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是如何开始拍摄抖音(抖音)的?
爷爷许世吉是老八,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15师普通一等兵,1940年入伍,1944年因伤退伍回家务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中,他老人家已经104岁了,从威风凛凛的战士,变成了一个垂垂老人。有这样一位爷爷,小时候应该经常听打鬼子的故事吧?可现在回想下,我小时候很少听他讲抗战故事。为什么?想来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是小时候村里经济困难,爷爷在贫瘠的丘陵地春耕夏种秋收,勉强维持一个大家庭生活。早上早起拾粪,晚上晚睡扒花生,有点闲暇时间,还要去山上割草,回来修理房顶。记忆中爷爷总是风风火火、急急匆匆,他可能真的没时间给我们这些孙辈讲故事。
二是在我们小孩子眼中,爷爷就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与课本、小画册刻画的英雄人物形象格格不入,以至于我们直接忽视了他的“老八路”身份。
时光荏苒。等我毕业工作了,爷爷也已经八十多岁,步入了人生暮年。周末回老家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跟他聊点抗战话题,印象中一次聊起甲子山战役,他掰着手指说起身边牺牲的战友,把这些烈士的名字、职务、籍贯都说的一清二楚。可惜我当时意识不到,没有将那些珍贵的回忆记录下来。
然后到了2020年初,我注册了抖音。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如果把爷爷讲述党的抗战故事传到抖音上,会不会有人听呢?于是,我让爷爷重新讲述了石沟崖战役、甲子山战役两个抗战故事,用手机录下来发到抖音上,慢慢的,有人开始关注,每一个视频都有了几百个赞。
那几百个赞对我来说也是巨大鼓舞。我继续让爷爷讲故事,然后认真编辑,有的还配上了音乐。比如爷爷讲葛庄战役的故事,我给配上音乐《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爷爷声情并茂的讲述,配上恰如其分的音乐,一下仿佛将人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兴高采烈的胜利场景。那个视频流量大增,很快有了六七千个赞,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粉丝也在迅速增长,一千、两千……一直到了三万、三十万。很多粉丝都给我发来私信,在对爷爷表示崇敬的同时,鼓励我继续录好视频,趁着爷爷身体和记忆力还好,赶紧记录老人家的战斗经历。
然后我就继续记录。“南沂蒙小丫头送水” “甲子山战友牺牲”“给百姓挑水”等等故事陆续发出来后,得到了粉丝极大认可。后来“喝日本鬼子茶叶(咖啡)”的视频发出来后,赢得了64万赞,创造了我的点赞记录。
至如今,我的抖音粉丝已有32万,已发作品138个,获赞800多万。比起大V、网红,这个数字不算多。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些数字都承载着爷爷的深情回忆,凝聚着我的辛勤编辑,更承载着粉丝们崇尚英雄、爱国爱家的情怀。
通过跟爷爷的对话,我更加了解爷爷的战斗经历,更加敬仰老人家,祖孙之间的感情也更加融洽。通过跟粉丝的交流,我更加了解了我的粉丝,在一个娱乐泛化、人心浮躁的转型期,竟还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关注着老八路,讨论着正能量,我感觉特别骄傲。
只要用心去做,抖音也可以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在这条路上,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二)感谢我的粉丝
我的30多万个粉丝,每一个都是真粉,都是情怀粉。
一开始,我对好多粉丝“异乎寻常”的热情感到有些不适应,我惊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如此喜爱一个“山村野老”。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绝大多数粉丝都是因感佩和挚爱而来。好多人打听着路线跑来看爷爷,跟爷爷合个影,手拉手聊聊天。也有很多外地粉丝,反复要求给爷爷邮寄礼物,盛情难却时候,我也收下过牡丹花、小鸟、书法作品等个别礼物,有时我也给回赠些绿茶等日照特产。我觉得这是爷爷同粉丝之间的一种温暖互动。
我为粉丝们感到骄傲。之前,我从来没意识到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群有道义、有传承、有格局、有情怀的人,他们在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抖音作品中发现爷爷、认可爷爷、关注爷爷,像追剧一样倾听爷爷讲述的烽火岁月,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群,却具备铭记烈士、热爱生活、情系百姓的大格局、大情怀。他们热爱这个时代,感恩所有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而牺牲的英雄,爷爷只是一个打动他们情愫、触动他们共鸣的载体。
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也可以借用下说:“我们周围不缺少高尚的人,而是缺少信任和接触的精神” 。
日常生活中的爷爷总是笑口常开
如果认真交流了,用心交往了,你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感谢30万粉丝,你们同我聚集在一起,倾听爷爷、关心爷爷,有了你们的鼓励和陪伴,我在宣传正能量的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坚定。
(三)粉丝督促我写书记述爷爷的抗战史
后来,很多粉丝给我私信,要我系统整理一下爷爷的战斗经历,写一本有关抗战的书籍。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不敢答应。我自知才疏学浅,阅历有限,加上工作忙碌,写书的任务恐怕难以胜任。
但随着爷爷的年龄越来越大,也随着更多人的督促,我也开始认真考虑写一本反应爷爷抗战经历的书了。
爷爷一百多岁了,打开他尘封的思绪,挖掘宝贵的、普通一兵的抗战视角和烽火记忆,时不我待;我们一个大家庭如今已有成员100余人,整理、记录一下爷爷、奶奶的奋斗历程,可以使我们铭记曾经的艰辛奋斗,珍爱现在的美好生活;明年就是党的百岁生日,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际,整理一本“寻找初心”的书籍,也应算是一个普通党员交出的一份思想答卷。
于是,我开始构思,开启了我来说显得很宏大的“著书”工程。
爷爷的回忆是零散的、碎片式的,只有与铁血抗战的大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为丰富历史知识,我跑到市党史部门,敲开门说明来意后,得到党史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带我到了资料室,让我随意查阅。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抗日战争史,弄清了一一五师挥师东进、转战山东的抗战脉络。
我还抽空去了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莒南县八路军一一五师纪念馆、莒县的本色教育馆、郯城革命斗争史纪念馆等地,参观他们的史料陈展,通过一幅幅地图、一件件实物,感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山河破碎与全民族抗战的激荡风云。
爷爷上央视节目,穿上军装瞬间开心大笑
等我掌握了整体抗战史料后,爷爷的陈述就成了14年抗战壮歌中一个跃动的音符。普通一兵的娓娓讲述下,壮丽的抗战史卷再次打开,里面有铁骑滚滚、悲怆血泪,有星火渐亮、浴血奋战,有视死如归、为国捐躯,有军民一家、鱼水深情……战士的细节陈述和历史的跌宕起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我走进一个更可信、更立体、更鲜活的抗日战争史。
同时,我也采访了奶奶、大爷、姑姑、左邻右舍,进一步了解了爷爷、三爷爷小时候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经历,真实记录下我们这个小山村,百年以来由乱到治、 由苦到甜的沧桑巨变。这些巨变,正是包括爷爷在内的广大百姓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动因。
有了思路、有了资料之后,我就沉下心来,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句句、一章章写下去。
(四)热血救亡 丰碑永存
之前通过读课本、学历史,我也了解一些抗日英雄和革命烈士的事迹,虽然也十分感佩他们,但总觉得那些英雄距离我很遥远,没有留下触及灵魂的印记。
当我认真查阅史料,更细致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更用心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时,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向我走来。他们的英雄壮举穿越时空迷雾,依旧震撼人心。
赵一曼 ----1936.8),女,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出身地主家庭,抗日民族英雄。 1935年担任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团政委,纵马白山黑水,鏖战林海雪原,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传奇女子。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腿部负伤被俘。
日本人动用老虎凳、辣椒水、竹签等酷刑逼迫赵一曼说出抗日队伍的秘密,还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赵一曼几次昏了过去,醒来后总一句话:“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1936年 8月2日,赵一曼最后牺牲的日子到了。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优秀儿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斗争史。如果事例太多、时间太久,以至我们的情感略显麻木了,那请再读一读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宁儿的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同样的牺牲在日寇屠刀下的还有女共产党员陈若珂。1941年11月7日,转战沂蒙临近分娩的陈若克不幸落入“扫荡”日军之手。被捕后,陈若克生下一名婴儿。身体虚弱的陈若克面对敌人的度刑拷打坚贞不屈。
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伸出自己流血的手,对着孩子说:“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喝妈妈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
1941年11月26日,敌人将她送上刑场。临刑前她紧紧抱着孩子,凶残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连捅20多刀,年仅22岁的陈若克和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起壮烈牺牲。
当我读到这些时,感觉心被攥疼,难于呼吸。到底是什么的力量才能使一个个青春芳华的女子甘洒热血、从容赴死?是信念,一定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坚定的信念。陈若克的丈夫,曾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在山东横刀立马痛歼日寇的朱瑞说:
“她的死是党的光荣,妇女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敌人连一个妇女都征服不了,还妄想征服中华民族?我们的一切流血牺牲,都将以最后的胜利来取偿”。
还有陷入包围后,吃着棉絮、草皮、树根,只身与敌人在茫茫雪原周旋五昼夜,最后倚着大树同敌人对射至死的杨靖宇。
还有“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马宝斋。
还有其他千千万万……
抗日战争时期,神州每一寸土地都留有国人热血救亡的英雄事迹。我脚下的土地,日照,也长眠着成千上万的抗日忠魂,他们的抗战事迹同样熠熠生辉,他们的牺牲精神同样彪炳千秋。惠恒智就是日照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战士,一名芳华定格于22岁的共产党员。
惠恒智,1919年出生,今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惠家沈马庄村人。她聪颖俊秀,性情温和,受哥哥惠恒桂影响,她积极追求进步,心怀崇高理想。
1940年春,惠恒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调到日照县七区任区委宣传员。敌伪数次到她家抓捕,抢砸财务,祖父惊吓致死。面对家庭惨状和危险境界,她毫不动摇。
1941年农历9月26日,惠恒智和战友胡照松在竖旗岭村活动时,被敌人包围、逮捕。敌人多次以杀头和活埋相威胁,她都毫无惧色。
29日这天早饭后,惠恒智神色庄重,昂首挺胸,步履从容地走向刑场。她和女共产党员胡照松,先后跳入敌人挖好的坑内,紧紧地抱在一起,被敌人活活埋掉……
一年后,共产党员、哥哥惠恒桂也被敌伪活埋,时年31岁。
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在八路军主力部队,时时刻刻都有战士在为国捐躯。爷爷经常深情回忆起身边牺牲的战友。他七八十岁时候,经常掰着手指头,说出身边牺牲的战友名字,眼睛里含着泪花。一百多岁时,他还能说出多个牺牲战友的名字:
“小李”,日照人,和爷爷并肩战斗时被子弹射中小腹,躺在爷爷怀抱里牺牲。临牺牲时脸上有泪,身体蜷缩成一团。
刘海涛,鲁南军区司令员,爷爷和三爷爷刚参加八路时,他用大衣裹住冻得瑟瑟发抖的仅16岁的三爷爷。1944年,刘海涛因叛徒出卖被日伪包围,全家8口人壮烈牺牲。
卢立玲,五莲洪凝陆家林人,在甲子山战斗中被炮弹炸断腿。回老家养伤,不治牺牲……
爷爷眼含着眼泪说:“我还享了几天福,他们(牺牲的战友)一天也没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国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他们不怕千难万险,历经九死一生,以血肉之躯铸起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汇合成挽救民族危亡的滚滚洪流。
有他们在,华夏子孙就可以斩钉截铁地喊出——中国不会亡!
我们现在所要寻找的“初心”,就在爷爷和他千千万万的战友那边。愿更多人加入我的平台,探寻他们忠于信念的宝贵品质,让永恒的本色历久弥新、光照后人。
本文作者同央视主持人、记者合影
(希望大家告诉我,对爷爷奶奶哪方面经历感兴趣,我将尽量在《爷爷的抗战》一书中涉及)。