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不读书人生大不相同!Kindle,拒绝打扰,感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人间白来”。
近期风靡社交网络的“黑人抬棺”视频,你知道火爆到什么程度吗?“黑人抬棺”话题一度登上B站热搜第一,这七位抬棺小伙儿也被称为“2020年第一男团”、“新一代死神”!
(图片来源网络)
七个身着统一黑西服、头戴尖礼帽、穿着黑白相间小皮鞋、搭配黑色墨镜、迷之微笑的黑人小伙抬着一具棺材齐步向前舞动,舞步灵动魔性,棺材一上一下。有网友说尼采的那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还有一部分“哈佛”毕业的文豪网友创作出不少佳句,比如“棺一抬,人一埋,一人一声古德白”、“初听不识曲,识曲已是棺中人”。
(图片来源网络)
但每次意外走红的段子,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出处。
这段视频所展示的是加纳丧葬文化中的一部分,七个黑人抬棺材小伙儿就是来自非洲加纳当地有名的送葬队伍。这只送葬队伍的创始人兼队长是本杰明,他年轻时曾在葬礼上打下手赚钱,后来因为一位酋长去世,他的子女觉得父亲生前极其喜欢舞蹈,希望殡葬队抬着棺材,让父亲入土前再跳最后一次舞。
所以本杰明便组织了几个小伙子编排了舞蹈,通过舞蹈的形式把酋长欢快的送走,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他的团队和抬棺舞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从此这种“黑人抬棺材跳舞”就正式发展起来。后来其他公司看到抬棺舞的流行,也开始模仿,但本杰明的团队依然是最专业,最高标准的。
(图片来源网络)
“黑人抬棺”的火爆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有网友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在葬礼跳舞是死者的不尊敬,甚至上升到种族歧视的言论。要知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葬礼形式也都有所不同。
比如说中国古代的传统葬礼习俗有土葬、火葬、悬空葬、天葬、树葬;古埃及会将去世人的遗体制做成木乃伊;非洲马达加斯加的麦利那人有翻尸节,就是每隔一至三年都要给尸体翻翻身,出来透透气, 晒晒太阳;《寻梦环游记》中墨西哥有亡灵节,他们的文化中死亡只是一整个生命的完结,不代表消亡,轮回之后,它一定会以更美好的方式,出现在下一个新生,所以他们笑对死亡,在亡灵节期间会摆神龛以纪念他们热爱的已故亲友,欢迎死者的灵魂归家。
而加纳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几内亚湾北岸。在西非国家中加纳经济较为发达,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上以出口可可和木材为主。又因盛产黄金,被称为“黄金海岸”。加纳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他的丧葬文化,当地的葬礼盛大且独特被称为“世界葬礼之都”。
在加纳有着浓厚的“视死如生”的丧葬传统,当地人认为认为死不是人的终结,而是前往祖先世界的一个过程,还代表着亡者得到新生。所以当地人都对葬礼非常重视,他们会耗费大量的资金来举行葬礼,据不完全统计,加纳人的一场葬礼要花费人民币12万到15万不等。
他们有一句谚语:人活一世,最后的奖励就是死亡,这句关于死亡的谶语在半个多世纪里,被加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死亡不单纯是一种悲伤的永别,他们除了在葬礼上跳舞之外,还会制作形状各异的棺材送家人最后一程。棺材匠人会根据死者生前的经历、爱好、地位、职业等,订制出风格各异的棺材,因此这也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精美的艺术品。
比如一位名叫卡内·奎的木匠,在他祖母去世时,老人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够坐飞机旅行。为了完成这一遗愿,卡内·奎亲手为祖母量身定做了飞机棺材。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手机、动物等样式的棺材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生命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被人遗忘才是。不同的人对待现象有不同的理解的,这也是文化为什么会传播的理由,就像丧葬文化一样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从而展现出新的形势。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各异,涉及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所以今天小K 给大家推荐一本陶黎铭所写的《中西文化聚焦》,让大家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感受到各自的魅力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
“中外文化聚焦系列”目前先行推出的有《中西文化聚焦》、《中日韩文化聚焦》,以后还将推出《中国东南亚文化聚焦》、《中印文化聚焦》、《中俄文化聚焦》等。
本丛书的撰写注重案例(物态)与评析两部分的合成。案例选自外国人生活中常常遇到甚至相当熟悉的物品与事件,用这些物品与事件与中国相类似的进行比较,并用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评析是对感性知识的升华,以简明扼要、恰到好处的点评使学习者的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这种点评,不一定给出一个完美的或者是全部的答案,而是给人一个视角,以引起更深的思考。点评的具体内容涉及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礼仪习俗、建筑文化、戏剧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管理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婚姻家庭、消费观念等等。
本丛书所讲的物态,主要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食品、服饰、餐具、乐器、建筑、文具、玩具、体育用品等物质现象。
作者尽可能地将物态与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物的一系列追问,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某一个别文化现象进入到深层文化精神的转变,从而体现不同文化在物质、精神、风俗、制度的具体内涵,使文化比较具有世界的品格。
比如作者对筷子与刀叉的解答:
吃饭离不开餐具,但餐具各不相同,中国人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叉。筷子,英语俗称Chopsticks,前一半Chop有劈断之义,后一半是stick,意指棍、棒,意思是说两根劈柴棍。后来中国菜称Chopsuey(杂碎),人们就将吃中国菜的工具叫Chopsticks。
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常常从鼎下燃火的那一抱干柴上扯下两根干枝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夹那鼎里煮的肉,筷子也就这样发明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筷子古时候叫箸,(箸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周代。《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中国有个成语叫“见微知著”,说的是周朝的箕子从纣王使用“象箸”进餐得出了这将导致追求奢侈、荒淫无度、最终将走向亡国的结论。)后来“箸”演变为“筷”。
筷子的取材十分广泛,但筷子的长短、粗细,以及一头方、一头圆的造型却基本不变。由于一天三餐离不开筷子,所以不少人对筷子就比较讲究。首先是材料珍贵,除了2000多年前的象牙筷和铜筷外,隋唐以后出现了金、银以及玉石、珊瑚、犀牛角材料制作或者镶嵌的高级筷子,当然最多的还是竹木筷子。其次是图案精美。筷子上的花纹图案种类很多,帝王之家的筷子常配龙凤图案,书香子弟和富贵之家的常配文人骚客的诗词或绘画。现在中国筷子的种类很多,广州的乌木筷、北京的雕琢玉筷,福州的漆筷,成都的刻花竹筷,都是很有名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筷子的使用有利于锻炼人的体质。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心灵手巧。用一双筷子夹住飞驰而来的飞镖、飞弹,是中国功夫中的一个绝活。中国人还常常从筷子中产生联想,笔直的筷子可喻指人的无私奉献和宁折不屈的品格。
(图片来源《中西文化聚焦》)
刀叉是西方人的主要餐具。西方人最初只用刀,早期的刀就是石刀或骨刀,直到炼铜以后,有了铜刀。铁刀也是在铁器出现以后才有的。单独的刀不像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因为它是多功能的,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狩猎物或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才兼作餐具。因为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
用叉子吃饭也有局限,常常要用刀先切割,这样就开始刀叉并用。当食物呈现在面前,最基本的动作是用叉子压住食物的左端,使之固定,顺着叉子的侧边用刀切下约一口大小的食物后,叉子即可直接扎起食物送人口中。叉子的普及应该是在18世纪。
在此以前,双尖的叉子,厨房里早就有了。不过,当叉子在中世纪出现在意大利餐桌上的时候,受到了不少的抵制,牧师的批评是,“如果上帝希望我们使用叉子,他创造人类的时候就不会给他做上双手的。”有的甚至咆哮说:“那是魔鬼的草叉。”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大多数人吃饭还是用手抓的,有一则记载说蒙田曾做过自我批评,说吃饭时一忙就把手指给咬了。那时的礼仪规定,吃饭的人只能用右手的三个手指抓取事物,否则就是没有教养的。
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地球的两个半边,两大民族两大文化交会的时代,这个大时代让我们真正清楚地看到人类理性完整的成就,西方有西方的特质,东方有东方的特质。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亚马逊Kindle】在字里行间,一起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