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是中国电影界不朽的明星,她主演的《十字街头》 《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作品。
英国《泰晤士报》称白杨是中国的嘉宝 ,戏剧大师黄佐临也称赞白杨“人美,艺美,心美,德美 。”白杨
白杨1920年4月22日生于北平,原名杨成芳,祖籍湖南汩罗。
白杨的母亲丁凤仪出身书香门第,面貌娇美,求婚者络绎不绝,均被她拒绝,不成想一个叫杨振华的书生半夜三更偷偷潜入她的闺房向她求婚,这在当时是关乎贞操名节的大事,家里无奈接受他为婿。他们婚后有了一儿三女:大哥杨成勋、大姐杨成业(杨沫)、二姐杨成亮、三妹杨成芳(白杨)。
杨沫后来成为著名作家,《青春之歌》的作者;白杨成为大明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主角。而二姐杨成亮红颜薄命,嫁给一位姓骆的法官当了姨太太,20岁就因病去世了。
白杨与其姐
白杨因家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从小被寄养在农村佃户家,九岁才被接回家来,贫困与苦难伴随了她的童年。
杨振华和丁凤仪的婚姻并不幸福,杨振华后来移情别恋,沉醉于声色犬马,夫妻俩矛盾不断。
杨振华是晚清举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新华大学,并担任校长。可是国内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新华大学倒闭了。
白杨
1931年春,杨振华破产,逃亡后不知去向,不久丁凤仪也因病去世。
家道中落,姐姐只好外出寻找工作,11岁的白杨辍学了,从小喜爱文艺的她考入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养成所,成为该所最小的演员,处女作是《故宫新怨》,演了一个只有几个镜头的小丫头。
那时她已改名叫杨君丽,在排练话剧《喇叭》休息时,杨君丽说:“我们在‘苞莉芭’剧社演出时,大家送了我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鲁枷,说在俄语中,是红色的意思。”
杨付彬导演笑说:“你可以叫红杨。”突然,杨君丽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白杨树下玩的情景,脱口而出:“我更喜欢白杨。”从此,白杨这个美丽的名字在银幕和舞台上闪烁了整整60年。
白杨《喇叭》剧照
1934年,白杨加入“中旅”剧团。这年10月21日,“中旅”在北平协和礼堂首次公演《梅萝香》,开演的时间到了,但饰演梅萝香的演员却不知去哪儿了,团长唐槐秋情急之下,果断地让白杨救场。
惴惴不安的白杨深深吸了口气,努力进入状态。一走上舞台,她就进入了角色,台词一字不差,把梅萝香演得活灵活现,惹人爱怜。
全场观众为她喝彩,14岁的白杨首次登台获得意外成功,展现了出众的表演才华。
白杨《十字街头》
1936年,白杨加入上海明星影业公司,老板周剑云与她签订了三年合同,第一年月薪100元,第二年150元,第三年200元。
白杨与赵丹主演《十字街头》,轰动了大上海。《十字街头》表现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彷徨与挣扎,深受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影片在表现情爱方面也颇为大胆,白杨和赵丹一边荡着秋千,一边接吻,表演默契传神,成为经典银幕情侣的代表。
白杨 赵丹《十字街头》
16岁的白杨一炮走红,成为大众情人。英国《泰晤士报》说:“许多中国影迷都觉得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中国嘉宝,那就是具有和嘉宝异曲同工之特长的白杨。”
上海《电影周刊》这样写道:“白杨加入明星在《十字街头》中演出后,在影界的地位和声誉便日渐高涨起来,而明星当局对她亦极倚重,有把她当作胡蝶的后继者的企图,这可从最近明星加给白杨月薪从一百元变为三百元这数目来看,可见她今日在明星的地位了。”
白杨走红后被公司视为摇钱树,但她坚持走电影艺术的道路。张石川送给她《双姐妹》的剧本,白杨看了后觉得内容无聊,没有什么价值,就把剧本退回去:“这样的角色,我不演。”
白杨
张石川虽然不高兴,但白杨已经是红遍上海滩的大明星了,他也得给她面子,于是换了《社会之花》的本子给她。尽管《社会之花》内容老套,但多少还是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白杨同意出演。她精湛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专家的肯定,票房也大卖。
白杨成了大明星,搬出公司宿舍,住进了阔绰的公寓。卢沟桥事变后,大姐杨沫抱着生下才几个月的女儿和丈夫、大哥杨成勋一家从北平来到上海投靠妹妹白杨,杨沫对白杨说:“抗日战争已经开始,战火在蔓延,国土在燃烧,炮弹随时有可能在我们头顶炸响——要投身于抗日战争中去。”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上海危在旦夕,公司老板与白杨签订的合同成了一纸空文,原本月薪300元的她一个铜板也拿不到了,只得靠变卖家私度日。
白杨
哥哥杨成勋一家离开了战乱的上海,白杨变卖了一些衣物,送大哥一家远行。
大姐杨沫也将孩子送回河北老家,决定和丈夫马健民一起投奔延安。白杨再次当掉了所剩无几的衣物、家具,给姐姐准备了旅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白杨参加了影人剧团,奔赴四川宣传抗战。听说四川军阀霸道好色,不好对付,影人剧团中12位女子结成12姐妹,吴茵28岁最大,尊为大姐,白杨排行第9,称为9妹。她们互相团结,集体行动,谁也不敢把她们怎么样。
白杨
剧团来到四川演出《卢沟桥之战》《流民三千万》等话剧,有一天白杨收到了重庆市市长的大红请帖,白杨和吴茵等影人集体赴宴。市长原本想找名伶消遣助兴,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场晚宴成了影人们宣传抗日救亡的集会,达官贵人饮酒作乐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市长十分扫兴,下了逐客令,把她们“请”走。
白杨一出门,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今天真是一举两得啊,既表明了我们剧团的骨气,也宣传了抗日主张。瞧那市长,都快气成斗鸡眼了!”
这个故事传遍了山城,白杨获得了人们的钦佩,名气越来越大,一般的官僚政客也不敢轻易对她想入非非了。
白杨
1938年,白杨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厂演出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还演出了《法西斯细菌》《天国春秋》《日出》《屈原》《复活》《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话剧,与秦怡、舒绣文、张瑞芳并称为话剧四大名旦。
白杨为了演好《日出》里的陈白露,从不吸烟的她开始练习抽烟,从伸手拿烟到吸烟、吐烟,以及什么时候用劲吸,什么时候轻轻吐,都练到得心应手的程度,神态自如看不出表演痕迹,被观众誉为“连背上都有戏”。
白杨
1942年,白杨认识了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系的著名导演张骏祥。张骏祥比白杨大10岁,身材魁梧,长方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他们合作的第一部戏是张骏祥导演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白杨饰朱丽叶,金焰饰罗密欧。这部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白杨和张骏祥的爱情之火也燃烧起来。
张骏祥为白杨创作了话剧《万世师表》,并在扉页上写道:献给成芳。
1944年10月,《万世师表》在重庆中华路的青年馆公演,观众称赞道:白杨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真是活灵活现。评论家也称之为“白杨艺术生命中的巅峰之作”,两人的爱情之花结出了艺术之果。
1945年1月,白杨与张骏祥去长寿县旅行结婚。
白杨与张骏祥
1946年抗战胜利后,白杨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先后主演了《圣城记》《还乡日记》《乘龙快婿》《新闺怨》《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
1947年白杨与陶金 、上官云珠、舒绣文主演了蔡楚生执导的名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上下两集的影片生动展现了抗战八年前后的社会生活面貌,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永远可以排名中国电影的前十位。
白杨 陶金《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民国时代票房最高的影片,从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初,连续放映三个多月,当时上海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人看过此片,甚至还有盲人买票入场“听电影”。在香港上映的时候,每当巴士经过电影院,售票员不报站直接喊出“一江春水向东流啊”,乘客们纷纷下车。
《中国电影发展史》说“白杨扮演的素芬,演得真实朴素,成功地创造了这个具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优美形象,有真挚的内心感受和体现。”
白杨 上官云珠 舒绣文《一江春水向东流》
随后,白杨主演了由张骏祥导演的《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火葬》。在外人看来,他们夫唱妇随,是完美的事业搭档。
但是,白杨与张骏祥生活在一起后,两人性格、文化、生活习惯上的不协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显露了出来,两人的婚姻只保持了一年就分手了。
新中国成立后,白杨从香港回到北京,被电影局安排到上影四厂工作,四厂的主任是蒋君超。
白杨过去在上海时和蒋君超非常熟悉,一见到他,喜出望外地问:“你怎么上这儿来啦?”
蒋君超笑着反问道:“我怎么不能上这儿来?”
白杨 蒋君超
蒋君超七八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吃了很多苦,在叔叔的资助下考上复旦大学,后来考进联华电影公司当演员,和阮玲玉、陈燕燕、黎莉莉等著名影星主演过不少影片。
1947年8月31日,蒋君超的爱人白璐因上海国际饭店电梯发生故障,失足踩空,摔死在电梯下,留下悲痛欲绝的蒋君超和两个年幼的女儿。
白杨对蒋君超有很好的印象,两人一起畅谈理想和爱好,关系越来越亲密。蒋君超送给白杨一件寓意深邃的纪念礼物“金色胸针”——松枝上一只小松鼠怀里紧紧抱着一颗闪亮的珍珠。聪明的白杨立刻意识到蒋君超属鼠,洁白的珍珠当然就是她。
白杨 蒋君超结婚照
1950年,蒋君超与白杨在中苏友协礼堂举行婚礼,孙瑜、郑君里、赵丹、陶金、黄宗英等影剧界名人前来祝贺他们喜结良缘。
白杨很快怀孕了,1951年11月8日,他们的儿子晓松出生了。三年后,女儿晓真也来到这个世界上。
儿子晓松像妈妈,女儿晓真像爸爸,加上白璐的两个女儿,全家六口和谐友爱,同行都羡慕他们的幸福家庭。
白杨蒋君超与儿女
白杨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冬梅》《金玉姬》等影片。白杨的表演细腻生动,优美自然,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韵。
1956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鲁迅名著《祝福》被搬上了银幕,由夏衍改编,桑弧导演。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当时有5位很优秀的女演员来试镜祥林嫂,最后剩下白杨和秦怡。从试镜效果看,白杨与秦怡各有千秋,但秦怡外形太美太洋气了,像现代女性,祥林嫂则是几十年前的农村妇女,最后选定了白杨。
白杨《祝福》
白杨演绎的祥林嫂在当年还有争议,白杨本人到底象不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
对此 ,白杨在《我怎样演祥林嫂》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道 :“我给自已的创作上找了几个字是 :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勿卖弄 。”
1957年《北京日报》《沈阳日报》评选出5位最受欢迎的演员中,白杨独占鳌头,因此有人说白杨是建国以来最早被评出的最佳演员。
同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捷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祝福》获得了特别奖。
白杨
1958年,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出版,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
1959年,北京电影厂决定将《青春之歌》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搬上银幕。白杨很想扮演林道静,她数次到北京来找导演崔嵬,甚至专门去找过夏衍等文艺界领导同志。
杨沫也推荐了白杨,强调白杨的形象、气质、演技、对角色的把握都绰绰有余,导演崔嵬觉得林道静的年龄跨度是16岁到26岁,而白杨已经39岁了,年龄不合适就拒绝了她。
林道静最终选定了谢芳,白杨对此耿耿于怀,埋怨杨沫没有尽力,实际上姐姐做了努力但没有奏效。
杨沫与白杨蒋君超
在60年代,白杨的月薪是365元,是当之无愧的一级明星。1961年,白杨被选为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
白杨的厄运很快就来了,1961年10月出版的第22期《文史资料选辑》中,有一篇沈醉所写的《我所知道的戴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抗战胜利后,戴笠每宴宾客,所费非常惊人。除邀请许多军政界人士和要好朋友参加外,特别把上海的女交际花、名门闺秀、歌星、舞星、电影明星、京剧演员等邀往做客。”
文中还列出了几个演员的名字,其中就有白杨,而且还语意模糊地指出白杨和戴笠“有关系”。
白杨
白杨读了这篇文章震惊了,她说:“我从未和戴笠见过面,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和他有什么关系了。”
白杨立即向当时的上海电影局领导作了汇报,澄清自己和戴笠没有任何关系。组织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核实,终于搞清楚了,出版该刊的编辑表示要立即发文更正。
然而,更正还没有来得及刊出,风云突变,白杨被安上特务的罪名,蒙冤入狱5年半,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一度精神失常。
杨沫也受到牵连,被逼迫着写材料交代妹妹的问题。她写道:“我虽然没有看出白杨是叛徒、特务,但我早就看出她是个根本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973年3月,白杨终于跨出了监狱的大门。这个昔日高贵美丽的女演员,已经变成了一个形容枯槁、眼神呆滞的老太婆,话都说不利索了。
上海电影局为白杨冤案作了结论:关于沈醉在《文史资料选辑》第22期上所写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涉及白杨同志与戴笠有过往来的问题,经复查,是没有根据的,应予否定。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在《文史资料选辑》第67辑上特地刊发《本刊启事》:经过组织一再核查,证实白杨根本不认识戴笠。
在家人悉心的照料之下,白杨身体逐渐康复,声带也恢复了正常。姐姐杨沫也为解决白杨的问题奔走出力,两姐妹也重归于好了。
1978年的杨沫与白杨
1989年,晚年的白杨在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中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表演成熟精湛,获得第十届飞天奖“荣誉演员”称号。这是她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
建国40周年时,《中国电影周报》评选出中国影坛十大电影明星,排列次序为:赵丹,白杨,崔嵬,孙道临,于蓝,王心刚,谢芳,刘晓庆,潘虹,姜文。
白杨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54个人物,吴祖光在白杨从艺50周年的座谈会上讲道:“如果说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自己的历史,那么白杨正是用她个人50年的艺术创造 ,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白杨《洒向人间都是爱》
1995年 ,81岁的杨沫为三妹白杨的《我的影剧生涯》写了序言。杨沫写道“做事业,人是需要锲而不舍精神的 ,妹妹资本不多,她有所成 ,一生就凭着这种精神,她名愈高 ,进取的情怀愈大 。”
白杨于1996年9月18日年去世,享年76岁。
白杨
白杨和蒋君超的儿子蒋晓松是著名企业家,是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女儿蒋晓真曾是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同班同学,后做访美学者,远嫁他乡。2001年蒋晓真与赵丹的儿子赵劲合作了《新十字街头》。
白杨的名字及其银幕形象,随着“一江春水”从中国流向世界,将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她如一棵倔强挺立的白杨树,在电影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姿态。
欢迎阅读:
蒋雯丽和姥爷在70年代的生活,姥爷每月工资38元,抚养她长大
德国最伟大演员,《茜茜公主》的男主角,与罗密施耐德同一天去世
中国最美女明星,一生只爱一个人,活了94岁
秦怡与丈夫结婚37年,分居30年,丈夫酗酒又出轨,秦怡最终原谅他
白杨与蒋君超
你喜欢白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你的转发评论点赞是对我的鼓励!
本文参考了许多文字资料,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