勇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王胡仁,少时即雄健有胆决。进入关中后,数次随侯莫陈悦、贺拔岳参与征讨,以功拜别将。宇文泰为丞相,封其为包信县子。后来参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等战斗,气盖众军,所当必破。宇文泰叹其勇敢,赏赐特隆,进爵为公。东西魏邙山会战,王勇率敢死队三百人,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众,敌人无人敢挡。此战西魏大军作战不利,唯有王胡仁、王文达、耿令贵三人拼力死战,建有殊功。大军还朝,论功行赏,拟以雍州、歧州、北雍州三州刺史分别奖赏三人,但州有优劣之分,只好以抓阄的方式来决定。结果王胡仁得任雍州刺史,王文达得任歧州刺史,耿令贵得任北雍州刺史。为表彰其功,宇文泰为三人赐名,王胡仁赐名王勇,王文达赐名王杰,耿令贵赐名耿豪。同时进爵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王勇随柱国赵贵出征柔然,因功进爵新阳郡公,别封永固县伯。当时别封者,照例回授次子,王勇独请别封侄儿王兴,时人对他的义举深表赞赏,随后又进位大将军。王勇性情凶猛,是名著当时的骁将。常居功自傲,好论人缺陷,因此时论也鄙视他。柱国侯莫陈崇功勋卓著,名高望重,一次与诸将同去见晋公宇文护,又听到王勇在数论他人的短处,于是当着众将的面狠狠地批评了王勇,王勇羞愧难当,背生毒疮而亡。
王勇子王昌嗣爵,官至大将军。
耿豪
耿豪,本名耿令贵,钜鹿人也,“其先家于武川。”耿豪年少即粗犷有武艺,好以气凌人。贺拔岳入关西征,引为帐内亲兵。贺拔岳死后,来到宇文泰身边,以武勇见知于宇文泰,耿豪也自认为投身于英明之主。后参与讨伐侯莫陈悦和迎接孝武帝,因功封平原子。沙苑之战,耿豪杀敌甚多,血染甲裳尽赤。恰遇裸体杀入西魏阵中的东魏骁将彭乐,两勇相斗,耿豪一枪挑入彭乐胸中,彭乐败退而去。战罢,宇文泰叹道:“耿令贵勇猛,所向无往不前,看他的甲裳,足以为证,没必要再去点验斩杀的首级数目了。”因功进爵为公。后随宇文泰大战邙山,耿豪对部下说:“大丈夫杀敌,须右手拔刀,左手把槊,直斫直刺,切不要怕死不进。”遂大呼独自率先冲入敌阵,敌人锋刃乱下,众人都以为耿豪必死无疑。不一会儿,耿豪挥舞着大刀又回到本阵。大战数合,阻挡耿豪向前者死伤相继。他对左右相随者说:“我哪里是喜欢杀人,只不过是壮士上了战场不得不这样做。假若既不肯杀敌,又不为人所伤,那和活死人有何区别呢!”宇文泰嘉奖耿豪,任为北雍州刺史,进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名豪。
耿豪禀性凶悍,出言多有不逊,自以为意气冠于群雄,无人匹敌。宇文泰看重耿豪的骁勇,常常原谅他的缺点和错误。李穆、蔡祐当初和耿豪同时进封开府,后来官职高于耿豪。耿豪心中忿忿不平,就对宇文泰说:“人们私下议论,认为耿豪胜过李穆、蔡祐。”宇文泰问道:“何以见得?”耿豪回答:“人们说李穆和蔡祐是宇文丞相的胳膊和大腿,而耿豪和王勇则是丞相的咽喉和脖项。由此可见在其上,所以说耿豪王勇胜过李穆蔡祐。”耿豪的粗鲁直率多类于此。死后,宇文泰深为痛惜。
耿豪之子耿雄嗣其爵位,位至大将军。
梁御
梁御,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少好学,进趋详雅。及长,更好弓马。”先从尔朱天光西讨,任镇西将军、东益州刺史,第一领民酋长。后随贺拔岳镇守长安。贺拔岳遇害,梁御与众将同谋拥戴宇文泰。从征侯莫陈悦,迁武卫将军。宇文泰平定秦陇地区,雍州刺史贾显和高欢有往来,此时持犹疑观望态度。宇文泰任梁御为大都督、雍州刺史,领军先行。梁御对贾显说:“魏室衰落,天下混乱,高欢志在篡逆。今宇文夏州是当世英雄,正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公不在此时投向宇文,建功立勋,尚且犹豫不决,难道不怕大祸临头吗?”贾显于是出迎宇文泰。梁御入镇雍州,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随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屡建功勋,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进位广平郡公。出为东雍州刺史。“为政举大纲而已,民庶称焉。”大统四年(公元538年)逝于东雍州,“临终唯以国步未康为恨,言不及家”。
其子梁睿袭爵。天和五年(公元570年)拜开府仪同三司,进蒋国公。大象末(公元580年)任益州总管,加授柱国,后因功进位上柱国。
若干惠
若干惠,字惠保,“代武川人也。”若干惠未成年,其父树利周即死于镇压葛荣起义军的战场上。若干惠以别将的身份随贺拔岳入关西征,参加擒万俟丑奴,平定陇右诸战而力战有功,,历任都督、征西将军。贺拔岳被害,若干惠同赵贵、寇洛等同谋拥立宇文泰。孝武帝西迁后,若干惠任右卫将军、大都督,出为北华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将军。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若干惠往往先登陷阵。拜仪同三司,加侍中、开府,进爵长乐郡公。西魏军与东魏军邙山大战时,若干惠所率右军与中军大破敌阵,赵贵所率左军失利,全军因之一齐撤退。时当日暮至夜,敌军穷追不舍。若干惠索性下马,停止后撤,并令军中炊事员埋锅造饭,开怀饱餐。食罢对大家说:“与其败退回长安被军法处死,那如与敌在此决战而死,两种死法意义可大不一样啊!”于是树起旗帜,吹响号角,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敌方见若干惠队伍整肃,号令严明,疑有伏兵,不敢进逼,若干惠率部徐徐退回。后任秦州刺史,未到任,任司空。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若干惠因病死于鲁阳军中。
若干惠“性刚质,有勇力,容貌魁岸。善于抚御,将士莫不怀恩,人思效节。”若干惠早年丧父,事母最孝。宇文泰曾建造射堂,射堂落成日,宇文泰宴请诸将庆贺。若干惠私下叹息道:“母亲已经老了,我何时也能举办这样的宴会让母亲高兴高兴!”宇文泰听到后,当时就将射堂宴会移至若干惠家中举办。若干惠在同时期的将领中年纪最小,威望很高,深得宇文泰器重。若干惠死后,宇文泰“为之流涕者久之,”并亲临致哀。
若干惠之子若干凤,字达摩,“少沉深,有识度。”大统末(公元550年),袭父爵长乐郡公,娶宇文泰之女。在西魏,后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宫伯,出为洛州刺史。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封徐国公。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拜柱国。
王德
王德,字天恩,“代武川人也。”少年时就善于骑马射箭。虽然未经延师课训,而以孝悌闻名于时。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投入尔朱荣军中,后随贺拔岳进入关中征讨万俟丑奴,加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贺拔岳遇害,王德与赵贵、寇洛等人定议拥立宇文泰。加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平凉郡守。孝武帝西迁,王德奉迎有功,行东雍州事。大统元年(公元535年),进爵为公,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其后经常跟随宇文泰出征,屡立战功。加开府、侍中,进爵河内郡公。先前黄河、渭河间的羌族部落屡次发生叛乱,朝廷考虑到王德素有威名,为各族各部所敬服,于是任王德为河州刺史。王德到任后,绥抚有方,深得羌民拥护,各部羌民率相听命于王德。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授大都督、原灵显三州五原蒲川二镇诸军事。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王德任泾州刺史,死在泾州任上。
王德秉性忠厚,廉洁谨慎,言行无可指摘。虽然未读过书,对于决断是非、决定赏罚的能力,可与经验丰富的良吏相比。任平凉郡守,是泾州所辖五郡中最好的郡守。行东雍州事,任期虽短,“百姓怀之”。任河州刺史,“为夷民所附”“群羌率服”。王德早年丧父,因为家中贫寒,无力安葬,于是只好卖掉儿子公奴与女儿来安葬父亲。后来因为战乱,父子天隔一方,不知音讯。王德在任平凉郡守时,得遇公奴,父子相认,举家欢庆,并为公奴取大名曰庆。王庆,性谨慎淳厚,有父之遗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王德之母,享年近百岁,死于王德之后。
念贤
念贤,字盖卢,金城枹罕人。父念求就,“以大家子戍武川镇,仍家焉。”念贤资容俊美,爱好读书。儿童时在学堂读书,有一善于相面者经过学堂,同学们争着相面,只有念贤不过去,他笑着对同学们说:“男子汉死生和富贵全在于天,那里在乎相术?”少年时丧父,居家尽孝,受到人们的好评。六镇起义时,因参与武川南河袭杀起义军领袖卫可瑰有功,被授于别将。当时北边州镇战乱频仍、人心惶惶,念贤奉命招抚云州地区的高车、鲜卑等部族,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并被授于平东将军。建义初(公元528年)为大都督,加抚军将军、黎阳郡守。尔朱荣入洛,拜车骑将军、太仆卿,兼尚书右仆射、东道行台。普泰初(公元531年)除使持节、瀛州诸军事、骠骑将军、瀛州刺史。永熙中(公元533年)拜第一领民酋长,加散骑常侍,行南兖州事。又进号骠骑大将军,殿中尚书,加仪同三司。孝武帝欲讨伐高欢,任命念贤为中军北面大都督,进爵安定郡公,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大统初(公元535年),拜太尉,出为秦州刺史,加太傅。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转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多年后还朝,兼录尚书事。在与东魏军河桥之战中,念贤不但没有奋勇作战,反而私自撤兵返还,自此念贤的声誉大减。大统五年(公元539年),念贤调任都督秦渭原泾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病死在秦州任上。念贤与同时代的将领的父辈是同党,因此,自宇文泰以下诸将领都很敬重他。
念贤子念华,性情和蔼忠厚,有长者风度。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合州刺史。
寇洛
寇洛,上谷昌平人,父亲寇延寿,和平中(公元460——465年)“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寇洛性情不拘小节,能明辨是非。六镇起义时,寇洛率领众乡亲离开战乱中的武川,避地于肆州并州,加入到尔朱荣部。贺拔岳西征入关,寇洛因与贺拔岳是武川老乡,应召来到贺拔岳军中。平定万俟丑奴起义后,寇洛因功任征北将军、卫将军,右都督。侯莫陈悦诱杀贺拔岳,欲并其众。其时军中军心惶扰,不知所措。寇洛在诸将领中,年龄最大,素为众将所信任。于是寇洛召集将士,表示要为贺拔岳复仇,并率领全军将士迅速脱离侯莫陈悦的控制,撤到原州驻扎。在原州的军事会议上,众将同意推举寇洛为盟主,统帅贺拔岳部队。寇洛认为自己只是将才,绝非帅才,坚决不肯就任。并与赵贵协商提议迎请夏州刺史宇文泰为盟主,获得与会人员一致通过。魏帝以寇洛有全师之功,任武卫将军,右大都督,泾州刺史。孝武帝西迁,寇洛进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大统初(公元535年)魏文帝特下诏曰:“往者侯莫陈悦远同逆贼,潜害故清水公岳,志在兼并。当时造次,物情惊骇。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前泾州刺史、大都督、临邑县开国公寇洛,忠款自心,勋诚早立,遂能纠合义军,以待大丞相。见危授命,推贤而奉,此而不赏,何以劝励将来。可加开府,进爵京兆郡公。”并封寇洛之母宋氏为襄城郡君。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出为华州刺史,加侍中。与独孤信收复洛阳,移镇弘农。大统四年(公元538年)随同宇文泰与东魏军战于河桥,还军后率所部镇守东雍。大统五年(公元539年),寇洛病逝于东雍镇所,时年五十三岁。
寇洛子寇和,北周明帝时改封松阳郡公,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宾部中大夫。
寇洛弟寇绍,位至上柱国、北平郡公。
雷绍
雷绍,字道宗,“武川镇人也。”九岁丧父,臂有膂力,善于骑射。十八岁即在武川镇府做事,一次到京城洛阳出差办事,看到京城人的文明举止、礼仪风度很是仰慕,回来后对同事深有感慨地说:“以往只知道在边地练习武艺,将来以战功来博取功名,没有想过文化学识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生在世,不掌握知识,跟住在洞穴中有什么区别!”于是辞去镇内职务,告别家中寡母,毅然外出拜师求学。一年内就学完了《孝经》《论语》,当他读到“人行莫大于孝”时,感慨道;“我离乡别母外出求学,难以尽孝,这不是晚辈应有的作法。”于是返回故乡,边耕边读,侍奉母亲,直至去世。因为侍母至孝,颇有令名,被武川镇将召补为镇佐。
后来,雷绍应召到关西大行台贺拔岳帐下任长史、京兆太守。在京兆太守任内,善于抚慰,境内人心和乐、社会安定。在任长史期间,贺拔岳与侯莫陈悦作为同僚多有接触,雷绍通过察言观行,认为侯莫陈悦有问题,曾善意提醒贺拔岳:和侯莫陈悦要谨慎相处。贺拔岳对雷绍的忠告没有在意,结果遭侯莫陈悦的暗算。贺拔岳遇害后,雷绍积极参与了赵贵寇洛迎立宇文泰的活动。后因军功,任大都督,凉州刺史。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进爵为昌国伯。后死在渭州。雷绍生前乐善好施,所得俸禄奖赏皆分送亲友及下属,死后竟无钱送终。遗嘱其子:我死之后,如照乡俗葬法,要杀马殉葬,这对死者并无好处,你不要这样做,只以随身衣服入殓,一切俭约从事。宇文泰一直以老朋友相待雷绍,雷绍灵柩运回长安安葬时,宇文泰“素服临吊”,表示哀悼。西魏朝廷追赠雷绍为太尉。
韩果
韩果,字阿六拔,“代武川镇人也。”少年时即骁勇善骑射。后随贺拔岳入关西征,为帐内亲兵。韩果身强力壮,膂力超强,披甲著盔全副武装,手执戈矛翻山越岭如屡平地。贺拔岳遇害,韩果追随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战后任都督。韩果既有特强的记忆,又有谋略,善于深入敌后,观察敌方动静,获取敌方情报,推测敌方行动。敌方的军情人员如有潜伏于溪谷草莽之中者,韩果只要登高一望,便能指出可疑之处,实施抓捕,必有所获。因此宇文泰任韩果为虞侯都督,负责军队的侦察工作。“每从征行,常领候骑,昼夜巡察,略不眠寝。”韩果参与西魏出征东魏的弘农、沙苑、河桥、邙山等战斗,多有战功。在攻灭东魏窦泰军时,宇文泰奖赏韩果真珠金带一条。曾任河东郡守。后随大军到北山征伐稽胡人,稽胡人所居之地地形险要,人迹罕至。韩果率兵进剿,穷追不舍,稽胡人称其为“著翅人”,宇文泰听到后笑着说:“著翅之名,宁减飞将。”累任开府仪同三司、进爵褒中郡公。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拜少师,位进柱国。天和初,授华州刺史。在华州任上,为政宽简,得到吏民的称颂,后死于任上。
韩果之子韩明嗣其爵位,为黎州刺史。
李虎
(人物简介详见112页《唐太祖景帝李虎》。)
杨忠
(人物简介详见96页《隋太祖武元帝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