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军独家稿件|正文1959字阅读需要4分钟
令人惊讶的是,湖南卫视的《我家》系列节目确实成了爆款。
这档几乎是承包了微博热搜的节目,似乎是从诞生起到制作完成再到后续的从《那小子》到《那闺女》,两季都用硬邦邦的热搜能力和带货能力实现了从前期观众和广告商都不看好到客户争相投广告的蜕变。第七季《歌手》,被定义为创作季。
吴青峰、刘欢、齐豫、杨坤、逃跑计划、声入人心、龚琳娜、POINA、KK、陈楚生……
这一季的《歌手》似乎在坚持什么,但又不愿意放弃什么。
作为被观众广泛认可的“高品质”电视和音乐节目,《歌手》绝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跟更多的是承载了一种审美取向的引领和更向上层次的音乐选择。
不可忽视的是,《歌手》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并不能脱离主流的观众嗜好去做空中楼阁,因此,在这一季,流行作为一种附属品加到了赛制中、加到了参赛歌手里。纵观全季,这是第一次,《歌手》没有将引领与流行两股力量用节目逻辑绑起来。
从影响力来看,这种尝试的代价显露了出来。
《歌手》总决赛没有登顶微博热搜,刘欢成为歌王甚至也没有成为当晚热搜的爆款。从实时收视来看,歌手总决赛的直播收视率也在1.2%左右徘徊,而和这一季阵容相似的《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却超过了2.5%,甚至《三联生活周刊》也将《我是歌手》称之为社交货币。
从“社交货币”逐渐“内向折叠”,能够看到的是,《歌手》中真人秀的许多部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像某些网友评论的在“卖情怀”。刘欢、齐豫的很多选曲其实一定程度上在弱化节目的竞技属性,这是一档音乐节目可贵的,但是也恰恰是一档真人秀最致命的弱点——缺乏冲突。
从2013年湖南卫视为了反击《中国好声音》而推出“领show2013”计划开始,其实就可以认为是卫视综艺大战的“元年”,中国综艺市场的泡沫也在这将近五年的时间经历了迅速膨胀到几近破灭的演变。
第一季的《我是歌手》相比应该几乎没有考虑过引领性的问题,更多的是围绕“竞技”这一概念做一档吸引观众的“秀”,节目逻辑也基本上是歌手围绕“比赛”转,大家的目标也很明确,是为了“歌王”。
这种节目逻辑从第三季开始发生了转变,2015年《我是歌手》的我是歌手成为了一种观众共在的媒介事件,通俗而言就是《三联》所说的,《我是歌手》成为了“社交货币”,从这一季开始,似乎“讲好故事”成为了一种“音乐仪式”的载体,大家在享受这场视听盛宴的同时顺便在享受音乐,而关于音乐的讲述也逐渐开始转向演唱者背后的故事本身,而不是呈现比赛中的所有过程。
而一直到本季《歌手》,随着选曲边界的不断拓展,观众对于阵容的期许、制作方自身对于节目升级的需求驱使,为了能够邀请到更为出众的歌者,也必须要对《歌手》节目艺术部分本身做出更加个人化的改造,因而某些观众所认为的“曲高和寡”的部分就是这种对艺术表现中有关歌者与创作者个人化的表现的直接反应。
这种尝试不仅仅是在《歌手》,也在《幻乐之城》、《声临其境》、《声入人心》等近期节目中有集中表现,而且这种转向也并非湖南卫视的专利,不论是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都在不同程度的做这样的尝试。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加上移动终端极度碎片化了我们的时间,我们甚至开始越来越少的完整参与到这些“仪式”当中去了。甚至我们很难完整的感受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不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其他一切事物都被“切割”,一切精致的、粗糙的文化产品都成为了感官与情感的“快消品”,情绪经过后全都不值一提。
这一切都不值一提,这就是苦心孤诣希望引领大众审美的《歌手》需要面临的现实,也是所有创作者需要面对的现实。
它们不尽然是“垃圾”,但肯定是“快消品”,不仅我们消费者它们,它们也消费着我们。
综艺终将谢幕,电视该去往何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