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队“消费评论”是——消费评论主流融媒体,提倡主流的健康消费,改变对酒的认知偏见,重构人与酒的和谐关系!请每天关注精彩的文章推送!
[文/消费评论]
唐代谥号白居易和明清不明忧郁的文青林黛玉之间有两个共同点。一个喜欢哭,另一个喜欢喝烧酒。
酒乃发兴之物,和哭是绝配,对于天生忧郁的人来说,正可谓一杯烧酒轻入喉,泪眼迷离愁更愁。
泪眼诗王白居易,在“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的熏染下,写出了《哭崔儿》、《哭微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等大量以哭为主题的好诗;
忧郁文青林黛玉,在“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的风骚走位下,上演过泪奔葬花的行为艺术。
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跨越千年的酒泪之约里,唐朝哭男白居易和林妹妹喝的烧酒,谁家更烈,是同一种酒么?
在唐朝,烧酒很高端
烧酒在大唐有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叫烧春。
大唐翰林学士李肇《唐国史补》云“酒则有郢州之富水……剑南之烧春。”剑南春前身就是大唐的剑南春烧。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唐代诗人牛峤觉得烧酒是浓美的。
不过,烧酒在大唐是高端酒,一般老百姓都喝不起。
那时的酒是蒸粮加曲发酵,压榨出酒,滤酒技术还比较粗糙,新酿的酒未滤清,酒醪中有细微的白色发酵物和酒液混在一起,酒看起来就是浑浊的,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颇受欢迎。抖音网红曲“我应在江湖悠悠,饮一壶浊酒”里的浊酒就是这种酒。
为了使酒更高级,人们就以火“烧”酒。感谢唐代“不务正业”的高州刺史房千里所著《投荒杂录》,上面记载了烧酒的做法:“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
多了“烧”这一道工序的酒属于清酒,色不浊了,酒香也更浓了,当然也比浊酒贵多了。
资深酒友李白说:“金樽清酒斗十千”,他的迷弟杜甫说“蚤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比较穷,喝的是三百钱的浊酒。
唐代烧酒的度数应该比较高,白居易写《早春招张宾客》“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由此可见,烧春酒的酒精浓度已达到了可以燃烧的程度,但从其工艺来说,并不是蒸馏酒。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就是说蒸馏法的烧酒以前没有,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的烧酒才是蒸馏酒。
在清代,烧酒等同于现在的白酒
若按曹雪芹书写《红楼梦》的清代来看,酒度较高的蒸馏酒酿造技术已经普及。因为有酒曲的存在,可以用来酿白酒的原料不只大米,还有玉米、高粱等粮食。这时蒸馏酿出的酒就是我们现在喝的白酒。
白酒有活血发热的功效,吃了寒性螃蟹的林黛玉喝一口烧酒可以暧身子。所以林黛玉喝的烧酒是蒸馏酒,度数更高。白居易喝的是发酵酒,酒度比蒸馏酒相比要低。
古时交通不便,酒的知名度传播主要靠文人,而文人多爱低度绵醇的黄酒。在南方,黄酒是绝对的酒中霸主,白酒的粉丝更多存在于北方的百姓之中。
在现代,烧酒成了别称
烧酒,百度百科的解释为“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在酒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时期,作坊生产的白酒在白酒销售中占了很大比重。作坊用锅灶、甑锅、天锅冷凝器等蒸馏设备生产的高度白酒被称为烧酒或烧锅酒,当时的酒友们常喝此种烧酒。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酒的品类越来越多,烧酒成为了白酒的别名。
你觉得烧酒好听还是白酒好听?请留言回复你的看法。
本文为《消费评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