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
[泰坦尼克号3D]在中国“100周年”上映
一转眼,5年又过去了
但直至今时今日
杰克与露丝的故事
依旧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
1912年的4月10日,对于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来说,是它从英国南安普顿起航前往纽约,开始处女航启程的日子;对杰克与露丝来说,是命运安排他们相遇的日子……
而对于85年后的詹姆斯·卡梅隆来说,这天是他将一场史诗级灾难呈现到大银幕上的开始。
▲上图为真实史料,下图为[泰坦]剧照
[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不仅有以假乱真的特技做支撑,更有着堪称变态的考据和复原。
卡梅隆不光独家获取了泰坦尼克号的原始图纸,还成功说服了原来为这艘巨轮编织地毯、制作吊艇柱的两家公司,继续为剧组制作道具。
▲片场照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卡梅隆重新搭建了这艘曾经的“最大”,丝毫不逊色真实的泰坦尼克号。
小到餐桌上一溜洁净无瑕的餐具和女士衣裙上的小珠子,大到五层楼高的豪华实木楼梯、天花板上酷似教堂穹顶的拱形圆屋顶,都被剧组作为字斟句酌、细节还原的考古对象。
▲幕后照
考据癖们会欣喜地发现,泰坦尼克号模型里的铜床、壁钟、家具、装潢,与真实中的泰坦尼克号是一模一样的。
这艘被安放在6400万公升水槽中的庞然大物,占据了相当于两个美式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
▲1000多名工匠和工程师为这艘巨轮日夜忙碌,共计9300平方公尺的内景,享受到了超级精装修的待遇
早在电影实拍之前,卡梅隆曾于1995年乘坐了俄罗斯的“凯迪须号”研究船,向北大西洋进发,用为期一个月的水下岁月,完成了与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亲密接触。
当时共配备了两艘潜水艇,一艘负责拍摄残骸景况,一艘装着卡梅隆等人负责指挥调度。因为海下4公里处巨大的水压,迫使剧组制作了一架特殊且耐压的摄像机进行海底录影。
▲摄影机一次只能录12分钟的影像,一旦潜入水下就无法中途更换胶片,所以剧组对每一格胶片都珍惜有加
这段海底实拍主要集中在影片开头段落,一共需要潜水小组下水12次,每次往返都需耗时16小时。
在初期摄影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卡梅隆甚至曾把自己锁在“凯迪须号”里,失声痛哭。
后来出来的影像之所以让人满意,也是在卡梅隆放弃原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拍摄方案后,才达到的效果。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还原的细节都属于专家级别。撇开一对虚构的男女主角不谈,[泰坦尼克号]里出现的诸多人物,都有对应的角色原型和清晰的身世来历。
卡梅隆严格依照留下来的黑白照片作为参照,最终确定的演员人选汇合在巨轮模型上,让人恍如返回到了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
有趣的是,在当时的那艘轮船上,真的有一个姓“道森”的男士遇难丧生,只是除了姓之外,他和“杰克&露丝”的爱情故事基本没有任何瓜葛。
▲片中那个选择尊严赴死的贵族,那个带领乘客死前祈祷的神父,那支演奏到最后一刻的乐队,这些全都确有其事、真有其人
卡梅隆的疯狂考据,让他从每一幅留存下来的历史图片中汲取灵感:杰克·道森同学偷摸从三等舱溜到头等舱的举动,就有当时披露的一张照片作为数据支持。
可见,当适度虚构和还原历史结合在一起时,往往能催生出经典的故事。甚至有时史诗大片还能混淆真正的历史——就像很多人相信真有杰克和露丝这些人存在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