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珍奇的野生动植物,其中,包括了中国大鲵,大家更喜欢把它称作娃娃鱼,它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而据报道称,近日的一项发现指出,这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在我国已经走向了野外灭绝的边缘。
中国大鲵是有尾目最古老的类群之一,在1.7亿年前与其他类群分离开来,并且一直发展到现在,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但这种古老的生物目前的情况并不太乐观,尤其是近日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野外的中国大鲵至少应该可以分成5种物种,打破了原有的分类准则。
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科学家们在中国的数十个省份花了四年进行大量调查,我国野外大鲵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成5个不同的物种代表着一个新的危机:我国野生大鲵本来就已经很少了,但是这样一来,这些大鲵种群又会被分成5个种群,这意味着一些种群的数量规模可能已经很小。
同时,虽然我国近些年在保护大鲵,并且尝试人工养殖和放生来一定程度恢复大鲵的种群数量,但这种情况在现在看来是一种矛盾——人工养殖的多样性必然不如野生,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工养殖的不同种大鲵事实上也是“外来物种”,正在破坏本地大鲵的种群和基因完整,同时还可能传播疾病,看上去人们在保护中国大鲵,事实上,一些大鲵种群正因此走向濒危。
《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报告指出,科学家们无法确认我国野外究竟还有多少野生娃娃鱼,甚至科学家们此次这些年中调查发现的娃娃鱼,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人工繁殖返回生态系统中的。在我国,虽然娃娃鱼是保护动物,但过去十几年里它成了稀有野味。法规虽然明令禁止出售野生大鲵和第一代繁殖大鲵,但二代大鲵可以合法上市。来自伦敦动物学会的塞缪尔·特维博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动物在野外的数量在一个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对其的过度消费。”
目前,中国大鲵已经归类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极度濒危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此前,世界上的大鲵分为三种,美洲、日本和中国,而中国大鲵就是大家熟悉的“娃娃鱼”,能发出婴儿哭声一般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能长到1.8米长。它被描述为一个“活化石”,因为其外观自侏罗纪以来几乎没有改变。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的破坏,中国大鲵的数量急剧下降,此后,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中国大鲵。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方博士表示,这种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的古老动物需要保护,它们独特的遗传谱系是无价的瑰宝,需要更合适更到位的安全措施来呵护这种生物。现在,中国大鲵可分为陕西、四川、广西、贵州和安徽五个物种,再不加以保护,当中的一些种可能就要真的和我们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