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平安夜属于年轻的盛宴。虽然很多老人很难理解,但就这样了。
从来,中国人呢,都是极其注重传统修身文化的,一贯主张"和合","团圆",过节日呢,依旧是如此。老年人呢也有他们热衷的一面,这只是换一种思维方式的调整罢了!
在许多小年轻眼中,这是个向心仪的人表白的大好日子。可是,中国的中秋、端午,元旦却没啥动静,就放了个假,为什么呢?
出门在外,图个新鲜。有钱没钱,平安夜要过!否则,有啥意思?是的,和家里人过的节往往还得问是否有男(女)朋友,工作怎么样,收入多少。,可以开心地吃狗粮或者在家宅着玩电脑。
按理说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前就文明的国家,男女的上巳(三月三),女女的七夕(七月七),男男的清秋(重阳,九月九),再加上多人活动的元宵、端午等等。,哪个节不能当作情人节啊。
莫非只能靠洋节来愉悦自己,才有个大人样子吧?
但其中的精彩纷呈,这其中年轻人呢也能透口气。消费主义社会下的必然情形,不少也有狂欢色彩,当然能顺手拿来做消费旗帜。
互联网时代,抖音窥斑见豹,、七夕、中秋等民族节日,承载物有民谣、汉服、小手工,也有漫画、集会、CV剧和游戏专题,情侣逛庙会看烟花,好友找个小馆对饮国产精酿。在洋节繁荣的今天,,氛围渐浓,甚至已经在对外文化输出。
民族节日的主题本来局限在农业社会回家团圆,玩出了名堂,这就是与洋节日竞争出来的进步。想要争夺话语权,出海,逐渐影响华人圈→东亚圈→亚非拉→发达国家,最后引领世界。你把门一关觉得抵制有效,过几年门关不住了出去一看:妈呀,得一时心安,丢星辰大海。
如果有一天洋节被挨个枪毙、指名禁管限,只有走流程一样跟亲戚吃饭看电视晚会是安全的,土味傻热闹,完事儿一起身心俱疲毫无收获。
当然,这也许是平安偏好综合症患者怀念的"温馨熟悉感"吧。
上元淫奔不禁,上巳下河洗澡。清明斗鸡,重阳赏菊。五五喝花酒,七七晒内裤。岂不美哉。
个人观点:没有老友聚餐,放肆狂饮的节日无聊至极,没有情侣相约谈心的节日,还有过的意义吗?
此时此刻,你觉得呢?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