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皮病的诊断和治疗
分布在珠江水系和南方沿海各省水系的常见鲭鱼鱼类,属于亚热带鱼类,我国中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养殖量,但不能在自然水域安全过冬。
斑鳢与乌鳢形态、习性非常相似,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斑鳢更易驯化全人工饲料。因此在我国南方鳢科鱼类养殖中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广东、海南一带。斑鳢作为国内养殖较多的乌鳢、斑鳢和杂交鳢3个鳢科种之一,辨别他们需要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主要通过头部和体侧的斑纹加以区分)。如今杂交鳢养殖正处热潮,斑鳢是其不可缺少的繁殖亲本。斑鳢虽适应能力强,但在苗种阶段易暴发疾病,一直是提高苗种成活率的难题。腐皮病是鳢科鱼类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细菌性疾病,这种疾病在水温20~30℃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时间长,易反复感染,难以完全治愈。这种病的主要症状为:体表充血,鳞片脱落,皮肤溃烂,有炎性渗出物,严重时出现烂尾,断尾,溃烂部位露出骨刺,甚至烂穿腹壁。此病易引起相互感染,死亡率极高,在鳢科鱼类苗种和成鱼阶段均可能发生,尤其是在鱼体受到损伤、营养不良和水质条件恶化等条件下。关于该病致病菌,有学者曾报道,引起鱼类腐皮病的病菌有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emolyticus )和哈氏弧菌( Vibrio harveyi )等,均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弧菌科。
笔者在室内4口水泥池(非循环水)养殖了一批斑鳢苗,生长至5~7厘米时,暴发了腐皮病,采用“内服外消”方法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具体养殖情况如表1。
表1 室内斑鳢养殖情况
一、疾病诊断及治疗措施
1.诊断
病鱼症状:摄食强度减弱,头部出现充血红肿、溃烂,严重的离群缓慢游动,体侧和尾柄鳞片脱落、充血及背鳍溃烂,解剖病鱼内脏器官,未发现病变,镜检体表和鳃,均未发现寄生虫。水质检测发现亚硝酸盐偏高,超过1.5毫克/升,氨氮小于0.1毫克/升。根据上述条件判定鱼苗感染了腐皮病。
2.水质调控
疾病确诊后,开始对4口感染腐皮病鱼池进行降亚硝酸盐、消毒和加有益菌等处理,方法如下(表2)。
表2 4口发病池消毒调水处理
4口池采用两种处理方式,确诊后当天,1号和2号池全换新水,3号和4号池换一半新水。第2天,按用药说明连用两天二氧化氯片。第7天,每口池再用乳酸菌6克+芽孢杆菌6克+红糖10克调水,每两天吸污一次,每周补菌一次,保持良好水质。
3.药物治疗
疾病确诊后,第3天开始用内服药拌饵投喂,饵料配制如下:冰鲜鱼糜与乌鳢颗粒料之比 1∶2.5。给药方案:第3~10天,饲料中按用药说明添加恩诺沙星+链克菌(复方磺胺嘧啶)。第10~17天,添加穿梅三黄散+氟苯尼考+正大多维,第 17 天后只添加多维,持续一个月,每日投喂3次,4口池用药方案相同。
二、治疗效果
经过半个月的药物治疗,日死亡数均逐渐减少至零(图1)。1号、2号和3号池在第4~7日间死亡数上下波动,可能与病菌反复感染有关;4号池用药后死亡数基本呈下降趋势,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反应最敏感。全换水组1号和2号池最终死亡率分别为27.1%和26.1%;换水一半组3号和4号池最终死亡率分别为31.4%和30.3%(表3)。用药方案对4口池中鱼苗腐皮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1 4口池子发病时期内日死亡数,箭头处表示开始用药治疗
表3 各池发病死亡情况
三、讨论与总结
腐皮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海淡水鱼类均可暴发此病。该病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能对病原起杀灭作用的抗菌药可以灵活运用。在药物使用中必须清楚,抗菌药大部分属于抗生素类,易产生抗药性,并且会有药物残留,必须遵循使用原则:对症下药、休药期、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本实验采用内服抗菌药杀灭病原、多种维生素增强鱼体免疫力,以及外用二氧化氯消毒、有益菌调水联合治疗方式,对斑鳢腐皮病进行了有效治疗,避免了重大损失。全换水组和换水一半组死亡率差异显著,换全新水质可能更有利于疾病治疗。4口鱼池死亡率均在25%以上,侧面反映鱼类生活于水中,一旦发生疾病,治疗难度巨大,提前预防才是提高成活率的根本。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鱼病也随之增加,其中细菌性疾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细菌性疾病病菌种类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在水温20~30℃的夏秋季易发生,而且多数属于继发性感染。治疗细菌性疾病不可盲目用药,首先需要检测病鱼体、水质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细菌性疾病病原不能像寄生虫那样直接镜检判定,鉴定需要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免疫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及核酸杂交技术等,对于普通养殖户和大部分水产企业,这种方式不太现实且成本较高,在实际生产中,更多的是依靠养殖户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养殖经验,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病症对及时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水环境,病菌存在于水环境中,正常情况下“鱼体↔病菌”保持动态平衡,当环境条件改变、不利于鱼类生存时,平衡就会受到破坏,造成病菌大量繁殖感染鱼体;二是鱼体本身,鱼类生活环境恶化,免疫力就会减弱,病菌更容易侵入体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把握一个总原则:改善水质、杀灭病菌和增强鱼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